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大乌圆龙眼为试材,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母枝单元直径、长度、复叶数、小叶数、小叶面积、总叶面积和着生角度7个自变量与穗开花总数、穗开雌花数、穗开雄花数、花穗长度、花穗宽度、花穗体积、穗坐果数、穗果重、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个依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结果母枝单元直径与穗开花总数、穗开雌花数、穗开雄花数、花穗宽度、花穗体积、穗坐果数、穗果重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单相关,与可溶性同形物含量为显著的多项式相关,对开花坐果及果实性状影响最大.(2)结果母枝单元总叶面积与穗开花总数、穗开雄花数为显著的多项式相关.(3)结果母枝长度与花穗宽度、花穗体积为显著正单相关.(4)结果母枝复叶数、小叶数、总叶面积与花穗宽度、花穗体积为显著或极显著正单相关,小叶数与穗坐果数为显著的正单相关,复叶数与单果重为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育种的进展常受开花较少和座花率较低的影响,尤其是两个不同倍性水平材料间进行杂交,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对如何延长花的寿命的若干方法进行了讨论,包括番茄砧木上嫁接马铃薯接穗;双重嫁接;种植在石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易栽培种植开花、耐高温且抗性强的大花蕙兰新种质,开展了‘紫岩素’大花蕙兰与墨兰品种‘金咀’、‘企剑白墨’和‘企剑黑墨’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正交和反交的坐果率差异较大;以‘紫岩素’为母本、墨兰作父本杂交的坐果率高,授粉后第210天,与 ‘金咀’、‘企剑白墨’和‘企剑黑墨’的杂交坐果率分别为81.5%、89.8%和78.0%;以墨兰为母本、‘紫岩素’作父本杂交时落果严重,授粉后第210天,‘金咀’、‘企剑白墨’和‘企剑黑墨’的坐果率分别只有0.0%、0.0%和10.3%;‘紫岩素’与墨兰3个品种正交和反交的果荚,其果长及果宽的生长发育曲线均呈“S”型;以‘紫岩素’为母本的各杂交组合果长于授粉后100~210 d达到最大值(≈8.70 cm),果宽于授粉后180~210 d达到最大值(≈18.65 mm);以‘紫岩素’为父本的各杂交组合果长于授粉后120~210 d时达到最大值(≈4.20 cm),果宽于授粉后150~210 d时达到最大值(≈8.60 mm)。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不同光周期处理方法,温度,湿度,株龄等对甘蔗开花诱导与杂交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人工控光,温,湿等因素的适度配合,可以有效,稳定地诱导处理材料开花,1994-1996年的诱导率稳定在68.1-72%之间,被诱导过的材料有75个抽穗开花,三年共获杂交花穗305个,杂交组合225个,有发芽能力的种子10万多粒,使我所保存的野生和栽培材料得到了利用,基本弄清楚适用于在南宁自然条件下诱导甘蔗开化  相似文献   

5.
谢冬容 《杂交水稻》2023,(6):109-114
为探明4个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在南平市自然栽培条件下,以广占63-4S为对照,观察、分析了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K12S、N15S、君S的开花动态、开颖特性、柱头外露率等开花习性。结果表明,K12S、君S开花历期长,盛花期开花量大、开花峰值高、午前花多,在杂交制种时更易与父本花期相遇;K12S开颖特性好,开颖后内外颖尖间距长、开颖角度大;君S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粒率低,在杂交制种时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理论上,K12S和君S在杂交制种中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改变母本开花姿态提高异交结实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建国 《杂交水稻》2000,15(2):15-16
通过栽培技术改变母本开花姿态,使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显著提高,调查结果表明,冈46A穗直立开花受偻平均结实率65.78%,比穗弯头开花受粉的结实率49.63%提高16.15个百分点。197年和1998年制种分别比对照增产13.2%和11.6%。  相似文献   

7.
通北野燕麦的开花规律及其与小麦杂交的授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在昆明和长沙两地的定株观察,探明了通北野燕麦的开花时间集中在15:00~18:00,其它时间不开花。同一穗或同一分枝,小花开放顺序从上至下;同一小穗的不同小花,开花顺序从下至上。整穗开花时间(从始花至终花)延续,10~12d。开花期内逐日开放的小花数的频数基本呈正态分布,其中以始花后4~7d开花频数最高。开花时的天气条件对开花起止时间、开花数均有一定影响,因而在杂交时应采用不同的采用不同的采粉方法。还研究了四种不同采粉授粉方法对小麦×通北野燕麦杂交结实率的影响,表明在野燕麦非开花时段内采取的鲜黄花药不能自然膨大散粉,强行夹破药壁授粉不能使小麦结实。点药法对交结实率的影响与集粉法和剪颖法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纬度和品种是影响甘蔗开花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拔地拉、黑车里本、闽糖70-611、粤糖57-423等难开花的重要亲本人工诱导开花的研究,已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内容。本研究采用固定日长加蓝光与远红光作辅助光照;处署盆栽,次年清明开始诱导;小阳秋杂交温室加遮阳网和午间喷雾等措施,使上述亲本在亚热带的福建省漳州(北纬24°30′、东经117°39′)诱导孕穗开花成功,其中拔地拉和黑车里本是首次诱导开花。本研究还利用上述亲本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凉山州马铃薯杂交育种的障碍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的有性杂交育种一般分为品种间杂交及种间杂交,目前凉山州马铃薯育种主要采用品种间杂交。据统计,一个新品种的育出机率是二十万分之一,一个重要品种的育出机率是百万分之一[1]。因此需要种植大量的实生苗,即必须获得大量的实生种子。马铃薯由于长期进行无性繁殖,使开花和结实特性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容易落蕾落花,而且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致使杂交成功率结实率低,浆果内种籽形成数量少。近年来,凉山州种植的亲本材料开花少,有些品种(系)甚至不开花,杂交困难,座果率低,这种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历史的原因,马铃薯遗传基础狭窄,难以创…  相似文献   

10.
阴雨对早稻开花及受精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人工模拟阴雨条件在抽穗扬花期对491个早稻品种进行了试验,并在自然阴雨条件下观察了39个品种的表现。在阴雨条件下,水稻开花率、受精率和结实率均明显降低。降雨主要造成开花率和受精率的大幅度下降,遮荫则使退化颖花和批粒增加。相同处理的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大,其中以闭花受精品种类型对阴雨适应性最强。并将水稻品种对阴雨的适应性分为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大豆开花后阶段对开花前不同光照处理的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韩天富  陈霞 《大豆科学》1995,14(4):283-289
试验研究了开花前不同光照处理对大豆开花后的发育、产是必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供试的早熟品种来说,开花前短日处理促进成熟的作用远大于对开花的促进,地农艺性状的影响大于对发育进程的促进。前期短日处理使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和油酸的比例上升,而使亚油酸的比例下降。文中讨论了开花前光照后效应的作用方式和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花粉采收后在室温下保存,经过几天就丧失生活力,使杂交产生一定的困难。马铃薯品种通过开花期的时间不一致,造成特殊的生物学障碍,不能进行所需要的杂交,特别是早熟和晚熟品种之间杂交。对于最后这种情况,如果用晚熟品种作为授粉品种,那么它的花粉应当在经过11个月后到早熟品种开花时,即到第二年仍然是有育性的。在自然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正> 马铃薯的有性杂交育种,一般分为品种间杂交及种间杂交.目前,郑州地区主要采取品种间杂交.马铃薯栽培种属于四体遗传,较二倍体遗传复杂,新品种出现的机率为十万分之一.因此,就需要种植大量的实生苗,即必须获得大量的杂交种子.但是,近几年来,我们种植的亲本材料开花少,座果率低,有些品种甚至不开花,这种现象日趋严重,成为马铃薯杂交育种工作的障碍.根据几年的观察,我们认为,开花少、座果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以大花蕙兰与墨兰的杂交品种‘韩国小姐’为母本,墨兰品种‘企剑黑墨’为父本进行杂交,对其杂交坐果、落果情况及种子的无菌播种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0~112 d落果较为严重,150 d时坐果率为62.1%。果荚采收时期及培养基对种子的无菌萌发影响显著,种子在授粉后194 d采收,且于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MS培养基中培养时萌发最佳。  相似文献   

15.
作者经过实地详细观察,说明了呼和浩特地区甜菜种株开花的特点,以及甜菜种株开花受温、湿度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密切相关关系、湿度为影响甜菜种株开花数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亚种间杂交水稻协优413开花灌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盆栽试验对亚种间杂交水稻协优413、其父本中413和籼型杂交水稻汕优10号的开花灌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413单穗籽粒总干物重最高,协优413次之,汕优10号最低,分别为4652.5、4173.9和3194.4 mg,结实率中413和协优413相近,分别为80.8%和83.9%,显著高于汕优10号的70.5%。单穗产量的差异与组合(恢复系)的开花灌浆特性有关,即与单穗颖花开花集中程度和强弱势粒灌浆结实的差异程度有关。对于供试的3个品种(或组合)而言,颖花开花越集中,强弱势粒灌浆结实差异越小,产量越高。还对单穗颖花开花历时作为今后亚种间杂交水稻的育种目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龙眼坐果率与开花后温度和湿度条件的关系,以储良龙眼为材料,分析28个温度和湿度自变量与花后30d坐果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花后7个日均低温变量与坐果率为显著或极显著正单相关关系,其中花后1~10d日均低温对坐果率直接影响最大。(2)开花后7个日均高温变量与坐果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除开花当日的相关为多项式相关外,其他6个变量均为正单相关,其中花后1~6d日均高温对坐果率的直接影响最大。(3)开花后7个日均温度变量与坐果率为显著或极显著正单相关关系,其中花后1~10d日均温度对坐果率直接影响最大。(4)坐果率与花后日均空气相对湿度的7个变量中仅花后1~6d达到负相关显著水平,且受到花后1~8d和1~15d日均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5)在坐果率与温湿度的影响因素中,日均温度对坐果率的直接影响最大,日均低温和日均高温受间接因素影响较大,日均空气相对湿度与坐果率的相关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开花后碳素同化、运转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1,自引:15,他引:71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 ,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二个小麦品种开花后碳素同化、运转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高氮素营养水平可以提高开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 ,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时间。适量增施氮肥能够促进开花后营养器官贮存的光合产物向籽粒中的运转 ,提高籽粒可溶性糖含量 ,促进淀粉积累 ,进而提高粒重 ,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菠萝开花诱导及其生理与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菠萝开花分为自然开花和诱导开花两大类。由于菠萝自然开花的时间和开花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实践中常常通过施用乙烯利或CaC2诱导菠萝开花达到调节菠萝上市时间的目的。通过合理安排种植时间与使用开花诱导技术,目前已经实现反季节生产和周年生产菠萝的目标。笔者对近年来菠萝自然开花、诱导开花及其生理、分子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钙肥及气象因子对花生开花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存在"花多不齐、针多不实、果多不饱"及冗余生长的弊端,通过栽培措施促早花,有望提高有效花比率,实现早结果、结饱果。本文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花生钙肥施用量和方式及气候条件对花期和开花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钙能促使花生提早进入开花高峰期,抑制生育后期开花。施钙与不施钙相比,花期缩短8.65%~17.31%,总开花量增加1.07%~32.54%,高位花率降低6.86%~24.91%。每667m~2施钙50kg促进前期开花效果好,施钙75kg抑制后期无效花效果好;一次性施钙比始花期追施控花效果好。整个开花阶段的花生开花量与日均温度极显著正相关,而降雨量则影响相对较小,施钙可以降低温度变化对花生开花产生的影响,有利于促早花、控晚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