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免疫工作中,经常遇到畜禽接种了某种疫苗后,仍发生该病,通常称为免疫失败。主要是疫苗因素、畜禽个体因素、免疫程序不当因素、人为因素、药物和饲料因素等,造成的免疫效果不合格。鉴于此,笔者认为提高畜禽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畜禽疫病目的,要抓好如下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幸奠权 《新农村》2004,(9):16-1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近年来,国内外推行超前免疫效果较好。超前免疫又称乳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接种,可以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具有可靠的免疫力,免疫保护期长;与母猪分娩同步进行,能有效预防猪瘟的发生,特别是在疫区能很快控制猪瘟疫情。  相似文献   

3.
动物接种疫苗后,除了正常的预防接种反应外,常常会发生免疫不良反应和免疫失败等问题,不仅达不到防疫治病的目的,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疫病流行等严重的后果。下面就动物接种免疫后发生免疫不良反应和免疫失败的原因。机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到具体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鸡群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损失的事件不断发生。为了保证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鸡群免疫效果,必须充分掌握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现将造成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8~12日龄鸡病毒性关节炎活苗皮下注射或饮水免疫,56~98日龄第2次活苗免疫,临产前用病毒性关节炎油佐剂苗免疫。鸡病毒性关节炎活苗免疫时,应与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弱毒苗的免疫相隔5天以上,以免发生干扰。一般提倡用灭活苗免疫种鸡,其传给子代的母源抗体可保护初生雏鸡避免感染,且降低了经蛋传播的可能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在接种疫苗的猪群中,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程度,有的强些,有的较弱.而鲍大多数灵敏,接种后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但接种了疫苗并不等于就已获得免疫,接种疫苗后发生疫病的情况会经常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免疫应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气雾免疫是利用气泵将空气压缩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稀释疫苗形成雾化粒子,均匀的悬浮于空气中,通过呼吸进人鸡体内,引起鸡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免疫目的。气雾免疫不但省时省力.对平养、笼养的鸡免疫都很方便,使鸡群产生良好一致的免疫效果,抗体水平提升快.而且均匀一致。特别对于呼吸道有侵蚀性的疫苗如新城疫,Ⅱ,Ⅲ,Ⅳ系弱毒苗以及传染性支管炎弱毒苗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8.
免疫失败指某种疫苗接种的畜禽,在该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内,仍然发生了该弊病,或在预定时间内经检测免疫力达不到预期水平,预示着有发生该疫病的可能。但是,疫苗接种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  相似文献   

9.
对所有家禽进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存栏家禽的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红兴隆分局大力发展养鹅业,但部分养殖户由于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免疫,造成免疫失败,导致疫病普遍流行,从而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鹅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结合当地的疫病发生流行情况,现制定出种鹅的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jgming@126.com     
 黏膜免疫学研究是近几年来研究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黏膜免疫的规律、特点及其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丰富和充实,并且对黏膜相关的疫病的发生机制及其防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在此,就黏膜免疫学的意义、黏膜免疫的主要途径、黏膜免疫与动物疫病防制、黏膜免疫与疫苗、黏膜免疫的研究动态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养鸡场在使用疫苗进行鸡病免疫预防后又发生该病的现象称为“免疫失败”,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津地区部分种鸡场疾病发生情况和免疫程序的调查,建议新城疫,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性法氏囊病的免疫,采取弱毒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联合作用,其中传染性支气管炎由于血清型多,致贤病变病型多见,最好应用自场分离毒株制苗。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以活毒疫苗为主。减蛋综合症,大肠杆菌病主要用油乳剂灭尖苗免疫。  相似文献   

14.
动物免疫的成功与否,有着诸多的因素,忽视了任何一种因素,不仅会干扰或抑制抗体的产生,甚至会直接导致免疫的失败,某种意义上讲,还会影响到群众对防疫的认识。所以要想使免疫获得成功,就需要了解影响动物免疫都有哪些因素,以便做好免疫工作,使动物在接种疫苗后能保持最佳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5.
工作中发现,有些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还会发生相应的疾病,造成免疫失败,现将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主动免疫公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3日龄的石歧杂公鸡分成6组,第1组于78日龄进行人工阉割,第2、3、4、5组分别以促性腺激素-BSA偶联物作抗原加佛氏佐剂乳化后按不同程序免疫公鸡,第6组单以BSA免疫作对照,结果表明:与BSA免疫组相比,第4、5组及阉鸡组血清睾酮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各免疫去势组公鸡睾丸,鸡冠及肉垂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睾丸曲细精管发育不良或受到抑制,60日龄免疫去势效果明显比20及40日龄免疫的差,以相同的抗  相似文献   

17.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技术措施,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造成畜禽免疫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胡忠祥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108-108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危害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动物疫病之一,一旦免疫失败,则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提高禽流感免疫效果,控制禽流感疫病的发生,本文着重从接种前疫苗的保存、接种时的技术操作和接种后的饲养管理三个方面。对禽流感免疫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目的是指导养殖户科学合理的进行禽流感免疫。  相似文献   

19.
胡嘉俊 《饲料博览》2003,(12):49-49
此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100%,超过3周龄雏鹅仅少数发生,1月龄以上雏鹅基本不发生。1.雏鹅免疫:活苗免疫,未经免疫种鹅或免疫后期种鹅的雏鹅,在出壳48h内用1∶50~1∶100稀释的鹅胚化雏鹅弱毒苗进行免疫,每雏鹅皮下注射0.1mL,免疫后7d内严格隔离饲养,防止强毒感染,有较高的保护率。2.种鹅免疫:①活苗免疫。一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5d左右用1∶100稀释的鹅胚化种鹅弱毒苗(简称种鹅苗)1mL皮下或肌肉注射。在免疫12d后至4个月内,鹅群所产蛋孵化的雏鹅能抵抗病毒感染,有较高的保护率。4个月后雏鹅的保护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核酸免疫制备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pcDNA3.1-CpTI真核表达载体,肌肉注射免疫Balb/c纯系小鼠,获得特异性的核酸免疫CpTI抗体,其效价达1:800,所获抗体可与纯化的CpTI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检测OD406值和包被蛋白量相关系数为0.9961;间接法测定转cpti基因水稻结果表明,核酸免疫制备的抗体能与转基因水CpTI蛋白产生特异性反应,可用于转基因水稻cpti基因表达的定性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