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分别添加3种益生菌,以益生菌的活菌数为检测指标,经加速试验,研究益生菌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37℃最佳加速温度下,菌种b(乳双歧杆菌Bi-07)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稳定性效果最优,在加速试验中存放2个月活菌数也达到2.47×10~8g~(-1);其次是菌种a(双歧杆菌Bb-12)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提高植物乳杆菌Zhang-LL发酵培养液中的菌体浓度,为获得高活菌数的益生菌产品奠定基础。对植物乳杆菌的发酵培养基中的氮源进行单因素筛选,选取501油菜籽蛋白胨作为MRS培养基的替代氮源。基于优化的培养基成分,采用单因素及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501油菜籽蛋白胨含量为3.0%、温度34℃、p H 6.5、接种量7%,发酵罐流加15%Na2CO3,转速为15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活菌数可达1.07×1010CFU/m L。  相似文献   

3.
以羊奶粉为原料,选取4种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乳酸菌基础发酵剂对羊乳进行发酵,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羊乳的活菌数、酸度、pH值及黏度,研究这4种发酵剂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在40 ℃条件下,YO-MIX499,YO-MIX300,FVV121,YO-MIX883四种基础发酵剂发酵羊乳,12~18 h活菌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00×108,6.74×108,6.89×108,7.02×108 CFU/mL;酸度和黏度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YO-MIX883产黏性最好,YO-MIX300产酸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50 L发酵罐对植物乳杆菌SC9进行培养,同时流加NaOH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培养至16 h时活菌数达到8.6×1012CFU/mL。确定植物乳杆菌SC9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工艺:收集发酵菌液并于4℃,7 000 r/min下离心10 min,用生理盐水洗涤菌体后重悬菌体,室温静置30 min,离心,向菌泥中添加11%脱脂乳、1%甘油、3%谷氨酸钠、2.5%海藻糖和2.5%果糖混合液作为保护剂,发酵剂菌粉中活菌数为4.3×1011CFU/g。  相似文献   

5.
检测一种自行制备的植物乳杆菌缓释微胶囊的体外稳定性。模拟胃肠液环境分析其耐受性,并比较不同温度下的贮藏稳定性及降胆固醇性能。经人工胃液处理3 h后,冻干微胶囊中的活菌数达到75%;经人工肠液处理3 h后,微胶囊中活菌数仍有70%;于-20℃条件下贮藏的微胶囊活菌数量最多,6个月后仍可达5.8×10~8 CFU/g;包埋后植物乳杆菌的胆固醇降解率为25.73%。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的壁材对植物乳杆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体外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发酵液中筛选自藏灵菇产胆盐水解酶干酪乳杆菌KL1的活菌数量,通过采用5 L自动发酵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与发酵条件对发酵剂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40℃、接种量3%、发酵液pH 6.5、发酵时间20 h的条件下,采用改良MRS培养基,发酵剂活菌数量最高,为8.2×109 CFU/m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剂的活菌数是优化前的25.63倍。  相似文献   

7.
以一株分离自传统酸马奶中的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进行固态发酵(SSF),得到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的固态发酵优化培养基为豆渣6.4g、麸皮5g、蔗糖0.4g、大豆蛋白粉0.1g、碳酸钙0.5g、自来水23.2g;发酵基本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5、水分含量65%、接种量5×106cfu/g、发酵温度37℃、发酵中途(36h)补充5mL 0.01mol/L的氨水,在此条件下培养60h,发酵物中活菌数为1.65×1010cfu/g。  相似文献   

8.
从贵州酸汤样品中分离筛选乳酸菌,并研究米汤的添加量、发酵时间、白砂糖添加量等工艺条件对米汤发酵乳感官特性的影响,最终确定米汤发酵乳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适合米汤发酵乳发酵的菌株为M-14-3-3和P-3-3-7;当米汤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8%,两菌株的混合比例1∶1,并以4%的接种量,于37℃下发酵15 h时,米汤发酵乳的口感细腻、酸甜适口,具有米汤特有的清香,其酸度为94.8°T,黏度为1 236 cP,活菌数为1.5×10~8CFU/mL,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风味发酵乳产品标准;15 d内具有较好的贮藏特性,乳酸菌活菌数7.5×10~7CFU/mL,酸度117.3°T,黏度1670 cP。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为微生物菌剂研发及生产提供参考。利用小菜蛾高毒力苏云金芽孢杆菌株Bt.DBW902,构建最佳发酵条件,探索Bt粉剂制备工艺。以活菌数、活芽孢数和晶体蛋白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菌株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添加各种不同浓度梯度矿物填料制备Bt粉剂初型,测定粉剂特性。研究结果表明:Bt.DBW902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种子液菌龄10 h,摇床转速200 r/min,初始p H 7.0~7.5,温度30℃,发酵时间48 h。该条件下活菌数达到2.99×109CFU/m L,活芽孢数达到8.88×108CFU/m L,晶体蛋白含量可达到20.0 mg/m L。Bt粉剂初型中,人造沸石对Bt粉剂保护作用最佳,添加比例为1.0%~3.0%时,Bt.DBW902对小菜蛾毒杀活性最强。本研究优化了Bt.DBW902发酵条件并获得了高毒力Bt粉剂初型,为Bt粉剂研发及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热缩包装牛肉冰温条件下保质期内新鲜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包材BB4和NT1热缩真空包装后在-2℃条件下贮藏,在贮藏时间相同的条件下,NT1比BB4包材包装牛肉的p H值、出汁率、TVB-N值和细菌总数稍高;贮藏80d时,牛肉pH值分别为5.85和5.83,出汁率分别为3.28%和2.91%,TVB-N值分别为9.20 mg/100g和9.04 mg/100g,细菌总数分别为9.70×10~3CFU/g和9.20×10~3CFU/g。2种包装均适合冰鲜牛肉贮藏,指标符合一级鲜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大理腌制韭菜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乳酸菌,经形态学特征观察和16S r RNA分子序列鉴定,确定C198-B-03为嗜热链球菌;通过生长曲线测定、活菌数计数,测定了其对低pH值和高胆盐培养条件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C198-B-03在pH值为2.5,胆盐质量分数0.3%条件下处理后其存活率可达50.98%,44.11%;通过双乙酰标准曲线法测得其产双乙酰含量为9.725 2 mg/L;发酵结果表明,在12%脱脂乳中发酵3 h后开始凝乳,38℃下发酵96 h内极限滴定酸度为120°T,且活菌数仍保持在1.5×108CFU/m L,揭示该菌株在酸性发酵乳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发酵液中产中性蛋白酶凝结芽孢杆菌Liu-g1 的活菌数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和不同发酵条件对凝结芽孢杆菌Liu-g1 活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配方为大豆粕1%、玉米淀粉1%、碳酸钙0.2%。选用最优培养基配方,在发酵温度为45℃、接种量2%、装液量50 mL、发酵液pH 7.5、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转速为180 r/min时,发酵剂活菌数量最高,为9.53×109 CFU/m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剂的活菌数量是优化前的28.88倍。,发酵剂的活菌数量是优化前的28.88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找出甜瓜枯萎病拮抗菌F1的最佳发酵条件,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确定无机盐含量、温度、豆饼粉含量是影响F1菌株有效活菌数的主要影响因子。经最陡爬坡实验、响应面优化,建立数学模型且通过模型得到最优发酵条件,当接菌量为4%、初始p H值为7、摇床转速为200 r/min、玉米粉含量为30 g/L、豆饼粉含量为17.92g/L、MgSO_40.604 g/L、NaH_2PO_41.51 g/L、CaCl_2·2H_2O 0.302 g/L、K_2HPO_41.51 g/L、培养温度为30.0℃时,有效活菌数为1.507×109cfu/m L。验证试验显示真实值为预测值的101.0%,说明该模型可用于指导F1在实际生产中发酵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以具有高效降解胆固醇、甘油三酯功能的植物乳杆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对发酵酸豆奶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发酵酸豆奶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酸豆奶品质的影响显著,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蔗糖添加量4%,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h,在此条件下发酵酸豆奶为乳白色,口感细腻嫩滑,酸度为83.6°T,总活菌数为4.36×108 CFU/g,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0.01%和39.23%.  相似文献   

15.
以新鲜鸡蛋为试材,对其分别进行热处理(50℃下20 min)、热处理结合巴西棕榈蜡-单月桂酸甘油脂(CW-GML)涂膜(50℃下20 min后常温涂膜)、热处理结合热CW-GML涂膜(50℃下20 min后热涂膜),以不进行加热及涂膜处理为对照组,在30℃恒温培养箱中进行为期35 d的保鲜试验,探究CW-GML涂膜剂配合热处理对鸡蛋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第35天时,热处理结合CW-GML热涂膜的保鲜效果最好,失重率为4.53%,没有出现散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低,菌落总数为4.1×103 CFU/g。  相似文献   

16.
以幸水梨为试材,研究三种不同浓度(1.0×109、1.0×108、1.0×107 CFU/m L)胶红酵母溶液和2.5×10-4mg/L咪鲜胺处理对常温贮藏(25℃)梨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1.0×109 CFU/m L的胶红酵母溶液能有效减缓梨果实硬度下降速率,减小失重率,抑制果实腐烂,延长梨果实的常温贮藏时间,保鲜效果最好,表明胶红酵母在采后梨果实的保鲜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红汁乳菇和山茶油为主要原料制作红汁乳菇保健风味菌油,对菇添加量、菇油比例、油炸温度和时间进行研究,通过U5(54)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最佳的红汁乳菇菌油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红汁乳菇添加量为180 g,油添加量为287 g,油温138℃,红汁乳菇油炸时间97 s时,红汁乳菇保健风味菌油的综合感官品质较好。山梨酸钾添加量为0.4 g/kg的产品,在常温18 d内,菌落总数始终低于5 000 CFU/m L,过氧化值始终低于0.25 g/100 g,酸价始终低于4 mg/g。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低盐剁椒为原料,通过分析不同温度下储藏10d期间菌落总数、亚硝酸盐含量和pH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并评价其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低温(3±1)℃条件下,低盐剁椒的菌落总数和pH基本保持不变;高温(37±1)℃条件下,低盐剁椒的菌落总数和pH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菌落总数由初始值(8.5±0.14)×105CFU/g下降到(2.8±0.35)×103CFU/g,pH由初始值6.03±0.03下降到4.97±0.03。低盐剁椒加工后第1天亚硝酸盐快速升高,然后一直维持在较高含量水平,8d后迅速下降,高温和低温储藏条件下低盐剁椒亚硝酸盐含量的最低值分别为(1.21±0.03)mg/kg和(0.48±0.09)mg/kg,符合NY/T1711-2009的标准要求(≤4mg/kg)。因此,新鲜低盐剁椒应在加工8d后进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才能有效避免亚硝酸盐和微生物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9.
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类营养食物来源之一,可以为人体供应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鸡蛋在储存期间会发生很多变化,期间微生物导致的鸡蛋变质会使其安全性和品质下降,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对于鸡蛋的品质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鸡蛋在不同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下蛋壳表面微生物的变化可以得到鸡蛋最适合的储存条件,对于生产、销售和加工、保存都有着重大意义。探究鸡蛋在25℃和4℃条件下,储存0,7,14,21,28,35 d时鸡蛋蛋壳表面微生物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4℃和25℃条件下蛋壳表面菌落总数随储存时间(0~35 d)的延长而增长,4℃储存条件下变化范围在4.48×10~4~8.11×10~4CFU/个,25℃储存条件下变化范围在3.50×10~4~3.61×10~5CFU/个。储存蛋品的菌落总数在4℃条件下显著小于其在25℃条件下,0~35 d储存于4℃和25℃条件下蛋品的蛋壳表面均存在微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检测呈阴性。综上所述,冷藏对于鸡蛋的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植物乳杆菌的活细胞数,以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硫酸镁和番茄汁对植物乳杆菌G1-28的生长有显著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植物乳杆菌G1-28最佳的培养基为葡萄糖添加量1.5%,酵母浸粉添加量2.5%,硫酸镁添加量0.3‰,番茄汁添加量5%,在此条件下活细胞数达19.8×109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