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种衣剂“适乐时”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稻种衣剂"适乐时"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适乐时种衣剂包衣可以提高秧苗素质,主要体现在对秧苗主根长和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适乐时种衣剂包衣对不同水稻品种响应的差异较小,表明种衣剂在水稻品种方面具有较好的广适性,从不同种衣剂用量来看,采用300 mg/kg处理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适乐时 锐胜等4种不同种衣剂为试验材料,对棉花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研究包衣前后棉种发芽、出苗的变化以及对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的包衣效果差异较大,适乐时 锐胜效果最好,具有明显促进棉花种子发芽的作用,而且对棉花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油菜种子内生菌的检测及杀菌消毒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分离法检测油菜种子内生菌的带菌率和栖息部位,并进行杀灭内生菌高效杀菌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油菜各品种带菌率都较高,供试的8份材料中,带菌率最低的是品系“084”,其菌落出现频率也达70.8%,带菌率最高的为甘油5号,菌落出现频率高达100%。油菜种子的内生菌群主要为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A.brassicola(Sehw)Witts、Seclerotiniasclerotiorum(Lid)Barg等和多种内生细菌。油菜内生真菌既可栖息在种皮,也可栖息在胚中,而内生细菌则只栖息于胚中。采用不同杀菌剂37℃下浸种7h,发现500倍50%地菌杀净可湿性粉剂对油菜种子内生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玉米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云南省3个主栽玉米品种分别进行了种子带菌检测和4种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青霉菌(Penicillium)、根霉菌(Rhizopus)、瓶梗青霉菌(Paecilomyces)和木霉菌(Trichoderma);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有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根霉菌(Rhizopus)、镰刀菌(Fusarium)和青霉菌(Penicillium),其它分离频率较高的寄藏真菌还有黑孢霉菌(Nigrospora)、交链孢菌(Alternaria)和茎点霉菌(Phoma)等;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在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20%克福种衣剂对种子带菌消毒、提高发芽和出苗率效果显著;Apron和Celest在促进壮苗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种衣剂“适乐时”对杂交稻生产的应用效果,2000年以2.5%悬浮剂按1:150,1:250,1:350,1:500药种比对三系杂交稻金优402,两系杂交稻香两优68和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进行了种子包衣,并储存10,30,90,180,360和540d,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包衣对90d内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180至540d较对照显著提高,储存540d后,3品种对照发芽率分别降至0,14%,17.5%,而适乐时包衣处理后,发芽率最高仍然可达81.5%,96.9%和84.2%;(2)各处理区与对照区比,秧苗株高、鲜重、茎基粗等有一定的差异,但多数情况下不显著;(3)适乐时包衣和浸种都能有效控制秧田恶苗病,以包衣效果为好,包衣比1:250和1:167处理防效分别为84.3%和84.8%;(4)适乐时包衣处理的有效分蘖数、每穗实粒数都有所增加,但千粒重变化不大,最终产量以适乐时药种比1:167处理增产最显著,增产7.58%。  相似文献   

6.
万寿菊种子带菌检测及种子消毒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DA平板分离培养检验法对5个品种的万寿菊种子表面进行带菌检测,并测定5种杀菌剂和2种温汤浸种方法对种子的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万寿菊种子表面带菌率在6.0%~85.0%之间,携带真菌的优势菌群主要是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spp.),其分离频率最高达60.16%;其次为镰刀菌属(Fusariumspp.),分离频率为20.76%;青霉属(Penicilliumspp.)分离频率为8.76%,黑根霉属(Rhizopusspp.)分离频率为3.08%、曲霉属(Aspergillusspp.)分离频率为2.08%,毛霉属(Mucorspp.)分离频率为1.40%,同时还分离到细菌,分离频率为6.92%,同一品种各菌群分离频率差异显著;用0.1%AgNO3和55℃温汤浸种可以杀死种子表面所有真菌,50℃温汤浸种和50%扑海因WP750倍液的消毒效果也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是较理想的种子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2005 ̄2006两年内,通过8个芝麻品种试验,用2.5%适乐时400 ̄1000ml/100kg种子拌种,能明显减轻病菌对芝麻种子发芽和出苗的侵害,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并对芝麻后期病害的发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提高了芝麻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芝麻用适乐时拌种安全、效果好,以适乐时600 ̄800ml/100kg种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5种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种衣剂在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混合发生的田块综合防治和增产效果,安排了2.5%扑力猛FS 3:1 000包衣;2.5%适乐时FS 1:500;3%敌萎丹FS 1:200包衣;6%立克秀FS 1:2 000包衣;40%卫福FS 1:400包衣5种种衣剂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对小麦出苗和苗数无显著影响;2.5%适乐时FS 1:500,3%敌萎丹FS 1:200包衣,2.5%扑力猛FS 3:1 000包衣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好于其他处理,拔节期3%敌萎丹FS 1:200包衣处理和2.5%扑力猛FS 3:1 000包衣处理对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也比较好,分别为72.9%和71.0;收获期2.5%适乐时FS 1:500,3%敌萎丹FS 1:200包衣,2.5%扑力猛FS 3:1 000包衣处理对白穗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9.8%,69.1%,69.1%;增产效果分别为14.4%,14.5%,13.6%。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向日葵菌核病1.症状识别: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主要有根腐和盘腐两种症状。2.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适当晚播。深翻,种植耐病品种;清除田间病残体,同时增施磷钾肥等农业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菌核病的发生。②药剂预防:可进行种衣剂包衣、药剂拌种和土壤药剂处理三种方法。A.种衣剂包衣处理:2.5%适乐时种衣剂用量按药种重量比1:200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70%锐胜可散性粉剂、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对油菜三甲和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0mL/100kg+70%锐胜可散性粉剂500g/100kg混合包衣,可促进油菜的生长,产量明显增加,可收到病虫兼治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红麻种子携带真菌与苗期病害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查清红麻苗期病害的初侵染源,用平皿测定法对参试17份品种种子进行带菌检查、分离鉴定和接种试验,并对42份品种苗期病情作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红麻种子表面携带真菌有12个属14个种,其优势菌群为交链孢菌(Alternaria)、枝孢菌(Cladosporium)、镰刀菌(Fusarium)、青霉菌(Penicillium)、曲霉菌(Aspergillus)、根霉菌(Rhizopus)和毛霉菌(Mucor)等,不同产地种外带菌种类有异;种子内部潜伏镰刀菌、枝束梗孢菌(Synnematium)、交链孢菌、炭疽菌(Colletotrichum)和葡萄孢菌(Botrytis)等5个属.红麻苗期主要病害为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灰霉病(Botrytiscinerea)、茎枯病(Corynesporacassiicola)、炭疽病(Colletotrichumhibisci)和枯萎病(Fusariumvasinfectum).种子携带真菌多数是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是引起苗期炭疽病、灰霉病和枯萎病发生的重要初侵染源.立枯病来自土壤带菌,茎枯病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8%黄腐酸与20%福克种衣剂复配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农大108、郑单17、郑单958、安玉5号和洛玉1号5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将8%黄腐酸与20%福克种衣剂按1∶1的比例复配后,按药种比1∶50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复配后的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供试的5个玉米品种经复配种衣剂包衣后,与未包衣原品种对照相比,发芽率、发芽值和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3.4%~5.9%、19.71%~27.86%和9.27%~16.45%。[结论]8%黄腐酸与20%福克种衣剂复配的种衣剂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值和发芽指数,从而提高玉米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稻品种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效果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分别对黑龙江、云南、湖北和湖南等水稻主产区的13个当地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种子带菌检测和分离鉴定,研究了5种不同杀菌剂和2种水稻专用种衣剂对种子带菌的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Fusarium,Penicllium,Rhizopus,Cladosporium,Aspergillus;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有Fusarium,Alternaria,Cladosporium,其他分离频率较高的寄藏真菌还有Penicillium,Aspergillus和Rhizpous等,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有较大差异。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种类差异不大,20%克福甲水稻种衣剂、20%克多甲水稻种衣剂、甲基立枯磷和福美双对于种子带菌消毒辣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显著优于多菌灵、恶霉灵和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  相似文献   

14.
典型品种花生种子尺寸及均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辽宁省主栽的6种典型花生为研究对象,对种子尺寸和均齐性进行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以种子的三轴尺寸、平均径、百粒重为指标,分析种子三轴尺寸的统计分布特性、均齐性以及种子尺寸与百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种子的三轴尺寸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花生种子的三轴尺寸间存在线性相关;不同品种花生种子的均齐性存在差异;花生种子的几何平均径、算数平均径与百粒重的变化趋势相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种子的尺寸及均齐性存在差异。因此,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种子进行清选分级。  相似文献   

15.
从安全性和病害防治角度,对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几种玉米种衣剂和药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18%克·福种衣剂+2%戊唑醇、20%克·福种衣剂+2%戊唑醇和15%克·福种衣剂包衣均能促进玉米种子发芽,可使玉米出苗提前0~2d,出苗率提高5%~10%,且此3种种衣剂包衣均对玉米顶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在40%~80%;此外,18%克·福种衣剂+2%戊唑醇对苗枯病的防效达100%,建议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田菁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结合包衣剂的不同菌种对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选取AZ-1、AZ-2、AZ-3、AZ-4四种植物促生菌,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作为种子萌发指标,株高、根长、鲜重作为生长指标,探究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在包衣处理后,能否有效促进田菁的发芽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包衣剂对田菁种子萌发、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将包衣剂与植物促生菌结合会显著促进植株的发芽和生长。AZ-1浸泡后包衣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的提高有显著影响。AZ-3浸泡后包衣处理,会显著促进茎的生长,AZ-1和AZ-2浸泡后进行包衣处理,会促进根的生长和鲜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干热处理对黄瓜种带真、细菌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5年进行了黄瓜种带菌的干热处理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经40℃预处理24h后,干热处理24h,对种子表面真、细菌的防效分别达73%,100%;干热处理48h的分别达到76%,100%;干热处理72h的分别达到85%,100%。76℃下,干热处理24h,对种子表面真、细菌的防效分别达到75%,88%;干热处理48h的分别达到75%,100%;干热处理72h的分别达到92%和100%,并且不影响种子发芽和种子生活力。  相似文献   

18.
以十字花科油菜籽为试材,应用常规种子拌种包衣的方式,以1 kg种子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4.2 g为药剂对照,进行了1 kg种子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有效成分280 g和350 g以及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280 g和350 g对油菜籽苗期黄条跳甲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和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280 g和350 g进行油菜籽种子包衣,均能有效防治油菜籽苗期黄条跳甲的为害。其中,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有效成分用量为350 g时防效最高,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为350 g时防效次之,且这2个药剂处理的持效期均长,防治效果均好。该技术可以在防治油菜籽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苗期黄条跳甲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大豆应用种衣剂锐胜+适乐时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能提高大豆出苗势和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以锐胜150 g+适乐时200 mL+种子100 kg的处理效果最好,单产达352.95 kg/hm2,增产3.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