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引入的抗除草剂拿捕净种质进行杂交转育,创制了多个抗除草剂新种质;利用抗除草剂新品种来解决谷田除草问题,利用抗除草剂种质与不育系组配杂交种来大幅度提高谷子的产量水平,利用抗除草剂种质与不抗除草剂姊妹系按一定比例混合播种,进行谷子化杀间苗简化栽培。谷子抗除草剂常规种或杂交种的选育及应用,减轻了谷田人工间苗、除草的繁重劳动。苗期施用除草剂后,在去除了不抗除草剂谷苗的同时,也去除了部分田间杂草,达到了简化谷子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谷子在约1万年前由青狗尾草驯化而来,我国是谷子的起源中心。谷子所属的狗尾草属在全世界约有125个种,其中中国有15个种,从二倍体到八倍体均有。目前利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出狗尾草属6个基因组,利用分子标记分析发现狗尾草属是多起源的,与其多样性的基因组一致。系统演化分析发现,青狗尾草和谷子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法式狗尾草和轮生狗尾草;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 S. adhaerans的B基因组和S. grisebachii的C基因组与谷子和青狗尾草的A基因具有相对近的亲缘关系,而其他基因组和谷子亲缘较远。在野生资源的利用方面,谷子育种工作者已成功将近缘野生种自然发生的抗除草剂基因转育到谷子中,培育成功了可化学除草的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利用。本文对谷子野生种的分类、基因组构成、系统进化关系和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谷子近缘野生种在谷子起源与驯化、遗传育种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谷子近缘野生种在谷子驯化及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谷子抗除草剂基因从栽培种向其近缘野生种漂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基因流)是防范作物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重要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拿捕净)谷子种质作为花粉供体材料,以青狗尾草作为花粉受体材料进行了栽培种向其主要近缘野生种基因漂移的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一般认为谷子及其近缘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谷子进行简化栽培的技术研究和相应的工作进展,同时阐述了培育抗除草剂简化栽培型谷子品种的技术,并对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了研究,通过将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之间的结合来实现简化谷子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抗拿捕净除草剂材料冀谷19×SK492为供体亲本,以当地优良品种豫谷18为受体亲本,以回交转育为基本方法,利用喷拿捕净除草剂方法对回交后代进行目标性状选择,成功将抗拿捕净除草剂基因导入豫谷18中,培育出综合农艺状优良的抗拿捕净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豫谷35,2018年7月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6.
利用夏谷区谷子抗除草剂基因,选育适合简化栽培的两系谷子新品种赤谷20.该新品种由抗除草剂拿捕净的新品系k 23-18及不抗除草剂的同型姐妹系k 23-19组成.2014-2015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 292.50 kg/hm2,较对照谷子品种九谷11(平均单产5 914.5 kg/hm2)增产6.39%.2015年12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对辅助除草“剂谷有”用药的研究、对同型姐妹系谷种的最佳混合比例、播种时期、播种量的研究以及对除草剂拿捕净最适宜的喷药时期、喷药浓度、安全剂量等方面研究,制定与其配套的简化栽培技术.确定了同时实现间苗和除草的化学方法,实现全生育期基本不用人工间苗与除草,简化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中国谷子杂优利用研究水平,本研究通过剖析中国谷子杂优利用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研究进展,探讨谷子杂优利用中的问题。将中国谷子杂优利用研究归纳为4个阶段:起步、发展、应用、提升。并从8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育性遗传与恢复、高异交结实率亲本创制、抗除草剂、杂种优势不强原因及优势群划分、胞质类型单一和胞质专化性病害侵染机制、杂优机理及预测、品质评价、小米深加工。提出了谷子杂优利用的7个发展趋向:高产是永恒的主题、商品品质食味品质兼优、产业特点更趋突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须紧密结合、杂交种组合配制主动化、杂交种应用趋向、制种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正咪唑啉酮除草剂的靶标基因已经明确,这为利用基因精准育种创制抗除草剂水稻新种质奠定了基础。近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团队在《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的研究论文。利用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定向突变技术对OsALS基因进行定点突变,获得了一种新的抗除草剂等位基因,并开发了该等位基因的功能标记。  相似文献   

9.
稻属野生种是为水稻品种改良提供许多有用性状的来源。将具有AA染色体组的野生种基因转移到栽培水稻中去是较容易的,具有BB、CC、DD和EE染色体组的野生种和栽培水稻杂交是困难的,我们试图在18个药用野生稻样本和三个栽培水稻育种品系之间进行杂交。具有CC染色体组的药用野生稻,高抗褐飞虱(BPH)、白背飞虱(WBPH)和叶蝉。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垦科技》2010,(3):92-92
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谷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实现少间苗、少锄草,由传统栽培向现代栽培技术迈进。  相似文献   

11.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是植物五大激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PYR/PYL/RCAR (pyrabactin resistance/pyr1-like/regulatory components of ABA receptor)为ABA的受体蛋白,是ABA信号传导网络中的核心组分。谷子为重要的旱作模式植物,为了解谷子PYL基因家族的进化情况,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全基因组范围水平对谷子PYL基因家族进行了分析。利用同源比对的方法,鉴定到9个PYL基因,被分成三大类。谷子与拟南芥、水稻、高粱和玉米PYL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PYL基因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分歧之后,进行了各自演化,但是在禾本科植物中,该基因家族相对更保守一些,Ks和同源性分析表明谷子的PYL基因大多数在谷子与水稻物种分歧之前就已经存在。谷子9个PYL基因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PYL蛋白多定位于细胞质,大多为酸性亲水性蛋白,组织表达分析显示谷子PYL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分析结果显示,谷子只有两个PYL基因含有抗旱相关元件MBS,且每个基因只包含一个元件。这些结果将会为进一步研究谷子PYL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花生野生种是改良花生栽培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为了利用野生花生的抗性基因,本研究利用花生栽培品种豫花9331与二倍体野生种A.oteroi人工杂交,借助胚拯救和染色体秋水仙素加倍,创制一个双二倍体杂种Am E-4,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准确鉴定了该双二倍体。观察结果表明,Am E-4的叶片与豫花9331存在显著差异,而主茎高、侧枝长和总分枝数等性状与豫花9331差异不显著。Am E-4开花期较豫花9331推迟60 d,结实性与荚果发育状况较差,不利于Am E-4的育种利用。同时,开发了57个追踪Am E-4中A.oteroi染色体的显性或共显性SSR标记,为创制和鉴定花生栽培种A.oteroi易位系或渐渗系奠定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3.
谷子抗除草剂“拿捕净”基因的AFLP标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由一对显性核基因(Srf)控制的谷子抗除草剂拿捕净(Sethoxydim)种质抗性进行了分子标记的研究.通过采用F2代群分法,在谷子F2代抗感池间随机筛选了330对AFLP引物,找到了与谷子抗除草剂基因连锁的两个AFLP标记AP1284(M55/15)和AP2350(M55/14).它们位于抗除草剂基因的一侧,与该基因的遗传图距分别为6.3 cM和2.9 cM.二者间的遗传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育适宜中国种植的抗除草剂油菜品种,提高油菜田间化学锄草效率,降低油菜生产成本。以浓度为0.5%的EMS溶液对‘陕9B’进行诱变处理,创制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种质资源。经过大量筛选,获得了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油菜品系‘陕9BK’,利用其做轮回亲本,选育出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9AK’;利用‘陕9AK’做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其中组合‘陕9AK×R3’、‘陕9AK×R6’和‘陕9AK×R1’长势强,整齐一致,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抗病抗倒,苗期对除草剂的抗性强,适宜田间化学锄草。选育的‘陕9AK’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利于抗除草剂杂交组合的配制,在杂交种制种中可简化油菜制种程序,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农户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12份优良马铃薯炸片品系材料为试验材料,以国际名牌炸片品种大西洋为对照,进行炸片专用型马铃薯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品1、品5、品7、品9、品11这5份材料综合性状良好,炸片品质优,可作为炸片专用型品种推广利用。同时也说明: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将野生种近缘栽培种和新型栽培种中的炸片、高产等有益基因定向转移聚合到普通栽培种中,可以拓宽马铃薯的遗传基础,进行炸片种质的创新,有利于加快炸片专用型新品种的选育速度。  相似文献   

16.
谷子新品种冀谷35及其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雪岩 《中国种业》2016,(10):62-62
<正>冀谷3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抗拿捕净育种材料K359为母本、抗咪唑乙烟酸育种材料M4-1为父本,采用非转基因的远缘杂交方法育成的兼抗咪唑乙烟酸和拿捕净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是国内外第1个兼抗咪唑乙烟酸和拿捕净2种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2015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谷2015002)。因其能通过化学间苗、化学除草实现简化栽培,又称懒谷4号。适宜山东、河南、河  相似文献   

17.
龙谷3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合作,以龙谷31为母本、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品系M909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谷子新品种。在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上,被评为二级优质米。该品种于 2021年6月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 谷子(2021)230003。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可为小麦育种利用的品种资源日趋贫乏的情况下,将外源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野生种的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可包括把这些种的带有益基因的整个染色体组、多条染色体(双二倍体、异重组系)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去;或在普通小麦中加入一条或一对野生种的带  相似文献   

19.
普通核雄性不育性能够满足对理想不育系选育的要求,是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理想遗传元件。只要能解决其不育系繁殖问题,是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通过普通核雄性不育性的可育基因质体转化,将可育基因转移到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质体基因组中,可创造普通核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繁殖出普通核雄性不育系,从而实现三系法利用杂种优势;利用可产生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如TA29-barnase通过质体转化,向质体基因组中转移,产生由细胞质中转基因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系,任何常规品种都能作为其保持系,转barstar可育基因系(或常规品种)作为恢复系(或父本),可同样实现三系法利用杂种优势。上述两种途径都是创造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由北京市2012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专项支持,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玉米抗除草剂新种质的创制"项目通过了专家验收。该课题组在玉米抗除草剂新种质的创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建成了玉米全基因组化学诱变的突变体库,可以满足抗除草剂玉米种质资源的筛选需要,为开展玉米其他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通过项目实施,课题组还建立了田间喷洒除草剂筛选抗除草剂玉米突变体的技术体系,并从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