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山药又名淮山、山薯、薯蓣、白苕等,可作粮、菜、药用,其营养价值极高,含有10多种营养成份,干制入药滋补强化剂,是我国有名的特产。但是山药的病虫害发生非常严重,从而影响山药的产量和质量。特别是在重茬的情况下,会遭受炭疽病、黑斑病的严重危害,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现将其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炭疽病。山药炭疽病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和茎秆,叶片受害,发病初期产生褐色下陷的不规则小斑,之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边缘清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形成直径约0.5毫米左右的病斑。后期病斑中部灰白色,上有不规则的中心轮纹,  相似文献   

2.
<正>炭疽病是山药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菌既可侵染山药的藤茎,也可侵染山药的叶片。藤茎染病最初在茎基部产生梭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并逐渐向上发展。环境对发病有利时,病斑逐步扩大并融合成片,导致山药整株枯死。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较大,发病较慢;急性型发病快,危害重。发病初期多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叶面病斑较  相似文献   

3.
<正>每年的6、7月份,是山药炭疽病发病最严重的时期。山药炭疽病也称山药落叶病,是农民最感头痛的病害,在许多地方,由于没能掌握防治时机,几乎成为不治之症。山药炭疽病可侵染藤茎、叶。藤茎染病始于茎基部,初产生梭形或不定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株枯死。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症状类型,慢性型病斑较大,发病较慢,发病初从叶尖或  相似文献   

4.
<正>由炭疽病菌引起的苹果叶枯病初期症状为黑色坏死病斑,病斑边缘模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天内可蔓延至整个叶片,使整个叶片变黑坏死。发病叶片失水后呈焦枯状,随后脱落。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斑停止扩展,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症状酷似褐斑病的症状。发病叶片在30℃保湿12天内可蔓延至整个叶片,使整个叶片变黑坏死。发病叶片失水后呈焦枯状,随后脱落。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斑停止扩展,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症状酷似褐斑病的症状。发病叶片在30℃保湿12天后,病斑上形成大量淡黄色分生孢子堆。病菌侵染果实后仅形成直径22天后,病斑上形成大量淡黄色分生孢子堆。病菌侵染果实后仅形成直径23毫米的圆形坏死斑,病斑凹陷,周围有红色晕圈,自然条件下果实病斑上很少产生孢子,与常见的苹果  相似文献   

5.
<正>花生炭疽病在我国南、北方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但一般危害不大。主要危害花生叶片,也可危害叶柄、茎秆。花生染病后,造成叶片干枯,影响植株结荚,降低荚果产量。发病症状叶片发病,病斑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扩展,多在叶缘或叶尖产生大病斑。叶缘病斑呈半圆形或长半圆形,直径12.5厘米;叶尖病斑多沿主  相似文献   

6.
含笑常见病害有叶枯病、炭疽病、藻斑病。叶枯病发生在叶片上,并多从叶尖、叶缘处开始发病。初为黄褐色圆斑,周边有褪绿色晕。扩展后病斑呈椭圆形至不规则状,边缘稍隆起,暗褐色,内黄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稀疏的黑色粒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防治方法:及时摘除、清理病叶,集中烧毁,初春每隔半月喷射0.3—0.7%石硫合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山药主要发生的病害有三种,分别是枯萎病、炭疽病和褐腐病。这三种病害主要通过雨水及浇水传播,而现在正处在高温多雨期,也为这三种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枯萎病症状: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茎基部出现梭形褐色斑块,病斑逐渐向四周扩展,导致茎基部表皮腐烂,上部叶片黄化脱落,藤蔓枯死,病茎内部变褐,块根染病会导致皮孔的四周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发生在马铃薯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毫米。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一片枯黄  相似文献   

9.
1症状表现芹菜早疫病又称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叶片初呈黄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为4~10mm,病斑为灰褐色,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成斑块,终致叶片枯死。茎或叶柄上病斑为椭圆形,直径3~7mm,灰褐色,稍凹陷。发病严重时全株倒伏。高湿时,病部长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0.
唐山地区温室栽培蝴蝶兰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灰霉病、褐斑病、红蜘蛛、蛞蝓等,其中炭疽病、灰霉病病原体为真菌,软腐病、褐斑病病原体为细菌。主要病害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上生浅黄绿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变成灰褐色病斑,相邻病斑融合形成不规则大斑,最后多在干枯的病斑上产生隆起的黑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11.
<正>胡麻叶斑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皆可发生,苗期和孕穗至抽穗期最易染病,可危害稻株地上各部位,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叶片受害,病叶上出现芝麻粒状的暗褐色斑点,斑点密生时可致秧苗枯死。如遇潮湿天气,死苗上会生出黑色绒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成株叶片受害,病斑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褐斑,芝麻粒大小,病斑周围一般有黄色晕圈,后期中央呈黄褐色或灰白色。发病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常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最后叶片干枯。受害严重的稻株,生长受阻,分蘖少,抽穗迟。  相似文献   

12.
<正>黄瓜棒孢叶斑病,又名靶斑病、褐斑病、小黄点病,是一种喜欢高温高湿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和果实。以保护地受害严重(图1),多发生于黄瓜生长中后期,引起落叶。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25%,严重时可达  相似文献   

13.
炭疽病大叶黄杨炭疽病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叶片上的病斑呈椭圆形或圆形,病斑边缘有较狭的深褐色隆起,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灰白色处形成较粗的圆形或椭圆形小黑点,排列稀疏,多在叶片正面,有时呈轮纹状排列。在嫩梢上,病  相似文献   

14.
地上部病害 褐斑病(Cercospora varricolor Winter)为牡丹常见病害之一,病原菌为芍药杂色尾孢霉菌(Cercospora varricolor Winter),以病叶组织内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侵染叶片。5月上中旬开始发病,植株下部的叶片首先发病,产生病斑,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分生孢子的再次侵染,病菌向植株的上部蔓延,7月以  相似文献   

15.
王晓鸣 《作物杂志》2005,21(3):38-40
1玉米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鉴别特征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阶段,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在各玉米种植区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抗性水平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1.1叶部病害1.1.1大斑病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叶片受侵染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展,但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长梭型、中央灰褐色的大病斑,一般大小为50~100mm×5~10mm,有些病斑可长达200mm。叶片上病斑多时,常导致整叶枯死。在具有抗性的品种上,病斑呈萎蔫状、浅灰色。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1.1.2小斑病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果穗。  相似文献   

16.
防病治虫     
1黑龙江省鸡西市李镜问:我栽的平安树叶子边缘变色,有向里发展的趋势,从下到上发病的叶子很多,请问是什么病,如何控制?答:是叶枯病。叶片发病初生暗褐色小点,后扩展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灰白色,边缘波浪状、褐色。有时从叶缘开始发病,渐向里扩展,使部分或整个叶缘变为灰褐色,严重时致叶片干枯脱落。病斑上可见许多小黑点,系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若病斑上不见病原菌,很可能是根部或茎部受损。病叶上的病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萌发侵入,不断扩大为害。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病叶,减少初侵染源。②精心养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症状识别常在叶、叶柄、茎上发病。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产生褐色小病斑,有黄色晕圈,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潮湿时,病斑上密生黑霉(分生孢子)。茎、花梗发病,产生长圆形黑褐色稍凹陷病斑,易折断,种子不饱满,并带有病菌。二、发生原因由胡萝卜链格孢引起。病菌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率高,引起苗立枯。第二年新病斑上长出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河南山药主产品种"铁棍山药"生产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田间发病株率为6.6%。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下部叶片,病斑圆形褐色,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孢子堆。日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  相似文献   

19.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出现褐色略下陷的小点,不久扩展呈圆形、椭圆形或数厘米长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央呈灰褐色至灰白色,偶有褐色轮纹,边缘黑褐色。后期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有时呈轮状排列。若从叶尖发病向下蔓延则叶尖成段枯死,若为害叶基部,病叶迅速枯死,严重时可导致全株枯死。病斑易碎裂。受害果实上产生不规则长条形的黑褐色病斑。此病由真菌所致。病菌在病残体上存活,借风雨或浇水传播蔓延。因此,在多雨、湿度高、闷热的天气,或从植株上方浇水、通风不良、盆上粘重和盆上积水,发病均严重。一般老叶自4月初开始发病,霉雨季发病严重,以后逐渐停止,8月新叶又开始发病。种植兰花的品种不同,病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又称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螺霉病或黑霉病,主要分布在热带玉米产区。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一般减产20%30%,发病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是目前玉米生产上必须高度重视的一种新病害。1.识别要点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小(直径130%,发病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是目前玉米生产上必须高度重视的一种新病害。1.识别要点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小(直径12毫米),为淡黄色透明点,扩大后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22毫米),为淡黄色透明点,扩大后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25)毫米×(15)毫米×(12)毫米,严重时可达7毫米×3毫米,病斑中央乳白色,边缘呈黄褐色或红褐色,外围有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