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贵州省某猪场的新生仔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急性腹泻等临床症状。发病后该养殖场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根据临床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本病例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感染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能够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1临床症状该猪场1月龄内的仔猪,相继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2.
为确诊广西一存栏1000头母猪的某规模养猪场2耀3日龄仔猪临床持续表现严重拉稀症状的病因,研究对拉稀仔猪进行了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对拉稀仔猪的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进行PCR/RT-PCR方法检测可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疫病病毒(如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圆环病毒3型)以及常见肠道腹泻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丁型冠状病毒)。结果在2窝拉稀仔猪肠系膜淋巴结中均分离到猪链球菌2型(S.s2),同时在拉稀仔猪肠道中均检测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而其它病原检测均为阴性,表明S.s2和PEDV混合感染可能是引起本次仔猪拉稀病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猪圆环病毒型引起的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导致病猪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和黄疸,也有下痢、咳嗽和神经症状,有的病例有先天性震颤、皮炎和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正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链球菌是导致仔猪发病的常见病原。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常易感染圆环病毒2型。仔猪断奶后转栏、混群引起的打斗受伤和环境应激,为链球菌感染提供了机会。1临床症状仔猪40日龄开始发病,表现为发热,体温升至40~41℃,消瘦,皮肤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呼吸加快。部分猪耳廓、头颈、背部及后肢内侧皮肤充血,有的皮肤有出血点,关节肿胀,跛行,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月贵州省某猪场的新生仔猪出现精神沉郁、消瘦、水样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为了解该猪场的疫病感染状况,根据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伪狂犬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笔者就本病例诊治过程做出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类似病例诊断做出一定的实践参考。1发病情况该猪场存栏猪约1 500头,2016年12月下旬3日龄左右哺乳仔猪约20%  相似文献   

6.
圆环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现已知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型和PCV2型,PCV1型对猪没有致病性,猪圆环病毒病是由PCV2型病毒引起的主要对仔猪造成危害,哺乳期仔猪很少发病,主要表现为仔猪断奶2~3天或一周后开始发病,5~12周龄的仔猪高发。发病率4%~25%,死淘率在25%~40%左右,PCV2病毒感染后主要是破坏猪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易继发或  相似文献   

7.
仔猪腹泻现象在猪场时常发生,其主要传染性因素的病原分为病毒和细菌两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病原,而大肠杆菌则是重要的细菌病原。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会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一例仔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从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上防控这两种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某猪场产房仔猪暴发腹泻疫情并造成未断乳白猪的大批死亡,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瘟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该场腹泻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疫情情况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上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发病情况河南省某猪场存栏1 000头左右母猪,自2013年5月开始暴发腹泻疫情,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均发生腹泻,尤其以未断乳仔猪最为严重,母猪无任何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下半年,福建某免疫接种过猪伪狂犬病疫苗(Bartha)的规模化猪场大批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新生仔猪发生共济失调的神经症状,疑似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发病症状,为确定发病原因,从该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仔猪脑、肝脏和肺脏中分离到一株未知病毒,PCR检测及测序比对鉴定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并将分离的病毒命名为NP株。用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株病毒的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为10-9.13/0.1mL,动物攻毒试验出现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试验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一株猪伪狂犬病病毒毒株,为研究福建省猪群伪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滦州镇一猪场发生了1起新生仔猪大量死亡病例,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新生仔猪附红细胞体感染,通过对母猪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贵阳市某猪场出现仔猪发病死亡和母猪流产的原因,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病料中检出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未分离出细菌,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为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1月初,福建南平某猪场仔猪发病,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等为主。为确定病因,采集发病仔猪小肠组织,提取核酸分别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德塔冠状病毒等,结果仅检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且通过对该毒株的S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发现该毒株与国内流行变异株对于序列同源性超过97.4%,但与疫苗株同源性相对较低,仅为92.2%,因此可判定该猪场流行的PEDV毒株为变异株。  相似文献   

13.
易感母猪在怀孕期间感染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强毒,经常导致流产。自然发病和实验室发病的病猪有相同的临床症状,为死胎、初生仔猪瘦弱、经济效益差。自然发病的病例通常表现为后期流产,而在实验室条件下,母猪.的妊娠期延长,特别是全部或大部分胎儿死于子宫内。本研究中延长了观察时间,以便更好确定仔猪在出生后,感染PRRSV较长时间内(3周)的临床表现。我们用怀孕大约90天的母猪通过口鼻分别接种1株弱毒苗和3株野毒株。观察它们的仔猪发病的临床症状,初乳前和每周一次的含病毒情况、血清抗体和体重。1材料与方法20只怀…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贵州省毕节市某猪场仔猪持续腹泻、消瘦死亡的原因,对送检的2头典型发病仔猪进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结果:仔猪临床症状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水样腹泻,呕吐,消瘦直至死亡;剖检可见腹股沟淋巴结出血,肠道充气肿胀;细菌分离鉴定为葡萄球菌,该分离菌对盐酸多西环素、硫酸安普霉素、泰乐菌素高度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头孢拉定、替米考星、硫酸粘杆菌素耐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结论:该猪场的发病仔猪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建议使用高敏药物对葡萄球菌感染进行治疗,同时加强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免疫。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菏泽市某养猪场于2018年3月份前后陆续发生了8头育肥猪死亡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猪群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检查及病理剖检,又通过实验室RT-PCR和PCR检测,最终判定该病例为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同时,针对该病例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0月8日,河北省某产房仔猪和母猪均出现严重腹泻症状,为了查明仔猪与母猪严重腹泻的原因,试验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学检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猪群为猪轮状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经过治疗,两周后回访腹泻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新生仔猪没有再出现腹泻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某猪场饲养的334头仔猪在断奶后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开始时消瘦、咳嗽,呼吸困难,腹泻,最后全身苍白而死,死亡29头。经检查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综合诊断怀疑为猪的圆环病毒感染。1 发病情况断奶仔猪先是腹泻,后出现呼吸道症状,最后消瘦衰竭而死。猪场的334头仔猪断奶后陆续发病,死亡29头,死亡率达到8.6%。据调查:该猪场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母猪空怀时猪瘟和细小病毒苗免疫一次,产前黄白痢苗免疫两次,仔猪乳前免疫猪瘟一次,水肿苗和仔猪副伤寒苗按要求都进行了免疫。2 临床症状此病主要发生于哺乳期和育成期的仔猪,一般在断奶后2~3周开始发病。在哺乳期,母猪和仔猪都未见异常,断奶后陆续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咳嗽、呼吸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病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动物病毒病,猪感染发病后,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本综述对该病毒的流行病学、生理学特性、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和诊断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新的疾病.该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现已知PCV有2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其临床特征是新生仔猪出现先天性仔猪震颤,断奶后仔猪和青年猪出现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本病对新生仔猪的危害性不大,一般表现愈后良好,但对断奶仔猪的危害性较大,一般表现愈后不良.断奶仔猪大群的发病率一般在5%~8%,症状严重的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猪圆环病毒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是目前发现的最小动物病毒。猪圆环病毒可分为1型和2型。1型属于非致病性病毒,2型为有致病性病毒,主要侵害的对象为青年猪与仔猪等,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之一。因此我们应密切关注猪场生物的安全,及时对其进行诊断,研究预防措施以抑制该病的发生,降低养殖业的经济损失。1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通常对猪圆环病毒病可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淋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