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以种子带菌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害,不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均可遭受危害,而且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到侵染。该病又称白尖病、线虫枯死病,分布在我国各稻区,一旦发生就很难防治,在防治上应抓好综合措施,减轻其危害损失。病害症状。水稻干尖线虫病是种传病害,干尖线虫藏匿在水稻种子颖壳内随种子传播,带线虫稻种萌发时,线虫即开始侵入稻苗生长点,以后一直在生长点取食,主要侵染叶片和稻穗,但在秧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病株大多数到  相似文献   

2.
<正>问:目前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多采用浸种方式,有没有可以用于拌种的药?答:干尖线虫病是水稻上的种传病害之一,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干尖线虫危害,一般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典型病状为:病株上部叶片特别是剑叶尖端变为淡黄色至黄白色,后扭曲成灰白色干尖,病健交界处有一条弯曲的褐色界纹。2001~2003年在江苏大面积发生的"小穗头"病症,则是由水稻干尖线虫引起的非典型症状,表现为叶片无典型水稻干尖线虫病症状,而稻穗长度变短,谷粒减少,穗顶部谷粒变小,并且外颖开裂,米粒外露,稻穗顶部缩小,呈塔状。随着机插稻种种植面积的扩大,水稻恶苗病因发病明显受到农技部门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有读者来电咨询:本地种植的7000亩南粳39水稻,播种前没有用药浸种,后期有一大半的水稻出现叶尖干枯、捻曲成干尖的现象,预计亩产量只有350公斤左右。农业执法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确定水稻发生了干尖线虫病。水稻收获后稻草还田种小麦,病稻草还田对明年水稻下尖线虫病发生有何影响?明年如何预防水稻干尖线虫病?据江苏省农科院水稻病害研究专家陈毓苓研究员介绍,水稻干尖线虫病主要靠病种子传播,播前用药处理种子可以  相似文献   

4.
正为筛选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的有效药剂,江苏省镇江市农科院研究人员选择13种农药进行种子处理(稻种播前浸种48小时),室内调查各种药剂对干尖线虫的毒力,计算相应校正防效。同时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进一步确定对干尖线虫病有效防治药剂。结果显示,10%噻唑膦乳油100mg/L和98%杀螟丹可溶粉剂  相似文献   

5.
水稻干尖线虫可通过海藻糖酶水解海藻糖提供能量以适应高渗透压胁迫,本研究旨在探究水稻干尖线虫海藻糖酶基因(Ab-tre)在高渗透压胁迫下的表达。在转录组测序结果基础上,克隆到水稻干尖线虫海藻糖酶基因,以30%甘油溶液为高渗透压胁迫剂,通过荧光定量Q-PCR及原位杂交探究该基因在高渗透压胁迫下的表达。荧光定量Q-PCR表明,高渗透压胁迫3~7 min,及高渗透压胁迫140 min后,在蒸馏水中恢复90 min时,Ab-tre表达量均有显著上调。原位杂交表明,Ab-tre主要在水稻干尖线虫体中部有杂交信号。本研究表明Ab-tre与水稻干尖线虫抗高渗透压胁迫过程相关,对Ab-tre功能进行研究,可为防治该线虫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稻干尖线虫氨基肽酶基因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了水稻干尖线虫氨基肽酶基因特征,并对其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基于水稻干尖线虫转录组测序,并通过RACE技术,从水稻干尖线虫中克隆得到了一氨基肽酶基因AbAmpep。生物信息学进行基因分析,原位杂交实验进行表达定位分析。该基因CDS序列全长为2 787 bp,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最长开放阅读框(ORF)大小2 661 bp,可编码88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01.74 k Da,理论等电点(PI)为5.78。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具有2个Zn2+结合位点和1个Pep N保守结构域,有特征信号序列TISHELAHFW,属于谷氨酸锌蛋白(Glu Zincin)超家族。Ab-Ampep氨基酸序列同挑选的其他9种动物的氨基肽酶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序列分析,发现功能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Ab-Ampep与猪蛔虫(Ascaris suum)的氨基肽酶P(ERG83308.1)蛋白相似度最高为5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b-Ampep与猪蛔虫(A.suum)的氨基肽酶P(ERG83308.1)蛋白在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最近。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α-螺旋为Ab-Ampep主要结构元件,能够形成金属离子Zn2+结合位点。原位杂交实验显示,经反义链探针处理的线虫在其生殖部位有颜色加深的杂交信号,该基因的表达位置主要在水稻干尖线虫的生殖部位。通过对水稻干尖线虫氨基肽酶基因研究,利用分子技术改造氨基肽酶或寻找氨基肽酶抑制剂,抑制氨基肽酶的表达,影响线虫生长发育,为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结线虫病是马铃薯连作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根结线虫病的农艺防治措施,本文开展了品种抗性评价、稻、薯轮作和土壤淹水下的线虫消减动态研究。抗性评价试验表明, 18个品种(系)中没有筛选到同时抗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的材料,品系1002-1和品种丽薯6号相对抗性较好,青薯9号和合作88相对敏感。马铃薯根结线虫发病土壤中可同时检测到卵、幼虫和成虫等不同形态。水旱轮作试验表明,经一茬水稻栽培可使土壤中根结线虫虫态完全消失,再种植马铃薯也不再发生根结线虫病,且马铃薯有效产量显著提高,青薯9号、合作88和丽薯6号的单株有效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50.5%、43.7%和26.0%,差异均极显著, 1002-1单株有效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稻、薯轮作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明显。为进一步探索水旱轮作的防治机制,观察了土壤淹水进程中各种虫态消减动态。结果表明,在淹水过程中,根结线虫的卵、幼虫和成虫不同虫态此消彼长,要淹水60 d以上,土壤中才检测不到所有形态虫体。水早轮作中水稻生长期淹水时间足够长,满足防治线虫的淹水条件。因此结合抗病品种选用进行稻、薯轮作是防治马铃薯根结线虫病既绿色环保又可持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种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和二化螟、纵卷叶螟等新农药——盾清(6%杀螟丹水剂)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植保专家研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和国家颁发的农药生产登记证,主要用于水稻干尖线虫病和二化螟、纵卷叶螟等的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对水稻危害极大,由该病引发的水稻“小穗  相似文献   

9.
一种抗鸟害水稻变异系颖壳SEM观察及硅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鸟害水稻材料是一种稀缺的种质资源, 研究其稻谷颖壳的表面结构(颖壳稃尖闭合程度, 稃毛的长度、直径和密度, 颖壳包裹米粒松紧度), 以及与颖壳机械强度和韧性相关的硅(Si)元素含量, 旨在为抗鸟害水稻新种质的开发利用和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技术, 观察分析了一种已稳定遗传至第10代的抗鸟害水稻变异品系和3个对照水稻品种稻谷颖壳表面的细胞结构和硅元素含量, 结果表明: (1) 变异品系颖壳稃尖闭合程度及颖壳的中上部稃毛长度、直径、密度均显著大于对照;(2) 对照颖壳与米粒之间的间隙明显大于变异品系;(3) 变异品系颖壳外表面的Si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而内表面S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内外表面Si含量之差明显低于对照。说明抗鸟害水稻材料的稻谷颖壳表面结构和硅元素含量与普通水稻存在显著差异, 为培育抗鸟害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干尖线虫病在澳大利亚的谷类作物栽培地区分布广泛。在澳大利亚北部谷类作物栽培地区,干尖线虫病的优势小种为Pratylenchus thornei Sher and Allen 1953,造成年损失达3300万美元。在P.thorner群体大的田块种植耐病品种,植株因线虫入侵造成过量根部损失而表现出营养缺乏病,减少作物损失的经济且有效的方法是选育抗这种毁灭性线虫病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是江苏省水稻上重要的种传病害,尤其水稻恶苗病近年来呈快速上升态势,特别是机插稻田和旱育移(抛)栽稻田发病较重,重病田病株率超过35%,严重影响水稻安全生产。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发病后难以用药控制,药剂拌种、浸种既能杀灭水稻种上的病菌,又能有效减轻土壤中病残体所带病菌进行再侵染,是控制种传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各地要高度重视水稻种子处理工作,努力控制两病危害,为培育水稻壮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水稻根结线虫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集的10个水稻根结线虫种群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0个水稻根结线虫种群均为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本研究中对1MSY和10MDZ种群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1MSY和10MDZ根结线虫种群与相同种或属内相近种的同源性较高,而与不同属的不同种之间的同源性相对要低。水稻根结线虫病病原与亲缘关系的明确为开展水稻抗病育种和该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线虫病害已经成为影响蔬菜生产的重要病害,并且市面上防治线虫药剂种类单一,安全性有待提高。随着减量用药政策的实施,更加有效、安全的杀线虫剂市场潜力大。线虫种类多,能侵害植物的有5700多种。这些线虫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过3000种植物上都可以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如大豆胞囊线虫病、蔬菜花生根结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水稻干尖线虫病等。由于其发病速度快,危害重且不易察觉,并且除了直接危害,线虫侵入植物造成的伤口,也为后续细菌、真菌、病毒的侵入打开了大门。近年来,国内蔬菜根结线虫危害  相似文献   

14.
1996~1998年,对毕节市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海子街一带大面积发生水稻干尖线虫病。1996年局部发生,1997年发病面积133hm2,其中有33hm2发病株率在70%以上,1997年对严重地区针对性地进行种子处理,为害有所减轻。对收获的新鲜病稻谷进行室内检测,每克稻谷浸出水中有线虫9.47条。本文还对病害症状和病原线虫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淮丘陵地区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生理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水稻严重减产甚至出现绝收现象,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发生的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发生的症状与特点,从水稻“颖壳突变体”、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或成熟不一致、颖花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穗部营养受到障碍致使子房或胚乳中途停止发育等生理因素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并从高温、重金属毒害及土壤水肥条件不平衡等其他外界因素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根据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发生特点,从水稻品种选择、合理种植、科学施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鲁西北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发现目前鲁西北区保护地蔬菜上发生为害的根结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占90%以上,引起多种蔬菜根结线虫病.相当感病或高度感病的蔬菜有黄瓜、茄子、番茄、西葫芦、西瓜、菜豆,在同一棚内连作高度感病蔬菜,株发病率可高达80%~100%,病根结指数大于40,造成减产30%~40%.采用阿维菌素乳油连续2年上、下茬4次施药,防治效果可达92.38%.  相似文献   

17.
<正>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是水稻上主要的种传病害,在沿江地区均有发生,近两年水稻恶苗病有重新加重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代育秧和直播稻田,对于未浸种或浸种技术不到位的田块,秧田期会有病株出现,全区水稻中后期恶苗病的显症田块较往年都有大幅度的上升,对产量损失较大,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和增产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切实做好稻种药剂处理是有效控制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发生为害的唯一途  相似文献   

18.
<正>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是水稻上主要的种传病害,在沿江地区均有发生,近两年水稻恶苗病有重新抬头加重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代育秧和直播稻田,由于未浸种或浸种技术不到位的田块,秧田期即有病株出现,全区水稻中后期恶苗病的显症田块较往年都有大幅度的上升,对产量损失较大,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和增产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切实做好稻种药剂处理是有效控制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水稻种传病害及苗期病虫发生种类较多、程度较重,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水稻恶苗病在机插稻和旱育移(抛)栽稻上发病较重,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区域也在扩大,苗稻瘟、稻蓟马等病虫在沿海、沿江的部分地区苗期发生普遍,对水稻齐苗壮苗及苗期生长构成较大威胁。而种子药剂处理针对性强、用药量少、持效期长,在药效期内可发挥"药等病虫"作用,实现病虫防治关口前移,既可有效控制种苗期病虫危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线虫生殖相关基因,为开发线虫生殖抑制药剂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水稻干尖线虫转录组文库高通量测序数据,对Unigene进行KEGG路径分析,筛选出一个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形成代谢路径(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并筛选出该路径的主要调控基因——锌指蛋白基因。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发现水稻干尖线虫锌指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含有核酸结合保守结构域NLS,进一步通过三维结构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该蛋白可与DNA分子结合。结果表明,水稻干尖线虫锌指蛋白可与其调控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从而完成对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形成代谢路径的调控。通过本研究得出最终结论,水稻干尖线虫锌指蛋白具有生物防治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