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代森锰锌、咪鲜胺、王铜、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5种杀菌剂对柑橘黑点病菌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浙江省不同地区43株黑点病菌株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柑橘黑点病菌对代森锰锌、咪鲜胺、王铜、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的平均EC50值分别(4.0136±4.2897)、(0.0851±0.0325)、(179.2214±63.0787)、(0.1519±0.3377)、(0.6148±1.4194)μg/mL。Shapiro-Wilk检验结果表明,各杀菌剂的EC50值均呈正态分布,各杀菌剂的平均EC50值可作为对柑桔黑点病菌的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2.
正柑橘脂点黄斑病又有黄斑病、脂斑病、腻斑病、褐色小圆星病和落叶病等别称,是一种常见的柑橘病害,部分地区爆发蔓延,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通常引起大量落叶和僵缩嫩梢,严重影响柑橘树势。但许多果农误认为其为肥害或虫害,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从而造成较重的产量损失。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3.
砂皮病(又叫黑点病)是柑橘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冬季气温较低柑橘受冻时发生较重,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的柑橘间座壳菌,以菌丝体的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组织越冬,等次年春季气候适宜,尤其是多雨高湿时病菌开始大量繁殖,并借风、雨、露水、昆虫等传播到枝干、新梢、嫩叶、幼果上。  相似文献   

4.
12种杀菌剂对牡丹黄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春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122-125
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牡丹黄斑病的有效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分析12种药剂在10mg/L质量浓度下对牡丹黄斑病的相对抑制率,测定12种杀菌剂对牡丹黄斑病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10mg/L质量浓度下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牡丹黄斑病病菌的毒力最强,相对抑制率为(65.19±2.80)%;其次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相对抑制率为(64.81±4.49)%;32%叶斑净对牡丹黄斑病病菌的毒力最弱,相对抑制率为(25.56±4.01)%。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嘧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牡丹黄斑病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最小,为2.6268mg/L。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EC50值次之,为2.9781mg/L。32%叶斑净可湿性粉剂对牡丹黄斑病的毒力最弱,EC50值最大,为26.3957mg/L。研究结果为牡丹黄斑病的大田防治提供药剂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柑橘砂皮病又称树脂病,因发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的别称,发生在枝干上的称为树脂病或流胶病,发生在幼果和嫩叶上的称为黑点病或砂皮病,发生在储藏期时则称为蒂腐病。砂皮病在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特别是近年来,已经成为了橘农最难防难冶的病害之一。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六、病虫害防治在常规防治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影响果实外观品质的病虫害,如柑橘疮痂病、柑橘溃疡病、柑橘树脂病、柑橘黑斑病、柑橘煤烟病、柑橘黄斑病及介壳虫、柑橘锈壁虱、柑橘黑刺粉虱、柑橘吸果夜蛾等的防治,以提高果面光洁度。生产上以预防为主,实行综合防治。采收后或早春萌芽前结合修剪,将树上剪下的病虫枝、枯枝、交叉枝、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柑橘砂皮病在我国多个柑橘种植区发生普遍,对柑橘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为筛选出对柑橘砂皮病菌抑菌效果好的新型药剂,为田间防治柑橘砂皮病时选择更多轮换药剂提供参考,广西大学农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集广西柑橘砂皮病果标样进行病原分离,结合形态特征观察  相似文献   

8.
为了快速区分柑橘黑斑病菌、亚洲柑橘叶点霉菌、首都叶点霉菌和中国柑橘叶点霉菌,在ITS1和18S区域设计了针对柑橘黑斑病菌、首都叶点霉菌和中国柑橘叶点霉菌的上游引物,以ITS4作为下游引物,并对所设计引物的特异性和退火温度进行了筛选,对引物的灵敏度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果园疑似病斑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60℃时,引物Pc1/ITS4仅能从柑橘黑斑病菌中扩增出593 bp的特异性条带,引物Pct4/ITS4仅能从首都叶点霉菌中扩增出551 bp的条带,引物Pcc1/ITS4仅能从中国柑橘叶点霉菌中扩增出706 bp的条带,不能从柑橘常见病害病原菌中扩增出任何条带。特异性引物的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引物Pc1/ITS4和Pct4/ITS4的检测灵敏度为200 pg,引物Pcc1/ITS4的检测灵敏度为20 pg。筛选的特异性引物Pc1/ITS4可以对果园疑似柑橘黑斑病病斑进行检测。因此,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Pc1/ITS4、Pct4/ITS4和Pcc1/ITS4,结合简单的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病原菌的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黑点病的诱因与发病条件,将套袋苹果的黑点病斑划分为黑斑型、褐变型、黑点型和内变型4种类型。黑斑型病斑中, Alternaria属的病菌分离频率最高,占89%;褐变型病斑中, Acremonium和Alternaria分离频率较高,占80%以上;黑点型病斑中,Trichothecium和Alternaria的分离频率高,占75%以上。其中,3株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分别为A. tenuissima、A. sclerotigenum和T. roseum。3株病菌中离,T. roseum致病力最强,从离体果实的伤口侵染后形成大型褐色病斑,病菌侵染与扩展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6.8,22.5℃;A. tenuissima致病力稍弱,从伤口侵染后形成的病斑稍小,颜色为深褐至黑色,病菌侵染与扩展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9.4,28.5℃;A. sclerotigenum的侵染率很高,对温度不敏感,从伤口侵染后也能导致果肉组织褐色坏死,形成红褐色病斑。3种病菌的分生孢子均不能侵染成熟无伤果实。用3种真菌分生孢子接种的套袋果实,T. roseum接种果实发病最重,A. tenuissima接种的果实发病率稍低,用A. sclerotigenum接种的果实几乎没有发病。黑点病菌属于机会致病菌,遇适宜条件才能侵染致病。  相似文献   

10.
为解析柑橘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CitMYB20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受柑橘黄龙病病菌和溃疡病病菌的诱导表达情况。本研究同源克隆了不同柑橘品种中CitMYB2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生物学功能并分析比较该基因在不同品种间的序列差异。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观察CitMYB20的亚细胞定位。利用qRT-PCR技术分析黄龙病病菌胁迫和溃疡病病菌胁迫时CitMYB20的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柑橘CitMYB20基因在晚锦橙、酸柚、纽荷尔脐橙和四季橘中的相似度达到99.01%,高度保守。晚锦橙中该基因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其开放阅读框为804 bp,编码267个氨基酸残基。CitMYB20蛋白的N端高度保守,具有两个R结构域,属于典型的R2R3类型的MYB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洋葱表皮细胞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CitMYB20基因受黄龙病病菌胁迫时,在黄龙病敏感品种晚锦橙和耐性品种酸柚中均显著上调表达,其中在耐病品种酸柚中上调表达24倍,在感病品种晚锦橙中上调表达34倍;而在溃疡病病菌胁迫时,CitMYB20基因仅在溃疡病抗性品种四季橘中显著差异表达,感病后上调表达3倍。推测该基因对黄龙病和溃疡病的应答差异可能是因为不同的调控机制造成的,构建CitMYB20基因过表达载体拟对不同病原的应答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及戊唑醇的敏感性,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种药剂对采自河南省15个地市分离的95株病菌的毒力。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EC_(50)值分别在0.014~1.609和0.002~0.064μg/m L之间。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在小  相似文献   

12.
<正>科伯特生物系统公司(Koppert Biological Systems)近日在巴西上市首个防控柑橘木虱的生物杀虫剂Challenger。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携带体,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由黄龙病菌、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和柑橘黄龙病菌美洲种等造成的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Challenger的活性成分为昆虫病原真菌玖烟色拟青霉,通过直接接触害虫发挥活性。在施药后,玖烟色拟青霉的分生孢子附着在害虫的表皮并开始萌发,同时产生能够降解害虫表皮的酶复合物,最终渗透到寄主体内。  相似文献   

13.
柑橘储藏病害包括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两种类型,前者系柑橘在储藏过程中由多种真菌寄生所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有青(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炭疽病;后者又叫生理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与果实生理活动不相适应等非病菌因素所引起,常见的有油斑病、褐斑病、水肿病、枯水病。二者均造成果实腐烂变质,对柑橘采后效益影响极大,在柑橘储藏上务必引起果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黄瓜白粉病的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黄瓜白粉病的生防资源,与三七根腐病菌、禾谷镰刀菌和柑橘炭疽病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从25株黄瓜根际土细菌和91株烟草内生细菌中筛选出具拮抗功能的菌株;以盆栽试验从拮抗功能菌株中筛选能够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生防菌株;用PCR扩增生防菌株的gyrB基因,结合菌株的菌落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确定生防菌株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在116株对峙培养细菌中,18株对三七根腐病菌、禾谷镰刀菌和柑橘炭疽病菌有较好拮抗效果。在盆栽试验中,烟草内生菌YN-201490和黄瓜根际菌株WL-1对黄瓜白粉病防效较好,其中YN-201490的1.81×108 cfu/mL和WL-1的1.6×108 cfu/mL稀释液连续施用3次后的防效分别达64.86%和61.26%。最终YN-201490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WL-1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5.
海南石斛兰叶片黑点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石斛兰黑点病的病原物种类,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以及室内6种杀菌剂的毒力测定。结果发现,从患黑点病的兰花叶片上分离到一个真菌分离物,该分离物接种石斛兰嫩叶20天后,发现能引致与田间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rDNA-ITS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株与Phyllosticta sp.的同源性为100%。6种杀菌剂室内平板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凯润、施保克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为石斛兰黑点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据悉,为控制柑橘重大病害柑橘黄龙病发生蔓延,阿根廷国家农业食品卫生质量行政部(SENASA)提醒种植户,该病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苗木繁殖和染病柑橘材料进行,染病柑橘材料可能会严重影响到柑橘产区。黄龙病控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该病菌的潜伏期较长,植株在感染后的6个月一般不会表现出症状,有的潜伏期甚至长达两年。阿根  相似文献   

17.
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合理防治烟草黑胫病,减少抗药性产生,从云南省6个地州分离烟草黑胫病菌菌株34个,就分离菌株对甲霜灵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34个菌株中中高抗菌株12个,中抗菌株比例较高5个,低抗菌株17个。不同来源的烟草黑胫病原菌株的抗药性存在差异,以文山、玉溪的菌株抗药性最高,昭通、曲靖菌株抗药性最低,抗性倍数最高达16倍,其余地州抗药性居中。不同地州分离菌株高、中、低抗菌株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分离自楚雄双柏县雨龙乡的113#菌株抗药性最强,来自大理巍山县大仓镇的218#菌株抗药性最低。34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对甲霜灵的EC50值平均为0.0148μg/ml,范围在0~0.053μg/ml。  相似文献   

18.
农药应用     
<正>咪鲜胺嘧、菌酯和丁香菌酯等3种杀菌剂可作为梨树腐烂病田间防治药剂为明确梨树腐烂病的病菌种类,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科研人员对采自河北、山西和安徽3省症状疑似梨腐烂病的树皮与病枝进行病菌培养和分离纯化,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结合rD 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选用22种常用杀菌剂,通过离体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分离纯化的6个菌株中有5个菌株形态特征相同,且与已报道的腐烂病病菌形态特征相似;以这5个菌株菌丝接种梨树健康枝条后出现与田间相同的病症;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解广东省菜心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和变化,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09~2014年从广东省15个县/市菜心产区分离获得105个菜心炭疽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咪鲜胺的EC50值,并比较了同一年份不同地区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和不同年份间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  相似文献   

20.
玉米灰斑病菌致病过程的寄主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玉米灰斑病菌侵染后的显症过程的系统观察,可在组织水平上说明该病菌与寄主互作反应存在分化或多样性:玉米灰斑病菌不同菌株侵染后显症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玉米灰斑病菌在侵袭力上存在多样性,菌株间对同一种品种的致病性表现多样化,或者同一菌株对不同品种侵染引起的寄主反应表现为多样性;病斑反应型的分化,玉米灰斑病菌侵染玉米品种或自交系后,主要有7种病斑反应类型,即RH型(长矩形具褪绿晕圈病斑)、RN型(长矩形无褪绿晕圈病斑)、IRH型(不规则形具褪绿晕圈病斑)、IRN型(不规则形无褪绿晕圈病斑)、SH型(斑点形具褪绿晕圈病斑)、RI型(长矩形与不规则形混合病斑)和RS型(长矩形与斑点形混合病斑),若发病严重,病斑连成片,而且这些反应类型出现的频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