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正>无论销售什么东西,客户说一句好话顶你说一百句。在销售农资过程中,也是如此。2011年夏播笔者新进了一个玉米品种,是邻县已经经销了三年的老品种了,销售十分火爆。可在我们这里大家没种过,都认为是新品种。第一次销售这种品种,因为是邻县种过的,我们的区域气候是相同的,既有客户的好评又有批发商的实验结果。笔者就放心大胆的推销,由于是第一年,客户心理总不踏实,虽然尽力推销,却仅卖出200多袋。秋播结束后,我就进行了考察了解,走访客户,客户反  相似文献   

2.
正每当你面对堆积如山的货物时,或许会扪心自问:"客户为什么不卖我的货,是我的货不好吗,是我的货价格太高吗,是我的推广存在问题吗?"种种疑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笔者分析,客户不卖你的货,或许可从如下几方面考虑:一、因为他对你不了解客户为什么要卖你的产品?因为你的产品好吗?别人的也不差。因为你的产品赚钱吗?难道别人的就不赚钱?在竞争激烈的农资市场中,我们去推广碰  相似文献   

3.
正在农资销售中,销售人员的沟通效率越高,对对方的了解就越多,销售成功的几率就越大。这里介绍一下与客户沟通常见的四种情况,看看你属于哪个级别。1.最差的:母鸡式沟通表现:看到客户就两眼放光,拉着客户就讲个没完,也不管客户喜不喜欢听、想不想听,也不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只会讲自己的产品多么好,多么适合你,它可以如何提升你的效率、降低你的成本等自卖自夸的话。特点:说的多、问的少、看的少、听的  相似文献   

4.
在萧山苗木销售大军中,除了有像孙妙夫那样有自己的网站、有庞大的数据库、在全国各地分布有几千名“下线”,可为自己采购客户需要的各种苗木甚至是一些珍稀苗木的现代型苗木销售大户,还有一批仍旧采用传统方法,通过电话联系、带领客户现场看货等方式进而达到销售目的的一批传统苗木销售大户,陈纪来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陈纪来60多岁,皮肤黝黑,穿着旅游鞋,走路如风。他的普通话口音很重:“每天早上不到6点,我就起床到农户家去看苗,按照客户的要求选好苗后,下午装车发货。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2004年,他销售的苗木达2650车,最多一天发出1…  相似文献   

5.
眼下,不管是什么行业,凡是做过市场的销售人员都感到接近一、二级市场的经销商或者是大客户越来越难了,生意也越来不好做了,业务员一边面对的是厂家的压力不去不行,另一边面对的是经销商的拒绝也得厚颜登门,那么怎样让自己的陌生拜访做到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6.
<正>农资零售其实很简单,笔者觉得就是养成几个习惯:1.习惯于面对农户的表达方式:笔者这里没有贬低或者高看任何阶层人士的意思,但不得不真实地活在这样的现实中。我们的客户中很少有绅士,可能土地流转之后会越来越多,但现在比例极少,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用特别绅士或者用自认为文雅却错误的方式去对待我们的农民客户,而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从事农药销售工作已经十年了,最近几年感觉这个行业真的越来越难做了,主要表现为老根据地市场不再稳如磐石,随时可能被竞争对手所取代。有时候自己都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就糊里糊涂被客户边缘化了。去年还卖得挺好的产品,今年客户却死活也不订货了。另外,厂家想在一个空白区域开发客户也变得异常困难,尤其像一些靠业务员单打独斗的厂家,如果不利用厂家的资源,靠一个人去开发市场几乎是不可  相似文献   

8.
马云创业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困难都必须自己面对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创业者经常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困难不是不能躲避,而是不能让别人替你去面对。马云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困难都必须创业者自己去面对。创业过程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农资销售的成功方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没有人会给我们现成的路去走!因为我们面对的环境都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产品结构、不同的风土人情。所以,营销方法,照搬是不行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就拿我负责的豫西市场来说,豫西是西部比较落后贫穷的山区和半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水平更是严重滞后,再加上当地政府对农业不够重视,所以,  相似文献   

10.
七嘴八舌     
《种子科技》2013,(2):37
赞成订,但别忽悠了老百姓网络游客1发表于2013-1-811:27营销无淡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百姓预订的时候,大部分还是冲着自己熟悉的品种去的;也有一部分"不明真相"的被经销商忽悠或者被礼品套住。不买种子不退款的可能性不大,都是乡里乡亲,还都是"上帝",你县级经销商可以不退,但是乡镇经销商不退款也得换一个品种或者农资什么的。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时候我们农资销售人员终日忙绿,但是总见不到业绩的提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总结呢?下面是我从事农药销售过程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不知道在你身上是否也存在?1、不断的拖延给客户的电话打还是不打?有的厂家的业务人员到了客户门口,进去不进去?犹豫中时间都浪费了……本来只需要几分钟的事情,马上就变成了拖延好几天。有的业务人员考虑这个客户比较难缠,不愿给其打电  相似文献   

12.
在种子零售终端业务开展过程中,笔者(笔者所在的是农资行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销售现象:和销售新手沟通客户布局的时候,问到其铁杆客户有哪几个,销售新手往往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几个客户,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都属于中小型终端客户.这表明销售新手通常和中小型终端客户的客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而销售高手或者业绩优秀的业务员,在其负责的客户群体中,销量排在前面的大客户才是其铁杆客户,也是客情关系维护最好的客户.  相似文献   

13.
正相信很多农资经销商、零售商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信心满满地将肥料、农药摆上货架,向客户热情地介绍你的产品有多好,可客户却不屑一顾,或只一句"太贵了",轻而易举地把你拒绝……货越来越难卖,客户越来越挑剔,从事农资销售的你该怎么办呢?一、从认知上看问题1.新产品不被人认知。人的认知可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类形式,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身处农资市场一线的业务人员,如何有效遏制其他竞争厂家的产品进入自己的市场,是我们完成公司使命的关键。我们的区域市场就好比一锅粥,每一个公司的销售人员都在端着碗拿着勺子来分粥,而保证自己能够喝饱的前提就是尽量减少竞争对手碗里的粥!乍一听这种想法,感觉有点太自私了,可是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地盘"才不至于使自己的客户被别人抢走,一旦失去老客户,再去重新开发新客户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15.
林桂海  包峰 《种子世界》2014,(10):15-18
<正>1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一是从我们的客户角度来理解:就是我们企业独有的产品。就我们公司来说,就是公司独有的品种,如我们目前的盐两优2208、益优98、沣油5103、锦绣油299、皖杂棉9号等,就是别人没有的,是我们公司独有的,它是别的公司无法替代的专利品种。二是从竞争的角度来理解,它是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被模仿的专有技术或技能。它是企业独有的、比竞争对手强大的、具有持久性的某种优势。如我们公司的团队精神也是一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销售人员接触的客户越多,客户量越大,碰到的客户类型就越多。在多种多样的客户中,有一种客户一遇到销售人员就会对其产生敌对情绪,产生烦感。客户的敌对情绪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表现,毕竟没有人喜欢别人从他口袋里掏钱。敌对型客户容易情绪失控,而且显得不可理喻。针对敌对型客户,销售人员不能马上离开,也不能以牙还牙,最主要的是与他们交朋友,同时,销售人员要时刻保持镇静,以平静的语气讲话,待客户冷静下来再讨论客  相似文献   

17.
正巴斯夫作物保护业务部总裁Markus Heldt 9月6日在德国路德维希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巴斯夫的优势是提供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组合、创新产品以及快速反应并了解农民需求的能力,让我们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农化市场在不断发展,巴斯夫正在从并购中积极寻求机遇,从而扩大销售网络、提升产品价值。"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巴斯夫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产品销售推广过程中总会涉及到新产品的销售。在新产品销售推广伊始,客户总是不肯接受,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新型产品之所以不为客户所接受,首要原因在于:客户对你所推广的新产品不了解、不信任,于是持观望或怀疑态度。任你口若悬河把产品夸成一朵花,但客户没有亲眼见证产品品质,没能亲身体验产品给他带来的好处,他就不会相信你所说的。说得多不如说得妙,任何产品的推广,我们都要在诚信  相似文献   

19.
<正>商人总是希望将风险降到最低,而得到最大的利润。和终端客户商量开展店面促销活动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笔者发现业务员都很被动,容易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客户总是要求厂家承担所有费用,并且认为理所当然:你们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我配合你们工作,当然所有的费用得你们自己出了。笔者很反对这种做法,原因很简单:合作才能双赢,你情我愿才能长久,共同投入,相互配合,合力做市场,才有可能使得促销效果最大化。合赢来自合作利润是通过销售产品从消费者身  相似文献   

20.
<正>新的一年悄悄开始了,不论你准备在新的一年里如何销售你的产品,但首先你也该好好计划一下了,不是吗?某日笔者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朋友那里聊了一会儿天,感觉收获很大。在聊天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我们目前的农资销售,朋友和我都无法抑制自己的无奈和失望。是啊,就现在的农资销售而言,怎么说呢?如今的农资市场,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争取客户和留住客户的成本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真让人感觉非常疲惫。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