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向日葵褐斑病,又名斑枯病,在我国发生范围很广,前期可以造成幼苗死亡,后期常造成叶片过早枯死,对产量影响很大。幼苗发病初期在子叶或幼叶上形成近圆形病斑,直径2~6毫米。病斑正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背面灰白色。成株期发病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或多角形的褐色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环,病斑中央呈灰色,散生黑色的小  相似文献   

2.
防病治虫     
辽宁平顶山市张宏如问:一品红的叶上生黄褐色病斑,病斑周围也变黄,不知是什么病,打什么药可防治?答:是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发病叶上现圆形至多角形的棕褐色或锈褐色斑点,大小2~6毫米,斑边缘有黄色晕圈,生有病斑的叶片逐渐全叶变黄。湿度大的情况下病部分泌出白色脓液,后期病斑破裂,病叶提早脱落。  相似文献   

3.
<正>莲藕褐斑病:是莲藕常见的一种叶部病害,在叶片上产生淡褐色病斑,使病叶局部干枯。防治方法:合理密植,确保藕田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防止病害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及时。用25%多菌灵6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莲藕黑斑病:又叫褐纹病,仅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黄。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田间病株残叶,并集中烧毁。发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2.花生叶斑病花生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褐斑病又叫"早斑病";黑斑病又称"黑疽病、晚斑病"。这两种病遍及我国主要花生产区。多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的同一叶片上。轮作地发病轻,连作地发病重。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往往不到收获季节,叶片就提前脱落,这种早衰现象常被误认为是花生成熟的象征。花生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甚至3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多雨季节,月季常受到黑斑病危害。叶片、花梗上产生黑色或深褐色圆形病斑,有黄色晕圈,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叶片大面积发黄、脱落,不仅影响观赏,严重时还危及存活。为了消灭黑斑病,我尝试了许多办法,如清洗叶片、洒药等,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一次,我偶然发现庭院内夹竹桃旁的几盆月季开得艳丽而有神,叶片也光亮清秀。会不会和夹竹桃有关呢?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立即将有黑斑病的月季搬到夹竹桃旁,1个多月后,黑斑病竟消减了许多。之后我将夹竹桃叶片剪下些许,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再取出捣烂过滤,取其汁液喷洒在患病的月季叶片  相似文献   

6.
<正>花生网斑病又称褐纹病、云纹斑病,常与叶斑病混合发生,可造成早期花生叶片脱落,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发病症状:病害多在花期开始发生,发病盛期在结荚期至成熟期,主要危害叶片,初沿主脉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小斑,病斑周围有退绿晕圈,后在叶片正面出现边缘呈网纹状的不规则褐  相似文献   

7.
防腐治虫     
山东威海市刘辰光问:绿萝在养护过程中叶片上出现较大的具黄色变色圈的褐色病斑,不知是细菌性病还是真菌性病,打什么药可防治?答:这是绿萝细菌性叶斑病,病斑外围黄色晕圈是本病重要特征。该病初发生时病斑为水渍状坏死点,以后迅速扩展,成为具明暗相间的同心轮纹状褐色斑。病原细菌为假单胞杆菌属中的一种,在寄主上或杂草上越冬,成为该病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8种药剂对枣果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枣缩果病、枣黑斑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7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锰锌、3%中生菌素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防效较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枣缩果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9.91%和76.60%,对枣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50%和81.89%;70%代森锰锌500倍液和800倍液对枣缩果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31%和72.19%,对枣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43%和84.48%;3%中生菌素8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枣缩果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15%和76.2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00倍液和300倍液对枣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62%和78.85%。  相似文献   

9.
<正>花生网斑病是一种针对花生发作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云纹斑病、污斑病、,多纹斑病、泯褐斑病等,我国1982年首次在山东、辽宁等花生产区发现,主要为害花生的叶片和茎部,生产上该病常与褐斑病、黑斑病混合发生,造成严重落叶。近年来蔓延迅速,许多地方为害程度已经超过了黑斑病和褐斑病,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豌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锈病叶片受害后,两面出现圆形红褐色,突起成疱状,外围常有黄色晕圈,表皮破裂,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后期叶片、叶柄、茎上的病斑产生大而明显的黄色突出肿斑,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粒状物。防治方法:去除田间杂草,拾净并烧毁病叶,深耕灭茬,开沟沥水。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锌可温性粉剂50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入伏以来,阴雨天气多,田间湿度大,各种叶斑病害发生较重。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光合面积较少,生长不良,甚至落叶,严重的影响花生产量。因此,要根据病斑的特征,确定病害的种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病害识别1.网斑病常在花期染病,先侵染叶片,初沿主脉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黑褐色小斑,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后在叶片正面出现边缘呈网纹状的不规则形褐色斑,病部可见粟褐色小点。阴雨连绵时叶面病斑较大,近圆形,黑褐色,叶背病斑不明显。干燥条件下病斑  相似文献   

12.
正病害锈病染病的叶面产生黄褐色疤状病斑,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这是病原菌的夏孢子堆,8月至9月份形成黑褐色冬孢子堆,从而导致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方法:清除病残株,集中销毁。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粉10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粉4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叶片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毫米至2毫米,中心部位黑褐色,边缘褐色,两面均有灰黑色霉  相似文献   

13.
正文心兰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疫病、白绢病、根腐病、圆斑病、黑斑病、叶斑病、软腐病、褐斑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螨类、斜纹夜蛾、介壳虫、蜗牛和蛞蝓等。病害炭疽病危害初期叶片产生褐色凹陷小点,后期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浅褐色,边缘黑褐色或深褐色,上密布黑色小点,散生或轮状排列。该病多由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引起,应及时剪除病叶,并配合喷药。可用80%炭疽福美  相似文献   

14.
<正>病毒病:以苗期发病较多,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斑驳、皱缩花叶等。发病轻时,幼苗期出现花叶和斑驳症状的植株。发病重时,幼苗出现皱缩小叶丛生的花叶植株,叶片畸形、皱缩、叶肉隆起,形成疱斑,有明显的黄绿相间皱缩花叶。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或耐病品种。(2)及时防治蚜虫。(3)在发病初期,选用20%病毒毙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叶斑病:绿豆发病时,最初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枯斑,后期成为大  相似文献   

15.
<正>豌豆立枯病又称豌豆基腐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期。种子发病,造成烂种。子叶染病,产生红褐色近圆形病斑。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红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继续扩展到整个幼茎基部时,幼茎逐渐萎缩、凹陷,当扩展到绕茎一周后,病部收缩或龟裂,导致幼苗生长缓慢,最后枯死,有时折倒。湿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先拔除病苗,带出田外深埋,然后喷铜氨合剂(硫酸铜0.5千克加5升氨水混匀),防止蔓延。或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正>番茄匍柄霉叶斑病又称番茄灰叶斑病、番茄灰斑病和褐斑病,近几年在京郊发生日渐普遍,在部分番茄园区已经上升为主要病害,严重棚室病株率达90%以上,产量损失超过50%。该病之前北京市发生较少,菜农和基层农技人员普遍缺乏识别和防治  相似文献   

17.
<正>莲藕链格孢叶斑病,又称黑斑病、叶斑病、褐纹病,是莲藕的一种主要病害(图1)。各地均有分布。病株率30%~60%,发病程度较轻,对生产无明显影响;重病田发病率可达80%以上,明显影响莲藕产量和质量。该病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黄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轮纹状病斑,直径一般0.6~1.5厘米,褪绿大黄斑或褐色枯死斑,背面较正面明显,病斑边  相似文献   

18.
<一>黑斑病(黑痣病):为害果实,亦可侵染叶、基、枝梢等。病斑为褐色粉点状,严重时3—5个病斑连接成0.5—5毫米的龟裂。叶面病斑最初出现小斑,内部干燥后病斑脱落,形成圆孔。为害枝干时,在新梢处出现褐色圆形隆起斑,引起枝条枯死。防治方法:整枝,增加肥料,早春喷波美4—5度石硫合剂,花期前后每隔10—15天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0.3度波美石硫合剂。  相似文献   

19.
金叶女贞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防治 叶斑病 危害叶片、枝条。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长条形,后扩展为不规则的红褐色大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敞生小黑点。茎及枝病斑为灰褐色的长条形,后期产生黑色霉层。随着气温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叶片焦枯脱落,严重时枝条干枯,最后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20.
花生叶斑病及病毒病是花生常发性病害,筛选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的有效途径,经对15个化生品种进行抗性鉴定表明,珍珠豆型花生对焦斑病、黑斑病抗性较好,但对网斑病抗性较差;中间型、普通型花生对网斑病抗性较好,但对焦斑病、黑斑病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