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不同幼林抚育方式对杉木人工用材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林抚育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比立地条件大,随着幼林抚育强度的加大,生长量也逐渐增加,加强幼林抚育是确保用材林速生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特别是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加强抚育尤为重要;采用适宜的幼林抚育方式,不但能明显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产力,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 新县陡山河武战岭林场,1975年春,营造杉木林5016亩.目前多数杉木生长旺盛,郁闭成林,但有近千亩的杉木幼林,虽然栽植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但由于造林后的头四年,每年仅是简单的松土抚育,杉木生长不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元月份开始对生长不良的杉木幼林进行改造,1981年12月份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对3种不同抚育方式(全面铲草、铲草+化学除草、割草+施肥)下杉木幼林的生长量及抚育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其最佳抚育方式。[结果]3种抚育方式下,杉木幼林的平均树高分别为3.8、5.0、4.2m,平均胸径分别为5.0、6.4、5.3cm;铲草+化学除草抚育方式杉木幼林的单株材积最高,达0.00970m3,分别为全面铲草和割草+施肥抚育方式杉木幼林单株材积的2.29和1.66倍;割草+施肥抚育方式投资最高(4900元/hm2),其次为全面铲草抚育方式(3600元/hm2),铲草+化学除草抚育方式投资最少(2250元/hm2)。[结论]南方林区杉木幼林的最佳抚育方式为人工除草+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处理四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杉木幼林生长,施肥对1、2、3、5年生树高生长和5年生胸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方差分析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均为施肥与不施肥之间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施肥方式对生长影响不大,1~2年生施追肥比施基肥稍好,3~5年施基肥比施追肥好些,但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施肥量对杉木幼林有一定的影响,肥量多者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赖仕样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31-132,139
研究3种不同抚育模式对杉木幼林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a生杉木的地径、胸径总量及蓄积量增益分别达34.5%、32.9%、44.9%,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4~5a均有显著生长效应,3种抚育模式以模式1效果最佳,投入产出比最高。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幼林抚育实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落叶松幼林抚育试验的基础上,从不同抚育措施和不同抚育年限两个方面研究对幼林成活率(或保存率)及树高、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落叶松幼林抚育方式以采取2,2,1次连续3年的抚育为好。  相似文献   

7.
杉木幼林抚育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加强杉木幼林抚育管理对提高幼林抗病的能力和提高造林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个人工作实际阐述杉木幼林抚育的重要性以及在抚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杉木人工林进行不同抚育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以施肥加抚育间伐的林木抚育措施效果最佳,既能保证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又能有效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选用杉木秋播苗和春播苗进行造林效果的对比试验。在造林后的头3年内,分别测定其树高、地径、冠幅、分枝数、枝条总长和根冠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秋播苗幼林各项生长指标均比春播苗造林的幼林优势;秋播苗造林成活率也较春播苗造林提高了5%,并可提早一年郁闭,减少抚育管理经费,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宜提倡杉木秋播苗造林,以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抚育方式对桉树幼林生长的影响,分别设置了不抚育、块状抚育、扩穴连带抚育3个处理,测量桉树树高、胸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桉树幼林栽植过程中,扩穴连带抚育方式有利于桉树总生物量及林分生产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融水县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县之一,也是杉木的主要产区。建国以来,年均向国家提供杉木商品材18万立方米。近二十年来,人工造林取得巨大成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47.82%提高到2009年的77.99%,1986~2009年,全县累计营造杉木林14万公顷(其中速生丰产林2.5万公顷)。杉木林面积由1986年的5.8万公顷发展到2009年的18.86万公顷,蓄积量由1986年的663万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1466万平方米,林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为改进杉幼林抚育技术,培育速生丰产优质杉木,缩短轮伐期,提高林业生产效益,自2008年开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分别采用4种较为常用的抚育措施,对杉木幼林幼树的生长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和调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不同抚育方式杉木林效益的计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杉木不同抚育方式径流场定位观测基础上,根据不同抚育方式对杉木林的影响程度,对不同抚育方式杉木林生产效益、涵养水源效益及保持水土效益的计量结果表明:20年生扩穴连带抚育杉木林综合效益为63462.33元/hm2,比块状抚育杉木林高491.78元/hm2,但块状抚育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扩穴连带抚育杉木林,今后林业经营中宜推广块状抚育.  相似文献   

13.
杉木幼林扩穴抚育,可避免全面铲草,一次性深翻全垦造成的水土流失,地表温度提高,地面辐射增强,小区生态平衡破坏,丧失种间互相竞争作用。经永嘉县岩头林业站对300亩的杉木幼林,采用扩穴抚育方法每年平均抽梢分别达39-50厘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扩穴抚育比全面锌草省工20%,比一次性全垦省工18%,而林木郁闭则提前一年。扩穴抚育的具体做法是:(1)在15-25度的山坡,分3次扩穴成全垦状。即在原穴面宽0-6×0-6平方米的基础上,第一次向周围扩至1平方米宽,第二扩至1-4平方米宽,第三次扩到1-6×2…  相似文献   

14.
林地抚育对黔中地区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地抚育(松土、割灌、锄草)是提高人工林林分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但对其固碳功能的影响研究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抚育(松土、割灌、锄草)对黔中地区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组分(植被层、枯落物层、作为主根系层的0~60 cm土壤层的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抚育使得杉木人工林林木的保存率、林分郁闭度、林木胸径、树高等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林木单株生长的固碳能力大幅提高,其碳储量是对照林分的4.93倍。抚育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106.37 t/hm2)显著高于对照(78.61 t/hm2),其中植被碳库储量(26.07 t/hm2)是对照(4.64 t/hm2)的5.62倍,抚育后枯落物碳储量较对照高0.38 t/hm2。但是,林地抚育后表层土壤(0~10 cm)有机碳含量较对照下降5.44 g/kg,而10 cm以下土层较对照均表现为增加,土壤碳储量较对照总体增加3.30 t/hm2。因此,造林初期林地抚育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植被、土壤和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显著增强杉木幼龄林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光美 《河南农业》2022,(18):52-53
园林建设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幼林生长状况关系着造林绿化的最终效果,由于幼林树体较小、生长较慢,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在分析幼林抚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幼林抚育原则,阐述了幼林抚育技术,以提升幼林成活率,实现造林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杉木幼林施肥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省遂昌县湖山乡林场杉木林4年施肥试验表明:施用复合肥和钙镁磷肥能明显促进杉木幼林生长。4年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6.7%和72.9%,地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98.9%和105.9%;7年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74.4%和88.7%,地径生长分别增加69.9%和63.5%.钙镁磷肥对杉木生长具明显后效作用。尿素和氯化钾肥对杉木幼林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整地方式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整地方式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整地方式对3种立地6年生杉木幼林的生长效应,呈现全垦>带垦>穴垦的趋势,但这种作用效应在不同立地条件上是有差别的,整地对杉木幼林地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在低地位指数级较为明显,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18以上指数级)则差别不显著.杉木生长过程分析表明:全面整地、带状整地等高规格整地方式最终并不能改变立地质量,18年生以后整地效应逐渐消失,对杉木林分的终期生长量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杉木林抚育间伐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礼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229-230,241
通过对杉木实施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采用样地调查与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抚育间伐对立地因子和林木生长的影响,探讨适宜杉木生长的营林抚育措施。结果表明:间伐可以提高林分质量以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安庆市山区以中度间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倜 《青海农林科技》2007,(1):17-18,22
杉木林进行4a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和钙镁磷肥能明显促进杉木幼林生长。4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7.4%和73.9%,地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96.8%和103.7%;7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4.6%和88.7%,地径生长分别增加76.1%和69.1%,钙镁磷肥对杉木生长具明显后效作用。尿素和氯化钾肥对杉木幼林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不同抚育方式对降香黄檀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银兴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73-174
4种不同抚育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抚育+扩穴有利于幼林生长,比其它处理胸径大8.6%~18.8%,树高高8.7%~20.2%,材积大28.4%~69.4%;全面抚育生长其次;第三是带状抚育;生长量最小是块状抚育方式,比前三处理胸径小3.3%~15.8%,树高矮4.8%~16.8%,材积小13.2%~41.0%。抚育+扩穴因松动了周围土壤更利于幼林生长发育,达到速生丰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