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洋葱、生菜、玉米、芸豆、夏白菜、香菜一年六种六收间作套种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一般每1/15公顷(1亩)可收洋葱3000千克.生菜1500千克,玉米500千克左右,芸豆2000千克,夏白菜2000千克,香菜5000千克,收入在7000元以上。并且洋葱在牛长期及收后其残留物具有防病驱虫作用,可使生菜及白菜的病虫害减轻;玉米既为芸豆提供支架,又能为白菜和香菜苗期遮阳,还可使白菜和香菜在炎热的夏季很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2.
翼城县南梁镇东郑村村民聂国强是远近有名的“科技迷”,2002~2003年在自家的667平方米耕地上采用“小麦间作菠菜复播西瓜间作棉花复种大白菜”立体种植模式,生产小麦310公斤、菠菜540公斤、西瓜3150公斤、皮棉45公斤、大白菜4500公斤,一年五作收入3500元,除去各项投入,纯收入2500元以上,其成功栽培的关键技术有6条。  相似文献   

3.
小麦、大蒜、西瓜、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立体种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小麦、大蒜、西瓜、大白菜四种四收模式,亩产小麦 300 kg、蒜苗 300 kg、西瓜 3 200 kg、大白菜 5 000 kg,亩产值达 4 200元,纯收入可达 2 500元。 1 品种选择 小麦选择早熟高产抗病的矮秆品种徐州 24、大蒜选择徐州白蒜,西瓜选择郑杂七号,大白菜选择双冠。 2 茬口安排 9月底至 10月初播种小麦,同时间作大蒜,翌年 1月份至春节前后分批采收上市, 4月上旬移栽西瓜, 7月中旬拔瓜秧后种植夏大白菜, 9月上旬上市, 9月中旬即可腾茬。 3 种植规格 每一种植带 1.8 m,小麦种植 6行,行距为 20 cm;大蒜行距 20 cm,株距 10 cm,亩栽大蒜 1.2万棵;西瓜株距为 45 cm,每亩 800株;大白菜行距 45 cm,株距 35 cm,每亩 4 000株。 4 栽培要点 4.1 小麦前茬作物收获后,亩施足优质有机肥和适量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的基础上,精细整地后播种小麦。小麦于播种前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翌年 3月 20日前后追施拔节孕穗肥。适时化学除草,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赤霉病等病虫害,结合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4.2 大蒜 9月底至 10月初播种,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播种后喷施除草剂后覆膜,出苗时人工辅助破土出苗。 11月中旬结合浇水施 1次提苗肥,并用惠满丰液肥喷施 1遍, 1月份至春节前后分批采收蒜苗上市。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淮阴区韩桥乡兴旺村部分农民采用西瓜、花生、萝卜、菠菜间套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西瓜平均亩产2600公斤,产值1600元:花生平均亩产鲜果500公斤,产值1000元;萝卜平均亩产3000公斤,产值1500元:菠菜平均亩产2000公斤,产值800元。总产值为4900元,除去种、肥、药成本,每亩每年纯收入为3500元.另外,西瓜收获后,藤蔓可粉碎做青饲料,花生藤、萝卜秧均可做禽畜饲料。如果扩大亩数,形成规模,与种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早春西瓜间作红花,红花采摘后套种夏玉米,西瓜收获后套种夏萝卜,萝卜收获后套种秋马铃薯,后期在行间套种荷兰豆,玉米收获后削去秸杆,初霜来临前加盖小拱棚延长膨薯期,增加产量。一年六种六收,既有反季节栽培,又有特菜、药材栽培,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很多的自然现象都很奇妙,它们把自然界装扮的十分漂亮。就拿我们最常见的水来讲,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以以气、液、固三种不同物态存在,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态变化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立体高效种植面积在我区迅速扩大,其中小麦、菠菜、花菜、玉米、大豆间作套种面积已发展到200公顷,年平均667m。产小麦326.6kg,价值293.94元;667m^2产菠菜301.8kg,价值301.8元;667m^2产花菜399kg,价值478.8元:667m^2产大豆192.75kg,价值424.05元;667m^2产玉米203.25kg,价值223.58元。全年合计667m。收入可达1722.17元,与一年两种两收小麦、玉米相比667m^2多收入830.82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水稻、甘蔗、鱼、菇间套种养立体农业模式的农田小气候,土壤肥力,水稻、甘蔗生育、生理指标和稻、蔗、鱼、菇的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田立体农业使农田小气候得到改善,土壤肥力有一定程度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根系活力以及甘蔗的株高、茎粗、根系鲜、干重、叶面积指数、蔗糖分均高于对照,而还原糖低于对照。全年亩产稻谷460kg,果蔗5.6t,鲜鱼56.4kg,凤尾菇902kg;年亩纯收入3189元,比单种水稻南昌市经济效益的7.5倍,比单种果蔗提高1.7倍,比单种粤蔗7号提高4.7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稻、芹菜、萝卜、毛豆周年循环栽培模式,每 667平方米 (1亩 )产水稻 650公斤、芹菜 4500公斤、萝卜 1500公斤、毛豆荚 450公斤,经济效益较高。    一、水稻选用中熟品种采用肥床旱育秧,秧龄 30天左右移栽,栽插时每 667平方米施有机肥 2000公斤、尿素 15公斤、过磷酸钙 15公斤作基肥,秧苗活棵后每 667平方米施尿素 5公斤、多效锌 8公斤、多效硅 10公斤作活棵 (醒棵 )肥,抽穗灌浆期每 667平方米用惠满丰 125毫升对水喷雾。水浆管理方面,前期浅水勤灌促分蘖,每 667平方米总苗数达 25左右时搁田,后期认真防治水稻螟虫、稻飞虱及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雪菜(雪里蕻)与荠菜、冬笋(冬莴笋)、菜豆(四季豆)、汤菜(小青菜)、莱豆(洋扁豆)的间套种,是根据其不同生育习性与生长季节,而试验探索成功的多熟立体复种模式。在周年生产过程中,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促进生育期与有利气候同步,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笔者特将其复种技术推荐如下,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水葫芦富集砷、汞、铅、镉、铬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度计对水葫芦根及茎叶两个部位的砷、汞、铅、镉、铬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葫芦根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茎叶中的含量,水体污染程度越严重,其中生长的水葫芦各个部位重金属含量也越高。  相似文献   

12.
上海蜜汁小肉、小排、大排、软排的成品为褐色,光泽发亮,卤汁稠浓,容易粘脂,鲜美可口,略带咸味。  相似文献   

13.
大蒜、冬菜、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2002-2003年在亳州市棉花、大蒜主产区淝河镇示范推广。大蒜、冬菜、西瓜、棉花,一年四熟。此模式通常每公顷可产蒜头18000千克,蒜薹4500千克,冬菜6000千克,西瓜25500千克,籽棉4500千克,产值6万元以上(是常规麦套棉产值的3倍)。2004年已推广700公顷。现将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7月气候炎热,双抢大忙。水稻,早稻进入后期管理,晚稻进入秧田管理;花生主要防治蛴螬;大豆主要防治食心虫、蚜虫,红蜘蛛;棉花需要重点防治棉铃虫、蚜虫 等。此外,7月是瓜果病害的高发季节,要重点防治。同时,7月还是秋菜的播种季节,有农谚说“头伏萝卜二伏菜,到了三伏种荞麦”,农民朋友不要贻误农时。  相似文献   

15.
作物的间、混、套作,是指在人为调节下,充分利用不同作物间的某些互利互补关系,组成复合群体结构,使之既有较大的总叶面积,延长利用光能的时间,又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更好地适应不良环境,趋利避害,保证作物稳产增收。而要合理地进行作物间、混、套作,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作物的间、混、套作。  相似文献   

16.
巩固  张战伟 《农技服务》2004,(10):10-10
小麦、油菜、棉花、花生间作套种是商丘市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一般年亩产小麦400公斤,油菜80公斤,皮棉80公斤,花生200公斤,亩产值达2000元以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该模式一般亩产生姜2500公斤、荷兰豆青英1000公斤、玉米550公斤、蒜薹500公斤、蒜头700公斤,经济收入超过4000元,立夏前后种生姜,10B中下旬收获;11月上旬种植荷兰豆,翌年5月下旬收获结束种玉米;9月下旬玉米收获后种大蒜,第三年5B上旬大蒜收获结束。  相似文献   

18.
蔺草收割、染土、干燥、贮藏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蔺草收割、染土、干燥、贮藏技术郑克武,唐银凤,周广义,朱立宏,刘金礼(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南京210014)(仪征市扑席乡农科站)收获是蔺草原料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适时收割、均匀染土、抢晴干燥和封闭贮藏几道工序。适时收割决定产量的高低;均匀染土...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我市昌松地区示范的糯玉米、花生、豇豆、萝卜、菠菜高效间套作,平均亩产鲜糯青玉米300公斤、鲜花生400公斤、虹豆200公斤、萝卜2000公斤、菠菜400公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虾对于饲料钙、磷、镁、钾、铁的营养需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体重8克左右的中国对虾对于饲料钙、磷、镁、钾,铁的营养需求量,为配制无机盐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正交表L18(4^5)设计饲料试验,5个因素分别为钙,磷,镁,钾、铁,试验持续48天.测定试验虾的生长、含水量、灰分及其壳重与体重之比.结果指出,饲料内含有2.2%钙、0.91%磷、0.11%镁、0.32%钾、不添加铁就能够满足试验虾的营养需求,对虾的生长最佳,含灰分量最少、壳重与体重之比最小.其次饲料内这几种元素的添加水平对于对虾的含水量没有显著性影响。本试验结果不同于李爱杰等(1984)对仔虾、幼虾试验的报导,说明中国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于饲料内无机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