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政府发挥社会枢纽和示范作用的基础,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程度、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是政府行政的保障。政府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25-227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这一背景也势必对政府公信力建设提出严峻挑战。概述了网络时代对政府公信力建设提出的挑战,分析了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提出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加强网络舆情传播建设、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监管和培养公众理性参政能力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民众对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评价。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在不同行政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现象。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依法行政水平、完善各项制度、优化行政作风。  相似文献   

4.
唐克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2):153-155
慈善组织运营的是公众的信任,公信力构成了其发展的生命线。合法性是慈善组织获得公信力的法律底线,也是其生存的基础条件;诚实信用是贯穿慈善组织运行始终的道德准则,而坚守的使命及项目操作的效率、绩效则构成了评价其行为的基准线。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信力是通过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一种互动建立起来的.目前,政府公信力危机是全球性的普遍问题,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样也面临着政府诚信缺失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政府仍存在着诸如角色错位、行为短期化、自利性等一些问题.政府还需要改进来塑造自身的公信力,这就要求政府真正做到职能转变,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增强公务人员的信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及其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政府都要面临着公民对政府信用水平的严峻考验,地方政府公信力也普遍面临弱化的风险,这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运作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探究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是一项艰巨而又有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由于受到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不正确政绩观,使得地方政府与群众之间矛盾渐趋紧张,执政能力不断遭受质疑,公信力趋于弱化,这不但严重影响干群关系,还削弱了我党执政根基。因此,在树立科学政绩观和端正行政态度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行政体制,提升政府公务员自身素质,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合理规划和协调地方政府同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研究较多,但涉及到公众参与中政府角色的研究甚少.该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梳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描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前所扮演的角色,并指出两者角色不一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利益博弈,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的过程中,中央政府是促进者,地方政府是消极配合者.为此,中央政府应从摆正公众参与的位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调节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加强监督与惩罚机制5个方面着手完善促进者角色;地方政府应从积极培养公众的参与观念、制定相关法规、开辟参与渠道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轻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调整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几方面着手转变为积极配合者,以促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从新媒体迅速发展,我国网民规模大幅度扩大。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网民社会意识调查的公开数据,探究普遍信任和政府信任现状以及普遍信任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普遍信任同意度介于同意和中立之间,政府信任度呈现“央强地弱”的总体格局。普遍信任对政府信任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中央政府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执行者和为当地民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者,其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地方政府的资源汲取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地方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增强与公众的沟通能力,是提高地方政府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基层政府征地面积也相应扩展。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村民存在不当牟利、不当维权的倾向,政府存在审批不规范、补偿不合理、方式欠妥的行为,造成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政府的公信力降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自身的制度约束,转变以经济收入为主导的政绩观,不断促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转换角色定位,将提高公信力建设纳入征地拆迁工作,重塑政府公信力,同时正确疏导村民心理和引导其维权方式。  相似文献   

12.
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和环境政策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两型社会环境治理政策中参与人之间的联盟与对抗的分析发现,中央政府提高环境监督和惩治水平、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及公众参与对环境治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环境政策设计,中央政府要提高政策威胁的置信度、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问责和鼓励社会参与及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主动治污.  相似文献   

13.
电视问政是政府官员和公众的沟通桥梁,是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的重大举措。为推进电视问政功能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对当前电视问政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从问政内容、问政流程、问政主客体、监督及反馈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使其真正发挥电视问政对于地方政府解决公共治理问题、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们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政府公信力的关键。对维护公众健康安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方法引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领域,有助于更全面地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资金补偿关系和补偿行为。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总体情况入手,针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补偿意愿和补偿力度方面的博弈,着重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提出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法规,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以及多层次补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农地非农化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目标的分析和利益驱动博弈分析,阐述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矛盾,论证了中央政府要想控制农地非农化的最优规模,就必须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制力度和加大其违法的处罚成本,得出了当前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违规的原因以及政策改革和制度应协调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对农村征地冲突中不同利益诉求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当前农村征地制度和征地过程中多方利益的冲突与协调问题。运用演化博弈论和实证分析法对高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地案例进行分析,厘清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三者两两之间演化博弈的关系与过程,研究表明:(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失地农民的博弈中,主要考虑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违规时监管尽力的收益、中央政府实施介入的成本、监管失效带来的损失等因素;(2)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失地农民的博弈中,主要考虑地方政府选择违规的额外收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违规的罚款等因素;(3)失地农民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博弈中,主要考虑失地农民上访的概率、失地农民上访的成本等因素。并提出化解征地冲突可以从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征地程序、加强中央政府的监督职能和地方政府的权利管制及合理处理争议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45-3748
以改进的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理论支撑,提出了建立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持续信任的机制模型。以北京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息质量显著影响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持续信任。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对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满意具有积极作用。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满意和信任显著影响公众使用政府门户网站的意愿。  相似文献   

19.
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我国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公众对法院与法官普遍缺乏信任,法院判决难以顺利执行,缠诉缠访事件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一些暴力袭法事件。此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与司法权威的生成。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与政治语境下,应当从法院、法官与社会公众三个层面,以促进司法独立、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为核心,通过观念培养、制度改革以及规则构建等途径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慈善公益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信力是慈善公益组织存在的基石。当前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失信”严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主导的慈善组织,包括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度低、慈善专业人才匮乏、监管机制缺位等。强化公信力建设是推进慈善公益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构建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是:明晰治理结构的权力制衡;优化慈善信息公开“软实力”建设;完善慈善公益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多元化的慈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