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干燥方式对党参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提醇沉法和苯酚-硫酸法研究了低温、非低温处理下,不同干燥方式对党参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低温处理的党参材料,在自然晒干的条件下,党参多糖含量最高,达24.80%;50℃烘干条件下,党参多糖含量亦高达24.67%.温度试验表明,在自然晒干的条件下,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多糖含量逐渐降低;低温处理过的党参材料,随干燥温度的升高,多糖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
对热水提取米邦塔仙人掌(Opuntia milpa alta Haw)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新鲜米邦塔仙人掌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米邦塔仙人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粗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83℃,料液比1∶28(g∶m L),提取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仙人掌粗多糖的得率为2.05%。  相似文献   

3.
不同干燥工艺对铁皮石斛多糖及石斛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铁皮石斛主要有效成分多糖和石斛碱的影响,为铁皮石斛产后初加工及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为原材料,采用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铁皮石斛进行干燥,探讨4种方式对铁皮石斛多糖和石斛碱含量等的影响。【结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L值最大,颜色较为鲜亮,色泽保持得较好,明显优于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产品。铁皮石斛干燥后多糖含量大小排列为: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自然晾干。在热风干燥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最高,达31.13%;自然晾干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最低,为20.72%。不同干燥工艺对石斛碱含量几无影响。【结论】热风干燥方式下的铁皮石斛有效成分含量高、能耗低,且所需设备简单,在铁皮石斛加工企业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锋  刘春芬  张旭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74-6875,6877
[目的]分析不同干燥处理方式对香菇中甲醛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模拟鲜香菇正常生产贮藏期间的条件,分析不同干燥处理方式下香菇中甲醛含量变化的趋势。同时,通过研究香菇烘干时升温的差异对香菇甲醛的影响,探索香菇干制过程中有效降低甲醛含量的方法。[结果]研究表明,干燥方式不同对香菇中的甲醛含量有明显影响,而且香菇干燥后其甲醛含量均有明显升高。为了减少干香菇中甲醛含量,在对鲜香菇进行干燥前,先进行钝化酶的热处理再进行干燥效果较好;而从干燥方式来看,真空干燥优于热风干燥。[结论]研究可为香菇的烘干、贮藏方式选择和过程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干燥风速、热泵干燥阶段温度、分阶段干燥的水分转换点、后期热风干燥阶段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叶绿素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得出莴笋热泵 热风联合干燥最优工艺。比较热泵 热风联合干燥最优工艺条件和热风干燥的样品品质和能耗,得出联合干燥得到的莴笋品质高于热风干燥,而且比单独热风干燥降低了能耗32.26%。  相似文献   

6.
高压静电场对油菜种子品质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处理种子在大田生长条件下的长期效应。结果表明,较低电压的处理可提高硫甙含量,显著降低含油量,而较高电压的处理可降低硫甙含量,极显著降低芥酸含量。采用平面类脂双层模型分析外加高压静电场对植物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并探讨其微观机理,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相关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低温下硅对春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选用两个春小麦品种:龙麦26和克旱16为材料,研究在低温条件下,加硅处理对小麦幼苗株高、根长、生物量、MDA含量、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不同硅浓度处理可显著促进小麦幼苗生长,显著降低MDA含量,减少脯氨酸积累量,显著增强SOD和POD活性(P0.05)。由此得出,外源硅能够促进低温条件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其中以1.0 m M Si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益生菌发酵处理猴头菇对粗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探讨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酵母菌(高糖型)发酵处理对猴头菇水提物提取率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以及分析不同益生菌发酵后对粗多糖总抗氧化能力与红外光谱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益生菌发酵相比,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酵母菌(高糖型)发酵后猴头菇水提物提取率分别降低7.50%、3.50%、10.10%,但提取物中粗多糖含量分别提高25.46%、26.98%、20.20%,其中长双歧杆菌发酵得到的粗多糖提取率最高(11.55%);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益生菌发酵猴头菇最佳工艺为:长双歧杆菌添加量为20%、发酵时间4 h、发酵温度42℃,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水提物提取率为27.85%,提取物中粗多糖含量为62.87%,粗多糖提取率为17.51%。猴头菇经酵母菌发酵后,粗多糖总抗氧化能力最高,达6.07 umol·g-1;长双歧杆菌发酵后的粗多糖总抗氧化能力与未经益生菌发酵的粗多糖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益生菌发酵后与未发酵的猴头菇粗多糖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图基本相似,峰位置略微偏移,具有相似的官能团。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7,(4):69-73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洋葱水溶性粗多糖,以粗多糖提取率和多糖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时间3 h,料液比1∶30 g·m L~(-1),温度90℃,物料粉碎度0.25~0.40 mm(筛孔径),在此条件下粗多糖提取率达到5.886%,多糖含量为54.547%。影响粗多糖提取效果的因素次序为:温度>料液比>物料粉碎度>时间,温度的变化对粗多糖提取效果具有显著影响。相同提取条件下,紫皮洋葱粗多糖提取率比黄皮洋葱高出1.681%,多糖含量比黄皮洋葱高出21.429%,紫皮洋葱更适用于粗多糖的提取且营养价值更高。总之,水提醇沉法提取洋葱水溶性粗多糖,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液体食品电导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高压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的电场强度,冷冻浓缩后的液体食品电导率降低,有利于高压脉冲电场的杀菌效果。本研究将冷冻浓缩后的枇杷汁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并探讨不同条件对冷冻浓缩枇杷汁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处理时,均质、脱气可有效地提高高压脉冲杀菌过程中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经预冷后的不同浓度枇杷汁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PEF处理冷冻浓缩后枇杷汁的杀菌效果与仅用PEF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茶叶中多糖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茶多糖超临界萃取初步试验。[方法]分析各种传统茶多糖提取技术的原理、过程以及超临界萃取多糖类物质的应用现状和机理,分析超临界萃取提取茶叶中多糖的可行性。[结果]在茶粉颗粒度为40目,20%无水乙醇夹带剂,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的条件下,茶多糖的提取率可达92.5%。[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可有效提取茶叶中的多糖,并最大限度保持了提取茶多糖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
饲养20 只正处于产蛋旺期的母鸡,单笼饲养,以5 mg/kg 体重的单剂量肌注硫酸多粘菌素耘,早晚给 药,2 次/d,连续注射5 d,其余正常饲喂。建立鸡蛋中硫酸多粘菌素E 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MS/ MS)检测方法,从肌注第1 d开始捡蛋并检测鸡蛋内的药物残留,直至药物残留消除。以Winnonlin 药物动力学参 数计算程序处理鸡蛋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关系,药动学主要参数为院鸡蛋中药物的达峰浓度(Cmax)为1 411.252(依 578.2536) 滋g/kg,达峰时间(Tmax)为6.425844(依0.666114) d,零阶矩曲线下面积(AUC)为10 647.39(依3159.706) 滋g/kg窑d, 吸收半衰期(K01-HL)为2.173256(依1.115728) d,消除半衰期(K10-HL)为2.237842(依1.072385) d,清除率(CL)为 0.000503(依0.000124) L/kg窑d。  相似文献   

13.
仙人掌固体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仙人掌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的热烫温度时间组合、不同的护色剂处理,探讨各处理对仙人掌汁色泽的影响;在仙人掌汁添加不同用量的β-环状糊精,探讨其对仙人掌汁涩味的包埋效果;采用正交试验,寻找固体仙人掌固体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原料在85℃热烫2min,原汁中添加0.1%抗坏血酸、0.05%柠檬酸、0.01%葡萄糖酸锌,可以较好地保持仙人掌汁固有的绿色;添加0.075%β-环状糊精的仙人掌汁苦涩味较轻;固体仙人掌固体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40g/100g仙人掌汁、麦芽糖醇20g/100g仙人掌汁、柠檬酸0.5g/100g仙人掌汁、CMC-Na0.30g/100g仙人掌汁、麦芽糊精40g/100g仙人掌汁。[结论]仙人掌固体饮料加工工艺简单,产品色泽、风味好且有保健作用,市场前景好。  相似文献   

14.
陈明  熊琳媛  袁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1-263,269
[目的]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茶多糖的条件研究,确定超临界CO2萃取茶多糖的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提取茶多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茶多糖含量,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茶多糖,对茶粉颗粒度、夹带剂及夹带剂的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获取最佳萃取工艺参数。[结果]在颗粒度为40目茶粉,20%无水乙醇夹带剂,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0h的试验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茶多糖提取效果。[结论]在最佳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下,茶多糖提取率可达92.5%。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保持茶多糖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提高了茶多糖的提取率,为茶多糖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普洱茶叶及其提取物中茶多糖含量的方法:先对普洱茶叶进行水提(或将普洱茶粉直接溶于水),再进行80%醇沉,然后用0.5 mol/L的盐酸溶液在40℃下水解30 min,用聚酰胺层析柱分离洗脱,最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茶多糖的含量。该方法可有效去除普洱茶中茶色素等物质的干扰,准确测定出水溶性茶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樟芝胶囊生产工艺中发酵液与醇沉多糖中腺苷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47)-甲醇(90∶1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表明,腺苷的线性方程为Y=29160X-4972,在1.17~37.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8%,RSD=1.29%。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樟芝胶囊生产过程中腺苷含量测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培养时间对小麦培养猴头菌(即小麦猴头)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小麦培养基对猴头菌进行不同时间的固体培养,用碘-二甲基亚砜去除培养物中的剩余淀粉,苯酚-硫酸法测定猴头多糖含量。[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猴头多糖的含量逐渐增加,在培养35 d时达81.99 mg/g,是猴头子实体多糖含量的2.65倍。还初步建立了在样品含有植物淀粉时测定真菌多糖的简便方法。[结论]小麦猴头多糖含量很高,可代替猴头子实体提取多糖或进行其他深加工。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关白附粗多糖.方法经反复冻融、酶法与Sevag法联合脱蛋白后测定关白附中多糖质量分数.结果多糖经苯酚-硫酸显色后在490 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测定结果:关白附中多糖质量分数达4.6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2%,RSD=1.96%.结论该方法实验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沙棘多糖脱蛋白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多糖纯化过程中脱蛋白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多糖纯化效率,对沙棘多糖脱蛋白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先选取了3种不同方法脱蛋白,即三氯乙酸法(TCA法)、沙维积法(Sevag法)、酶法与Sevag法联用,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后的蛋白含量及多糖含量来确定最佳的脱蛋白方法。结果表明,对于三氯乙酸法而言,5%的三氯乙酸脱蛋白效率最高且多糖损失最小;对于Sevag法,反复处理5次脱蛋白效率相对较高且多糖损失率较小;对于酶法与Sevag法联用,酶法+Sevag法2次进行脱蛋白效果最好。并且3种方法相比,酶法与Sevag法联用脱蛋白效率相对最高,且多糖损失率最小。因此进一步设计正交试验来确定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的最佳条件是酶加量5 mg/mL,酶解温度60℃,pH6,且此条件下的蛋白清除率为73.58%。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石油醚脱脂—70%乙醇除杂—热水提取爬山虎中多糖的工艺,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实验表明,此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较好,回收率为98.07%,RSD=3.72%;熟果、茎和叶的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6.39%、21.88%、11.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