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崇明东滩斑背大尾莺的巢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随机样线法在各种生境类型中系统地寻找斑背大尾莺的巢,并在野外追踪观察的基础上用样方法对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的巢址选择开展初步研究。共测量了33个斑背大尾莺巢,并以巢为中心选取1 m×1 m样方测量反映巢址特征的8个生境参数,同时分析对照样方以进行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影响巢址选择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斑背大尾莺的巢位于丛生草本的下方,营巢生境有两种,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境中有19个(57.8%),在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的混生生境中有14个(42.4%);巢址生境(n=132)与随机对照样方(n=132)比较,Mann-Whitney U检验的结果显示,斑背大尾莺偏好于枯草密度高、滩涂水浅的地方营巢,多数靠近小道;主成分分析表明,植被隐蔽因子和空间位置因子贡献率最大,是影响斑背大尾莺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2010年和2011年3月-6月,对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保护区达赉湖西岸地区大鵟(Buteo hemilasius)的巢穴结构和巢址选择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野外观察和样方法定位了13个大鵟巢址,并对巢址样方的20个生态因子进行测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大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测量显示,大鵟巢穴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外径(94.7+4.2) cm;巢高度(46.1±2.7) cm;内径(24.8±1.5)cm;巢深(14.0±+0.9)cm.生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达赉湖西岸地区大鵟的巢集中分布在湖岸或水塘附近的悬崖,营巢点坡度为15°-45°之间的阳坡或半阳坡;隐蔽度高于20%;草本密度大于5株/m2;植被均高大于30cm;巢距悬崖上部距离2-5m;距水源l00m以内;距居民点距离大于lkm;距草原道路的距离大于0.5km;而对于物种丰富度没有特殊要求.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大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3个,依次为:隐蔽性因子(主要包括巢址区域的植物特征和地形特征)、干扰因子和食物因子.各主成分中,相对系数绝对值最高的变量依次是:植被盖度、距居民点距离、巢的高度和距草原道路距离.  相似文献   

3.
马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88-10490
[目的]探索影响邛海湖湿地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巢址选择的因素,为保护邛海周边生物环境、保护和利用鸟类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邛海湖湿地夜鹭巢址选择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影响夜鹭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植被高度、树胸径、隐蔽度、距水(邛海)距离和距公路的距离。[结论]距水距离、植被高度和树胸径是影响夜鹭营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红尾伯劳适应性巢址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旨在对2007~2010年间黑龙江省帽儿山和横道河子两处实习基地以及哈尔滨市内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49处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巢址的生境因子进行分析.其中,在帽儿山和横道河子两个动物学实习基地发现红尾伯劳巢24个,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内发现红尾伯劳巢25个.以巢址为中心做2 m×2 m的样方生境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腰燕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方法]2007~2009年的5~8月,采用逐户走访的方法对牡丹江城市周边地区金腰燕的巢址选择和营巢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燕巢的口径、巢高、巢宽及巢径长进行了测量。[结果]在牡丹江城市周边地区共发现完整金腰燕巢172个,其中新巢58个,旧巢112个,破巢21个,巢离地面高度一般为3.0~15.0m,其中距地面3.0m处巢最多,占巢总数的87.3%;治山林厂金腰燕巢数最多,平安村金腰燕巢数最少;金腰燕巢具有1个出口,且出口朝东的巢数量最多。[结论]金腰燕多栖息于山地村落,喜欢在有檐的建筑物上营巢,且营巢高度一般为距地面3.0m。  相似文献   

6.
大庆龙凤湿地白翅浮鸥巢址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6月到7月,在大庆龙凤湿地内用生境因子测定法对白翅浮鸥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巢周明水面积是影响白翅浮鸥巢址选择的首要因子;植被高度、巢下水深、巢距人为活动干扰地距离是影响白翅浮鸥巢址选择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赤腹松鼠对森林存在潜在危害,为了探究云南紫溪山赤腹松鼠的巢址选择特征,并为该物种的危害防治提供理论数据,于2020年冬季采用样线法与样方法对云南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赤腹松鼠巢址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共发现巢址42个,分布于高、低两个密度区。采用频次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赤腹松鼠巢址的生境及巢树特征,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与主成分法分析不同密度区内巢址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高、低密度区内巢址利用树种存在差异,赤腹松鼠偏好选择在距离水源较近、郁闭度高的高质量森林中营巢,且偏好选择针阔混交林中偏向南方的高大乔木的树冠上层作为营巢位点。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省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个东方白鹳巢(其中7个天然巢,10个未使用的人工巢)的生境因子进行了测量,并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树种、树高、巢位高、隐蔽度、距干扰源(道路)距离是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此外,天然巢同未使用过的人工巢的巢高(P<0.05)和巢径(P<0.05)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影响原鸡海南亚种(Gallus gallus jabouillei)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在2020年和2021年2个繁殖期内,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鸡海南亚种的巢进行搜寻并记录GPS点位。繁殖结束后,利用样方法对其巢址特征进行记录分析。共发现12巢原鸡巢,其中,有4巢孵化成功,8巢雌鸟弃巢,繁殖成功率为33.3%;对原鸡巢设置10 m×10 m的大样方与巢中心1 m×1 m的小样方进行测量记录,并设置对照样方进行分析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样方参数和对照样方参数,结果显示,灌木盖度平均值、灌木盖度2(>3~6 m)、裸地比例、落叶层厚度和离道路距离5个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灌木盖度平均值最大,其次为裸地比例;说明原鸡海南亚种巢址选择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其更倾向于在道路附近开阔位置、枝叶比较密集的草本或灌木下营巢。其中,巢隐蔽度是影响原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人为干扰与边缘效应也影响原鸡的巢址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几所高校校园喜鹊巢址分布状况的调查,就影响喜鹊巢址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巢树因素(筑巢树高、巢距地高、巢树胸径、巢处分枝数)和环境因素(水源、食物丰度等)均可影响喜鹊对巢址的选择.本研究结果对如何进行校园绿地规划及鸟类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平唇原胡蜂营巢地和蜂巢的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蜂巢中部较大的巢脾为主要繁殖区;(2)幼虫和工蜂所占比例最高,占全巢各虫态总数的70左右;(3)巢中成熟个体中,除蜂后外其余全部为雌性工蜂;(4)由于当地气候适宜,越冬期的低温虽使其活动能力下降,但不会引起大量死亡,可以在原巢址内越冬.  相似文献   

12.
13.
两种山雀巢洞因子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山雀18巢和沼泽山雀15巢的洞因子特征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大山雀和沼泽山雀的筑巢优势树种分别是白皮柳和糠椴;在选择洞口方向上,沼泽山雀的洞口方向较集中于西南方向,而大山雀的洞口方向较分散。  相似文献   

14.
分别于2007年4—7月和2011年4—6月,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怒江河谷,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栗喉蜂虎巢位选择、营巢行为进行观察,并对巢洞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地栗喉蜂虎皆行集群营巢,先迁入营巢地的栗喉蜂虎选择占据营巢断崖坡面的中央位置;挖掘巢洞始于2011年4月24日,新巢洞营巢期为(16.0±4.0)d;66.7%的巢洞有帮助鸟协助营巢,种群越大的营巢地,帮助比例越高,帮助鸟的存在可大幅提高挖掘进度;在用巢洞均为隧道型直洞,走向与营巢断崖坡面垂直,巢洞末端具椭圆形巢室,巢洞入口口径为(7.4±1.3)cm(n=124),平均深度为(84.3±15.6)cm(n=124);巢洞内外温度差异较大,但巢室内温度稳定,鲜有巢材。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wasp Polistes atrimandibularis is an obligatory social parasite of another Polistes species, P. biglumis bimaculatus. To control the host nest, the parasite sequentially changes the composition of its chemical signature, the cuticular hydrocarbons, during the colonial cycl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f the cuticular hydrocarbons at every stage of the cycle showed that the parasite can switch on and off an entire chemical family, namely, the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In this way the parasite can match the host signature at a critical moment of the colonial cycle.  相似文献   

16.
王俐勇  苏红  印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176-3178,3199
[目的]筛选得到水稻OsIRT1基因突变体。[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从水稻Tos17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共筛选近30000个单株。[结果]得到一个OsIRT1突变体单株。[结论]该突变体中的Tos17插入位点位于OsIRT1的内含子中。  相似文献   

17.
蜂巢温湿度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将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处理相结合,通过串行接口,实现对单片机发送的温度和湿度数据的采集,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检测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按不同传感器号区别开来,实现在远端的PC机上存储、查询、制图、打印和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社会支援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金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15-6616
针对当前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现象,提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支援网络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其高效、灵敏、准确、快速的特点在食品行业真伪辨别中备受欢迎.该文主要介绍了燕窝检测中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PCR、分子指纹、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等基因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为后续燕窝真伪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