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报道电子灭菌器对家蚕病原细菌和真菌的灭菌效果,将灵菌、苏云金杆菌、曲霉、白僵菌置于离电子灭菌器不同距离处进行数小时处理,然后分别再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以此判断试验结果。试验表明,(1)电子灭菌器对灵菌、苏云金杆菌有非常显著的灭活怍用;(2)对曲霉、白僵也表现有一定的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蚕用抗菌药物亚迪丰的抗菌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挺  王玉华  黄可威 《蚕业科学》2005,31(4):454-457
采取试管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试验,证明蚕用抗菌药物亚迪丰对苏云金杆菌、卒倒菌、短小芽孢杆菌、青头败血病菌、灵菌、八联球菌和产气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上述细菌的M IC为0.5μg/mL、MBC为1.0~2.0μg/mL。体内抗菌试验测得亚迪丰对卒倒菌感染家蚕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ED50为9.82 mg/kg;对灵菌的ED50为139.33 mg/kg。5龄家蚕食下亚迪丰后血清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动力学和单室模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酸性氧化电位水(简称EOW)与生产常用消毒药剂对灵杆菌(Serratia marcescens)、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灭菌效果的比较试验,评估其对家蚕致病细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EOW杀菌效果良好,能在5min内杀灭苏云金杆菌和枯草杆菌,而杀灭灵杆菌需要5min的时间;同时通过EOW添食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家蚕的饲养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防治家蚕细菌病的有效药剂,通过体外抑菌试验从盐酸左旋氧氟沙星、盐酸蒽诺沙星、强力霉素、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5种常用兽用抗生素药剂中,筛选出对苏云金芽孢杆菌、黑胸败血菌和粘质沙雷氏菌(灵菌)抑菌效果较好的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对苏云金芽孢杆菌、黑胸败血菌和粘质沙雷氏菌3种病原菌引起的细菌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物氟苯尼考;并且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对家蚕生长、茧质均无不良影响(P>0.05),表明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是防治家蚕细菌病的一种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家蚕细菌病是一种可以应用药物治疗的蚕病,在养蚕生产中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为了合理使用药物,有效防治家蚕细菌病,采用琼脂平板滤纸片法调查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硫氰酸红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等7种抗菌药物对家蚕灵菌败血病病原、苏云金杆菌和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调查抗菌药物间协同抗家蚕细菌病原的效果。结果表明,盐酸环丙沙星对家蚕病原细菌抗菌效果最佳,对灵菌败血病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抑菌活性是抗菌较差药物的19倍以上;其次是恩诺沙星;其他药物的抑菌效果较差。试验验证出盐酸环丙沙星与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硫氰酸红霉素、氯霉素、阿莫西林以及恩诺沙星与硫氰酸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两两混合对家蚕灵菌败血病菌和苏云金杆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盐酸环丙沙星与氯霉素、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混合对家蚕葡萄球菌也具有增强抗菌的效果。试验结果为蚕用药物生产以及养蚕生产中合理利用药物有效防治蚕病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型蚕用消毒剂“92—1”系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重庆市蚕业研究所1991~1993年研究成果,该药剂在了解全国蚕用消毒剂友展方向的基础上,以TCCA为主要原料,通过辅料配制,解决了TCCA的溶解性、活性氯释放的完全性及干燥品的稳定性.病源试验,该药剂1000倍液30分钟内对灵菌(10~9/ml)、苏云金杆菌(10~5/ml)、白僵、曲霉等菌体杀菌率均达100%;对NPV(2X10~7/ml)、  相似文献   

7.
新型蚕用消毒剂“92—1”系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重庆市蚕业研究所1991~1993年研究成果,该药剂在了解全国蚕用消毒剂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以TCCA为主要原料,通过辅料配制,解决了TCCA的溶解性、活性氯释放的完全性及干燥品的稳定性.病源试验,该药剂1000倍液30分钟内对灵菌(10~9/ml)、苏云金杆菌(10~5/ml)、白僵、曲霉等菌体杀菌率均达100%;对NPV(2×10~7/ml)、  相似文献   

8.
新生臭氧气流对家蚕多种病原体具有消毒效果.试验表明:用新生臭氧气流处理30分钟,可使白僵菌、黑胸菌、苏云金杆菌及灵菌完全失活,可使黄曲霉对家蚕的致病力下降,可使病毒多角体NPV及微粒子孢子完全失去致病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为了使除臭菌可以高效的在猪粪实际堆肥中使用,在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生香酵母、细黄链霉菌4种除臭菌的基础上,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高效除臭菌组合进行堆肥试验。结果表明:"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为最优组合,0~15 d对NH3的去除率与其他组合相比差异显著;与空白对照相比,"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对NH3和H2S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肖乃康等,对家蚕B.T.败血病进行了治疗试验。1、将家蚕苏云金杆菌(B.t.)、黑胸败血菌及灵菌配成相同浓度的悬液(10~8/ml),用双根昆虫针蘸取B.t及其芽胞、黑胸败血菌及灵菌原液,穿刺三龄茧(饷食前后)尾足接种,然后按常规方法饲养1个龄期至4龄起,调查感染发病率。同时设空白对照,各处理均设三个重  相似文献   

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桑蚕丝绸研究所王建芳等用新生臭氧对家蚕病原体进行了消毒试验。1、将两种真菌(白僵菌、黄曲霉)、三种细菌(黑胸菌、苏云金杆菌、灵菌)共5种病原菌分别用无菌水配制成10~6~10~7个/ml的悬液,以灭菌的滤纸片(1×1cm)做载体,每片滤纸滴加1滴病原液。每一种病原各设对照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和药效对比的办法筛选出对黑胸败血杆菌、灵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结果表明,盐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氟苯尼考药物中,氟苯尼考对黑胸败血杆菌和灵杆菌败血菌病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复方402防僵粉,原名防病2号,是以402、甲醛为主剂,酸性陶土为掺和剂复配而成的新蚕体蚕座消毒剂.经试验证明:对蚕的真菌(白僵、绿僵、灰僵、曲霉菌)、细菌(苏云金杆菌车倒亚种、大杆菌、灵菌)和病毒都有杀灭效果.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及有关科研、教育单位鉴定及农村中间试验结果证明:复方402防僵粉具有杀菌面广、防僵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售价低廉的特点,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除臭菌可以高效在猪粪实际堆肥中使用,在前期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4种除臭菌的基础上,采用L_8(2~7)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其高效除臭组合,进行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5.
将黏膜乳杆菌1m4208进行活菌培养和灭活处理,在不同初始菌体浓度、不同pH值条件下与玉米赤霉烯酮进行作用,采用HPLC方法测定培养液上清ZEN含量,确定黏膜乳杆菌lm4208对ZEN的清除率及各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黏膜乳杆菌lm4208对ZEN毒素具有较高的清除能力,清除率为51%~60%,灭活菌可显著提高对ZEN的清除效果.无论活菌还是灭活菌,初始菌体浓度对其清除效果有显著影响,pH值对清除ZEN能力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在实际生产中清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利用热灭活致死法、超声裂解致死法和紫外线照射法3种制备结核分支杆菌死菌悬液的方法,比较不同灭菌方法制备的死菌对PMA-qPCR偶联技术结果的影响,选择结核分支杆菌死菌悬液的最佳制备方法制备后续试验中用到的结核分支杆菌死菌;探索PMA-qPCR偶联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结果表明,热灭活法和超声裂解致死法制备的结核分支杆菌死菌悬液影响PMA-qPCR检测的Ct值的变化;紫外线照射法制备的结核分支杆菌死菌悬液对PMA-qPCR检测的Ct值没有影响;热灭活法是制备结核分支杆菌死菌悬液的最佳方法;PMA-qPCR偶联技术不适用于细胞膜无损伤致死法制备死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济源市一养兔场发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培养、纯化、生化鉴定诊断为兔巴氏杆菌病.对分离的巴氏杆菌(Pm)进行扩菌,经甲醛灭活,以蜂胶为佐剂,制成本场巴氏杆菌灭活苗(含菌量为100亿/mL),接种于产前母兔和仔兔,对兔巴氏杆菌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郑燕 《广东蚕业》2012,(2):31-35
质型多角体病是一种家蚕病毒性传染病,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食下传染。质型多角体病多发于秋蚕期,是我国蚕茧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继家蚕微粒子病之后又一被国家列为动物疫病的蚕病,是每年秋蚕生产的一大隐患。故研究开发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具有安全、高效、快速、环保的消毒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克孢灵的有效成分是稳定态ClO2。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导致微生物死亡;同时ClO2对细胞壁有较好吸附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克孢灵对家蚕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高效、广谱的灭活作用,其除了对家蚕微孢子虫有非常灵敏的作用外,对家蚕病毒病病原(NPB、CPB、DNV)、细菌病病原(灵菌、卒倒杆菌等)、真菌病病原(白僵菌、曲霉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通过用不同浓度克孢灵处理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悬液后桑叶接种、饲育,从而进一步考察了其对家蚕质型多角体裸露病毒粒子的灭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克孢灵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的灭活作用灵敏,用75mg/l作用15min就可以将发病率降低至5%,用100mg/l作用15min,就可以达到完全灭活的效果。试验表明ClO2对CPV病毒多角体和CPV病毒粒子的灭活效果相差很远。本研究为大田生产蚕用消毒药物的选择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初始质量为11.40 g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半循环水系统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灭活菌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来源于中华绒螯蟹肠道的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命名为低、中、高剂量组,实际剂量分别约为1.3×107 CFU/g、1.4×108 CFU/g、0.9×109 CFU/g)、灭活菌冻干粉(剂量约为108 CFU/g),配制5种饲料。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低剂量活菌可显著提高增重率(P<0.05),高剂量活菌提高增重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ESB3活菌可不同程度提高血细胞总数、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酚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高剂量活菌效果最好。ESB3灭活菌仅能显著提高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本试验条件下,ESB3活菌能明显提高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上述结果表明,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免疫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适宜剂量有差异;灭活菌单纯菌体刺激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离并筛选出1株抗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益生菌菌株,研究采用形态观察、生化反应和16S rRNA鉴定等试验,并运用TCID50和MTT比色方法,在PK-15细胞水平上分别检测益生菌活菌、灭活菌体、菌体碎片及培养上清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上对TGEV感染力和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健康仔猪肠道内容物分离、鉴定出1株益生菌,属于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暂命名为L1菌株),此菌株的活菌、灭活菌体、菌体碎片及培养上清液均有降低TGEV感染力和活性的作用,其中活菌降低TGEV感染力及对TGEV的抑制效果最明显,灭活菌体和培养上清液次之,菌体碎片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