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鹅曲霉菌病是由黄曲霉菌和烟曲霉菌感染所致,尤以雏鹅发病较多,成年鹅多呈散发感染。曲霉菌病几乎所有禽类都可感染,发病率高,可引起大批死亡,其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常因饲料、垫草潮湿,霉菌污染,长出大量孢子而感染发病。1.临床症状幼鹅发生曲霉菌病多呈急性经过,一般多发于8~30日龄,大多数于发病后2~3天内死亡,也  相似文献   

2.
邵芹 《农村科技》2005,(2):31-31
曲霉菌广泛寄生于土壤、枯草、饲料等处,空气中也常有它的孢子。鹅通过吸人含霉菌孢子的空气或采集染菌饲料而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在种蛋孵化过程中,霉菌也可穿透蛋壳而使初生鹅感染。  相似文献   

3.
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曲霉菌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不良,饲料、垫料、饮水等被曲霉菌孢子严重污染所致。鹅摄入霉菌孢子后.轻则抑制生长,重则出现大量死亡。出壳后的雏鹅进入被曲霉菌污染的育雏室,48小时即开始发病死亡,若处理不及时,一周龄内死亡率可达50%以上,急性暴发主要见于幼鹅,病的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呼吸障碍,在肺和气囊中出现干酪样病变,斑点或结节。成年鹅往往是零星发生,而且呈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4.
1 前言自然界中到处都有霉菌生长,谷物、豆类和饲料中普遍存在霉菌,霉菌是一种真菌,它能产生毒素,不但能对禽畜诱发疾病,甚至导致癌症.世界上报道有多宗中毒事件,60年代英国发生10万火鸡突然死亡事件,就是由于饲料中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所致,业已发现,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剧毒氰化钾的10~100倍,饲料中哪怕极微细一点点,对动物便会引起中毒或出现免疫抑制症.霉菌生长的最适条件是高温高湿,其中高湿是主要的,饲料及原料都具有吸收水分的特点,所以容易生霉.如果直接存放在高温高湿场所,大约2~3天就会成为霉菌生长的场所,饲料中霉菌生长有两个起源,其一是饲料受外来霉菌孢子的感染,主要是由孢子通过空气传播,蔓延感染饲料谷  相似文献   

5.
鸭曲霉菌病又称鸭霉菌性肺炎 ,是由曲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侵害呼吸器官为主的真菌性疾病。该病在豫南地区流行较为广泛 ,给当地的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减轻和避免该病给养鸭业造成的损失 ,现将其发病情况、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 .1 流行特点曲霉菌及其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通过被曲霉菌污染的饲料或垫草 ,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原也能穿过污染的蛋壳或通过孵化及其设备经胚胎感染 ,引起胚胎死亡或新生雏鸭发病。经孵化过程感染者 ,多数在出壳后几天内出现病状 ,并感染同群健雏 ,引起流行 ,多发于春夏…  相似文献   

6.
雏禽曲霉菌病是由于雏禽接触或采食致病性曲霉菌污染的垫草或饲料所引起的,以肺脏为主的呼吸系统形成肉芽肿为特征,又称为霉菌性肺炎.雏禽对曲霉菌较为敏感,尤其刚出壳的雏禽更为敏感,发病率高,死亡率达80~90%.  相似文献   

7.
<正>1雏鹅雏鹅指从孵化出壳后至4周龄(28天)的鹅。雏鹅的生理特点: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弱,易扎堆,抗病能力差。1.1育雏方式按育雏设备分为垫草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按温度来源分为自温育雏和人工加温育雏两种。1.1.1自温育雏即利用鹅自身的热能取暖。采用箩筐、纸板箱等器具,上面加盖保温物品,通过增减盖物、垫草厚薄,或用手分开扎堆鹅群等措施调节温度。特点是设备简单、经济,适合小群育雏和气  相似文献   

8.
养鹅是为了经济效益,而夏季对鹅来说,既不利生长又不利疾病控制,夏季要养好鹅着重抓好调整饲料配方,降低密度,改变环境,加强管理.养夏鹅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6月份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千克,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周期短.  相似文献   

9.
鹅曲霉菌病是雏鹅中最易爆发的一种疾病。鹅曲霉菌病预防得及时,保证家禽的健康,可以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增强雏鹅的抵抗力,并为它们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饮食卫生条件,育雏阶段的饲料管理非常重要,不仅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同时还要饮用干净的饮水,添加干净的饲料,垫干净的垫料。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21,(1)
正肉鹅饲养周期短,食性广,耐粗饲,耗粮少,增重快,一般经2个月左右饲养,每羽体重即可达4~6千克出栏上市要求。1.雏鹅饲养刚出壳的冬鹅苗,应严格做好保温保暖工作,放入垫有软干草的筐、篓或纸箱内,其上加盖保暖,注意留一个小孔通气。1~5日龄雏鹅,白天可放垫有软草的围栏中饲养,晚间做好保温工作。5日龄后雏鹅,除放牧外,可昼夜放入垫有软草的围栏中饲养。如发现雏鹅聚集一角挤压,叫声低而长,  相似文献   

11.
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和消耗精料少等特点。一般饲养于夏季:一是气候适宜,二是节约饲料。一般5月底左右进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日龄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达1.5~2.5千克,不仅增重快,而且雏鹅易管理。整个育雏期间饲料丰富,雏鹅可以采食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饲养周期短。要提高养鹅效益,笔者建议主要抓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续第9期第15页)雏鹅是指0~4周龄的小鹅。雏鹅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需及时饮水,不可断水,且公母雏鹅生长速度不同,宜分群饲养,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培育温度很重要。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排空速度快,添料宜少量多次,饲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1.温度可以通过观察雏鹅的行为表现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如果雏鹅扎堆拥挤,说明温度偏低或有贼风存在;如果雏鹅各自散开,  相似文献   

13.
许多新养鹅户为了加速雏鹅、仔鹅的生长,尽快尽早让鹅长大,希望获得更高经济利益,采用肉鸡饲料或蛋鸡料喂雏、仔鹅,而不懂得鹅属于草食禽,以草料、纤维为主的饲养方式,使雏鹅或仔鹅发生痛风病,引起生长不良,较多死亡。  相似文献   

14.
禽曲霉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曲霉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肺部炎症为特征的霉菌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多种禽类如鸡、火鸡、鹅和哺乳动物均可感染。1、病原特性一般认为曲霉菌属中,烟曲霉菌是最常见、致病力最强的病原菌。其孢子在外界环境中分布很广,如稻草、麦秸、垫草、谷物、木屑、发霉饲料,以及墙壁、地  相似文献   

15.
温度 育雏温度和雏鹅的体温调节、采食、饮水、活动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判断育雏温度是否适宜,主要根据雏鹅的活动状态来判断。育雏温度过低时,雏鹅互相拥挤成闭,似草垛状,绒毛直立,发出“叽叽”的尖叫声,雏鹅开食饮水不好,弱雏增多,严重时造成大量的雏鹅被压伤、踩死;  相似文献   

16.
<正>夏季养鹅有以下优点:一是气候适宜。夏鹅一般5~6月份进行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公斤,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此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周期短。1.降温防暑舍温保持在26℃以内,降温防暑的  相似文献   

17.
养鹅是为了经济效益,而夏季对鹅来说,既不利生长又不利疾病控制,夏季要养好鹅着重抓好调整饲料配方,降低密度,改变环境,加强管理。养夏鹅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巧月份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千克,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周期短。  相似文献   

18.
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常污染垫料和饲料,使其发生霉变,从而引起畜禽接触中毒发病。霉菌产生的毒素能使胸腺和法氏囊发生退行性变化,引起免疫力下降,极易诱发其他疫病,使诊疗复杂化,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研究以2014年3月广西省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的一例雏鹅病为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鹅曲霉菌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贾宽青 《饲料博览》2013,(11):54-55
饲料发霉是由于霉菌大量的生长和繁殖,而霉菌在饲料中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湿度≥80%。阴雨天气、气温高、湿度大特别适宜霉菌的生长繁殖,导致饲料发霉,给饲料厂、经销商以及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鸭真菌性肺炎是由真菌或酵母菌感染引起肺脏发生的慢性炎症过程。常见于雏鸭。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在土壤中生长,孢子飞扬在空气中,可以被吸入肺部引起肺真菌性感染。隐球菌属(Cryptococcus)、组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s)、球孢子菌属(Coccidioides)、毛霉菌属(Mucor)、皮炎芽生菌属(Blastomyces)、曲霉菌属(Aspergillus)及其他真菌和酵母均可引起雏鸭发病。呼吸道组织及其分泌物是这些微生物良好的繁殖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