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市南沙开发区采石场复绿工程技术规范(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南沙开发区采石场复绿设计的技术要求 4.1采石场复绿工程设计的内容 4.1.1边坡的加固与支挡设计 为确保采石场边坡的稳定和长期安全,防止开挖坡面的岩石、土层的崩塌、滑坡,消除安全隐患,必须根据专业部门提供的每个石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加固的具体要求设计采石场的边坡加固、危岩清理与支档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坡顶排水工程、削坡减载工程、加固工程、危岩清理工程、支挡工程等。必要时可与绿化基础工程设计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周心经 《绿色科技》2021,(6):225-227
在水利、道路及城市建设过程中,因人工开挖往往形成人工高陡岩质边坡,如不加以支护加固处理,在降雨及其他因素作用或影响下易形成崩塌或滑坡灾害,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以巫师附小治理工程为例,对高陡的边坡采取加固处理,加固措施采用1000 kN级预应力锚索,共42束,进尺1010 m,施工后对边坡进行了变形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加固后的边坡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于晓航  邹兰锋  张绍波 《绿色科技》2024,(2):223-226+265
边坡失稳监测及预测分析一直是边坡工程稳定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工程地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在稳定性评价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研究意义。选取辽宁省瓦房店市北环路边坡作为研究对象,将该边坡分为AB、BC段,采用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稳定性做定性分析,采用圆弧滑动法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赤平投影法结果显示AB段和BC段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存在发生崩塌掉块的可能性;圆弧滑动法结果显示AB段和BC段边坡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180和1.335,判定边坡为基本稳定状态,但在不利因素影响下,易发生局部滑坡和掉块。为此,对边坡治理提出了建议,采用预应力锚索+混凝土面板支护体系或柔性防护体系,铺设SNS(safety netting ststem)柔性防护网进行支护,尽可能将施工过程中的冲击作用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4.
对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一些边坡病害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公路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即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植被、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因素),提出了公路边坡稳定与防护的措施,如锚杆( 索) 加固法、土钉加固法和护坡等方法,为高等级公路建设安全维护服务.  相似文献   

5.
破碎岩石边坡因受地质作用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结构松散,在不利条件下易诱发边坡失稳,影响公路运营安全。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注浆锚管加固破碎岩石边坡,使锚固体系与边坡岩土体结合成整体,充分发挥岩土体的自承能力,有效改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限制边坡岩土体变形,增强边坡整体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作经验,在保持既有的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边坡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对高路堤边坡失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加固方案,以确保路面结构的加固。  相似文献   

7.
不同降雨强度下植被护坡对边坡位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植物根系对边坡土体位移的控制效果,采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3种降雨强度下植物根系固土边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边坡未采用植物根系护坡时,降雨会导致边坡表层土体发生较大位移,土体位移增大范围包含整个坡面。边坡采用植物根系护坡时,能有效减少边坡表层土体位移,边坡土体位移增大范围比无根系防护边坡明显减小,主要分布在边坡坡面中上部。降雨强度为5,10和20 mm/h时,植物根系固土边坡土体最大位移相比无根系防护边坡减小幅度分别为89.8%,80.3%和71.8%,可见降雨条件下植物根系能够有效控制边坡土体位移,但随着降雨强度增大,植物根系对边坡表层土体位移的控制效果会有所减弱。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可知,植物根系的存在能有效提高边坡浅层范围内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使边坡表层土体塑性点数量减少;还能显著减小发生滑坡时的偏应变增量,并且缩小潜在滑动面的发生区域,提升边坡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强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提出了植物根系结合锚杆支护的综合护坡方式,该支护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强降雨条件下边坡土体的位移,增强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凤大二级公路大量边坡为例,通过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岩体结构特征、变形破坏模式等研究,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的方法和对应的支护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9.
锚杆支护由于能主动地加固围岩,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完整性、稳定性,控制围岩变形、位移和裂隙的发展,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承作用,把围岩从荷载变为承载体,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有效地改善矿井的支护状况,具有施工方便、效率高,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且施工成本低、支护效果好等特点,而成为当今巷道支护改革的主要趋势。关键部位二次组合支护是软岩巷道支护新技术。介绍了关键部位二次组合支护原理、最佳二次组合支护时段的确定、组合支护设计要点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土钉墙边坡支护工程的设计参数、施工过程及竣工后的监测等方面阐述对整个土钉墙工程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