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土壤重金属危害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土壤动物、土壤酶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等。可以预料,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将向着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方向发展,并且多种修复方法的综合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桉树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指出了土壤修复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阐述了桉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富集植物的研究依据,认为将桉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一方面可在避免种植食用性植物前提下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实行植物修复,另一方面可缓解当前木材资源供给压力,提高经济收益,具有明显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作用,就木本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耐性机制以及其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的作用和优势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利用木本植物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依据,并指出目前木本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包括城市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的普遍性,重金属污染存在显著时空差异性,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于城市大气污染水平依赖性,以及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介绍了目前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固定,植物萃取,植物挥发和根系过滤.同时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未来方向提出了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重金属污染已经遍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由于不同的重金属在土壤中有着不同的存在形式,因此给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造成极大的困难。从物理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工程技术、农业生态修复等方面,对国内外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国内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严重.约有1/5的耕地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从污水灌溉、大气沉降、固体废弃物、农用物资施用等方面探讨了农田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我国重金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因重金属污染而荒废的农田面积众多,寻找合适且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刻不容缓。阐述了几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并总结了各自的优劣,期望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治理重金属污染最为绿色的方法,因为此技术成本低、实施方便、无污染。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是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重点,然而一种植物由具有富集重金属特性到应用于现实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并非易事。研究表明,在现实条件下,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存在一些约束。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超富集植物在现实条件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足,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析了城市重金属污染现状,阐述了城市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技术的优缺点,为修复城市重金属污染方法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详尽研究了城市低、中、高度镉污染的主要修复技术与成功案例,以期为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创新性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工业、农业和交通等来源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环境质量形势严峻,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与治理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园林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吸收作用,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生态、环保、对环境破坏力度小、美化环境等优势,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近年园林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阐述,从园林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技术、重金属富集园林植物的筛选、植物修复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同时对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植物修复是矿区重金属污染常用的一种生物修复方法,将植物修复应用于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已成为环境科学和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析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进行了综述,并以新余市仰天岗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例,探讨植物修复在矿区污染治理方面的规划应用,以期为矿区污染及其修复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也是各种污染物质的最终归宿,采取措施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是必要的。植物修复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土壤重金属超标的修复治理之中,阐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相关机理,并通过实例探究了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现阶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土壤污染形式,由于污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复合污染土壤的处理难度增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有机物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以及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电动-氧化修复和热脱附-土壤淋洗技术是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协同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对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害人类健康,影响环境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的净化污染土壤,维持可持续的对土地的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问题之一,利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护环境是当今的热点课题。本文就利用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原理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植物选择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极大,其治理方法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危害;阐述了当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新途径--植物修复技术,着重介绍了提高植物修复功效方法中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和改进超积累植物的性能;阐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杨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土壤重金属对杨树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重金属在杨树体内富集规律及提高杨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强化措施等3个方面介绍了杨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绿色、经济、环保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针对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类型筛选植物修复材料,是目前土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查阅文献梳理分析了我国典型修复植物的修复特征,从超积累植物、速生乔木、农作物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其优劣性;进而,结合毛竹的野外耐性、生长特性、使用范围三个方面的特质,探讨了毛竹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文献分析的手段集中考察了我国今年对毛竹的研究热点,从而提出了毛竹作为修复材料的研究前景与方向,希望能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田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综述了我国重金属土壤污染的现状、微生物修复技术机理,探讨了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强化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在全球发展的过程中,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一直都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式。而真正引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各式各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农作物本身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生产量,同时也会对人的健康构成相当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显得非常重要。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常见的几种土壤修复的技术,并就不同技术的类型进行了全面的讨论,以期能够就修复方法进行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竹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受到全世界关注。植物修复技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已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当前,竹类植物被逐渐运用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中。竹类植物以其快生长、大生物量、易栽培、高经济效益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修复重金属污染潜力的物种。文中系统阐述了竹类植物的分布、形态、生物量、生态和经济价值等特点,以及国内外关于竹类植物在重金属修复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