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是亚运会后广州市举办的首次大型园林展览,以“梦想·花园·家”为主题。作为园博会的重要展览项目之一的艺术园圃,打破了以往临时展园统揽全园的传统做法,分为永久性园圃和临时性园圃,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展品。本文以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营造为切入点,对本届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特点及艺术特色进...  相似文献   

2.
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燕  芦建国 《广东园林》2008,30(1):14-17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审美特征,也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意境的基本概念和营造手法,指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特点是从“有我之境”上升到“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3.
竹子是北京常见的园林植物。竹子与其他植物相配置、共同构成一组植物景观,是其在北京园林绿地中最主要的园林应用形式。工作实践中,北京的竹子植物景观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特点。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竹子在植物景观中的配置手法和景观作用;分析了与竹子配置的植物种类、类型、观赏特点等;探讨了北京竹子植物景观的特点与不足。经过对北京竹子植物景观的全面梳理,有助于了解竹子的园林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水平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冈林植物造景中,垂枝型树木以其婀娜多姿的造型备受人们的喜爱,垂枝型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市场前景。它们耐旱、耐湿、耐热、抗病虫害,能适应各种温度变化,对土壤肥力也不苛求。同时,垂枝植物也为同林景观增加了特有的色相、动感和声音,这些特点有利于建造低成本的冈林景观。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园博园燕赵园区景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第一届园林博览会以“园林走进生活”为主题,而园博会燕赵园区的景观特色是对这一主题的最好诠释,通过多种表现形式、造园手法将园林艺术融入到城市和市民生活中,向世人传达“低碳、生态、智慧”的园林理念.文中以燕赵园区为例,从园区创意、组景手法、植物造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景观分析.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是我国华南地区的重点滨海城市,其被台风影响频率较高。基于对深圳前海前湾片区园林树木应用现状与生长状况的实地调研,从生态价值、养护管理和美学价值3个方面构建深圳滨海地区园林树木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前湾片区被台风“山竹”袭击后的71种园林树木进行一年后的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园林树木的评价结果为“优”“良”“中”等级的分别有23种、26种、22种,整体恢复良好,景观呈现效果佳,得益于植物本身抗风能力强和后期养护管理措施及时合理。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中国园林汲取文化和艺术之精华,并与诗词文化一脉相承,在园林风格上独具特色。植物作为诗词创作的重要意象,其景观的营造与诗词相辅相成。通过分析诗词中对植物景观的描述和探究诗词文化与植物景观意境营造的关系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诗词文化在植物景观意境营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杰 《山西林业》2005,(1):24-25
植物造景,是针对于在园林建设中以园林建筑物、雕塑、假山、喷泉等非生态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提出的园林建设方向。植物造景的提出使得植物不再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要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创造生态园林,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太原市提出了用3年-5年时间达到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愿本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通过植物多样性,表现出植物在树形、色彩等方面的生态、生物学优良特性。起伏地形与树木、建筑的完善结合,强调了人对空间的理解和感悟。设计借鉴西方园林和传统意境表现手法,景观呈环型或园型布置,景观之间环环相扣,形成园中圆中园的布局,体现了现代、生态理念和动态园林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西方传统园林植物景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西方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深入研究古代至现代西方园林植物景观的手法与功能,进而从中国传统与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方向进行深入分析,来获取对中国传统园林更为客观、真实的认识与评价,并结合当前中国风景园林事业中植物景观的发展现状和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总结,积极探讨中国植物景观未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金凤花园环境景观园林设计的分析 ,探讨城市住宅绿化如何把握体育、文化、娱乐、自然、教育等方面功能的综合平衡 ,寻求创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着重从园林绿化的角度出发,分别对沈阳具有标志性、纪念性、美化装饰性的城市雕塑及其所处的园林环境进行走访调查,叙述现有沈阳城市雕塑的优点,结合沈阳城市雕塑与园林环境的现状,提出了以开放的公共调查为基础,以专家咨询为辅的城市雕塑与和谐环境的评价模式,为园林设计与城市雕塑的和谐性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当代城市公墓分布随意、形式简陋,且易对景观环境造成视觉污染的状况,采用实地勘察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和林格尔县郁松园公墓景观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以打造生态环保的感悟性空间为主导思想,通过合理化利用地形、带入当地人文元素、景观空间的情感化处理等园林设计手法,利用"一轴三点四区"的整体景观布局形式对全园进行结构性的区域划分,重点在于利用不同的竖向场地类型来塑造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墓区景观,将景观与生态融为一体,旨在打造出符合"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型墓园景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态园林"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园林绿化的概念、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在各植物元素的和谐统一上。实现绿化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根据绿地周围的城市景观元素,更多地把绿地景观融入到整个城市环境中,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加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优化植物配置,张扬城市园林个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用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生态人居城市,构建和谐园林。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农家乐的概念范畴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植物景观在农家乐中的应用原则。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龙潭村农家乐为倒,对其应用于农家乐景观植物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归类,对其植物造景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一分钟游程”构园法则将人的视觉感受与园林组景共同考虑,以25~30 m作为组景转换的理想距离,对游路结构进行反复烘托与不断强化,从而形成柔和、丰富的“构景曲线”。选择南北方各具代表性的苏州沧浪亭和北京恭王府花园,分析其园林的景观布局,对比园林空间序列的“起”“承”“转”“合”间距。结果表明,“一分钟游程”构园法则在南方私家园林及北方皇家园林中同样适用,为今后的游线组织与组景布设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江南青楼才女拥有丰富的园林生活,其本身亦和园林环境共同组成文人名士的审美价值体现。同时,园林空间也是其一生境遇的环境背景。基于对江南青楼才女"秦淮八艳"园林生活的探究,概括其园林生活包含私家园林生活、青楼园林生活和公共园林及自然山水生活,并总结出其园林生活具有文人化、神秘化、男性化的特点,从而对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女性生活与园林环境关系现有研究进行补充,引发对明末清初女性园林文化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浅议现代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荣 《贵州林业科技》2004,32(2):50-52,60
本文分析了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现代城市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现代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民俗风情文化是地域景观的构成要素,对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对民俗风情的探索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以西和县漾水河民俗文化风情线规划为例,从城市生态景观营造着手,紧扣“乞巧文化”主题意向,构筑“七彩鹊桥巧会、十字景墙幽会和门式景窗花会”三大特色风情景观,探索了富含民俗风情的文化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自然有机融合,以充分认识民俗风情文化对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佳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2):97-97,100
园林植物景观是城市街景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园林、园艺等相关理论。本文在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仔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