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指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与建设能使城市景观、生态有机融合,是具有显著功能特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其规划和建设的理论依据是美学、景观学和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图木舒克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及其有利形势,探讨了城市园林建设的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介绍了园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意义以及城市园林建设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城市园林建设生态学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森林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评述了城市森林的景观生态特点,以及城市森林的建设原则,提出在城市森林建设中要以城市为对象进行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复合交错式林业体系建设;普及森林知识,建设开放型的城市森林;强调充分考虑城市森林类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促进城市森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现有理论基础上,论述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应用原理和应用方法。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运用对指导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适宜度是一定土地单元的某种特殊利用方式与其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量度,适宜度评价是生态规划的核心。目前,适宜度评价主要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城市区位适宜度评价、生态旅游环境适宜度评价、自然保护区规划、农林作物种植环境适宜度评价等方面。况平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角度总结了园林绿地适宜度评价方法,运用GIS技术对广西北海绿化用地环境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但迄今为止,以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从绿地景观美学功能角度进行园林绿地景观适宜度评价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简要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主要原理及其思想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的应用。通过斑块、廊道、基底的原理分析强调了景观异质性及其多样性在景观配置中的重要性,并以兰州市部分城市绿地规划为例作了具体论述。通过对一些具体原理及实例的分析说明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具有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 1、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相似文献   

8.
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提出了建设云龙示范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则。意在为该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城市景观丰富、生态效益良好的两型生态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提出了建设云龙示范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则。意在为该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城市景观丰富、生态效益良好的两型生态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现有城市绿化工程,运用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对城市景观生态林业的概念、功能、建设原则以及模式等做了较详细的研讨,阐述了城市景观生态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可食地景是城市景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存在形式.文章介绍了可食地景的概念和起源、分析了相关实例,并归类说明了可食地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布局以及常用植物种类等,对可食地景的运用前景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随着园林景观行业的崛起与发展,集农业文化、景观元素与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园林模式--农业文化主题园林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该园林蕴含的浓郁农村乡土气息给现代的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这种农村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时尚文化的完美融合,受到人们广泛青睐,让其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此,对园林设计中农业景观元素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原则及应用形式,以期更好地呈现出农业文化主题园林设计蓝图。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硬质景观材料本身的特性出发,论述了如何将硬质景观材料按照构造和材质分成两类,并着重介绍了按材质分类的材料,及怎样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4.
莫干山风景名胜区风景林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样地法,通过抽样选取标准样地,对莫干山风景名胜区风景林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景区内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有138科405属712种;风景林以毛竹林为主,其它包括银杏水杉林、金钱松林、苦槠林、枫香油茶林等;风景区内共有古树名木138棵,分属17科39属44种,主要包括银杏、水杉、南方红豆杉等;景区建筑与植物呈现出线条、轮廓、质感、色彩、意境等方面的自然和谐关系。并提出植物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别墅周边的自然地貌,采用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的设计原则,通过对别墅周边的地形分析,因地制宜,采用借景、夹景等园林设计手法,运用现代园林工程技术手段对该别墅进行了园林景观布置,以达到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主人舒适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营造和谐的私密空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景观生态学与森林景观生态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结合景观规划的概念,对森林景观进行景观生态规划,可以协调森林在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功能.同时森林景观生态规划使得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一尺度上的决策,而是在景观、区域尺度上的进行综合分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相关软件可以为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城市中的棕地问题日益突出。风景过程主义提倡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引导和利用自然过程进行设计,为城市棕地的土壤修复、水质改善、栖息地恢复、灾害调控和文脉延续提供了生态性与艺术性并存的解决思路。文章通过分析3个城市棕地景观再生案例,提出分期规划建设的过程调控策略,并归纳总结城市棕地再生中5种风景过程类型及4种表现手法,为类似实践项目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戴娜 《林业建设》2014,(6):41-44
景观序列将各个景观节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园林景观的景观空间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不同的景观序列的展开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景观秩序、不同的景观节奏、不同的景观韵律,使游人产生不同的视觉及心理感受。本文以景观序列的展开方式、景观序列的空间秩序、景观的时空序列变化、景观节点的构建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景观序列的展开与景观节点的构建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应用景观生态原理阐明了构建森林公园景观斑块、边缘、走廊、本底及其功能,地貌、气候、水、生物、土壤、干扰影响着森林公园的景观多样性;森林公园景观功能是镶嵌斑块物流、能流的源和汇的关系消长结果;同时,文中对森林公园的景观动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0.
坝上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与G IS技术支持下,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内1987、1999和2004年的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17 a来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景观整体上处于破碎化过程,尤其是沙地在1987~1999年间迅速扩大,虽然在1999~2004年经过了一定的恢复,景观异质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没有恢复到1987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