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猴头菇新品种‘黑威9910’是从大兴安岭野生猴头菇中采用组织分离获得,经系统选育而成。子实体呈单体球形,乳白色。单个子实体质量150~250 g,直径7~15 cm,菇形圆整,菌肉致密。每100 kg干料可产鲜菇110 kg。子实体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强,易于管理。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9,(6)
<正>猴头菇属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真菌。鲜嫩的子实体通过特殊的烹调,色香味俱全,为一种名贵菜肴,长期以来与燕窝、熊掌、海参齐名。猴头菇又是一种对消化道疾病有良好疗效的药用菌。据记载,猴头菇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效,能帮助溃疡愈合,能提高人体免疫力[1]。每100 g干品猴头菇含蛋白质26.3 g,脂肪4.2 g,碳水化合物44.9 g,粗纤维6.4 g。猴头菇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相似文献   

3.
猴头菇是著名的食、药用菌.笔者在制种过程中发现猴头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长势偏弱.为此,设计一组母种配方,试图从中筛选出一些适用于猴头菌丝快速、健壮生长的培养基.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供试配方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B.猴头菇子实体200g,琼脂18g;C.猴头菇菌糠200g,琼脂18g.各配方均加水1000ml,pH自然.(二)试验方法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制法如常规.猴头菇子实体经清洗后切成薄片投入1000ml水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三氯化铬溶液对猴头菇栽培料进行处理,以探索其对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子实体的产量、多糖含量、子实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三氯化铬,不同质量浓度的处理均能提高子实体的产量,其中以297 mg/L处理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7.3%;子实体多糖含量也有所提高,以520 mg/L的处理多糖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1.48%;另外,对猴头菇子实体形态影响不大。故在猴头菇栽培时,采用三氯化铬溶液处理培养料能提高猴头菇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检测比较3个猴头菇菌株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营养成分的结果:1#猴头菇的多酚含量高于其他两种,2#猴头菇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3#猴头菇的多糖含量略高;3个菌株不同生长期的营养成分有明显的差别,成熟期的多糖和多酚含量较高,幼嫩期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21,(3)
目的:筛选适宜在浙北地区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明确不同菌株的农艺性状,以满足生产需求。方法:设施化栽培7个猴头菇菌株,比较产量、子实体形态及主要营养成分等。结果:菌株h51的产量最高,为(586.4±5.16)g/袋,生物转化率达(93.08±20.82)%,低、高温季节出菇量较多,单菇质量较高,菇形好,并且粗蛋白含量高,适宜鲜销;菌株h92产量仅次于菌株h51,为(570.8±12.0)g/袋,菇形好,折干率高,适宜鲜售、干销;菌株R和U粗多糖质量分数高,分别为(69.95±1.02)mg/g和(68.23±7.18)mg/g,可用于制备猴头菇多糖。  相似文献   

7.
对猴头菇多糖样品进行了O2^-、DPPH·、·OH的清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猴头菇子实体具有良好的清除多种自由基的能力,体外抗氧化性试验证明了猴头菇子实体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够增强细胞的抗疲劳和抗衰老能力,对运动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21,(4)
为筛选猴头菇立体逆向栽培的适宜菌株,比较9个猴头菇菌株的菌丝长势、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形态特征等。结果表明,猴头菇H3(常山猴头菇)菌株表现较好,菌丝长势旺,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颜色和形态特征优,商品性佳,平均产量可达0.75 kg/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瓶栽猴头菇高产培养料配方,试验比较了木屑主料、木屑+棉子壳主料、棉子壳主料三个配方。结果表明:木屑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45~5.48 mm/d,平均产量最低68.38 g/瓶;棉子壳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最慢3.44~5.46 mm/d,平均产量最高132.6g/瓶,生物学效率也最高,达90.6%,收益∶成本达2.98∶1。瓶栽猴头菇棉子壳主料配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5,(4)
<正>目前猴头菇人工栽培在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已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但突出的问题是猴头菇一等品比例不高,这不仅降低了商品价值,也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出菇期内,要尽可能创造适合于猴头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协调好温、湿、光、气之间的关系。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将猴头菇出菇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松杉木屑袋栽猴头菇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松杉木屑为主料,探求猴头菇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松木屑中添加一些辅料,袋栽猴头菇是可行的,培养料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松木屑翻晒堆积处理,袋栽猴头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猴头菇为研究对象,采用金针菇菌糠、滤泥等廉价培养基质,通过优化液体菌种和栽培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等建立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猴头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H3,培养到第4天时活力最强;猴头菇栽培培养基配方W2;栽培方式以小口径、不需要搔菌为好;比较菌糠培养基与纯玉米芯培养基栽培获得的子实体,金针菇菌糠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又叫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为多孔菌目齿菌科猴菇菌属。子实体常悬于树干上,幼小时呈白色,成熟后变成黄棕色,表面布满长约1~3厘米针状菌刺,毛茸茸,形状极似猴子的头,也像刺猬,因而得名猴头菇、刺猬菌。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方栽培猴头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少敏  陈超荣 《食用菌》1994,16(6):16-17
猴头菇的代料栽培已逐渐被人们掌握,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料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子实体经济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92~1993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金猴1号,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经我厂复壮提纯。母种配方:稻草500g煮汁,马钤薯200g,白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8,VB_130mg,琼脂20g,定水1000ml。原种配方:木屑68%,麸皮20%,玉米粉8%,黄豆粉2%,石膏  相似文献   

15.
以白酒糟、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为试验材料,设计配方栽培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以菌丝体生长状况、子实体产量和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为指标,筛选栽培猴头菇的可行性配方。结果表明,配方5(大豆秸秆40%、白酒糟40%、玉米秸秆18%、石膏1%、轻质碳酸钙1%)栽培猴头菇的菌丝体生长状况较好,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也较为理想。配方5为栽培猴头菇菌株的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16.
以猴头菇“黑威9910”为试材,以汉麻秸秆和阔叶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猴头菇菌丝生长、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汉麻秸秆作为新型栽培基质替代木屑栽培猴头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汉麻秸秆替代木屑可以促进猴头菇菌丝生长,缩短出菇时间和成熟时间;当基质中汉麻秸秆添加量达到40%时,猴头菇子实体大小适中、菌肉紧实、畸形率低,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当完全添加汉麻秸秆替代木屑时,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同时子实体无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成分检出。  相似文献   

17.
猴头菇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88’猴头菇菌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态势,装料量对猴头菇产量和覆土栽培模式对猴头菇品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猴头菇生长的最佳配方为配方A(棉籽皮50%,杂木屑20%,玉米芯15%,麦麸10%,石膏粉2%,过磷酸钙2%,蔗糖1%),成本低且搭配合理;装袋量为每袋400g时,猴头菇转化率最高;双排袋泥垛式单向出菇模式栽培的猴头菇菇型好,个大刺密,高品性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对我省主要几个猴头菇菌株在高效栽培过程中的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猴头菇Ha是适合在本地区进行高效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被列为八大山珍之一的猴头菇,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猴头菇营养丰富,据资料介绍含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富含胡萝卜和核黄素等成分,每100g 干猴头菇含蛋白质26.3g,脂肪4.2g,碳水化合物50g。猴头菇也是一种有名的药用真菌,它能助消化,利五脏,对胃肠疾病和神经衰弱有显著疗效,还具有杭癌之功效。我们在利用鲜酒糟栽培猴头菇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对猴头菇进行深加工研究,酿制出具营养、滋补、低度的猴头补酒。本文主要介绍猴头补酒的酿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平菇、猴头菇为主要原料,配以山楂、红枣等辅料,将其加工成酸甜可口、色泽红润、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的类似枣片的即食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采用感官评定方法,确定了最佳配料组成:平菇浆70 g,猴头菇浆30 g,山楂浆40 g,红枣浆40 g,白砂糖8 g,玉米淀粉5 g,卡拉胶0.2 g,蛋白糖0.1 g。研究为平菇、猴头菇的精深加工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