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花青苷生物合成由一系列结构基因编码的酶催化完成,而结构基因的表达受 MYB、bHLH和 WD40 这 3 类转录因子组成的 MBW(MYB-bHLH-WD40)转录复合体的协同调控。花青苷合成的转录调控研究最先在 30 多年前见于玉米、拟南芥和矮牵牛等模式植物,近年来在肉质果实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介绍果实花青苷的种类、分布与功能的基础上,回顾了 MYB、bHLH、WD40 这 3 类转录因子的基本特性及其在花青苷合成调控中的作用,进而就 MBW 转录复合体协同调控果实花青苷生物合成的机制研究的近年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花青苷生物合成转录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晓芬  李方  殷学仁  徐昌杰  陈昆松 《园艺学报》2013,40(11):2295-2306
 花青苷生物合成由一系列结构基因编码的酶催化完成,而结构基因的表达受MYB、bHLH 和WD40 这3 类转录因子组成的MBW(MYB-bHLH-WD40)转录复合体的协同调控。花青苷合成的转 录调控研究最先在30 多年前见于玉米、拟南芥和矮牵牛等模式植物,近年来在肉质果实上也取得了重要 进展。在介绍果实花青苷的种类、分布与功能的基础上,回顾了MYB、bHLH、WD40 这3 类转录因子 的基本特性及其在花青苷合成调控中的作用,进而就MBW 转录复合体协同调控果实花青苷生物合成的 机制研究的近年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以红叶石楠为试材,采用微量元素喷施方法,研究了Mn、Zn、Fe、B对其叶片花色苷及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叶色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喷施初期,各处理之间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差异不大。第三次喷施后,0.6%B、0.4%Mn以及0.6%Fe处理组花色苷的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其它处理,结果表明B、Mn、Fe有利于花色苷合成。喷施Zn对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苷含量没有效果;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处理对花色苷合成过程中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查耳酮异构酶(CHI)、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和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中,CHI、DFR活性变化趋势与花色苷含量基本一致,0.2%Fe溶液和0.2%Zn溶液对红叶石楠叶片中PAL活性促进效果最明显。0.4%P溶液、0.2%Mn溶液和0.2%Zn溶液对CHI活性促进效果最明显。0.2%B、0.4%Fe和0.6%Zn对DFR活性促进效果最明显。B、Fe处理后DFR、CH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表明DFR和CHI对花色苷合成有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花色素苷生物合成与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花色素苷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其生物合成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清楚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之一。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主要由于F3H,F3'H和F3'5'H三个关键酶的作用形成3个分支,最终分别生成橙色到砖红色的天竺葵素糖苷,红色的矢车菊素糖苷和蓝色到紫色的飞燕草素糖苷,因此, F3'H,F3'5'H和DFR基因是利用遗传转化引入花卉植物原本缺乏的花色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花色素苷合成结构基因的转录调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结构基因的转录进行调控的转录因子主要包括两大类相互作用的因子-bHLH和MYB类转录因子,花色素苷合成的转录调控机理的基本模式,包括bHLH和MYB类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结构基因顺式元件的识别和结合已经阐述的比较清楚。另外,对于一些处于bHLH和MYB上游的, WD40类因子和光敏色素的研究开启了从信号传导到花色素苷合成的整个调控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菊花花青素苷合成关键基因表达与花色表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切花菊(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粉色花品种‘日切桃红’(‘DF-3’)和其白色花突变体(‘MD’)的舌状小花为材料,研究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6个结构基因和3个调节基因表达对花色表型的影响。HPLC分析结果发现,‘DF-3’舌状花中含有2种矢车菊素苷衍生物cyanidin 3-O- (6"-O-monomalonyl-beta-glucopyranoside)和cyanidin 3-O-(3",6"-O-dimalonyl-beta-glucopyranoside),而‘MD’舌状花中不含花青素苷。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DF-3’中结构基因CHI、F3H、F3′H的表达模式相似,在LⅠ期(花蕾直径 < 0.5 cm)均已有表达,表达量随着花序发育上升,在HⅡ期(外层舌状花直立,未展开)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构基因CHS、DFR和ANS在蕾期表达弱,在HⅡ期表达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且DFR和ANS只在舌状花中表达。调节基因WD40和bHLH均先于结构基因在LⅢ时期(外层1 ~ 2轮舌状花展开)即有强烈表达;MYB在蕾期无表达,在HⅠ期才开始表达,在HⅢ期达到表达高峰。突变体中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在各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均比野生型下调,其中F3H和ANS表达极弱,DFR始终没有检测到表达信号,调节基因MYB和WD40的表达量下调,bHLH的表达量非常微弱。这些结果表明,菊花舌状花中矢车菊素苷的积累是CHS、CHI、F3H、F3′H、DFR和ANS等关键结构基因共同表达的结果,突变体中调节基因MYB和bHLH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其白花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应用HPLC–MS/MS快速分离、鉴定草莓花色苷的方法,并对不同果色12个草莓品种的成熟果实进行花色苷定量和定性分析,同时对比分析草莓(Fragaria×ananassa,八倍体)和森林草莓(F.vesca,二倍体)基因组中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数量和染色体定位,通过RNA-Seq和qRT-PCR分析它们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在草莓中检测到8种花色苷,包括首次检测到的芍药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丙二酰葡糖苷和芍药素–3–甲基丙二酰葡糖苷。不同果色草莓果实中总花色苷含量差异较大,均以天竺葵素–3–葡糖苷为主。草莓基因组包含73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是森林草莓的3~4倍,均匀分布在4套亚基因组上。RNA-Seq结果显示整体上多拷贝基因在草莓果实中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未发生明显的偏向性表达。花色苷合成关键路径基因(PAL1、CHS、CHI、F3H、DFR1、ANS、UFGT),转运基因(GST)和转录因子基因MYB10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表达量显著增加,尤其是花色苷积累期,表明这些基因在草莓果实花色苷积累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转录组比较发现,果肉黄色的‘金艳’猕猴桃成熟果实中优势表达基因的主要功能涉及代谢,而果肉含花青苷呈红色的‘红阳’中的优势表达基因一般与发育相关。猕猴桃果皮和外层果肉部分及内层果肉和果心部分的优势表达基因分别与光合作用和营养储备有关。猕猴桃有相对较多的R2R3类型的MYB基因,几乎所有类型的MYB基因都在果实中表达。MYB-A72位于花青苷合成相关MYB基因分支,其转录本只在‘红阳’中发现,在内层果肉和果心部分的表达水平很高。表达模式聚类分析表明:bHLH-B36和WD40-A126可能参与形成MYB-bHLH-WD40调控复合体,而CHI2、FLS1和CYP98A1可能是受其调控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8.
ABA对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淼  刘海峰  王军 《果树学报》2012,(1):29-35,157
以京优葡萄为试材.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和转录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同时研究不同浓度ABA处理对花色苷含量和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发育进入着色期,CHSs、CHIs基因家族中的CHS3、CH12和UFGT、MybAJ、MybAl-2随花色苷合成而大量表达,其转录水平与花...  相似文献   

9.
以百日草‘梦境红色’作为试验材料,基于其转录组初步鉴定出33个MYB转录因子。系统进化树分析,鉴定出10个可能参与调控花青素苷合成的R2R3-MYB蛋白,其中S4亚族5个、S6亚族3个、S7亚族2个。结合这10个MYB基因表达和花瓣花青素苷含量变化结果,推测S4亚族Ze MYB32可能负调控花青素苷的合成,而Ze MYB3和Ze MYB16可能促进花青素苷的积累。此外,S6亚族Ze MYB9和Ze MYB10可能正调控花青素苷的合成。进一步研究发现,Ze MYB9定位于细胞核内。烟草中过表达Ze MYB9显著促进其叶片花青素苷的积累,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上调表达,表明Ze MYB9正向调控花青素合成。  相似文献   

10.
紫心大白菜花青素积累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岩娇  张鲁刚  何琼  张明科  石姜超 《园艺学报》2012,39(11):2159-2167
 利用徒手切片法、pH差计法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观察和测定紫心大白菜与同源非紫心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Lour)Olsson]花青素在叶片中的分布和总含量变化,比较叶片中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及其转录调控因子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紫心大白菜花青素不均匀分布于叶片中,尤以叶表皮细胞及临近表皮的叶肉细胞内最为丰富,并且内层球叶含量高于外层球叶。紫心大白菜心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为0.79 mg · g-1 FW,对照09S17混合样的叶片中花青素总含量为0.01 mg · g-1 FW。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上游关键酶基因CHS、CHI、F3H、F3′H及下游修饰基因UFGT、转运酶基因GST与转录因子MYB0在紫色大白菜心叶中上调表达,下游关键酶基因DFR、ANS、LDOX与转录因子MYB2、MYB4、MYB12和MYB111的表达在整个紫心大白菜中大幅上调,推测这可能是紫心大白菜花青素积累的重要原因,其中MYB2和MYB4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综述了果实花色素合成研究在近几年取得的进展,介绍了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查尔酮合成酶、查尔酮异构酶、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烷酮3’,5’-羟化酶、二氢类黄酮还原酶、花色素苷合成酶、类黄酮3,5-糖苷转移酶在花色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酶蛋白的结构及相对应的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转录因子MYB、MYC、WD40等的作用特点,并介绍了外界因子对果实着色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茂福  杨媛  王华  刘佳棽  金万梅 《园艺学报》2017,44(10):1949-1958
以月季‘月月红’(Rosa chinensis‘Slater’s Crimson China’)花瓣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法鉴定到1个Rcb HLH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并研究了其生物信息学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其与MYB和WD40的互作关系。序列分析表明,Rcb HLH的开放阅读框长2 112 bp,编码703个氨基酸,基因登录号为KY783912。结构域序列分析显示,Rcb HLH为一个保守的N端含有碱性氨基酸的DNA结合区、C端含有α螺旋–环–α螺旋的b HLH蛋白。对Rcb HLH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Rcb HLH与草莓及其他蔷薇科植物的b HLH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组织特异性实时定量RT-PCR分析揭示Rcb HLH基因主要在花瓣中表达。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Rcb HLH能与Pav MYB和Pav WD40相互作用形成MYB-b HLH-WD40复合物。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cb HLH的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果实硬度, 叶绿素、类胡萝素及花青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花青苷含量变化与其合成相关酶(PAL、CHI、 DFR、UFGT)和降解相关酶PPO、POD 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1-MCP 处理能抑制叶绿素降解及 贮藏前期花青苷的积累,延缓类胡萝素的积累及花青苷的后期降解;贮藏期间花青苷的合成与CHI、DFR 活性不相关,与PAL、UFGT 活性正相关;贮藏期间花青苷降解相关酶PPO、POD 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 下降的趋势,对照的PPO 活性始终高于1-MCP 处理,1-MCP 处理明显抑制贮藏前期果皮POD 活性的上 升及贮藏后期POD 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3年生‘北陆’越橘为试材,对发育过程中果实花青苷含量及合成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利用3种紫外光(UV-A、UV-B、UV-C)分别照射转色期越橘果实,测定了果实中花青苷等酚类物质的含量、生物合成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从底物、酶活性、基因转录水平阐明了不同紫外光对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3种紫外光都明显诱导了果实花青苷的积累,特别是UV-C照射后果实花青苷含量提高了2.36倍。UV照射显著诱导果实PAL、UFGT酶活性升高,VcPAL、VcUFGT转录增强,但同时也抑制了DFR酶活性及基因表达,其中PAL、UFGT酶活性与花青苷的积累极显著正相关(r = 0.807**,r = 0.894**),而DFR酶则相反(r =–0.854**)。结果表明,UV照射能诱导丙苯氨酸途径中响应紫外处理的一些关键基因的转录激活(如VcPAL,VcUFGT)或抑制(如VcDFR),并影响相应酶活性的变化,促使花青苷等酚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The effects of abscisic acid (ABA) and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on the expression of seven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genes in ‘Kyoho’ grape berr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untreated berri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UDP-glucose-flavonoid: 3-O-glucosyltransferase (UFGT) gene was detected only at 42 d after full bloom (DAB), whereas the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chalcone synthase (CHS), chalcone isomerase (CHI), flavanone-3-hydroxylase (F3H),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 and leucoanthocyanidin dioxygenase (LDOX) genes were expressed throughout the growing period. ABA increased anthocyanin content in the skin and the expression of PAL, CHS, CHI, DFR and UFGT genes at 7 d after treatment. In contrast, 2,4-D inhibited the accumulation of anthocyanin and the expression of all the genes examined.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anthocyanin levels result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ABA and 2,4-D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genes.  相似文献   

16.
红皮梨花青苷调控基因PyMYB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皮梨‘奥冠’为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获得1个MYB基因,命名为PyMYBa。该基因开放读码框共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PyMYBa分子量27.4 kD,等电点8.78。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在其N端具有保守的R2R3-MYB结构域,R3-MYB结构域含有bHLH结合基序。进化树分析表明,PyMYBa与花青苷调控MYB转录因子的同源性很高。基因表达结果表明,PyMYBa在梨叶、花、果皮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果肉,果皮中的表达量与花青苷调控基因PyMYB10相比,无显著差异。遮光及MeJA处理后果皮中PyMYBaPyMYB10的表达量变化与花青苷合成量变化趋势相似,推测PyMYBa为梨花青苷合成中重要的正向调控因子。通过原核表达试验获得了该基因的重组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与预期蛋白分子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