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种间杂交品种‘金艳’及其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和中华猕猴桃品种‘金桃’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方法】以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保存的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父本中华猕猴桃雄株对应的雌性品种‘金桃’和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为试验材料,定期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淀粉、还原糖、总糖和总酸的含量,运用Exce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艳’果实单果质量的变化与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相近,呈现3-4次增长高峰,而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单果质量变化呈典型的双"S"型曲线;‘金艳’与2亲本果实的硬度和酸含量总体趋势是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只是‘金艳’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硬度整个发育中有3个明显的峰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只有2个峰值;‘金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变化曲线与两亲本相同,前期趋于稳定,至成熟前的2个月开始进入迅速增加阶段;‘金艳’和2亲本一样,均于谢花后约55 d果实开始积累淀粉,‘金艳’于谢花后165 d达最大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均于谢花后155 d达到最大值,以后迅速下降,回落到谢花后55 d的水平;比较同一品种果实的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变化,显示了2者的消长关系,在淀粉前期积累阶段,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变化小,而到淀粉后期降解阶段,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含量迅速上升。【结论】种间杂交品种‘金艳’果实生长发育变化更偏向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而果实质量远超过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酸含量远低于毛花猕猴桃‘6113’和中华猕猴桃‘金桃’,具有典型的超亲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玉露香’梨果实发育中糖、酸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糖、酸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玉露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慢—快—慢—快"的上升趋势;总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幼果期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酸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酸仍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43.07%,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71.9%。蔗糖含量从坐果到花后60 d内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花后60 d开始迅速上升,直到成熟期其含量上升了3.81倍。山梨醇含量从坐果到花后75 d,含量逐渐上升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结论】‘玉露香’梨为高果糖型果实;按照苹果酸型、柠檬酸型和酒石酸型三大果实类型分类,属苹果酸型。  相似文献   

3.
桃果实内果皮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木质素沉积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熟桃‘京玉’和‘大久保’果实为材料, 测定桃果实内果皮在细胞分裂和硬核期糖的含量, 分析糖积累的变化情况; 通过间苯三酚—HCl对‘大久保’桃果实内果皮进行染色, 观察木质素沉积的进程; 应用常规戊二醛—锇酸双固定法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内果皮细胞壁的发育进程。结果表明, 桃果实内果皮在花后40 d前, 细胞不断分裂增生, 初生细胞壁不断膨大, 糖的积累快速增长, 大约40 d时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量达到最高; 到40 d后, 糖含量及山梨醇代谢迅速下降。此时内果皮开始木质化, 内部逐渐呈现红色, 大约半个月后, 整个内果皮都变红, 木质素从内到外基本沉积完毕, 说明木质素沉积发生在糖积累高峰之后, 糖的大量积累为木质素前体的合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糖积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内果皮发育的好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甜酸风味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及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帝’‘味王’‘味厚’和‘风味皇后’6个杏李品种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含量。【结果】(1)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总糖的平均含量(ω,下同)为105.44 mg?g-1,4种糖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葡萄糖果糖蔗糖山梨醇,总糖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风味皇后’‘味王’‘恐龙蛋’‘味帝’‘味厚’‘风味玫瑰’。(2)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总酸的平均含量为8.57 mg?g-1,7种有机酸平均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苹果酸酒石酸奎宁酸琥珀酸草酸枸橼酸莽草酸,总酸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风味玫瑰’‘味王‘味帝’‘味厚’‘风味皇后’‘恐龙蛋’,其中‘恐龙蛋’‘味帝’和‘风味皇后’3个品种不含酒石酸,‘风味皇后’中不含琥珀酸,‘味厚’中不含莽草酸。(3)6个杏李品种果实风味为甜或酸甜,甜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风味皇后’‘恐龙蛋’‘味帝’‘味王’‘味厚’‘风味玫瑰’。【结论】杏李成熟果实中糖积累类型均属于己糖积累型,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有机酸积累以苹果酸为主。筛选出2个高果糖品种‘味帝’‘风味皇后’和1个高山梨醇品种‘味厚’。  相似文献   

5.
张春芬  邓舒  肖蓉  孟玉平  曹秋芬 《中国果树》2021,(2):70-71,I0002
‘赤霞’是由‘千秋’ב津轻’杂交育成的苹果中熟新品种。平均单果重246g。果实扁圆形,底色黄绿,着浓红色。果肉黄白色,肉质硬,汁多,中甜,有香气,去皮硬度8.3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可溶性糖含量7.85%,可滴定酸含量0.248%。在山西省长治市,果实9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50 d左右,中熟。‘赤霞’易成花、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积累的角度解析‘中蕉9号’及‘巴西蕉’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方法】比较分析‘中蕉9号’和‘巴西蕉’果实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结果】‘中蕉9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直链淀粉、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而‘巴西蕉’果实硬度和蔗糖含量较高‘。中蕉9号’果实中6个淀粉降解相关基因和5个可溶性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巴西蕉’。此外,α-淀粉酶、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在‘中蕉9号’果实中的活性更高。【结论】糖代谢相关基因在2个香蕉品种中的差异表达,使得‘中蕉9号’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而‘巴西蕉’果实中蔗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绥李5号’李是从‘绥李3号’与‘月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抗寒早熟新品种。果实鲜红色,卵圆形,果顶尖,平均单果质量68.0g,最大89.0g,粘核,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3.10%,可溶性糖6.03%,果实整齐度好,较耐贮运,果实发育期近80d,属早熟品种,抗寒力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南果梨’及其芽变‘南红梨’果实发育期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探索‘南果梨’及‘南红梨’糖积累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南果梨’及‘南红梨’果实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2者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qRT-PCR对蔗糖代谢关键基因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及蔗糖合成酶(SS)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南果梨’与‘南红梨’中的果糖含量均在果实发育后期(8月21日)达到最大值,而‘南果梨’与‘南红梨’果实中葡萄糖与山梨醇含量差异不明显。果实发育初期,2者蔗糖含量差异不明显,采收期(9月14日)‘南红梨’果实中蔗糖含量约为‘南果梨’果实的2倍。PuNI与PuSS3在‘南果梨’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南红梨’,而PuSPS1、PuSS1和PuSS2在‘南红梨’中的表达量则高于‘南果梨’。【结论】‘南果梨’及‘南红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会导致不同糖分的积累量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引进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进行高接,以期在广州提早新鲜梨果的上市。【方法】从郑州采取‘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在广州地区高接,观察其开花结果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成花率、坐果率等指标,并于果实成熟期分析果实品质,测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高接后,在广州地区正常开花结果,2者的坐果率与广东当地的品种‘粤引早脆梨’相比较低,但成熟期比‘粤引早脆梨’提前20 d;果实单果质量分别为271.37 g和224.07 g,与‘粤引早脆梨’相比,果个偏小;依据果形指数判断,‘中梨4号’为近圆形,‘早酥蜜’为卵圆形,而‘粤引早脆梨’为扁圆形;‘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果实品质相差无几,而2者的果实风味与‘粤引早脆梨’相比均偏甜,因为2者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粤引早脆梨’,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粤引早脆梨’。【结论】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在广州地区通过高接可以正常开花结果,果实品质较好,果实成熟期提前,而且早于广东本地的早熟梨品种‘粤引早脆梨’。  相似文献   

10.
‘农科大21号’是用MD06作母本,F1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无籽西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平均单瓜质量6.5 kg,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0。果皮墨绿色,有蜡粉,皮厚1.2 cm,韧性好,耐贮运。果肉大红色,肉质沙细,口感佳,中心折光糖含量12.5%,中边糖梯度小。全生育期110 d左右,果实发育期35 d左右。抗病性、抗逆性强。产量52.5 t·hm~(-2)。适宜春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以晚熟的‘鲍威尔’脐橙、‘班菲尔’脐橙、‘切斯勒特’脐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果实的品质、冷库贮藏(冷藏)性及其冷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采摘的果实,3个脐橙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TSS)一直在上升,维生素C含量均是先上升后降,而总酸含量则一直下降,总糖含量差异不明显。贮藏时间越长TSS、总酸、总糖和Vc含量下降越多,但果实失水、腐烂率和干疤率不断上升。综合评价,‘鲍威尔’脐橙、‘班菲尔’脐橙、‘切斯勒特’脐橙3月中下旬是其最佳采摘时间,且贮藏期不宜超过90 d,腐烂和干疤果之和为6%~14%,其中腐烂率为0~2%。从耐贮性看:‘鲍威尔’脐橙>‘切斯勒特’脐橙>‘班菲尔’脐橙。  相似文献   

12.
'橘湘元’是从埃及糖橙芽变中选育的无核糖橙新品种。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为0.95。平均单果质量173 g,大小较均匀,果面较光滑,有光泽,果肉橙黄色,平均每果实含0.4粒种子。可食率达77.09%,果实出汁率54.6%,可溶性固形物13.63%,可滴定酸0.14%,维生素C含量60.57 mg·100 mL~(-1)。‘橘湘元’在树形树势、叶片大小、花瓣宽度等方面与埃及糖橙均存在明显差异。果实生育期260 d,在湖南省永兴县11月中下旬成熟。SSR结果分析表明‘橘湘元’在300 bp处较‘埃及糖橙’多1条带,具有遗传特异性。‘橘湘元’可在山地和旱地种植,表现生长快,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大棚栽培对葡萄物候期与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露地栽培(对照),大棚栽培的‘黑奥林’、‘水晶葡萄’早熟18 d和35 d;单穗重没有明显差异;固酸、总糖含量明显增加;总酸含量降低;果实硬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甜樱桃成熟过程中糖积累和品质形成的规律。【方法】以‘雷尼’和‘先锋’甜樱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以及硬度、果柄拉力、可滴定酸、总酚、抗坏血酸等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甜樱桃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为主。随着甜樱桃果实的成熟,其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固比例不断升高。‘雷尼’和‘先锋’樱桃的3种可溶性糖分别在成熟期3和成熟期5迅速积累,然后缓慢增加。果实的硬度和果柄拉力均随果实的成熟不断降低,总酚含量均在成熟期3时急速降低,之后趋于平稳。2个樱桃品种的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和固酸比总体呈升高趋势,其中,‘雷尼’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在成熟期2之后趋于平稳。完熟期时‘雷尼’樱桃的可滴定酸含量和‘先锋’樱桃的抗坏血酸含量有所降低。2个樱桃品种的硬度、果柄拉力、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山梨醇6个指标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甜樱桃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成熟期3和成熟期5分别是‘雷尼’和‘先锋’樱桃糖积累的关键期,果实硬度、果柄拉力和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他品质指标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陕农12号’是用Y2M作母本,J4F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西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1。平均单瓜质量6.0 kg。果皮绿底,覆有墨绿色中条带,皮厚1.1 cm,韧性较好,较耐贮运。果肉红色,肉质酥脆,口感佳,中心折光糖含量11.9%,中边糖梯度小。全生育期89 d左右,果实发育期29 d左右。产量62.1 t ? hm-2。抗病性、抗逆性强。适宜陕西省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孙玉燕  何艳军  牛晓伟  范敏 《园艺学报》2018,45(Z2):2783-2784
‘丰华21’西瓜是以‘S4336’为母本,‘S4331’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一代杂种。果实呈圆球形,果形指数1.05,单瓜质量5.0 ~ 6.0 kg;果皮绿色,覆深绿齿条带,有蜡粉;果肉大红色,肉质致密,口感较好,中心可溶性糖含量11.4%;果皮韧性较好,不易裂果,耐贮运;果实发育期31 d,全生育期100 d左右;中抗枯萎病。产量约60 t ? hm-2。  相似文献   

17.
‘陕甜9号’是用‘E13’作母本,‘C20’作父本杂交育成优质抗病薄皮甜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中强,果实短梨形,平均单果质量500 g,果皮光滑,黄白色,果肉浅绿至白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耐贮运。全生育期85~100 d,果实发育期28~32 d,抗病、抗逆性较强。适应于黑龙江、河北、甘肃、新疆等地区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以白沙枇杷品种‘宁海白’和红沙枇杷品种‘大红袍’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进程中果实糖含量、蔗糖与山梨醇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果实发育与糖积累进程基本相似,蔗糖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不大,山梨醇含量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果糖与葡萄糖是这两个品种积累的主要糖,90%左右的果糖与葡萄糖是在成熟前3周内积累的;两个品种间果糖含量差异较大,‘宁海白’的果糖含量比‘大红袍’高约 1/3,而葡萄糖含量仅高8%。转化酶、SS分解活性和SDH的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幼果期较高,此后随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到果实发育后期又转为上升直至成熟;SS合成活性和SPS活性变化与前面几个酶的变化趋势不同之处是成熟时的活性又有所下降。‘宁海白’的转化酶、SS分解活性均高于‘大红袍’,特别是果实发育后期的酸性转化酶活性远高于‘大红袍’,而SDH活性是‘大红袍’略高于‘宁海白’。以上结果表明,枇杷品种间糖含量的差异与其代谢酶的活性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刘志  王冬梅  张景娥  闫忠业  吕天星  杨锋  伊凯 《园艺学报》2010,37(10):1695-1696
‘岳苹’是以‘寒富’ב岳帅’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苹果新品种。果实圆锥形,平均单果质量295g,大果545g。果实鲜红色,果面光洁。果肉黄白色,松脆、中粗,汁液多,风味酸甜、微香,硬度11.2kg·cm-2,可溶性固形物15.3%,可溶性糖12.49%,可滴定酸0.22%,维生素C0.052mg·g-1。S基因型为S1S2。果实发育期165d左右,营养生长期220d。丰产,稳产,耐贮藏,抗寒,抗苹果轮纹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不同品种枣和酸枣果实同化物卸载途径差异及其糖分积累特点。【方法】以陕北制干枣品种‘木枣’、兼用品种‘狗头枣’‘邢台酸枣’和‘清涧酸枣’为试验材料,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果实韧皮部卸载区细胞超微结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不同发育时期枣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结果】‘木枣’‘狗头枣’‘邢台酸枣’和‘清涧酸枣’果实鲜质量生长为双"S"型曲线,果实生长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木枣’‘狗头枣’‘邢台酸枣’和‘清涧酸枣’果实不同发育阶段韧皮部筛管伴胞复合体与周围薄壁细胞间胞间连丝密度差异显著,‘木枣’‘狗头枣’中期胞间连丝丰富,胞间连丝密度明显高于前期和后期;‘邢台酸枣’前、中期有少量的胞间连丝,后期几乎观察不到胞间连丝;‘清涧酸枣’后期仅有少量胞间连丝,前、中期几乎观察不到胞间连丝。‘木枣’‘狗头枣’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主要积累果糖和葡萄糖,后期主要积累蔗糖。这与酸枣成熟期可溶性糖含量较低,糖积累不明显形成鲜明对比。【结论】不同品种枣果实同化物卸载途径一致,均经历前期质外体途径,中期以共质体途径为主,后期又转换为质外体卸载途径;而酸枣果实虽然存在少量胞间连丝,但总体以质外体运输途径为主。栽培枣的糖含量显著高于酸枣,共质体的运输方式对糖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