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西洋鲑(Salmo salar)加工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直接遗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探索利用自身内源蛋白酶酶解制取抗氧化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西洋鲑内脏所含内源蛋白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得主要含有3种内源蛋白酶,最适p H为2.0、6.0、9.0,p H 9.0的碱性蛋白酶具有最高的酶比活力。以水解度和总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大西洋鲑内源蛋白酶处理鲑鱼的加工废弃物干粉料的最适条件,再用正交实验L16(45)对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影响酶解液总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为温度、p H和酶解时间,比较后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35℃、加酶量0.7 m L/50 m L、料液比0.7 g/50 m L、p H 9.0、酶解时间7 h,该条件下酶解液的总抗氧化活性为258.29 U,大西洋鲑加工废弃物干粉料水解度为15.00%。研究表明,采用大西洋鲑内源蛋白酶酶解鲑鱼加工下脚料并制取抗氧化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加工废弃物蛋白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水产品的利用率,探索了回收利用鲅鱼(Spanish mackerel)加工后富含蛋白质的废弃物,以寻找制备鲅鱼抗氧化肽的最佳生产条件。借助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Hy-4发酵产抗氧化肽的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对影响发酵制备鲅鱼抗氧化肽的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影响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P0.5)为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和料液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3个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产抗氧化肽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 H 6.8,接种量2%,料液比1.45 g/50 m L,菌龄24 h。经过验证,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达到537.73 U,较优化前提高了57.2%,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570.11 U相比,相对误差为5.7%,说明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菌株Hy-4发酵产抗氧化肽发酵液的总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3.
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但其富含蛋白质,如果加以充分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抗氧化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筛选了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Hy-7,以其发酵水产加工废弃物得到了较高的抗氧化肽产率。以此为出发菌,采用紫外线诱变的方法筛选出1株蛋白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y-743,以鲅鱼加工后的废弃物为原料,接种该菌株进行发酵。该突变株较未经紫外线诱变的出发菌蛋白酶活力提高了40.1%,酶解物总抗氧化活性提高了10.2%。经遗传稳定性测定,该突变株在传代8次之后其遗传稳定性仍然良好。对菌株Hy-743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培养基初始p H6.6、菌龄26 h,接种量2%、料液比1.7 g/50 m L。筛选出的菌株酶活力较强、遗传稳定性好,可以用于发酵水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制取抗氧化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乌贼墨粉进行超声波辅助蛋白酶水解研究,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筛选最适蛋白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_(16)(4~5)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为墨粉水解的最佳试验用酶,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0℃、水解时间2 h、加酶量3.0%、反应pH 3.5、料液比1∶15,在此最优条件下对墨粉进行水解试验,制得水解后墨黑色素,并测得水解度为11.45%。水解后墨黑色素氧化产物2,3,5-三羧酸吡咯(PTCA)含量为17.621μg/mg,水解后墨黑色素总抗氧化能力为18.9 U/g,总抗氧化能力保持率为99%。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和100L发酵罐中试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HJ02工业生产用的优化液体培养基和发酵工艺条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玉米粉8g/L、豆粕粉25g/L、硫酸锰30.8mg/L、硫酸镁5g/L、磷酸二氢钠0.52g/L、磷酸氢二钠2.33g/L;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7.0,最佳接种的菌龄是18h。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实验(蛋白酶种类、加酶量、料液比、水解时间、温度和pH值),对鳕鱼下颌肉进行酶解分析,以水解度(DH)为指标,确定最适蛋白酶为复合风味蛋白酶,其单因子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为1 400 U/g(相对于鱼糜质量)、料液比为1:3、水解时间为5 h、温度为43℃、pH 7.6。经正交试验验证,复合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pH7.0,料液比1∶2,加酶量为1 400 U/g,水解8 h,DH可达42.62%。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提高海洋微藻两相发酵产沼气效率和产气过程的稳定性,开展了海水小球藻与养殖固废混合水解产酸特性的研究。探讨了水解料液的初始p H、料液浓度、接种量、藻液与养殖固废质量比(藻-废质量比)对海水小球藻水解产酸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料液p H为7.00时,更有利于料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料液总固体(TS)浓度增大,可有效提高料液VFA产率;当接种量为8%~12%时,料液中VFA浓度可提高90%左右。此外,控制合理的藻-废质量比,能够缩短水解产酸的启动时间,获得较高VFA浓度和系统稳定性。综合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料液VFA浓度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浓度接种量藻-废质量比,且当料液浓度为7%、接种量为8%、藻-废质量比为2∶1时,料液中VFA浓度最高,为4 760 mg/L。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和100L发酵罐中试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HJ02工业生产用的优化液体培养基和发酵工艺条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玉米粉8g/L、豆粕粉25g/L、硫酸锰30.8mg/L、硫酸镁5g/L、磷酸二氢钠0.52g/L、磷酸氢二钠2.33g/L;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7.0,最佳接种的菌龄是18小时。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WM-1的发酵条件,获得抑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本实验以嗜水气单胞菌为指示菌,以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对菌株WM-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菌株WM-1最适发酵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1.0%、牛肉膏1.5%、硫酸镁0.07%、磷酸氢二钾0.05%;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5、培养温度30°C、装液量20%、摇床转速210 r/min、培养时间48 h。在最适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下,菌株WM-1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22.5±0.50)mm,抑菌活性比优化前提高了40.6%。本研究为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材料、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应用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株水产用益生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工业化生产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活菌数量低、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和100 L发酵罐中试,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J02工业生产用的优化液体培养基和发酵工艺条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玉米粉8 g/L、豆粕粉25 g/L、硫酸锰30.8 mg/L、硫酸镁5 g/L、磷酸二氢钠0.52 g/L、磷酸氢二钠2.33 g/L;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 7.0;最佳接种菌龄是18 h。优化后培养基成本降低了50%以上,细菌浓度达到了7.19×109个/mL。  相似文献   

11.
以海带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pH以及料液比等条件对海带中碘、甘露醇及多糖等活性成分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9h、料液pH为2.0.在此条件下的浸提结果为碘0.347 g/100 g、甘露醇29.104 g/100 g、总糖3.502 g/100 g.  相似文献   

12.
以富含胶原成分的海产品下脚料为原料,经脱除杂蛋白、脂肪后,用海洋碱性蛋白酶水解,以Feton法检测水解产物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提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胶原肽。通过温度T(℃),pH值,酶料比([E]∶[S]),料水比([S]∶[W]),时间(min)单因素实验,选取合理水平,做L18(37)正交实验,最终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45℃、酶料比1∶150、pH8·0、料水比1∶4、反应30min,所得胶原肽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0·42%。与同浓度Vc、谷胱甘肽(GSH)相比,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有着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陈宏军 《畜禽业》2007,(10):53-54
通过发酵试验对三株芽孢杆菌进行筛选,并确定该菌株的最佳接种量、种龄和摇床速度。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条件为:加水量94%、温度30℃、180r/min旋转摇床48h。发酵液的水解度达到15.9%,比优化前提高了1.92倍。  相似文献   

14.
以水产加工废弃物小黄鱼头与鱼骨、日本鼓虾虾皮为原料,接种蛋白酶产生菌ZS2发酵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抗氧化活性及其肽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原料发酵一段时间后,肽的含量趋于稳定,15g左右的样品发酵后肽的含量维持在1600μg/ml左右;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在开始发酵30小时内处于较低水平,到发酵后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显著增强,鱼头鱼骨发酵液的抑制率超过50%;日本鼓虾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更为显著,抑制率在发酵102小时时超过80%。  相似文献   

15.
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固态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包括碳源、氮源、含水量、初始pH、接种时间、接种量等影响因素,并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的固态发酵工艺为:(1)培养基:麸皮19.5g,稻谷壳0.5g,豆粕1.0g,水22mL;(2)发酵条件:初始pH为7.0、接种时间20h,接种量为0.9mL。照此工艺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茵数高达435亿个/g。  相似文献   

16.
以健康刺参肠道的益生茵——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研究对象,以豆粕、葡萄糖和氯化钠为基础发酵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同时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扩大培养试验,得到其最佳种龄和发酵时间.试验确立该茵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氯化钠10g/L,葡萄糖2.5g/L,豆粕20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8℃,初始pH 7.5,转速170r/min,菌种接种量5%.以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在10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扩大培养试验,得到最佳种龄为24h、最佳发酵时间为32h,菌体细胞浓度最高达到8.5×109cfu/mL,芽孢生成率达到91%.研究结果为刺参微生态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为海水养殖专用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西洋鲑杀鲑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皮肤溃烂的大西洋鲑(Salmon salar)肌肉、肝、肾分离到一致病性的菌株(AB080226),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研究了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并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了在线Classifer和Blast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葡萄糖氧化发酵阳性,氧化酶检测阳性,0%NaCl生长;能利用甘露醇,不具运动性,能发酵麦芽糖,葡萄糖产酸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阴性;该菌属于气单胞菌属的细菌,在系统发育树上与杀鲑气单胞菌形成一个簇群,同源性高达99.9%以上。综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鉴定其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  相似文献   

18.
CQN-2是一株具有抗病、促生长等多种功能的肠道内源性解淀粉芽孢杆菌。为研究其最佳培养条件,从而为规模化生产发酵提供依据,本文以菌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CQN-2菌株的最适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QN-2菌株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细菌学蛋白胨,经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 g/L、细菌学蛋白胨30 g/L、糖蜜50 g/L、KH_2PO_4 0.5 g/L、MgSO_4 0.5 g/L、NaCl 0.3 g/L、Mn~(2+) 5 mmol/L、Al~(3+) 1 mmol/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0,接种量为3%、装液接种量25 mL/250 mL;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将CQN-2接种于5 L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36 h后的活菌数为3.03×10~(12) CFU/mL。  相似文献   

19.
黄海黄杆菌YS-9412-130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产低温碱性蛋白酶的黄海黄杆菌YS-9412-130突变株SW2-104为培养菌株,进行碳源、氮源、无机盐、起始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和接种龄等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以1%葡萄糖为碳源,以3.5%豆饼粉为氮源,无机盐:0.4%Na2HPO4、0.03%KH2PO4、0.02%MgSO4、0.1%Na2CO3、0.2?Cl2,起始pH值7.0,接种12h种龄的种子4%,20℃、250r/min的条件下在旋转摇床中培养36h,菌株产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海捕低值鱼加工利用率,合理利用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中的副产物,充分利用鱼类自身内源酶,寻求低值鱼精深加工的低碳高效利用,以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为研究对象,利用鱼类自身的内源蛋白酶将鱼体内的蛋白质酶解,在自然p H条件下,观察了液料比、自溶温度、时间对梅童鱼蛋白水解的影响,以可溶性蛋白/总蛋白的值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自溶条件。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的最优自溶条件为:液料比3.4,温度53℃,时间267 min。经过验证,可溶性蛋白/总蛋白的值为18.35%,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18.55%相比,相对误差1.1%,说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自溶过程中可溶性蛋白/总蛋白的值。在此条件下,测得水解度为15.84%,过0.45μm微滤膜蛋白质量比为9.83%。研究表明,该水解工艺可为生产鱼露、活性肽、氨基酸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