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稻曲病和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的2种重要真菌病害.真菌病毒是一类以真菌和卵菌为寄主的病毒,一些引起寄主真菌低毒力的真菌病毒具有生防潜力,可用来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评述了从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中分别发现并完成测序...  相似文献   

2.
 疫霉菌包括大豆疫霉等重要植物病原物,属于茸鞭生物界卵菌门,在进化上与真菌相差甚远;由于分离培养与遗传转化等相对困难,目前对其生长发育和致病机理的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综合运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方法,首先对植物病原卵菌与真菌的蛋白激酶特别是MAPK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然后对大豆疫霉MAPK的基因结构、蛋白功能域以及转录模式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病原卵菌比真菌含有更多的蛋白激酶(包括MAPK),且卵菌及其近缘物种硅藻的MAPK与真菌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大豆疫霉的14个MAPK中,4个具有非典型的磷酸化唇序列,7个含有PH、C2、WW、PAS等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其它功能域;转录分析表明,大部分MAPK可能在大豆疫霉生长发育与致病的整个过程或特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蛋白激酶特别是MAPK的分析揭示了植物病原卵菌(与真菌相比)在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与机制上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可为进一步研究疫霉菌MAPK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信号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内生真菌(Plant endophytic fungi)是生活在植物体内的一类真菌,在寄主中度过全部或近乎全部生活周期而不使寄主表现任何症状.迄今为止已发现禾本科80多个属的290多种植物中含有内生真菌,禾本科内生真菌主要是子囊孢子类核菌纲麦角菌科中的一些菌类,其中研究较多的是麦角菌属、瘤座菌属和香柱菌属.内生真菌长期生活在植物体内的特殊环境中,并与寄主协同进化,在演化过程中二者形成了互惠共生的关系.一方面,内生真菌可从寄主中吸取营养供自己生长所需,另一方面,内生真菌在寄主的生长发育和系统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生真菌在寄主体内只需少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带有内生真菌的草与不带菌的草在外观上没有任何不同,  相似文献   

4.
 真菌病毒在真菌中广泛存在,一些真菌病毒可以影响病原真菌营养生长、产孢和色素形成等性状。本文研究了真菌病毒在水稻稻瘟菌中的多样性以及其对寄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从发病水稻叶片上分离获得了120个稻瘟菌菌株,其中约52%携带dsRNA片段。菌株QSP5被2个基因组为dsRNA的病毒即产黄青霉病毒1-C(Magnaporthe oryzae chrysovirus 1-C, MoCV1-C)和稻瘟菌病毒3(M. oryzae virus 3, MoV3)所侵染。对菌株QSP5进行单个的分生孢子纯化,获得了仅携带MoV3的菌株QSP5-9。菌株QSP5与QSP5-9的产孢量、菌丝形态以及菌落形态存在明显差异,经研究推测MoCV1-C与菌株QSP5 的产孢能力衰退、菌丝生长和产色素异常相关。同时对MoV3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从稻瘟菌菌株QSP5获得了100个单孢分离物,通过对随机挑选的40个单孢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分离物100%携带MoV3,只有部分单孢分离物携带MoCV1-C。另外,从稻瘟菌菌株QSP5-9获得了94个单孢分离物,对随机挑选的45个单孢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分离物中均含有与菌株QSP5-9大小相同的dsRNA片段。根据以上结果推定MoV3在稻瘟菌菌株QSP5和QSP5-9及其无性后代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病毒从一株植物到另一株植物的传播有许多途径,如:机械传播、嫁接和芽接,此外,真菌、类菌原质体和其它微生物也可以把植物病毒从一个寄主传到另一个寄主。然而上述这些途径、大多数是关于病毒的水平传播,一般只涉及植物的同一代;但是病毒不仅可以跨过地理的距离在同一代的作物间  相似文献   

6.
丹麦尼尔高德(P.Neergaard)(1976)著的种子病理学(Seed Pathology)一书广泛地搜集整理了世界各地种子病害资料。这份名录是从这本书中选出林木种子病害编译的。病原按线虫、病毒、细菌、真菌序列列于寄主树木之下;寄主树种和病原按学名拉丁字母顺序排列(病毒仅列中名,不附英  相似文献   

7.
关于真菌和菌物译名的真实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Fungus(复数Fungi)一词含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狭义的,即分类学上属于真菌界(Eu-mycota)的真菌(True fungi);另一种是广义的,即历来包含许多真菌和假真菌,类真菌和共生菌的生物,例如粘菌、卵菌、地衣型菌和菌根菌等,在这一场合,应该翻译成"菌物"比较确切。为此作者认为:1995年第8版Ainsworth & Bisby's DICTION ARY OF FUNGI应该译成《安、比氏菌物词典》。  相似文献   

8.
应用于防治荔枝蝽象的平腹小蜂Anastatus sp,在繁蜂过程中往往因寄主卵种类不同,贮存时间的长短而造成性比的极大差异。作者(1981)报导了寄主卵的大小及寄主卵胚胎发育期的不同与子代蜂性比成正相关。为探讨寄主卵的营养与性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用了三种对平腹小蜂性比影响较大的寄主卵测定其卵浆水分,灰分,脂肪,蛋  相似文献   

9.
许多膜翅目寄生蜂在寄主栖息地和寄主定位过程中受化学刺激物的支配(Weseloh,1981;Noldus,1989),在寄主定向和接受行为方面,赤眼蜂利用多种来源于寄主的化学刺激物——利它素(Nordlund等,1976)。寄主鳞片及鳞片正己烷提取物可增强赤眼蜂寄主搜索反应和提高对寄主的寄生率(Lewis等,1972、1985;Shu等,1986;Noldus,1989;王锦举等,1990)。玉米螟赤眼蜂是亚洲玉米螟的优势卵寄生蜂(张荆等,1990),引进到德国后经室内研究表明,其对欧洲玉米螟卵的偏嗜性很强,箱笼及温室条件下对欧洲玉米螟卵  相似文献   

10.
稻瘟菌双分病毒MoPV2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稻瘟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每年造成水稻大幅减产。真菌病毒是指能够在真菌体内进行复制和繁殖的病毒,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资源。本实验从发病的水稻叶片上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获得纯化培养的稻瘟菌菌株YC13。菌株YC13携带多条dsRNA片段,其中片段F1与Magnaporthe oryzae virus 2(MoV2)的Coat Protein(CP)和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99%的同源性,确定为MoV2的基因组;片段F4、F5序列与双分病毒Penicillium stoloniferum virus F(Ps V-F)的RdRp和CP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具有69%和63%的同源性,命名为Magnaporthe oryzae partitivirus virus 2(MoPV2)。MoPV2的基因组含有2条dsRNA:dsRNA 1编码RdRp,dsRNA 2编码CP。根据MoPV2的RdRp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将MoPV2归属于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ae)G ammapartitivirus属,是一种新的真菌病毒。通过病毒粒子转染,将MoPV2转到稻瘟菌菌株RB11。与菌株RB11相比,带毒菌株RB11T25的分生孢子产生量显著减少,并且对大麦活体的致病性也有所降低,但其他生物学特征均无明显的影响。本研究在稻瘟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真菌病毒,该病毒能够使稻瘟菌致病力下降,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病毒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