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方法,采用303~580 nm中18个单波长太阳能灯于19:30-23:30,分4个时段,在林间开展诱杀研究,筛选诱杀栗山天牛的最佳波长、最适时间、诱杀容器的颜色,比较不同时段诱杀栗山天牛的雌雄性比和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结果表明:330 nm太阳能灯诱杀栗山天牛的总量(126.7头)和雄虫量(105.3头)最大,340 nm太阳能灯对雌虫的诱杀量(32.7头)最大;20:30-22:30时段诱杀数量最多;诱杀到的栗山天牛在4个时段雌雄性比逐渐增加,整体比为0.37∶1;红色容器的诱杀量最大。330 nm诱虫灯可作为诱杀栗山天牛雄虫的最佳灯具,340 nm灯可作为诱杀栗山天牛雌虫的最佳灯具。  相似文献   

2.
舞毒蛾食性广、危害重,是我国港口和出口船只的重要检疫对象之一。利用昆虫对灯光的趋避性,开展不同波长的LED灯诱杀舞毒蛾的试验,结果显示,波长365 nm灯诱虫效果最好;全光谱、521 nm(绿色)、585 nm(黄色)、603 nm(桔色)波长的灯未诱到或只诱到极少量舞毒蛾雌成虫,均未诱到雄成虫。研究筛选出的波长365 nm灯诱杀舞毒蛾效果好,且不伤害或少伤害天敌及其他非靶标昆虫,可为港口科学布灯控制舞毒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灯光诱杀具有延缓害虫抗药性、不污染环境、针对性强、对天敌影响小等优点,通过滤光灯、LED灯、单波长太阳能对舞毒蛾的室内外诱杀测试,筛选出了高效诱杀舞毒蛾的灯具,明确了可见光521 nm、585 nm、603 nm为舞毒蛾不敏感的波长;利用筛选出的单波长太阳能灯,明确了诱杀鳞翅目害虫舞毒蛾、杨毒蛾、赤松毛虫、微红梢斑螟、核桃楸大蚕蛾与鞘翅目害虫栗山天牛、铜绿丽金龟等的最佳波长范围为330~400 nm、上灯最佳时间(诱虫量最高时段中值与日落时间间隔1 h 27 min至1 h 56 min)、诱捕装置颜色、置盆高度、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参数,探索了经改良的LED灯对纵坑切梢小蠹的影响,建立了灯光诱杀害虫的技术体系,该项研究为推动绿色防控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单波长太阳能灯诱杀杨毒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杨毒蛾的方法,利用320~585 nm的单波长太阳能灯19盏开展林间诱杀研究。结果表明,365 nm太阳能灯对杨毒蛾总量和雄蛾诱杀量最大,368 nm太阳能灯对杨毒蛾雌蛾的诱杀量最大,以19:30-20:30时段诱杀效果最好。供试诱虫灯诱杀杨毒蛾总量的雌雄比2.1:1;18:30-19:30雌雄比最高,为7.5:1;21:30-22:30雌雄比最低,为0.7:1;4个时段诱杀杨毒蛾雌雄性比差异显著。蓝色容器的诱杀量较大,白色容器诱杀量较小;将装水容器放于距地面1.2 m高度比放在地面上对杨毒蛾有更好的诱杀效果。365 nm太阳能灯可作为诱杀杨毒蛾的最佳灯具,通过与筛选的最适时间、敏感容器颜色和容器高度组合,能够达到较好的诱杀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波长诱虫灯对蜀柏毒蛾成虫的诱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波长分别为300 nm、340 nm、380 nm、420 nm、460 nm、500 nm、540 nm和580 nm、功率8W的诱虫灯进行了蜀柏毒蛾成虫的诱集研究.结果表明:8种波长的诱虫灯诱集效果有差异,波长340nm、功率8W的诱集效果最好.波长340 nm、功率8W诱虫灯在60 min时间内对距离在180 m范围内的蜀柏毒蛾成虫具有诱集效果,但诱集率达87.1%以上的距离在120 m以内.  相似文献   

6.
铜绿丽金龟是金龟甲类害虫中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其分布范围广,危害植物种类多。为了有效控制铜绿丽金龟的危害,使用太阳能板作为电源和303~580nm波段内的18种波长诱虫灯及全光谱对照灯林间诱杀成虫。筛选出诱杀铜绿丽金龟的最佳波长为400nm,最适灯诱时间为20:30-21:30,装水容器颜色应首选绿色。使用筛选出的最佳波长、灯诱时间和装水容器颜色组合开展林间诱杀,可以达到无公害手段压低虫口数量,以及安全有效、绿色环保地控制铜绿丽金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老鹰窝山自然保护区鳞翅目害虫的方法,该项研究利用太阳能灯比较不同波长诱虫灯诱杀鳞翅目昆虫的数量,不同时期诱杀鳞翅目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每天3个时段的诱虫量变化。试验结果显示:340 nm诱虫灯的诱杀总量最大,显著大于380、420、480、545 nm诱虫灯和对照灯的诱杀总量。从7月13日至9月10日,灯诱鳞翅目蛾类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随日期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7月13日至8月8日,20:00-21:00、21:00-22:00时段的诱虫量占比超过总量的81.5%;8月11-18日,19:00-20:00、21:00-22:00两个时段诱虫量占比相对平衡,都为20%左右,20:00-21:00时段的诱虫量占比大于50.0%;8月21日至9月10日,19:00-20:00时段的诱虫量占比超过总量的38.9%,且19:00-20:00、20:00-21:00两个时段诱虫量之和超过总量的75.0%。掌握了保护区内重点监测的10种鳞翅目昆虫的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本研究使用10种不同光谱范围和峰值光波的诱虫灯,选择思茅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岳阳市进行野外诱集试验,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0盏诱虫灯中5#诱虫灯(光谱范围408.87~433.49 nm,峰值光波422.55 nm)效果最好,13#(光谱范围439.87~543.92 nm,峰值光波494.93 nm、498.57 nm)诱集效果最差;思茅松毛虫雄虫先于雌虫羽化,在雌虫羽化位点等待雌虫羽化后与之交尾;后期,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雄性比偏向于雌性。总体上,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性较多,表明思茅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结果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思茅松毛虫,同时为利用诱虫灯的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进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诱虫灯在防治经济林害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薄壳山核桃、八角经济林中,选用高压汞灯、普通黑光灯、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虫灯对害虫的诱杀。结果表明,频振灯与黑光灯的诱虫种类基本相同,高压汞灯的诱虫种数明显少于频振灯和黑光灯;数量上频振灯比普通黑光灯和高压汞灯诱集害虫的数量都多,并能减少对天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及其最佳诱集波长,利用8种不同波长范围的诱虫灯,在云南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武冈市开展了诱集试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和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试验诱虫灯中5#效果较好,8#诱集效果较差;2)羽化初期(10月8日之前),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雄虫数量高于雌虫;3)10月9日开始,每日诱集云南松毛虫雌虫数量均高于雄虫(雌虫占总数量的50%以上,高峰时达到77.78%);4)试验所用诱虫灯除8#外,其余诱虫灯诱集数量与总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每种诱虫灯诱虫量都能够反映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变化。5)总体上,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雌性较多,从侧面表明云南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和防治云南松毛虫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模毒蛾Lymantria monacha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重大森林害虫。通过对模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技术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诱捕器诱虫效果不同,圆筒型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较好,方形的较差;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虫效果的影响不同,设置在树冠下层和中层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好,上层的较差;不同设置距离的诱捕器的诱虫效果不同,随着设置距离的增加,诱捕器的诱捕量逐渐下降,设置于距林缘50 m的诱捕器诱虫效果最好,性信息素诱捕器的最远引诱距离可能为280 m。研究结果为利用性信息素对模毒蛾进行种群监测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防治突发性森林害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突发害虫主要虫种--天幕毛虫和舞毒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80%以上防治效果,确定了最佳防治时间,同时又与人工摘茧、化学防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用该灯防治天幕毛虫、舞毒蛾两种害虫,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频振灯诱捕春尺蠖成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洛浦县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捕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成虫,结果显示,2000年3月2日-30日全县布设34盏频振灯实施监测,平均单灯诱蛾量为1 084.7头,最高2 589头,单灯日诱蛾量最高达1 400头;全县180盏频振灯3月份共诱蛾429 148头,单灯诱蛾155.9头/d.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寻舞毒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生产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舞毒蛾成虫进行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诱杀成虫可达靶标害虫的73.4%,卵块数量大幅度下降,防治成本降低135~330元/hm2.  相似文献   

15.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害生物防治是一个普遍问题,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极为重要。在林间田间下研究了7种杀虫剂和2种类型杀虫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7种杀虫剂中,20%除虫脲悬浮剂1500倍液、48%噻冲啉悬浮剂24000倍液和10%甲维·虫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最佳,施药后14 d防效均在89.0%以上;采用频振式黑光诱虫灯诱杀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均明显多于光波共振式太阳能杀虫灯,且对有害生物防治效果优势明显。为此,建议在有条件安装杀虫灯的林场,可采用频振式黑光诱虫灯并结合高效低毒杀虫剂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无公害防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灯诱栗山天牛成虫更加经济有效的方法,利用太阳能灯诱灭虫器装上诱集效果最好波长的灯管和食物源引诱剂,对栗山天牛成虫进行了林间诱杀试验。结果表明:2017年栗山天牛成虫在辽宁省宽甸县出现的高峰期是7月21日,每日单灯平均诱集量最高达212.7头。7月12日的雌性比率均值最低(0.50),栗山天牛发生前期诱集雄虫较多;而7月16日至8月9日的雌性比率均值都大于0.50,诱集雌虫较多;7月26日以后诱虫数量开始下降;诱杀成虫的最佳时间是7月16-26日。采用太阳能灯诱灭虫器并结合使用食物源引诱剂能自动淹杀诱来的天牛成虫,诱杀效率高,值得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技术研究表明:三角型粘胶板诱捕器、奶盒型诱捕器和圆筒型诱捕器对舞毒蛾的诱捕效果不同,三角型粘胶板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最好,圆筒型诱捕器次之;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捕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设置高度为5.5 m的诱捕器诱捕作用最强,3.5 m次之,1.5 m最差;雄蛾对人工合成信息素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白天,从8∶00持续到22∶00,反应高峰在14∶00,反应模式为"单峰式-白天型"。  相似文献   

18.
应用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森林害虫和果园害虫灯光诱测,共诱捕到10目26科46种11 575头昆虫,林业害虫中鳞翅目占总虫量的72.8%,鞘翅目占总虫量的23.45%.虫情测报灯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诱集益虫数量极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诱杀工具应用于林果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华裸角天牛Aegosoma sinicum White已成为北京城区危害大龄柳树的首要钻蛀性害虫,具有明显的弱寄生性,常将树体蛀空,导致随风折或倒伏,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笔者经过近三年监测,摸清了中华裸角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不同波长的灯诱实验,初步总结了诱捕中华裸角天牛的特定波长,探讨了该天牛对不同波长频振式杀虫灯的趋性,对频振式杀虫灯在诱杀锯天牛亚科薄翅天牛属害虫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有效地监测苹小吉丁林间发生动态,寻找无公害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首先在室内利用5种波长单色光对苹小吉丁进行了敏感波长的选择性试验,然后在野外苹果园内悬挂9种波长粘虫板对苹小吉丁进行了诱集对比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苹小吉丁对5种波长单色光具有不同程度的趋性,依次为:530 nm>590 nm>450 nm>380 nm>650 nm,雌虫的趋光反应率显著高于雄虫。从光强度试验结果来看,苹小吉丁对5种单色光的趋性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高。从林间诱集试验结果来看,9种波长粘虫板对苹小吉丁诱集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绿色(550 nm)和蛋黄色(580 nm)粘虫板对苹小吉丁的诱集效果最好,3d最大诱捕量分别达到7头·张^-1、6头·张^-1,单位时间平均诱捕数量分别为2.86头·张^-1、2.70头·张^-1;对紫色和红色粘虫板趋性最弱。[结论]苹小吉丁对530-590 nm范围内的波长比较敏感。波长为550~590 nm粘虫板可作为苹小吉丁林间种群动态观测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