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谈谈小麦联收机的社会效应小麦联合收割机(下简称“联收机”),是将小麦收割、脱粒、清选、装袋等项作业集于一身的农业机械。1994年河北省新增3400台,比1993年增长54.6%,增长幅度历史之最。1995年又增加1千多台。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增长幅度?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如下浅见,与同行商榷。(1)购买联收机能致富中型自走式联收机每台7万元左右,每小时可收获小麦8亩左右;背负式联收机每台2万元左右,每小时收获小麦4亩左右。,一个麦收季节一台自走式联收机能收获小麦1200亩;一台背负式联收机可收获…  相似文献   

2.
一、安徽省稻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 稻、麦是安徽省两大主要农作物,历年播种面积在3300万亩左右,随着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提升行动的开展,稻、麦单产逐年提高,总产稳步增加,稻麦生产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升。据统计,2007年全省耕种收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了53%,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特别是小麦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了98%、83%、95%;水稻的机收水平也接近了80%。但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汉中市农业属于麦(油)稻轮作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160万亩,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优质区,同时也是陕西省最大的水稻产区。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逐步推进和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中近50%的青壮年劳动力(有些地方甚至70%)外出务工或经商。因此,夏秋大忙季节劳动力非常紧张,农业劳务费用成倍上涨,农民迫切要求用联合机收代替人工收割水稻,从而带动了水稻联合机收市场迅速发展。但由于当地处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控制灌溉具有明显的节水、高产效果。水稻控制灌溉可节水50%,增产10%;大面积推广运用可节水3000m3/hm2,增产750ks/hm2。小麦控制灌溉可节水65%,增产20%;大面积运用可节水2500m3/hm2,增产1000kg/hm2。水稻控制灌溉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为2.85kg/m3;小麦为7kg/m3。该技术投资少,方法简单,易操作。分析了水稻、冬小麦控制灌溉的作物需水量的试验数据,提出了其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8月28日,武穴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积极落实秋冬农机化生产工作,并以武发[2014]14号文件形式,将省农机局下达武穴市的工作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镇区人民政府。 (1)目标任务:油菜、小麦全程机械化面积20万亩(1hm^2=15亩),推广油菜直播机30台,薯类机械化种植5万亩,红薯机械化种植1.5万亩,全市水稻机收水平达98%。  相似文献   

6.
至2009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352.6万kW;全年完成机耕作业420万hm^2(6300万亩)、机收作业234.4万hm^2(3516万亩)、机械化育插秧8万hm^2(120万亩)、机械化植保作业76.7万hm^2(1150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40.5%。据统计资料,2009年全省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总从业人员的比重降到了39%。标志着我省农机化发展步入中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2BTF-24/28型套种施肥小麦播种机由(见图1)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研究所研制,是施肥、套种兼作的小麦播种机具,可满足麦田套种全生长期的机械化作业,填补了国内小麦套种机具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杨玉栋  李峰 《广东农机》2009,(12):68-68
据统计预测,2009年江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将达到158.20万千瓦,比上年(156.57万千瓦)增长1.04%。全市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60.9%,比上年(57.78%)增长3.12%。其中:拖拉机拥有量3.1919万台,比去年(3.1363万台)增加556台;机耕率达95.5%,比上年(94%)增加1.5%:水稻插秧机276台,比去年(115台)增加161台,水稻机插秧面积达11.5万亩,比上年增加2倍多,机栽率达到4.16%;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朱永 《湖南农机》2005,(6):16-17
1前言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农村家庭燃料的主要来源,并被广泛地用作饲料、肥料和工副业生产原料等。安徽省五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小麦年种植面积6.67万 hm^2(100万亩),玉米1.333万hm^2(20万亩),大豆12万hm^2(18万亩),水稻3万hm^2(45万亩),花生2万hm^2(30万亩).农作物秸秆颇丰。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但秸秆的传统利用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0.
1良田 适宜种百合的田,必须具备无污染、高燥、肥沃、沙性、杂草少、特别是恶性草少。 2良制 百合栽培目的是鳞茎,而鳞茎长在地下,常遭受病虫而不知;生育期长,播收季节要求严格,作物搭配不当,既影响百合收成,又波及系统生产力,减少收益。所以耕作制度就成了百合生产的前提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是:   (1)复种方式 在江西各地均适用的"百合--晚稻"复种方式,有季节衔接好、病虫少、系统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   (2)轮作 百合忌连作,因为连作病、虫严重。轮作,是一种不费工本、不用农药、没有污染和残毒而能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近5亿亩,占世界水稻种植总面积的3%。我国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由于南方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换茬季节紧,再加上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多,造成农忙季节用工矛盾相当突出。因此用机械取代人工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广大农户的迫切要求,因此对收获机械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南方水稻田块一般都在1~3亩左右(还有一部分在0.5亩以下的),运输道路都比较狭窄并多沟渠.机具通过时往往需架桥填沟;水田钻重土壤较多,底…  相似文献   

12.
4.谷子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 (1)轮作倒茬。由于谷子产区的自然条件、作物种植结构、种植制度及生产水平的不同,所以轮作方式各有特点。山西省忻州市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一年一熟轮作制,其轮作模式有大豆—谷子—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玉米(大豆);燕麦—谷子—豌豆;胡麻—谷子—荞麦等。  相似文献   

13.
小麦套种玉米间作马铃薯复播大白菜立体种植技术(二)1.种植方式(1)种植带设计。小麦、玉米、马铃薯和大白菜4种4收形式是:400厘米为一带,从边线60厘米处起弧形垄,垄高20~30厘米,垄底宽40厘米(见图1)。(2)种植顺序。①9月下旬,在240厘...  相似文献   

14.
汉寿县周文庙乡南台村,距县城仅8km,全村5个村民小组人口1024人,耕地面积186.7hm^2(2800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13.3hm^2(4700亩)。2008年,南台村列为常德市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2010年,南台村被定为水稻高产示范基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通过近两年的发展,南台村的农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小麦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栽培技术(以下简称“地膜小麦”)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提出的一项促进小麦生产再上台阶的新技术,它与常规小麦种植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节水,提高地温和化肥利用率,增产增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小麦一般可使小麦生长期内亩节水50~100立方米,提高地温3~5摄氏度,平均亩产392.7千克,亩增产140.5千克。其中,水地膜小麦亩产432.7千克,亩增产121.2千克,增幅38.9%;旱地地膜小麦亩产300千克,亩增产140.4千克,增幅88.0%;地膜冬小麦亩产290.8千克,亩增产131.0千克,…  相似文献   

16.
4L~0.75M全略人联合收织机是山东鱼台机械厂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开发的初产品,该机采用背负式安控,全用人工作,可与泰山一150、170、石家在一150、170$往机田套使用,主要用于收获小麦,也可收获水稻,一次可连续完成收割、输送、脱粒、情选、装技等作业,具有征纵灵活、结构d单.使用维修方便,可月住好、综合效益高等特点.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丘陵项能充分发挥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地块作业,深受用户欢迎.该机已于1996年6月通过鉴定。喂入量(4/S)075生产$(亩/h)2~4总损失率(%)<2食杂车(%)<5创茬(mzn)!50~300…  相似文献   

17.
推进水稻机插秧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发展成效显著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09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4.44亿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5.3%,低于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其中水稻机耕水平为82.4%,机械化栽植水平16.7%,机收水平56.7%。在水稻生产主要环节中,水稻机插秧水平最低,但近几年呈现加速发展势头,主要有5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8.
加气灌溉对麦秸秆还田后土壤还原性与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添加微纳米气泡的加气灌溉对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轮作区水稻生长的影响,并提出合理进气量的加气灌溉方式,设置6个处理(无秸秆还田不加气灌溉(CK)、小麦秸秆还田不加气灌溉(ST)、小麦秸秆还田+进气量0.3L/min加气灌溉(SO1)、小麦秸秆还田+进气量0.5L/min加气灌溉(SO2)、小麦秸秆还田+进气量0.7L/min加气灌溉(SO3)和小麦秸秆还田+进气量0.9L/min加气灌溉(SO4))开展水稻盆栽试验,观测不同处理下的土壤还原性状况以及水稻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会显著增强土壤的还原性状况,微纳米加气灌溉可以改善土壤还原性,且随着进气量的增加改善效果逐渐增强,当进气量为0.9L/min时,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Fe2+含量、Mn2+含量最高可降低48.66%、56.11%和42.76%;进气量在0.5~0.7L/min时的加气灌溉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缓解秸秆还田带来的水稻生长前期生长受到抑制的问题,促进水稻根系良好生长,利于水稻光合作用的有效性,促进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微纳米加气灌溉处理较无秸秆还田以及秸秆还田不加气灌溉处理最高可增产19.7%。综合考虑添加微纳米气泡的加气灌溉对于改善秸秆还田后土壤的还原性以及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推荐使用溶解氧质量浓度为8.06mg/L的微纳米气泡水(SO3处理)对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后的水稻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水稻生产机械化速度明显加快。至2004年底,全国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达180万hm2(2700万亩)、机械化栽植水平水平达6.8%,水稻机械化收获面积773,33万hm2(11600万亩)、收获机械化水平达2913%。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水稻采用机械化插秧可增加产量5%。10%、机械化收获可减少谷粒损失0.8%~2%。因此,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位于珠三角西南部的南端,面临银州湖,背靠古斗山,耕地多为梯田,田块面积不大,机械作业相对较为困难。在上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水稻机械化插植面积逐年增多,2008—2011年的水稻机械化插植面积分别是90hm2(1350亩)、182.8hm2(2742亩)、322.6hm2(4839亩)和444.8hm2(6672亩);机插率分别是:4.7%、9.5%、16%和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