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热的动物。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极为明显 ,据有关资料介绍 ,当温度达 2 4~ 2 6℃时 ,奶牛进食开始下降 ,在气温上升到 2 8以上时 ,采食量减少 2 0 %左右 ,产奶量下降可达 2 5 %以上 ;其下降幅度与牛产奶量成正比 ,乳脂率下降 3%左右。到 36℃~ 37℃时 ,奶牛普遍食欲下降 ,采食量减少 ,营养呈负平衡。这时奶牛运动迟缓 ,躺卧时体躯伸展、呼吸频率增加 ,呼吸促迫 ,唾液增加、张口、吐舌 ,体温升到 39~ 40℃ ,甚至40℃以上 ,产奶量及乳脂量同时下降 ,繁殖力下降 ,发病率增高 ,出现明显热应激症状 ,甚至死亡。高温季…  相似文献   

2.
1什么是热应激反应?70%以上的奶牛呼吸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DMI)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定义为奶牛的热应激反应。2主要表现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干物质采食量(DMI)减少,饮水量增加,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下降。在热应激的情况下,奶牛要比平常多消耗能量以抵御高温,所以,奶  相似文献   

3.
夏季奶牛生产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季高温会对奶牛造成热应激,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亦受到很大影响。连续数日极度的高温天气甚至会导致牛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应在夏季采用降温系统进行环境控制。1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荷斯坦奶牛的最适泌乳温度为4.4~21.1℃。日均环境温度达到24℃时,奶牛产奶性能就会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2.2℃,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8%~12%,产奶量降低20%~30%。热应激还影响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以色列,奶牛的受胎率冬季为50%,夏季降到20%以下。一般认为,在18~34℃气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所以,改善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就成为提高全年产奶量的一条重要途径。1高温给奶牛带来的危害高温季节,牛体散热困难,当受高温应激时,必将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营养呈负平衡。因此造成的后果便是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和乳脂量同时下降、产奶峰值降低、泌乳曲线的持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尤其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易造成奶牛的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降低经济效益。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夏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应正确分析夏季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原因并围绕提高产奶量认真做好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奶牛一般情况下耐寒不耐热.高温季节牛体散热困难。当奶牛受高温应激时.体温容易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牛食欲不强,采食量下降.营养呈现负平衡,进而造成奶牛体重下降,体质变差,产乳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力降低,发病率上升,严重者导致死亡。据笔者对珠海地区各个奶牛场的详细调查,2003年4~6月份,由于受高温影响,奶牛  相似文献   

7.
奶牛比较耐寒而不耐热.温度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温度高于20℃时,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温度超过27℃时,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时,采食约减少20%;超过40℃时,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温季节热应激对养牛业影响很大。根据我国历年来生产资料显示:每年的高温季节奶牛的产奶量最低,下降幅度为全年月平均产量的15%左右,最高可达20%;而奶牛的发病率为全年发病率的40%~50%左右。所以奶牛能否顺利度过高温季节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高温季节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1.1产奶量下降热应激能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机体的内分泌机能紊乱,影响奶牛泌乳,导致产奶量下降。1.2奶牛发病率升高高温季节,天气闷热,饲草饲料在高温作用下,容易发生霉变,降低适口性或…  相似文献   

9.
奶牛是怕热不怕冷的动物,在高温环境中,牛体散热困难,使体温上升,牛体物资代谢发生障碍,使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6~23℃,超过上限温度27℃时,产奶量减少50%~75%,经济损失大。为减缓热应激对奶牛的有害影响,必须采取防暑降温的有效措施,以保证奶牛正常产奶和安全度夏。1改善环境牛场内地面以逸待劳种草覆盖,降低地面温度。房顶种藤蔓或盖草帘子增加隔热性能,隔断辐射热,防止太阳把屋顶晒透。牛场四周和运动场地栽树蔗荫,可降低日光辐射热40%以上,能提高牛采食量1%,可多泌乳4.6kg,也可在运动场和牛舍饲养门窗外搭盖凉棚,…  相似文献   

10.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慢,当受到高温刺激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内营养呈负平衡,造成奶牛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率下降,患病和死亡率增加.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高温、高湿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夏季的奶牛场,由于温度和湿度上升,奶牛普遍经历着“热应激”。母牛舒适度是奶牛生产性能能否达到最大的关键。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20℃、湿度高于85%,母牛开始遭受热应激,其具体表现为牛场70%以上的奶牛呼吸频率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泌乳母牛自身产生大量体热,如果畜舍内空气流通不利,母牛自身体温就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十分接近,那么高温高湿就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进而降低奶牛繁殖性能。除此之外,在夏季新的饲草料的供应变化(饲料种类变化包括高浓度精饲料、新刈…  相似文献   

12.
高温季节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改善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高产的重要途径。奶牛最适温度为8℃~16℃。在-30℃严寒中仍能生活和产奶,在气温超过26℃的夏季,奶牛会产生热应激,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食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奶需要,体重减轻,体况、产奶量、乳脂率及繁殖力均下降,  相似文献   

13.
春季和秋季,奶牛产奶量较高,夏季由于高温高湿,产奶量下降。因此,奶牛舍设计应以防暑、降温、降湿为主。另外,由于奶牛排泄量大,空气污染较严重,因而奶牛舍的通风换气很关键。1牛床1.1长度:以1.7~1.8米为宜。如果牛床过长,牛排出的粪尿则不能直接落入粪尿沟,堆积在牛床上会造成污染;牛床过短,牛容易卧在沟边,并易滑跌摔倒,造成损伤或流产事故。1.2宽度:根据奶牛的体型和是否在牛床上挤奶而定,如果在牛床上挤奶,牛床宽1.2~1.3米较为适宜,不挤奶的牛床宽1~1.1米。1.3地面和坡度:牛床的地面要求防滑,不过分磨蹄,不透水,便于清扫,如用水泥应…  相似文献   

14.
牛的体温一般为38℃左右,奶牛生产的适宜温度是4~24℃.炎热的夏季,当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时,由于热传导和辐射,牛体体温往往上升至39~40℃以上,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等现象,进而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发病率提高,产奶量降低(一般产奶量比适宜温度降低25%~50%),尤其高产奶牛更为明显,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进入每年6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到8月份在华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夏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奶牛较耐寒而不耐热,所以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现就奶牛夏季饲养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防暑降温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气温高  相似文献   

17.
蹄子病是牛场的常发病之一,雨水较多、气温高的夏季是蹄子病的高发季节,如果对牛蹄的日常保健护理不当,就会增加发病率,降低奶牛的产奶量,影响其繁殖力,缩短奶牛的利用年限,严重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夏季到来之前牛场要采取以下措施:1调整、优化夏季日粮配方,防止营养不良夏季高温的热应激必然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如果还使用以前的日粮配方,就会出现奶牛营养缺乏和不平衡等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更会降低奶牛机体的免疫力,增加牛蹄子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朱磊  雷蕾  崔超 《中国乳业》2012,(7):42-43
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奶牛极易出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等症状,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温高湿对奶牛泌乳量和繁殖率的影响,并从改善饲喂方法,调控牛舍环境,保持电解质平衡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应对高温高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年龄、胎次、生产性能相近的8头娟姗奶牛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牛在TMR饲料中添加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对照组牛不添加。分别测定两组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呼吸、直肠温度等指标。研究表明: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奶牛采食量10.77%,提高产奶量8.96%,而呼吸频率、直肠体温均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20.
进入每年6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到8月份在华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