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生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阐述了生态位的基本概念,综述了生态位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给出并分析了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分离的常用度量公式,为完整的理解和应用生态位理论提供了捷径.  相似文献   

2.
污染生态退化与生态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态退化与退化生态学、污染生态退化与生态整治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解决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必须将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结合起来进行生态整治。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饲料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磊  张璐 《饲料博览》2001,(1):17-19
近几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忽视了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且这种情况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食物富含营养、卫生、安全,因此,生产绿色畜产品和加强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从根本上治理畜牧业的污染问题,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绿色畜产品。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生态饲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国自 1995年提出生态营养的概念以来,许多专家进行了探索。本文就生态环境与生态饲料两方面作简述,以供参考。 1畜牧业…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动物生态学中环境与种群落、环境与种群、环境与个体发育间的关系及宏观调控评价分析的数学方法,运用动物生态学原理指导畜牧业(广义动物生产)生产,提出建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论点。  相似文献   

5.
何光荣  刘雷  曾慧卿  郑子英  刘香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02-9204,9262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江西省饶河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饶河生态功能区(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3.59 hm2,生态盈余亏损0.27 hm2,扣除森林生态用地之后,其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59 hm2,人均生态盈余亏损1.00 hm2,表明当前饶河源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系统难以支持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带来的负荷,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从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现状,保护面临的困惑以及人类活动在该地区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把伦理道德的范围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论述了在青海省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紧迫性,现状、措施和方法。从生态伦理教育的角度强调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持续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2002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对山西省2001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2001年的人均生态足迹量为2.491 941 hm2/cap,扣除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后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810 258 hm2/cap,生态赤字达1.681 683 hm2/cap;通过分析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表明山西省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通过计算分析2001年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表明山西省的发展能力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4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测度辽宁省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水平,运用熵权法从时间序列上对辽宁省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4年辽宁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从风险级降为预警级,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较大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土地监测水平;减轻工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不利影响,加快生态工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严守土地利用规划,突出重点区域的保护与治理,保护湿地、林地、草地等"绿色"土地及公众与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等土地生态安全保护的生态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欣  葛京凤  梁彦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21-5623
在生态安全评价中,生态足迹模型已广泛被采用,但这些研究多是静态评价,应用生态足迹方法定量计算赞皇县1975~2002年的生态安全度,从时间序列、生态足迹构成和生态压力状况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时间序列上,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已出现生态赤字;生态足迹构成上,各土地类型供需结构不平衡,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生态压力状况上,28年间压力指数增幅为1.66,且随时间呈增大趋势。并针对生态安全状况,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蒲金涌  姚小英  王立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75-10577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水市2004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水市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785hm2,比全国水平低0.52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7hm2,比全国水平低0.03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1hm2,超载率为72%,生态压力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天水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78~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0.5508 ha逐年增加至2002年的1.1059 ha,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9517 ha逐年减少到0.8102 ha。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陕西省1978年的生态盈余为0.4009 ha,1992年出现生态赤字,2002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0.2958 ha。预测陕西省2010年和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1.2013 ha 和1.2528 ha,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是0.7638 ha和0.7198 ha,其人均生态赤字分别达到0.4378 ha和0.533 ha。说明陕西省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2.
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红  刘雷  郑子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59-15361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基于现状提出了实现抚河源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人类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其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足迹为1.2503hm^2/人,生态承载力是4.1476hm^2/人,生态占用率为0.3015,草地的生态占用率为11.535,水域的生态占用率为5.386,说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虽在整体上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但其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尚处在不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大豆生态类型与生态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河南省大豆品种资源十分丰富。50年代,在全省开展了大豆地方品种搜集工作。1979、1987年又进行了补充搜集,共征集大豆栽培品种资源1800多份。经整理合并后保留526份,其中地方品种476份,育成品种(系)50份。本文在对大豆主要生态类型鉴定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河南省大豆栽培品种资源的主要生态特点及其类型的地理分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的价值生态是建立在对生态之理性综合认识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可以展开为三态和谐,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人与社会(人)之间的人态和谐、人自身的心态和谐。三态和谐作为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赋予了人本理念新的理解。它吸取了物本理念的合理内核,在重视“人”的同时也重视“物”,光大了原有人本理念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将人不仅视为责任主体,而且看做创新主体、享用主体。  相似文献   

16.
刘强  彭晓春  周丽旋  张杏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45-11347,11374
以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方法为基础,依据广东省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出广东全省及各地级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尝试确立省内各地级市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级市生态足迹均呈现赤字状态,赤字水平由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向外逐渐递减;应支付生态补偿金的地区基本为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级市,而接受补偿方多为河源、揭阳等珠三角外围经济欠发达地级市。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大自然不当的行为引发了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已经严重危及人类自身,其中对自然资源的不当开发利用是引发生态危机的主要因素。要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只能是走生态文明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必须依靠生态法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计算得出2008年株洲云龙生态新城的总平均生态足迹和实际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其生态承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草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出现了生态赤字.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从生态足迹的产出与供给入手,加强科技研发,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加强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加大力度保护耕地,鼓励建楼房,达到降低土地破坏而提高生态承载力的目的,从而维持整个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湖南省张家界市各类土地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基于生态足迹分析,计算张家界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期土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和生态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依据标准化生态压力指数评判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2000—2020年张家界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增长了52.4%;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稳定;生态赤字增长了1.45倍;生态压力指数亦上升,增长了52.2%。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呈波动变化,总体处于不安全状态,土地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表现为不安全区域与草地和水域重叠,安全区域与林地重叠。  相似文献   

20.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富有深厚的伦理意蕴,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他有"珍惜生命、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有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基本原则,还有"弋不射宿"的生态资源节约观等,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日益显示出对人类生态实践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