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珏  石焱 《花卉》2019,(2):52-5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升,公园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了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本文以世博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世博公园养护评价的标准。从世博公园养护评价体系中的组织体系、人员体系、责任分工体系入手,探究世博公园对基础环境、普通植物与特殊植物的具体养护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惠大东 《现代园艺》2022,(16):189-19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因而对城市公园建设水平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传承文化等重要作用。鉴于此,以公园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针对把握管理要点及提升公园服务品质提出精细化管理建议,旨在为推动公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延梅  高云 《花卉》2017,(14):69-70
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绿化设施建设呼声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园林绿化规范体系逐渐完善,有效提高了园林绿化建设规模。城市山体公园利用立体形式绿化,给人们展示了不同的山体绿化环境。城市山体公园能够很好展示一个城市文化气息,展示公园独特文化内涵,当下如何保证山体自然景观基础,加强山体公园与城市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当下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工作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以延安森林公园为例,简要分析了这类城市山体公园规划建设方案选择,以期为后面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领域,主要遵循科学性、生态性、艺术性等基本原则,又要关注人们的所思所行,致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景观设计中乃至以后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课题。通过介绍景观生态学内容,从“对黄河口生态旅游公园的改造更新来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视角入手,实地走访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入海口地域,以探究景观生态学下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公园设计原则,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再改进策略,打造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新体验承载地和集聚中心并以此弘扬黄河文化,让人们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5.
遗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记忆,是人类文明发展所遗留下来的财富。随着人们对遗址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遗址开发日益得到了重视。在众多的遗址开发方式中,遗址公园这种集遗址文化保护、休闲娱乐、美化环境于一体的模式,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青睐。由于缺乏针对于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相关专业理论的引导,在我国遗址公园的景观建设中出现了遗址利用过度、遗址文化内涵表现力不强、景观建设违背历史原真性的诸多问题。本文就杜陵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曹慧洁 《花卉》2020,(12):75-76
河道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生命的源头,河道公园的设计是对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最好的表达。河道是城市文化的起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在进行河道公园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其整体性,使河道公园更好地体现城市历史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产业也在不断地调整升级,河道公园的改造升级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所有沿江沿河城市几乎都有河道公园的存在。本文将以我国的河道公园现状为基础,探讨河道公园的提升改造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何晓霞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00-100,111
随着城市公园建设的突飞猛进,如何更好的展现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注重公园的人性化、体现公园的个性化、增加公园的文化内涵、加强公园管理等四个方面,探讨提升城市公园的品位,以期达到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完美融合,展现城市公园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肖懋汴 《现代园艺》2023,(14):107-109
公园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何在满足功能需求和生态环保的基础上,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符号,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公园景观颇有研究意义。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萍乡市鳌洲公园二期景观工程为例,阐述了传承萍乡鳌洲书院文化的公园总体构思、规划布局和文化节点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实践探讨传承书院文化的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姬瑞华  李凌  范洲衡 《现代园艺》2023,(16):170-172
公园是公共活动空间,是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且在维持城市生态可持续性、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能引起人们对公园生态系统重视和保护。论述了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现状和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并通过检索分析大量文献,总结出不同类型公园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为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政府推进了市政建设项目,如公园景观绿化建设。项目建设考虑各环节,采取有效的施工工艺控制,提升工程质量,致力于打造精品工程。本文分析了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潘萌萌 《现代园艺》2023,(17):126-128+131
古遗址文化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复活价值。在遗址公园公共设施系统中,古遗址文化所蕴含的重要内涵与历史价值应当像考古文物一样被利用与传承。鉴于目前很多遗址公园的公共设施呈现“千园一面”的低品质开发和批量化设计现象,提出将考古遗址文化融入公共设施设计中,结合具体案例的示范与解读,提炼出古遗址文化在遗址公园公共设施设计中的4种应用方式。研究结果为提升遗址公园公共设施的文化属性和建设品质提供思路,也为遗址公园开发等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森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森林公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游客量的增加对森林生态环境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人们逐渐重视生态旅游的模式。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分析了上海共青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丰富的花事活动与娱乐旅游资源,从景观建设生态化、养护作业生态化、生态检测体系的建立、公园文化内涵的提升、设施与资源利用生态化5个方面分析了共青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宗怀 《现代园艺》2011,(11):155-156,158
文化是公园的灵魂,是公园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介绍深圳公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简述公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公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了公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希望在公园文化建设与传承方面对公园建设和管理者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以各种生态系统环境的缩小、毁坏或是消失为代价,湿地生态系统的毁坏和消失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详细系统的探究,以期能帮助湿地公园更顺利地完成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公园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场所,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对内承载市民的日常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在当前国内一些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一些早期建设的公园经过10多年的使用,显得老旧,与当下周边环境和审美不符.因此,大量老公园希望可以通过改造提升,重新激活景观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社会和人们的需求.以马鞍山晓塘春色公园改造设...  相似文献   

16.
林萌 《现代园艺》2022,(2):76-78
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与风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出发,以三江口生态公园为例,分析公园景观现状,探讨景观提升方法;以"保生态、通廊道、显文化、聚活力、创意境、塑网红"为策略;以"福文化"为特色,打造八福节点,塑造最美滨江岸线,提高现有景观水平,建设最美榕城福岸。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逐年上升,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对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水平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就为城市人文景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务件,为了满足城市人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我国很多大城市都开始建造开放式公园。但值得注意的是,开放式公园的资金投入量大,管理难度也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很多开放式公园在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开放式公园经济效益提升,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开放式公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实际经验,提出了加强开放式公园管理的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常营回族乡五里桥郊野公园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建设背景和前瞻性的设计策略,以期最大限度提升五里桥郊野公园的功能性、文化性和景观性,在满足郊野公园基本特色及周边居民和游客使用需求的同时,为北京特色化的郊野公园向城市公园转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遗址公园顾名思义是为某一历史文化遗址而建造的公园,那么遗址是主题、是核心,公园是从属,是为保护遗址和展示遗址而建的。整个公园从规划设计构思到建设全过程,必须服从于遗址主体,使人们在观赏、休闲的同时,领略先民们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精髓。这种建立遗址的方法最有效地保护了历史文化遗址,并且增加了城市绿地,开辟了城市周边公共休闲场所,缓和了当今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郭威 《花卉》2020,(10):113-1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周围环境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在东北公园中宿根花卉是主要的应用植物,种植宿根花卉可以改善东北公园的生态环境,提升公园建设的美观感,基于此本文将对宿根花卉在东北公园的应用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在公园中应用宿根花卉的优势所在,在公园花坛、绿地以及代替草坪方面提出应用宿根花卉的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