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倩雯 《广东园林》2010,32(3):19-21
广州流花湖公园经过近50多年的建设,已经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文章从流花湖公园的植物造景特色,分析总结其景观价值和实用功能,归纳流花湖公园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广州西湖,又名流花湖,是广州解放后广州新建的三大人工湖之一,一九五九年辟建为公园。该园位于人民北路以西、东风一路以北、西村公路以南。东西长度1440公尺,南北长度为450公尺。现有总面积498,732M2,其中水面积325,430M~2,陆地面积173715.4M~2。流花湖公园原规划属区游览休息公园,现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已逐步成为具有全市性质的游览休息公园。  相似文献   

3.
荔湾湖公园     
编者 《广东园林》2014,(4):I0001-I0006
1958年,广州市政府为维护生态平衡、治水排涝、蓄水防洪、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组织群众开挖了三大人工湖——荔湾湖、流花湖和东山湖,继而进行公园建设。本期首先介绍荔湾湖公园,随后将陆续介绍另外两个。荔湾湖公园位于荔枝湾泮塘地区,东至龙津西,南至上直冲口,北至中山八路。全园面积27.5万m2,水面占了62%,水面多且蜿蜒曲折,在亭台楼阁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优雅柔美。  相似文献   

4.
2002年广州市推行城市公园完善生态建设,流花湖公园榕岛景区等被列为全市第一批园林生态建设试点之一,该文试从公园的生态建设及其效果,探索今后公园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洪澈  翁殊斐 《广东园林》2009,31(3):28-32
通过对广州的余荫山房、云台花园、黄花岗公园、广州兰圃、流花湖公园等庭园的亭廊与植物配置关系的调查,总结出亭、廊的植物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东园林》2012,(2):51
伴随着早春的到来,广州流花湖公园举办了今年第一场岭南盆景艺术盛会。2月27日上午,广州林业和园林局、广州流花湖公园、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广东园林学会联合举行了"吴成发大师盆景作品及古盆藏品展"开幕式,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主席胡运骅、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心区滨水公园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是承载城市记忆,为市民提供亲水、休闲、娱乐功能的场所。广州的滨水公园在2000年后曾经历各种升级改造,但均未形成可持续的生态与景观效果。以流花湖公园品质化提升为例,探讨城市滨水公园在防洪排涝的前提下如何兼顾历史延续、景观营造和生态持续。项目首次采用了园林、水利、市政等多部门协同合作的方式,提出了有序列地全面打开公园围墙,循序渐进地构建全园清水型生态系统,以尊重历史为原则的全园建筑整改,以及结合市民情感需求打造流花十景等策略,使一个封闭、衰退的老公园重新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何光濂     
何光濂先生一直从事园林规划、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及参与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东郊公园、流花湖公园、越秀公园、白云山风景区、动物公园、华南植物园、东湖公园、荔湾湖公园、越秀山游泳场等规划设计工作。其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大门、中苏友谊亭、墓包,白云山风景区、麓鸣酒家、双溪别墅甲座、东湖公园大门、半岛休息廊、华南植物园大门、接待室等园林建筑,格调高雅、造型美观、尺度适宜,功能实用,为岭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广东园林》2012,34(2):51-51
伴随着早春的到来,广州流花湖公园举办了今年第一场岭南盆景艺术盛会。2月27日上午,广州林业和园林局、广州流花湖公园、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广东园林学会联合举行了“吴成发大师盆景作品及古盆藏品展”开幕式,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主席胡运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晓丽、广东园林学会理事长石安海、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长苏放、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翟晋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会长甘伟林、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主要园林景观如公园正门、榕荫游乐场、勐园、浮丘、红桥葵堤、农趣园、西苑、蒲林广场、芙蓉洲、东北门广场的园林绿化设计,并对如何增强园林艺术效果而作进一步整改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和珠江公园进行实地踏查,通过调查其游客需求及分析公园功能区的规划现状等,来研究综合公园功能区的规划合理性,结论是:城市综合公园功能区的设置应与市民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相适应,并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调整更新。  相似文献   

12.
《广东园林》2013,(5):78-78
2013年9月30日.世界盆景友好联盟暨亚太盆景赏石2013年大会之广州分展场“中国岭南盆景观赏石精品展”在风景秀丽的广州流花湖公园东苑艺博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东园林学会主办。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广州盆景协会、广东省观赏石协会承办。国内外盆景赏石界的大师、专家、爱好者纷至沓来.济济一堂,互相学习观摩交流。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主席胡运骅广东园林学会理事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石安海,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陈迅等领导和来宾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ArcGIS在湖南省湿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为湿地占补平衡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以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占用湿地、补入湿地等材料为实验数据,运用ArcGIS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湿地公园湿地被占用面积为39.752 3 hm~2,补入湿地面积为39.805 1 hm~2。补入湿地面积大于占用湿地面积,且补入湿地无基本农田、不属于湖南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库范围,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确保了"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湖南省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广东园林》2009,31(2):80-80
由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广州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生活·花园”第十五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于1月24日至2月13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博览会在主会场越秀公园展出了多个园林单位设计的家居绿化小园圃作品,还首次举办了儿童作品展。同时还设有室外插花展、花卉馆精品展和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等。文化公园、烈士陵园、流花湖公园、晓港公园和荔湾湖公园作为分会场也分别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广州市民提供了更多节日游览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博览会主会场越秀公园在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已达22万人次。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流花湖公园水生植物生态效益与造景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 《热带林业》2011,39(1):43-46
文章调查了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的水生植物种类,共有水生植物15种,其中挺水植物9种、浮水植物5种、沉水植物1种.研究了水生植物在水体绿化及水质净化中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同时分析了公园在水生植物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广东园林》2012,34(6):5
2012年11月15日,广东园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广州流花湖公园东苑艺博馆正式挂牌,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出席了揭牌仪式。同时为庆祝广东园林学会成立50周年,插花专业委员会还组织  相似文献   

17.
《广东园林》2011,33(5):11-11
9月28日,为庆祝国庆、纪念流花西苑和广州盆景协会建立55周年,广州盆景协会和流花湖公园在流花东苑艺博馆联合举办“2011广州盆景赏石精品暨陈永康、陈秋明、乔平书画展”,展期为9月28日到10月9日。本次展览包括了岭南盆景艺术、岭南书画艺术和中国雅石文化三部分,均为流花西苑和广州盆景协会成员的名家之作,包括了中小型的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特点,选取了9项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与都昌北鄱阳湖湿地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单位面积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3 271.08万元,其中固碳释氧价值为14 177.11万元,占总服务价值的60.92%;其次是水资源供给和防洪蓄水价值分别为3 794.88万元、2 452.20万元,分别占总服务价值的16.31%、10.54%。天子湖湿地单位面积生态功能服务价值29.68万元·hm~(-2),明显高于都昌北鄱阳湖湿地单位面积生态功能服务价值18.33万元·hm~(-2),且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单位面积的湿地服务价值明显高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体系建设的发展,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北京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并通过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北京规划市区内公园绿地的缓冲区覆盖范围总计为421.96km^2,约占规划市区面积的38%,存在626.46km^2的服务盲区。另外,规划市区东部、北部和西南最外围区域大多数办事处中所含的公园绿地缓冲区占其行政区面积的比例均低于10%。在分析基础上,最终还进行了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特点,并为制定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对该公园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该森林公园林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99.4%,森林覆盖率高达90.50%.林地以有林地为主,面积占比为90.9%.森林起源以天然为主,面积占比为77.8%;人工起源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