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靖西天然气管道在陕西省富县洛河穿越处发生了断裂,通过实地勘察,对水流泥沙条件及设计方面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管道埋设位置不利以及设计配重和设计埋深低,是造成管道断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管道穿越多沙河流时,一定要按高含沙水流特点进行了设计埋深的研究和计算。  相似文献   

2.
杜明俊  王伟  张振庭  熊新强  张卫兵 《油气储运》2012,31(8):597-600,648
对于埋地管道,土壤和管道的相互作用是管道应力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管道周围土壤的力学特性至关重要。基于CAESARⅡ应力软件建立了合理的埋地热油管道应力分析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操作温度与安装温度差值、管道埋深、土壤内摩擦角等参数对管道局部推力和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管道内外温差、埋深及土壤内摩擦角对埋地管道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应力、位移、固定墩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较大,设计时必须对土壤参数进行准确界定,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曾威 《油气储运》2007,26(5):57-58
介绍了一种利用水流自埋管道SPOILER((管道)搅流器或阻流板)的技术原理、应用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安装方法。实际应用表明,甬沪宁杭州湾海底管道安装SPOILER后,不仅可以促使海水冲蚀海床快速形成浅沟,达到管道埋深要求,而且还可以节省费用,确保海底穿越管道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董正远 《油气储运》2007,26(11):30-34
以保温工程投资、动力消耗和热力消耗等三项费用的终值费用之和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计算埋地热油输送管道经济保温厚度的一个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比较全面地考虑了油品性质、管道埋深、进站温度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等影响因素。实例计算表明,管道埋地深度对经济保温厚度有着明显的影响,在进行保温设计时,必须考虑管道埋深的影响。对于小口径、长距离、大输量的管道,应该考虑动力损耗对经济保温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同沟敷设埋地管道的传热特点,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同沟敷设的非稳态传热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间距、埋深及成品油油温等因素对同沟敷设管道传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间距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管道管壁平均散热热流密度,在管道间距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原油管道管壁平均热流密度趋于饱和状态;管道埋深的增加,能够降低成品油管道管壁和原油管道管壁的平均散热热流密度,增加成品油的吸热量和管道传热参数对地表温度波动响应的延迟时间;成品油管道油温的升高,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管道管壁的平均热流密度。  相似文献   

6.
海底油气管道保护是管道工程领域的重点工作,在沿海特别是海上交通密集区域,船舶的锚泊活动是引起管道事故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防范管道被船锚破坏,需要综合分析船锚在海底的入土深度,确定一个合理的埋深值。对比了国内外关于海底管道埋深的不同标准,分析了船舶锚泊活动可能对海底管道造成损害的类型,从抛锚情况下锚触底后的贯穿量和拖锚情况下锚爪能够啮入海底的最大深度两方面分析了锚泊活动与海底管道埋深的关系。结合国外规定的埋深值,建议沿海船舶交通密集区域海底管道较为合理的埋深值为1.5~2 m。(图2,表4,参21)  相似文献   

7.
高含沙河流管道穿越冲深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含沙河流汛期常常发生大小大沙的高含沙洪水,由于高含沙洪水的性质不同于一般挟沙水流,在涨洪过程中常常出现强烈的河槽冲,在这样的河流上,管道设计埋深是保障穿越工程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河流的冲恻深度有关,在长输管道的穿跨越设计规范中,对河道的冲刷计算是沿用60年代初期铁道部门研究提出的“64-1”公式,从工程角度出发,根据高含沙水流特点,对高含沙洪水冲刷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和实例资料检验,分析表明,“64-1”公式不适用于高含沙水流条件,提出的以张瑞谨起动流速公式为基础的冲刷计算方法,与实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水下管道“人工草”固定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如义 《油气储运》1997,16(11):15-17
水睛管道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复杂,水流将对管道产生各种作用力并且危及管道安全。针对我辆有水下管道的实际状况,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稳定水下管道的方法--水下管道“人工草”固定技术。该方法具有技术先进、用途广、施工简便、费用低等特点,不但可以决现有管道埋深不够及裸露,悬空等问题,而且可以为管道无沟敷设提供一种有铲的稳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活动断层所产生的急剧错动性的地面运动,会导致如断层位移、滑坡和地陷等,对埋地管道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已严重破坏了埋地的油、气、水和污水管道,其后果表现为管道的断裂与严重扭曲。由于地震活动的危害,国内外目前对穿过活动断层区埋地管道的设计均十分重视。分别从埋地管道震害原因、埋地管道通过平推断层的当前的研究以及通过逆冲断层区的研究现状等方面,综述了埋地管道通过活动断层区的研究情况,提出了埋地管道通过逆冲断层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跨越断层的埋地管道抗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圆柱壳单元模型模拟埋地管道,用非线性土弹簧模拟管-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地震活动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非线性大变形反应.研究了对管道震害造成影响的各项工程参数,包括管道跨越角度、管道埋深、管径、管道径厚比、场地土类型、管材等,可为埋地管道抗震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考虑了输送温度对油品粘度的影响以及油品粘度和输送量对泵效、流态和经济管径的影响,以管道建设投资的年分摊费用、保温投资的年分摊费用、管道年维护费用、年动力消耗费用和年热力消耗费用之和为目标函数,给出了埋地热油管道经济管径的完整计算模型。该模型能自动满足管道的沿程温降约束条件,适用于不同粘温特性的原油、不同保温材料和不同埋地深度的管道。采用斐波那契搜索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种因素对经济管径的影响,可为埋地热油管道的优化工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孟国忠 《油气储运》1996,15(6):36-38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埋地管道覆土不足,基于裸露,危及管道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了处理方法,比较了修筑管堤和沉管两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沉管法在施工设计中的允许跨度、弹性曲率半径、伸长量及最小开挖长度等要素作了介绍,同时指出了施工中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省滨海盐土按不同埋深和间距埋设地下暗管,其降渍、脱盐作用主要表现在丰水期(7~9月)内,在试验范围内,10 m间距暗管的降渍效果最显著,但与15 m间距暗管的脱盐效果相差不明显;在较小间距(10 m)时,1.4 m埋深暗管的降渍效果优于1.2 m埋深,埋设间距≥15 m后,埋深对暗管降渍效果无明显影响,而在所有埋设间距处理中,1.4 m埋深暗管的脱盐效果均优于1.2 m埋深。综合比较分析各相关试验结果,并考虑暗管埋设的初期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推荐间距15 m、埋深1.4 m为江苏滨海盐土降渍脱盐的地下暗管工程最佳布设参数。  相似文献   

14.
张军宏  沈军 《油气储运》2005,24(11):36-38
针对中沧输气管道濮阳段由于当地大量取土兴建砖瓦厂而造成管道外露的问题,提出了采取沉管方法对管道进行保护.介绍了沉管施工设计计算方法,沉管施工的具体步骤、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非牛顿原油的管道摩阻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具有假塑性流体特性的原油在加热输送管道中的摩阻损失特点,提出了随输油温度降低,非牛顿原油摩阻损失下降的临界有效管流剪切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相对牛顿流体,当流量增大时,非牛顿原油的摩阻损失增加幅度减小,并且原油流变指数越小,这种趋势越大;对于热输非牛顿原油管道,管道的临界有效管流剪切率只与所输原油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输送高凝点原油的海底管道在预热投产或停输再启动过程中,预热时机作为管道温度场预热充分的“显性”标志,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海底掩埋保温管道,建立了正向预热一投油计算模型,以某海底管道为对象,研究其在预热一投油过程中沿线温度的瞬变过程,并对预热时机的选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管道投油一稳定瞬变过程中,最低油温出现在管道终点,故只要管道出口温度满足安全流动的需要,即可确保整条管道的油温处于流动安全允许范围内;预热时机取“终点水温=凝点”时,可以满足原油安全流动的温度要求,并且适用于不同热水流量和投油流量工况,推荐工程采用。(图6,参11)  相似文献   

17.
“管中管”埋地管道的腐蚀分析及防腐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义 《油气储运》1998,17(5):33-35
通过对“管中管”管道的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发现管体腐蚀主要是由保浊国层内进水致使电化学腐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管道沉积物会影响排水管道的排水容量,在溢流排放下会造成水体污染,是目前合流制排水区域河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采用管道沉积物沉积负荷模型,结合南京市主城区管网分布数据,计算了主城区三大污水处理系统管网沉积负荷,并对三大污水处理系统沉积负荷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主城区管道COD沉积负荷与COD实际处理量占比为6.72%,其中江心洲污水处理系统因管网结构差、管道密度大,管道COD沉积负荷占比达7.68%。  相似文献   

19.
输油管道系统水击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鑫  鲁传敬  李长俊  谢军 《油气储运》2002,21(12):23-26
水击是输油管道系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不稳定流现象。当管内压力由于水力瞬变而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其高点未出现因压力低于油品的饱和蒸气压而产生的负压汽化现象,则流动为单相流动,但如果出现负压汽化现象,则处于该点的管段内液体的流动就演变成了气液体两相流动,增大了水击分析的难度。对管内单相流动和含气泡液体两相流动进行了水击分析,认为分析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油品在管内流动的规律,并且可以全面用于模拟和分析管道系统的各种工况,确保管道在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20.
管道工程环境与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怀法 《油气储运》2000,19(10):1-4
长输管道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所输送介质的环境,运行操作环境、管道周边环境、沿线自然环境与灾害环境以及管道的施工制造环境。在这些环境的作用下,管道将产生相应的力学行为,主要有承载行为,变形行为,断裂行为,疲劳行为和腐蚀行为,为保证管道工程的经济合理性,使管道长期平稳运行,就要在设计阶段将管道所处环境与相应产生的力学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合理选择线路,正确选用选材,腐蚀控制、管道保护、施工控制和管理维护等6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