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鲁宁输油管道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7造成管道腐蚀、破坏的各种原因,重点讨论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以及人为破坏对鲁宁输油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输油管道事故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输油管道生产运行中,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对我国输油管道运行20年来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认为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管道腐蚀及违反操作规程。而外力破坏、施工质量差、管材质量差等也是引起事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分析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对输油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道的防腐与阴极保护效果、设备的采购、管道的运行管理等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京输油管道腐蚀机理分析及腐蚀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秦京输油管道存在的土壤腐蚀、应力疲劳腐蚀、杂散电流腐蚀、管体材质不均匀产生的腐蚀问题,进行了腐蚀机理分析,对该管道外防腐层、内腐蚀进行了检测。根据腐蚀机理分析结果评价了秦京输油管道目前的腐蚀状况,认为应将管道防腐层的外检测与内检测相结合,以得出综合结论,有针对性地消除安全运行隐患,对秦京输油管道管网改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管道内壁结垢,是输水、输油管道以及注水管道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管内结垢使管径有效断面减小,管道摩擦阻力增加,不仅降低了管路输送能力,增加了能耗,而且严重影响了生产和安全。清管作业是管道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定期清管可以降低流体压降,提高管道的输送效率,降低管道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5.
野战输油管道是军队作战时油料保障的重要装备,现配备的DN100野战输油管道系统均采用镀锌防腐。调查发现,长期存放的野战输油管道因爱大气腐蚀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锈蚀。在分析大气腐蚀机理的基础上,对洁净大气条件下的腐蚀、工业及海洋大气条件下的腐蚀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管道生产和储存中的防腐建议。  相似文献   

6.
管内漏磁腐蚀检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福生  刘勇 《油气储运》1998,17(6):28-31
阿赛输油管道投产几年来多次发生腐蚀穿孔事故,对管道安全运行构成很大威胁。利用传统的经验技术来定位实施管道大修,不仅对消除腐蚀隐患存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且造成大修复费用的增长。介绍了漏磁腐蚀检测技术原理及在阿赛输油管道上应用的具体情况。内检测技术的实施不仅可准确地检测出管道的隐患,为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而且由于检测的精确,定位准确率高使管道大修理费用较以往传统的定位修理大大降低,具有可观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钱建华 《油气储运》2005,24(B12):63-68,84
对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所辖管道进行了管道腐蚀内外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腐蚀缺陷深度一般为壁厚的20%~60%。对这些含缺陷的管道进行了安全评定,避免了不必要的修补或更换管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对裂纹及非裂纹缺陷分形效应的分析,评价和研究了输油管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输油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以原油硫含量、酸值、温度、压力和流速作为输入参数,以管道内腐蚀速率作为输出参数,建立了输油管道的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预测了各因素对管道内腐蚀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含量和酸值是影响输油管道内腐蚀的主要因素.预测结果和模拟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管道内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管道的内外腐蚀情况,在新疆的输油管道上采用了带发讯器的机械清管器和引进的智能清管器,准确地找到了管道管材的缺陷和内外腐蚀管段的具体位置。为预防管道因腐蚀穿孔而造成的跑油事故,提高管道的本质安全找到了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此方法大修时间和大修费用,可使过去盲目的大修变为有计划的维修,在长输管道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输油管道运行参数及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健  卜文平 《油气储运》2006,25(12):35-37
统计了某输油管道运行压力和温度、腐蚀检测数据以及管材性能等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对于管道运行温度和压力,推荐了概率分布;对于腐蚀缺陷的深度和长度,分别推荐了指数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腐蚀检测数据,得到了缺陷深度和长度的统计特征值.对管材性能参数推荐采用正态分布,这种分布在95%的置信度下可通过假设检验.认为该输油管道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作为输油管道安全评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肯特管道风险评价法是一种半定量风险评价法,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其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都很不完善.为有效处理评分中存在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到管道风险评价中,通过对影响管道风险的评价指标(因素)体系的综合分析,确定了灰色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构建了由第三方破坏指数、腐蚀指数、设计指数、错误指数、介质危险指数5大指标体系构成的管道系统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权重.在油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中应用关联分析法,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张杰 《油气储运》2014,(2):139-143
为了更准确地开展油气管道风险评价,在论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成分一聚类分析法的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我国某输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按照建立的风险评价流程,通过数值标准化和统计分析,降低了管道风险指标间的相关性和赋权主观性,提取了管道风险指标的3个主成分因子,然后结合指标间的相关性,最终给出了不同管段的风险分类和排序。基于主成分一聚类分析法的管道风险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油气管道风险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于指导油气管道运营维护具有实际意义。(图2,表6,参6)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马惠宁输油管道的施工和投产后的运行现状。由于多年运行,管道腐蚀严重,为此拟采用清管器进行内检测。对用清管器进行内检测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小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管道风险评估是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对风险的调查和分析,识别可能导致管道事故的重要因素,使得管道风险管理更加科学化。为了对管道日常运行状态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管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建立管道风险评估模型,从工艺运行角度收集成品油管道、正反输原油管道、掺混输送原油管道的工艺运行特征,并形成样本特征集合。对这4种类型管道的特征集合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情况下,采用基于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的SVM管道风险评估方法正确率较高,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能够根据管道实际运行状态给出正确的风险评估结果。(图3,表1,参21)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油气管道风险因素权重分配,提高管道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油气管道风险因素的赋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油气管道事故进行统计,明确了油气管道的6类风险因素;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理论与熵权理论相结合的权重赋值模型,确定油气管道风险因素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基于偏差最小化理论建立了动态的风险因素集成权重模型。以某输油管道为例,选取4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求解6类管道风险因素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及集成权重。结果表明:基于主客观集成权重的管道风险因素赋权方法能够有效计算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可应用于各类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价中。  相似文献   

16.
张学友 《油气储运》1997,16(11):25-26
在管道附近埋设检查片是研究管道腐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可以定量分析管道阴极保护效果,对任京输油管道雄县站管段埋设了16年的检查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6年的地下埋设,有防腐层并通电的检查片表面光洁度与当初埋设时相近;有防腐层未通电的检查片表面略有腐蚀;而无防腐层未通电的检查片腐蚀严重。通过对检查片的单位失重值、平均厚度损失和失重保护度的计算,可以认为管道的防腐层固然很重要但施加的阴极保护对管  相似文献   

17.
海底管道路由的调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建的岙山-册子岛-镇海段海底管道路由的调查方案为例,确定了该管道路由的调查方案,并将调查的路由方案划分成A、B、C、D、E五段,从五段路由的登陆段调查、工程地球物理调查、工程地质勘察、气象水文动力环境观测与设计要素计算及腐蚀因子测定等方面,介绍了海底管道路由的调查方法,并列举了提交的成果报告书包括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高温原油管道内外检测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一时期进行内外检测的某条原油管道A站至B站管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内检测发现的管道外腐蚀结果与外检测数据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外腐蚀点远多于外防腐层缺陷点;由于阴极保护的作用,外防腐层缺陷点处管体良好,未见明显腐蚀;管道外腐蚀风险点在防腐层剥离的区域。可以利用内检测数据评价管道防腐层的剥离情况,现有的外检测技术具有局限性。针对外检测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在管道外检测及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大直接开挖检查力度,对管道外防腐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图2,表1,参7)。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测管道腐蚀失效的发生及合理控制管道腐蚀,对油气管道腐蚀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其失效故障树。考虑到基本事件失效概率的准确性对故障树计算重要性的影响,引入D-S证据理论和Atanassov直觉模糊基本理论,对基本事件模糊概率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为提高故障树最小割集及顶事件失效概率的计算精度,建立基于修正的哈马邱尔积算子的最小割集基本事件并联系统失效概率分析模型,提出利用考虑基本事件的属性和分类的排序组合方法,求解多基本事件组合失效概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大幅提高顶事件失效概率的计算精度,为油气管道腐蚀的有效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