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长(长白公猪)×荣(荣昌母猪)杂一代母猪所产的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大小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共计60头。试验组仔猪断奶后由限制采食透渐过渡为自由采食,对照组仔猪自由采食,两组均为自由饮水。结果表明:55日龄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为279.67g,对照组仔猪平均日增重为234.13g,55日龄组仔猪体重相比,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对长 (长白公猪 )×荣 (荣昌母猪 )杂一代母猪所产的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大小分为两组 (试验组和对照组 ) ,每组 30头 ,共计 6 0头。试验组仔猪断奶后由限制采食逐渐过渡为自由采食 ,对照组仔猪自由采食 ,两组均为自由饮水。结果表明 :5 5日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 2 79.6 7g ,对照组仔猪平均日增重为 2 34.13g ,5 5日龄两组仔猪体重相比 ,二者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3.
早期隔离断奶仔猪采食行为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06头早期隔离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A组54头采取14日龄断奶,B组52头采取21日龄断奶。全自由采食的条件下,通过观测,记录采食量、采食次数与采食时间间隔、对不同料型的采食兴趣。结果表明,断奶第二天的采食量明显高于第一天,在断奶第2~5d采食量明显较高;断奶后两周内,两组的平均日采食量相对较低,第三周有所上升,在第四周后采食量明显加大;不同阶段的仔猪白天采食次数均高于夜间,并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夜间与全天采食次数逐渐减少,采食间隔延长;不同日龄的仔猪均喜食稠料,且采食稠料的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4.
选择106头早期隔离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A组54头采取14日龄断奶,B组52头采取21日龄断奶。全自由采食的条件下,通过观测,记录采食量、采食次数与采食时间间隔、对不同料型的采食兴趣。结果表明,断奶第二天的采食量明显高于第一天,在断奶第2~5d采食量明显较高;断奶后两周内,两组的平均日采食量相对较低,第三周有所上升,在第四周后采食量明显加大;不同阶段的仔猪白天采食次数均高于夜间,并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夜间与全天采食次数逐渐减少,采食间隔延长;不同日龄的仔猪均喜食稠料,且采食稠料的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5.
为尽量降低早期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缩短断奶后生长抑制期,试验选用长大和大长杂种仔猪10窝(其中大长6窝,长大4窝),遵循各杂交组合平均分配原则,按窝随机分成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窝,每窝10头,试验组在7~21日龄采用人工强制补饲措施,对照组自由采食,其他阶段两组饲养管理相同,仔猪28日龄断奶。试验从仔猪初生开始至70日龄结束。结果,试验组仔猪到断奶时采食饲粮总量达600.6g,极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的对照组(202.6g),断奶体重相应为6.58和6.07k(gP<0.01);断奶后一周生长抑制期内,试验组日采食量仍达到174.8g,是对照组的2.1倍,日增重108.51g,是对照组的11.3倍;整个试验期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将仔猪作为商品猪出售,试验组每头的毛利润高于对照组17.07元。  相似文献   

6.
研究流食与颗粒料不同方式对断奶仔猪增重和采食量,选择杜长大三元杂种28日龄仔猪,随机区组设计,共六个区组,每窝一个区组,每个区组四头猪,分为处理组2头和对照组2头。28日龄体重:试验组7.19±0.027 Kg,对照组7.19±0.031 Kg。处理组和对照组均自由采食,自由饮水,35日龄晨称个体重,结果给予流食比使用颗粒料提高仔猪采食量33g/d(P<0.05)和日增重17.6g/d(P<0.05)。仔猪早期断乳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和规模化养猪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现代规模养猪业已把乳猪断奶日龄提至21~28 d。  相似文献   

7.
选择28日龄断奶、平均体重(8.06±0.44)kg的仔猪36头,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期28d,饲喂相同的饲粮,但处理1为自由采食,处理2为限制采食(每天上午8:00-10:00和下午5:00-7:00),考察不同饲喂方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与限制采食相比,整个试验期断奶仔猪在自由采食条件下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28.0%(P〈0.05)和11.9%(P〈0.05);②自由采食比限制采食经济效益提高6.41%;③采食量为断奶仔猪阶段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建议规模猪场采用自由采食。本试验结论表明,自由采食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但降低了仔猪的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强制补饲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二元杂交仔猪10窝,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7~21日龄期采用人工强制补饲+自由采食,对照组自由采食。结果至28日龄断奶时,试验组每头仔猪可食入饲料600.6 g,显著高于对照组(202.6 g/头,P<0.01));断奶体重相应为6.58和6.07(P<0.01),5周龄,体重相差幅度接近20%,一直到试验结束,差异仍显著(P<0.01);仔猪的日增重:3周龄前无明显差异,4周龄时差异显著(P<0.01),断奶后的第1周(5周龄),对照组几乎停止生长(x-=9.62 g),而试验组仍达108.51 g(P<0.01);整个试验期中,饲料利用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强制补饲组仔猪35日龄出售时可增加纯收入17.08元/头。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9,(2)
试验旨在研究规模化养殖场母猪产前不同的饲喂方式对哺乳期母猪产仔性能、采食量及背膘损失的影响,随机选择刚上重胎、体况相近、妊娠107 d的母猪98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产房中奇数床位为试验组,偶数床位为对照组,每组4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母猪产前限饲2.7 kg/d,试验组母猪产前自由采食。试验期从妊娠母猪上重胎开始,直到仔猪28日龄断奶后结束,共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上重胎-断奶日采食量显著提高9.01%,产弱仔数显著降低66.6%;对母猪产仔-断奶日采食量、仔猪初生个体重、死胎数、母猪断奶后背膘损失存在降低的趋势(P0.05)。综上所述,母猪产前自由采食不仅有利于母猪自身体况的恢复,且能够有效降低弱仔数,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总计84头母猪(PIC,Line1050)和它们所生仔猪被用于本实验,以确定泌乳料和教槽料采食对母猪和仔猪性能的影响。母猪按照分娩日期和胎次被分为3组,并按照2×2因子实验:母猪采食(自由采食与限饲)和仔猪采食(不喂仔猪料与喂仔猪料)共4个处理。仔猪被交叉寄养于每个实验组,以均衡窝重和窝仔猪数(>11头仔猪)。实验采用的是一种普通泌乳母猪料(ME 14.65MJ/kg,TID 0.97%lys),产仔后3d自由采食组母猪开始自由采食,限饲组母猪饲喂比自由采食组少25%的泌乳母猪料。饲喂仔猪料组仔猪采用的是加有1%氧化铬标记物的颗粒料(ME 14.64MJ/kg,TID 1.56%Lys),从3日龄喂到21日龄断奶。仔猪分别于3、7、14、21日龄称个体重,并每天计量仔猪采食量。在7、14、21日龄采集所有喂仔猪料的仔猪的粪便样本,同时通过仔猪粪便颜色区分采食仔猪料的仔猪和未采食仔猪料的仔猪。母猪在分娩后和断奶时称重,并测量P2点(距背中线6.5cm,最后肋骨)背膘。泌乳料采食和仔猪料采食没有相互作用,自由采食组母猪减少了体重损失(-15kg与-24kg;P<0.01),提高了仔猪窝重(P<0.04)和日增重(P<0.04),并比限饲组提高了断奶后14d内发情率(90%与71%;P<0.03)。饲喂仔猪料对母猪体重、背膘损失无影响(P>0.30),但会拖后母猪断奶后14d内发情间隔(5.4d与4.9d;P<0.09)。饲喂仔猪料有改善断奶窝重(61.2与56.7kg/d;P<0.09)和减少交叉寄养后仔猪死亡率(3.9%与7.3%;P<0.06)的倾向。自由采食母猪组和限饲母猪组仔猪采食仔猪料量差异不明显(2.24与2.28;P<0.93)。喂仔猪料组大约60%仔猪被确定采食了仔猪料,在被确定采食仔猪料的仔猪中有23%、20%和57%开始采食分别从3~7日龄、7~14日龄、14~21日龄。从断奶后0~28d,饲喂仔猪料与不喂仔猪料组在断奶后28d重(P<0.95)、日增重(P<0.86)、日采食量(P<0.93)和料重比(P<0.95)差异不显著。采食仔猪料的仔猪在断奶后28d重(P<0.16)和日增重(P<0.06)方面好于不吃仔猪料和不喂仔猪料仔猪。结论:喂仔猪料可以改善仔猪成活率但不能改进仔猪断奶前增重和母猪性能表现。泌乳母猪采食量低会对母猪性能和仔猪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让更多的仔猪采食仔猪料对改善仔猪断奶后性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R  C.  Sulabo  M.  D.  Tokach  E.  J.  Wiedemann  冯占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2):34-37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不同设计类型的教槽料饲喂器和较高的采食便利性对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及其断奶前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4头PIC1050系母猪及其所产仔猪,根据胎龄和分娩日期将试验母猪分成两批,再根据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将每批试验母猪分入三个试验处理组中。处理1组为对照组,仔猪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处理2组仔猪使用非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处理3组仔猪使用长条式饲喂器。试验仔猪从分娩后第18天至断奶(第21天)进行自由采食教槽料,日粮含代谢能1585kcal/Ib、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仃IDLys)1.56%,并添加1.0%的三氧化二铬。母猪在整个哺乳期自由采食单一日粮(ME:1586kcal/Ib,TIDLys:0.97嘲。仔猪在出生后第0(出生当日)、18和21天(断奶时)进行个体称重,以计算总增重和日增重。计算饲喂器内饲料消耗量,并以此作为窝教槽料采食量。在断奶前3~12h,用无菌棉签对所有处理组的仔猪采集两次粪便样本。在两次取样中,仔猪粪便颜色至少有一次为绿色时,该仔猪就被认为采食教槽料仔猪(简称采食仔猪)。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设计类型的饲喂器进行饲喂的仔猪,断奶时在个体重(p〈0.18)和窝重(P〈0.51)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个体和窝的总增重伊〈0.20)及日增重(P〈0.31)上也很接近。采用非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或长条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所消耗的总教槽料比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多2.7倍(P〈0.0001)。对于料斗型旋转式、非料斗型旋转式和长条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每12h平均饲喂频率分别是1、2.3和4.2次。饲喂器设计类型对饲喂教槽料仔猪中采食仔猪的比例有显著影响(P〈0.0001)。在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非料斗型旋转式和长条式饲喂器的仔猪中,采食仔猪分别占69%、47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对20头经产母猪分组饲喂发酵饲料与抗生素饲料,研究发酵饲料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发酵饲料的母猪(试验组)的产仔数比饲喂抗生素组的母猪(对照组)产仔数多6.48%,饲喂发酵饲料组仔猪的初生重比饲喂抗生素组的仔猪高重7.64%,试验组的哺乳成活率(97.39%)高于对照组(89.91%)。饲喂发酵饲料的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重显著高于饲喂抗生素组的断奶仔猪,平均每头小猪断奶重比对照组重330 g(P0.05)。50日龄育成平均重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每头仔猪增重1860 g。试验组哺乳期仔猪死亡率2.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仔猪死亡率10.19%,仔猪发病率(2.61%)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0.19%),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说明发酵饲料饲喂怀孕母猪可以提高母猪的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两种高甜度糖精钠型甜味剂对群养断奶仔猪个体采食特征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98头26日龄的断奶仔猪,分别饲喂无甜味剂(对照组)、含150mg/kg SucramC-150甜味剂以及含150mg/kg Sucram3D甜味剂3种13粮,并确保猪只自由采食。仔猪断奶时根据其体重、性别以及遗传背景分为18栏(11头/栏),再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组中,每处理组6栏。  相似文献   

14.
益生素对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了杭州市种猪试验场不同断奶体重的长白仔猪,在保育阶段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复合和单一益生素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取21日龄断奶重7 kg以上、均匀度高的保育仔猪468头。试验二:选取21日龄断奶重6 kg以下、无明显疾病的保育仔猪75头。两个试验均各分3组,试验期间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对照组不用益生素,试验组1添加韩国进口的复合菌剂益生素;试验组2添加法国进口的单一菌制剂益生素。结果表明,试验一的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403.13±6.88 g,试验组1为398.95±7.07 g,试验组2为380.45±7.02 g,经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二的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258.79±10.90 g,试验组1为350.06±18.4 g,试验组2为288.62±9.0 g,经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组1平均日增重比组2提高17.55%,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仔猪断奶后,饲料形态及饲养环境的改变,易造成严重的断奶应激,加上营养供给的不合理性,严重影响教保阶段仔猪的生产性能。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品牌教保料对仔猪生产的影响。试验选取2 364头断奶仔猪(杜×长×大),按照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以批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分别为621头和617头,饲喂某知名品牌教保料;试验组分别为532头和594头仔猪,饲喂上海新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教保料,试验周期为55 d,所有仔猪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510 g,料肉比1.6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整个阶段的存活率都在98.5%以上。猪群的体型佳、整齐度和健康度很好,极大的提高猪场整体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探讨哺乳期补饲对哺乳仔猪和断奶初期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母猪年龄、胎次、产仔数、分娩日期基本一致的20窝大约克初生仔猪200头(每窝10头)以窝为单位分为5组,每组4窝,每窝为一个重复。1组作为对照组,哺乳期不补饲;4个试验组分别于3日龄、7日龄和14日龄开始补饲颗粒或粉料教槽料,观测仔猪哺乳期生长发育和断奶后第一周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显示: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补饲的各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日龄、7日龄开始补饲组仔猪断奶重显著高于14日龄开始补饲组;断奶后一周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补饲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补饲组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建议哺乳期仔猪补饲从5~7日龄开始为宜。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21,(3)
试验旨在研究围产优对母猪繁殖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预产期、体重、膘情、胎次相近的长大二元杂种母猪40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成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常规母猪料;试验组于产前20d至断奶当天在常规母猪料中添加"围产优"0.5kg/t,在断奶后至发情配种前母猪料中添加"围产优"1kg/t。试验猪高床单栏饲养,全漏缝地板,分餐饲喂,自由饮水,用不锈钢料槽采食饲料。免疫、驱虫、消毒、饲喂时间及饲养管理按猪场常规方案执行,仔猪23日龄断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初生个体重、断奶仔猪数、平均断奶个体重、断奶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平均产程极显著缩短,母猪产后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征(MMA)发生率极显著降低;断奶后7 d内发情率极显著提高;母猪乳汁和血清以及仔猪血清中的IgA、IgG和IgM水平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综上所述,"围产优"能显著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选用21日龄的杜&#215;长&#215;大三元杂交早期断奶仔猪160头,按窝别、性别和体重分为2组,即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为基础日粮+0.1%复合卵黄抗体粉剂。试验表明,21~35日龄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15g(P〈0.05),采食量高2.4g&#183;d^-1(差异不显著),料重比下降,腹泻率下降9.9%(P〈0.05)。35-70日龄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6.5g(差异不显著),采食量下降15g&#183;d^-1,料重比低,腹泻率下降1.5%(P〈0.01)。  相似文献   

19.
生理性诱食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动物的食欲和采食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动物的生长潜能。选择28头平均体重为7.39±0.08kg的30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按体重、健康等方面平均的原则,将试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头猪,自由采食对照组饲粮和试验组饲粮。对照组饲粮为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上添加生理性诱食剂(脂溶性氨基酸衍生物)350mg/kg,试验期30d。结果显示: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8.96%、13.61%。由此可知,高剂量添加生理性诱食剂,能提高断奶仔猪的食欲和采食量,并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20.
仔猪采食行为与其科学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孙瑞  汤关表 《养猪》1991,(1):23-25
用“标记法”对10窝20头仔猪的采食、饮水行为进行观察,6—10日龄出现采食,40日龄前后采食次数明显增多,至60日龄高达25次,40—60日龄日平均21.8次,每次采食14.48±7.24分、间隔42.84±28.36分。且随日龄增长,每次采食时间渐长,间隔时间渐短。仔猪采食“全盛”时间为7—11时和16—19时。3—10日龄出现饮水,40—60日龄日均11.5次,每次8.28±3.78秒,且随日龄增长而延长。仔猪哺乳期(35日龄前)有51.3%在吃乳后采食,断乳期(35—60日龄)有52.5%在休息后采食。根据仔猪采食、饮水行为,对三元杂交仔猪采用全价饲料,45—60日龄日喂7餐,每餐不少于20分钟,晚餐不早于21时,并在母猪放乳时将仔猪投入补料栏,到60日龄时,个体重均不低于2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