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SSR标记技术,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自育葡萄品种及其亲本进行分子鉴别,并建立其对应的指纹图谱。供试材料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9个自育葡萄品种及其7个亲本,采用国际通用的SSR荧光标记引物进行扩增,毛细管电泳进行基因分型,品种鉴别及构建指纹图谱。从4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5对特异性引物用于随后的SSR扩增,共扩增出5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1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4.4%。SSR扩增结果分析表明,16份葡萄种质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为0.068 7~0.919 1。UPGMA聚类分析表明,15对SSR标记不仅可用于不同亲本、不同种群、不同亚属间的亲缘关系鉴定,更可用于相同亲本近缘姊妹系品种及其亲本间的鉴别。该SSR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为中国葡萄品种的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完善,近缘品种鉴别以及品种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杨树栽培品种的遗传信息,收集了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栽培的33个杨树品种,进行指纹图谱构建、系谱关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SSR技术对33份杨树种质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和系谱关系鉴定。从杨树SSR数据库中选取22对SSR引物,挑选出4对扩增条带清晰、具有多态性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对33份杨树种质进行筛选与鉴定,并构建指纹图谱,利用NTEDIT.LINK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学上的结果一致。研究表明,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杨树品种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同时为开展杨树资源遗传亲缘关系分析和杂种优势等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SSR标记鉴定柚和杂柑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SR技术,从105对柑桔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在柑桔大类品种间多态性位点丰富、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SSR引物.利用其中5对SSR引物对5个柚和7个杂柑品种DNA进行PCR分析,共扩增出35条谱带,其中27条谱带呈现多态性,引物多态性带纹比例均在60%以上.扩增片断的大小集中在100 bp~500 bp之间.分别针对柚和杂柑品种筛选出两个高效的引物组合(SSR17、SSR15、SSR16、SSR12与SSR17、SSR18、SSR16),利用这两组引物成功构建出了我国主推的5个柚和7个杂柑品种的特征指纹图谱.并应用指纹图谱自动识别软件Gel 2.0对各品种指纹图谱进行识别,建立了相应品种的指纹模式图谱库.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筛选出的8对SSR荧光引物进行检测,构建了80个荷花品种的指纹图谱。8对引物共检测到52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数平均为6.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变化范围为0.41~0.81,平均为0.62。利用其中5对引物SSR022、SSR035、SSR468、SSR87和CL06可区分供试的80个荷花品种。利用获得的SSR指纹图谱数据,对80份荷花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435处供试荷花材料可分为7大类群。本研究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获得了供试荷花材料的指纹图谱,进一步分析了品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为荷花种质资源的分类及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技术筛选合适的引物,对辽宁省近年备案的34个大白菜品种进行DNA指纹分析,构建其SSR指纹图谱数据库。首先利用8份来自国内外不同生态条件、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大白菜品种,通过对1 200余对SSR引物的两次筛选,得到40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稳定性高且近似均匀分布在白菜10条染色体上的引物。通过选取的40对SSR引物对34份通过备案的大白菜品种进行扩增分析,最终利用Cnu-m132a等7对引物构建了上述34份大白菜品种的指纹图谱。本研究构建的SSR指纹图谱数据库,为建立辽宁大白菜品种鉴定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菠菜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PAGE电泳法对33份菠菜种质资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7对多态性明显、带型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09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3.7个。经多态性位点分析,最后仅用7对高多态性引物构建了能够区分33份菠菜种质的指纹图谱,为供试材料的鉴别提供参考。聚类分析显示,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8 0.96,在遗传相似系数0.68处可以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六类,且分类结果与地理来源相近。此研究结果说明33份菠菜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菠菜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荧光标记构建20个高粱品种指纹图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建立高粱种子纯度及真实性鉴定技术体系,构建高粱栽培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是必要的。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筛选出36对SSR荧光标记引物,构建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以来中晚熟区主推的20个品种的SSR指纹图谱。3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等位基因检测到多态性位点7个,多态性位点变化范围为2~12个。20个高粱品种36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490~0.8813和0.3144~0.8696,平均值分别为0.6976和0.6571。从36对SSR引物中筛选到多态性丰富的2对引物作为高粱品种鉴定的特征引物,2对SSR特征引物组合可区分所有供试品种。20个高粱品种的SSR指纹图谱互不相同,可以作为各品种特定的图谱,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产糖甜菜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为了构建14份国产甜菜品种的指纹图谱,利用6个差异较大的甜菜品系对50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共选出7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SSR引物。利用这7对SSR引物对国产14份糖甜菜品种进行扩增,共获得4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位点28个,多态性比率达75%;每对引物产生的等位基因数为5-8个,平均6.6个。利用其中三对引物S6,S13和BVGTT6构建了14份国产甜菜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每个甜菜品种有唯一的数字指纹区别于其它品种,说明SSR标记适用于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鉴定,同时甜菜品种指纹图谱库的构建也为将来可能出现的甜菜品种纠纷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SRAP、ISSR、SSR标记绘制黄麻基因源分子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内外引进保存的231份黄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SRAP、ISSR、SSR分子标记和编程DNA指纹图谱分析软件,绘制黄麻遗传资源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出的35对SRAP引物对231份黄麻品种进行标记分析,获得96份黄麻品种DNA指纹图谱;11个ISSR多态性引物对96份材料进行DNA标记分析,获得45份黄麻品种DNA指纹图谱;49对SSR多态性引物对48份黄麻品种进行DNA标记分析,获得13份黄麻品种DNA指纹图谱,累计完成了154份黄麻品种基因组DNA分子指纹图谱绘制。每一个被识别的品种都具有其独特的分子"身份证"。其他77份地方品种因与部分品种遗传相似性过高,未能被识别,表明黄麻地方品种存在较为严重的同种异名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快速区分万寿菊属品种(系),鉴定品种(系)的特异性和真实性,构建分子指纹图谱便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32个万寿菊属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48对SSR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利用这8对引物在32个万寿菊属品种(系)中共扩增出2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2.60%。万寿菊属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6~0.95,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46处可被分为2大类群。株高相近的万寿菊属品种(系)被优先聚为一类。利用8对SSR引物构建了32个万寿菊属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为万寿菊属品种(系)的特异性和真实性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棉花耐盐性的SSR标记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两个典型的棉花耐盐材料(中07和中棉所35)和两个典型的盐敏感材料(新研96-48和中棉所12),开展了寻找与棉花耐盐有关的SSR标记的研究。利用3528对引物,最终筛选出274对引物在4个材料间具有SSR多态性。其中,有10对引物Y01、Y02、Y03、Y04、Y05、Y06、Y07、Y08、Y09、Y10在耐盐性不同的材料中扩增出差异性片段。扩增图谱显示,同一引物在耐盐的中07和中棉所35中扩出的片段与盐敏感的新研96-48和中棉所12扩出的片段不同。初步研究结果认为,这10对引物有望成为鉴定棉花耐盐性的标准引物,从而将耐盐材料与盐敏感材料从分子角度鉴别开来,为棉花耐盐性分子鉴定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马铃薯新品系染色体构型及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差异。以5个马铃薯新品系(NNS-01、NNS-02、NNS-03、NNS-04、NNS-05)及对照(MIN-021)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PMCM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及SSR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马铃薯新品系的染色体构型明显不同,依次为7.66Ⅰ+7.52Ⅱ+6.82Ⅲ+1.21Ⅳ、4.72Ⅰ+11.02Ⅱ+3.2Ⅲ+2.91Ⅳ、5.26Ⅰ+10.2Ⅱ+3.82Ⅲ+2.72Ⅳ、8.39Ⅰ+7.32Ⅱ+6.51Ⅲ+1.36Ⅳ和4.96Ⅰ+8.06Ⅱ+5.74Ⅲ+2.43Ⅳ。利用筛选出的10对SSR适宜引物,对各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SSR多态性条带94个,多态性比率为72.23%;用特异性引物S 189建立了能明显鉴别5个新品系及对照材料的SSR指纹图;以GD值0.39为基准,将6个材料分成四类:新品系NNS-01和NNS-02为一类,新品系NNS-03和对照材料MIN-021为一类,NNS-04和NNS-05各单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13.
高粱SSR和EST-SSR标记在割手密中的通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割手密中开发的分子标记有限, 为增加其分子标记数量, 本研究对高粱分子标记在割手密中的通用性进行分析。选用高粱的 29对基因组 SSR标记和 20对 EST-SSR标记在割手密种质 GSM39中进行筛选, 以评价其通用性。进一步利用 14份割手密材料评价标记的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 70%的 EST-SSR引物在割手密中得到成功扩增, 可用的 EST-SSR引物中多态性比率占 50%。SSR引物在割手密中的通用性比率只有 34.5%, 但多态性比率为 70%。14对多态性引物在 14份割手密中共检测到33个等位基因, 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4286, 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 平均观测表观杂合度为0.544, 平均期望杂合度为 0.3858, 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 0.3716。结果表明, EST-SSR引物的通用性高于 SSR引物, 但 SSR引物的多态性更高。这对割手密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旨在分析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其近缘种薏苡中的通用性和多态性,以期筛选可用于薏苡种质资源和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以11份薏苡资源为供试材料,利用SSR-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对364对SSR引物进行了测试和筛选。结果表明,364对玉米和高粱来源的标记中有163对能在薏苡中扩增并得到清晰的条带,其中44对标记在薏苡中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高粱SSR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58.02%和30.85%,玉米SSR标记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23.45%和26.47%,高粱SSR标记在薏苡中通用性和多态性更好。44对引物在11份薏苡材料中扩增出110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1~5条之间,平均为2.5条,PIC为0.15~0.79,其中15对引物的PIC值大于0.5,占全部多态性引物的34.09%。筛选出的通用SSR引物可为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可用的遗传标记,也是高粱、玉米和薏苡3种作物之间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了解新选育自交系遗传背景,确定其所属的杂种优势群,是组配杂交组合,选育新的杂交种的关键措施。此研究利用SSR标记技术分析了46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2对稳定的SSR引物共检测出45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个SSR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幅为0.31~0.76,平均为0.57,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46个玉米自交系可划分为5个类群,每一类群内所包含的自交系与系谱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还表明,快捷、准确鉴定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提高玉米优势组合选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了解苦瓜转录组SSR位点特征和满足苦瓜分子育种对分子标记的需求,利用MISA软件对来自苦瓜材料‘大沥-11’6个组织的59740条转录组Unigene序列进行SSR位点搜索,共检测出31066个SSR位点,出现频率(发现的SSR个数与总Unigene数之比)为52.00%,平均每2.62 kb出现1个SSR位点。在苦瓜转录组SSR位点中,基元类型主要为三核苷酸,占总SSR位点的42.17%;其次是二核苷酸,占总SSR位点的31.66%。利用Primer 3软件对搜索到的苦瓜转录组SSR位点进行引物设计,然后把获得的引物序列比对回苦瓜的参考基因组,选择上下游引物序列都是唯一比对的序列并去除重复后共获得9135对特异SSR引物。选择MC00上的232对特异SSR引物对‘谭边大顶’和‘华艺320’两个苦瓜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其中有219对特异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的条带,有效扩增率为94.40%;有31对特异引物扩增产物表现出多态性,多态率为13.36%。本研究开发的苦瓜转录组特异SSR引物为苦瓜的种质资源分析、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引物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An elite germplasm resource of sea-island cotton with outstanding traits was mined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breeding process of new varieties. [Method] The core collections of sea-island cotton germplasm consisted of 178 accession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Analyses of variability and diversity were performed through detecting phenotypic data of six main breeding-targeted traits, including boll weight, boll number per plant, lint percentage, fiber length, fiber strength, and micronaire. The elite germplasm of sea-island cotton was selected according to 10% optimal sampl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phenotypic value of each trait. The 120 pairs of polymorphic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primer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olymorphism of 178 accessions of the core collections. Then, we conduct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based on the genotyping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 the primary elite germplasm was further selected, and the final elite germplasm of sea-island cotton was identified.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high variability and abundant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6 studied traits. In 178 accessions of sea-island cotton, 262 alleles were detected by 120 pairs of SSR primers, with an average of 2.18 loci. The averag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was 0.067 8-0.630 0, with an average of 0.296 0, showing moderate polymorphism. The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re collection of sea-island cotton was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twenty-three elit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sea-island cotton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phenotypic value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SSR markers. [Conclusion] The germplasm of sea-island cotton can b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ased on the phenotyping and SSR markers, and then the elite germplasm of sea-island cotton can be identified. These results provided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genetic breeding of sea-island cotton,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mi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op elite germplasm.  相似文献   

18.
旨在筛选出适合于甜菜分子生物学实验的SSR核心引物,为后续构建甜菜指纹图谱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重要基础。本文利用4种不同的甜菜种质资源和4个不同的甜菜品种,对基于甜菜全基因组编码区序列设计的247对SSR引物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247对引物中绝大多数引物没有多态性或者多态性不好,只有27对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这27对引物总共扩增出10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率为90.43%。这些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范围为0.549~0.983,平均每一对引物的PIC值为0.841。试验结果表明虽然经过了电子PCR的筛选,想要找到合适的甜菜SSR引物依然比较困难,说明甜菜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这27对SSR引物适用于甜菜分子标记,为甜菜品种标准化鉴定体系的大规模构建和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甜瓜SSR引物在西葫芦中的通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25对甜瓜SSR引物在西葫芦基因组中的可转移性,以期为西葫芦分子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分析工具。结果表明,约24%的甜瓜SSR引物可在西葫芦基因组中有效扩增。多态性分析发现6对引物中有4对在34份西葫芦种质中可以检测到多态性,等位变异数从3~6不等,平均为4。UPGMA 聚类分析表明,来自市场主栽F1的纯化材料和双单倍体材料之间多样性较差,说明现有栽培品种基因谱较窄;而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库引进的材料多样性比较丰富,对这些材料的整理和重新评价有助于发掘新的基因源,为西葫芦杂交育种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应用SSR和ISSR标记分析栽培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研究利用24对SSR引物和36个ISSR引物,分析33份来源于亚洲10个国家的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别获得93条和181条多态性片段,每个SSR座位可检测3~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4.23个;每个ISSR引物可检测3~8个多态性位点,平均为5.03个。根据SSR和ISSR标记计算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在0.294~0.884之间和0.595~0.867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利用两种标记所得的聚类结果基本上一致,与品种所处的3种气候类型变化基本相符。进一步证实SSR和ISSR标记是研究水稻种质资源分类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