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发掘利用高营养物质含量的燕麦籽粒基因和种质资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的60份栽培型燕麦为研究材料,种植于四川成都金堂县和四川甘孜州康定县两个地点,对收获籽粒的6个营养指标、4个产量指标和7个农艺性状进行测定。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燕麦各营养成分与农艺性状性状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网络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高品质基因型XO-1-6、XO-1-12和XO-1-16,高产基因型XO-1-16、XO-1-17和XO-1-19,而且金堂县的籽粒营养高于康定县,籽粒产量及农艺性状总体低于康定县,营养品质与产量呈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与分蘖数呈负相关,说明燕麦的营养成分和产量除了受遗传性质影响外还受环境的制约;可将17个性状综合为5个主成分。本研究为在该地区选育高品质及高产燕麦资源提供研究材料,为燕麦生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燕麦品质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花生含油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含油量是花生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是育种工作者改良花生品质性状的主要目标。笔者简述了花生含油量的组成与比例,回顾了环境因素、营养元素和其它相关性状3个方面的外部因素对花生含油量的影响,总结了人们利用经典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在花生含油量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采用切实可行性的农艺调控措施、协调好紧密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育种手段辅助选择以及弄清含油量分子层面上的遗传机理等4个方面提出了改良花生含油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花生连作障碍与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花生主产区的连作面积较大,连作障碍已成为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化感作用研究已成为揭示连作障碍机制的热点。本研究系统综述了连作对花生生育、产量、品质、营养吸收、生理特性和病害的影响;介绍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根系分泌物的概念,以及根系分泌物对花生生育的影响;总结了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土壤灭菌、添加有益微生物或营养元素以及采用综合措施等。并对花生连作障碍相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指导中国花生生产,实现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水和肥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子,水肥的相互作用对作物生长起着制约与促进的作用,叶片面积是作物生长和产量构成的主要生理指标,其叶面积指数可直接反映出作物的生长状况,叶面积指数大小直接与产量密切相关。本文在查阅了水肥调控措施对作物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等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作物产量的形成机理,对水肥调控下作物主要生理指标与产量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仍需研究的重点问题,为作物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环境条件对油菜品质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油菜的品质除受基因型控制外,环境因素对其影响也很大。综合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论述了主要环境条件对油菜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油菜品质调控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主要包括:(1)生态因素对油菜主要品质的影响;(2)土壤因素与矿质营养对油菜主要品质的影响;(3)主要农艺措施对油菜主要品质的影响;(4)环境因素与油菜籽粒色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东北主栽花生品种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花生新品种创新力度,加快新品种遗传改良进程,本研究针对东北主栽的33个花生品种从农艺、品质以及产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本地区推广的花生株高不超过40 cm,分枝数为5~9个,百仁重为(78.47±14.44) g,出米率为(72.84±3.65)%;相关分析中,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随脂肪含量增加呈正相关,分枝数的增加与粗蛋白呈负相关;偏相关分析中,出米率对品质影响较大,呈偏正相关;灰色关联分析中,油酸与产量关联系数较大,粗蛋白与产量结果关联系数较小;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图中可以得出,东北地区主栽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为下一步主栽品种的单个性状的亲本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早晚两季设置不同的施氮水平。研究对早籼稻米品质的影响,发现在同一季节里随氮肥水平的升高。除垩白和结实率以外的各项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米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晚季栽培的早籼稻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劣于正常季节栽培的籼稻,而其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尤其是整精米率,明显优于早季稻。栽培措施对蒸煮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各项农艺性状普遍存在与米质性状的负相关性,显示出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穗粒数、百粒质量、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根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关系,说明在玉米群体产量、营养品质改良的过程中,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出籽率、百粒质量较高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玉米群体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的选择,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对中国花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生作为中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未来气候变化下,农业气候资源状况发生改变,对花生生产有着显著影响。为了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优势气候资源,增加花生产量、提高花生品质、优化种植制度,笔者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气候变化对花生生产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对花生产量预测、品质改善和种植制度改变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今后还需加强作物生长模型在多气候模式、大区域尺度、花生育种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气候变化对中国花生生产影响的研究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北方区试中甘薯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了解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及主次关系,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北方区试中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关系。结果表明:在对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干率和淀粉率均与淀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和大中薯率与薯干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大中薯率与鲜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淀粉产量和薯干产量贡献最高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茎粗和黑斑病抗病指数,贡献率分别为29.67%和30.13%;而对鲜薯产量影响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和根腐病病情指数,贡献率为30.71%。通过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甜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粗蛋白含量与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之间存在弱负相关关系。而品质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甘薯品质贡献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还原糖、可溶性糖和蒸煮后的甜度,贡献率为59.12%;第二主成分为粗蛋白含量和蒸煮后粘度性状,贡献率为23.75%。总之,农艺性状对影响不同产量目标形成的侧重点不同,甜、糯性状是影响甘薯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与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为了探索适合广东南雄烟区合理的烤烟种植方式,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置2种种植密度为主处理,3个移栽期为副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和移栽期对烤烟生育期、株型、产量及其构成、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发育相应延迟,且烟株旺长期、采烤期趋于缩短;种植密度则对烟株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2)提前或推迟移栽使烟株早花率和杈烟率增加;种植密度对烟株的早花率及杈烟率无显著影响。(3)提前移栽时,高密度种植烤烟产量显著高于低密度种植,而正常或推迟移栽时,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无显著影响;提前或推迟移栽,同时降低种植密度,可导致中部叶香气量的下降,而提前移栽可降低上部叶感官质量,推迟移栽则提升上部叶的感官质量。因此,通过不同种植密度与移栽期合理配置,能够有效调控烟草的生长发育并对烟叶的产量构成和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符合北方地区生产需要的品质优、商品性好、产量较高的花生新品种,本研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2017年国家北方片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中小粒组的13个参试品种品质的5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表明,隶属函数值超过对照'花育20号'的品种有4个,分别是'郑农花23号'、'宇花16号'、'冀农G94','冀5059',这...  相似文献   

13.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waterlogging stress on grain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pod yield, peanut plants were waterlogged for 3 and 6 days at 7, 14, 21, 28, 35, 42, 49, 56 and 63 days after gynophores touched the ground in 2019 and 2020. Results reveal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 the oil and starch content in grain increased, while crude protein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 decreased under waterlogging. Waterlogging stress increased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content but decreased the saturated fatty acids, essential amino acids,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and total amino acids content. In addition, waterlogging stress decreased the total pod number per plant by 6.78%–49.33%, 100-pod weight by 1.11%–14.08% and 100-grain weight by 1.85%–16.41%, which caused a 34.33%–55.90% reduction in pod yield per plant. After the gynophore touched the ground for 7 days, waterlogging had a greater negative effect on grain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longer waterlogging duration led to greater yield reduction. In summary, waterlogging stress caused peanut yield reduction and grain quality deterioration.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产量与茎叶性状对施肥水平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探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此文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高、中、低(分别为7.5、22.5、37.5万株/hm2)3种密度条件下冬油菜籽粒产量和茎叶性状对4种施肥水平的反应。结果表明,在供试3种密度条件下,籽粒产量、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越冬期和盛花期的根颈直径、越冬期单株绿叶数、盛花期单株主茎绿叶数、越冬期最大叶长和宽、盛花期第一片无柄叶长和宽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因密度不同而异,籽粒产量和越冬期根颈直径在中密度条件下、其余各项指标在低密度条件下增加幅度最大,而在高密度条件下所测各项指标的增加幅度均最小。因此,所有处理中,籽粒产量和越冬期根颈直径以中密度、高施肥量处理(N、P2O5、K2O、B分别为240、120、210、1.2 kg/hm2)的最高,其他各项指标均以低密度、高施肥量处理的最高。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产量与茎叶性状对施肥水平的反应各异,其中以越冬期根颈直径受个体间竞争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不同密度条件下随施肥量的变化趋势于籽粒产量一致,所以能更好地反应油菜生长和产量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单粒播种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植株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泉花551’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筛选其最优种植密度,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在单粒播种条件下,花生株高、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态势;单株分枝数、结果枝数、荚果数、单株生产力和叶绿素含量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态势。在本试验设置的播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以处理R4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增产达显著水平,其较高的产量与其合理的干物质分配和较强的光合能力等有关。不同密度处理对花生籽仁品质影响较少。各处理以R4处理最适宜,既可促进单株健壮发育,充分发挥单株增产潜力,同时能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发展,促进群体荚果产量的提高,实现花生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6.
种植方式多样性是中国水稻生产主要特点之一,对于应对多变的种植环境,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形成特征,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早稻生产和种植方式发展现状,归纳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生育期变化、产量和品质形成,以及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并认为今后可以从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育进程的内在机理、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和稻田土壤矿质元素流失特征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核桃品质、产量的差异,以单作(核桃纯林上坡B1、核桃纯林下坡B2)与间作(红枣/核桃上坡C1、红枣/核桃下坡C2)2种种植模式的核桃为研究对象,对其品质(单果质量、含水量、出仁率、脂肪含量、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还原糖含量)进行比较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核桃品质、产量均有较大差异,纯林模式有利于核桃积累水解后还原性糖,而间作模式有利于核桃积累蛋白质。B2处理的核桃出仁率、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均较高,而其蛋白质含量较低;同种种植模式,下坡处理的核桃产量显著高于上坡处理的核桃产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B2处理的核桃的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岩溶土壤硼镉交互作用对花生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岩溶区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不能忽视岩溶区的土壤低硼高镉问题。此文设计了二因素四水平[硼:0(空白)、0.25(低)、0.5(中)、1 mg/kg(高),镉:0(空白)、1(低)、5(中)、10 mg/kg(高)]完全控制的花生盆栽试验,通过硼镉交互作用效应和硼对镉作用类型分析等方法,主要探讨添加硼对不同镉条件下花生生物量、镉含量、含油率和酚类物质含量的作用。结果标明:(1)硼镉交互作用效应,对仁产量(低镉)、镉含量和含油率以刺激作用为主;对仁产量(中高镉)和酚类物质含量以抑制作用为主。(2)硼对镉作用类型,对仁干重(高镉),非食用部分(低中镉)和食用部分(低镉)镉含量主要为协同作用;对仁干重(低镉),总鲜重(高镉),非食用部分(高镉)和食用部分(中高镉)镉含量,含油率(低高镉)和酚类物质含量(低硼低镉处理外)主要为拮抗作用。(3)高镉浓度,花生整体水分含量增加。科学施肥、种植和耕作,添加0.25 mg/kg硼,可降低仁镉含量,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同时,利用花生进行植物修复,岩溶土壤低硼高镉问题也可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棉花花生间作复合系统的照度、生长发育与生产力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摘 要:洞庭湖平原是我国的高产棉区之一,随着杂交棉的推广,种植密度大幅降低,为农作物多熟复种提供了条件。本研究运用作物生态位差异等原理,选择3个花生品种即湘花120(繁茂度高、中早熟、大果)、四粒红(繁茂度中、特早熟、中果)、湘农小花生(繁茂度低、早熟、小果),与长江流域的主要杂交棉品种湘杂棉2号进行间种,探讨了棉地间作花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间作棉花的相对照度、生长势、产量(3.4%~5.7%)均有所降低,而间作花生的相对照度提高,产量主要因为间作田花生基本苗减少而降低;2)不同花生品种对间作棉花的影响主要与繁茂度有关,以湘花120>四粒红>湘农小花生,而不同花生品种受棉花的影响主要与熟期有关,以湘花120>湘农小花生>四粒红;3)虽然间作棉花略有减产,但全田整体效益大幅增长,其中比花生单作增长35.9%~107.6%,比棉花单作增长31.6%~52.9%。因此,棉田间作花生在经济上不仅可行,而且大有可为。其中湘花120与棉花间作的整体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0.
铁观音低产茶园综合改造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观音低产茶园综合改造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技术措施,对稳定提升乌龙茶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元昌基地和安溪县茶叶研究所基地铁观音低产茶园综合改造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观音低产茶园提纯后纯度达(97.6±0.603)%~(99.5±0.467)%,苗木纯度可达(99.9±0.067)%,比未提纯的高出9.7%,提纯结果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改造后供试点土壤pH明显提高,均值分别达到4.64和5.06;铁观音的种植成活率均值分别达(99.3±0.513)%和(99.5±0.5)%,比老茶园高5.13%~9.1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改造后第2年和第3年分别增产10%和15%以上,增产效果明显;综合改造后品质得分比对照高出3.05~9.46分,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质平均提高1个等级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