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亚热带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氮生物量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差异特征,揭示不同森林类型对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氮的影响,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湖南省长沙市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园樟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樟树-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碳氮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1)樟树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中的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为樟树林>混交林>马尾松林,均呈显著差异(P<0.05);(2)林型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比例有显著的影响。各类土壤微生物比例特征为:细菌为樟树林>马尾松林>混交林,真菌为混交林>马尾松>樟树林,放线菌为混交林>马尾松>樟树林;(3)3种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特征为马尾松林>混交林>樟树林,其平均含量分别为543.01、421.48、370.95 mg/kg;微生物生物量氮特征则为:樟树林>马尾松林>混交林,平均含量分别为37.28 mg/kg、23.20 mg/kg、15.12 mg/kg。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显著线性相关,与土壤水分相关关系不显著,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海南屯昌县天然次生林和不同种植历史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海南热带天然次生林转变为橡胶以及橡胶不同种植历史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开垦后种植橡胶林造成了土壤剖面中第二层(10~20cm)有机碳含量的显著减少,第一、三、四层(分别为0~10cm,20~50cm,50~100cm)都有所减少,但不显著;由天然次生林变成橡胶林是造成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橡胶林种植历史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恢复时期(10年、20~30年、50年以上)马尾松次生林下土壤养分、微生物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常规化学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次生林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硝态氮含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内差异显著(P<0.05),但含量峰值点分布有所不同。(2)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的总数量为:恢复50年以上>20~30年>10年,均呈显著差异(P<0.05)。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数量最多,为20.11×104~521.11×104 cfu/g,占全部微生物比例的50.25%~89.43%;放线菌次之,真菌数量最少。(3)恢复50年以上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恢复时期的(P<0.05)。(4)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全氮、有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全氮和有效磷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江西安福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动态特征,探讨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对江西安福林区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的土壤热水浸提态有机碳(HWcC)含量及其季节变化和剖面分布进行研究,同时以中亚热带阔叶林和杉木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HWcC含量差异较大,0~60 cm土壤HWcC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竹阔混交林(1047.14 mg/kg)>阔叶林(952.49 mg/kg)>毛竹纯林(912.39 mg/kg)>竹杉混交林(879.22 mg/kg)>杉木林(851.63 mg/kg)。各林分类型土壤HWcC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各林分类型土壤HWcC含量平均值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各土层间均达到显著差异,表层积聚作用明显。毛竹林类型土壤HWcC占TOC比率在7.16%~7.38%,高于阔叶林的6.79%,低于杉木林的8.46%。竹阔和竹杉混交林的土壤HWcC与TOC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9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广西十万大山南麓典型季雨林中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选择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灌草丛和撂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土层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大小关系依此为: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灌草丛>撂荒地,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微生物类群呈现出: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格局。次生阔叶林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为(19.61±0.48) g/kg,除了马尾松林的速效氮含量最高外,其余各养分含量高低均为次生阔叶林>马尾松林>灌草丛>撂荒地。各植被类型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表层土壤酶活性大于下层;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酶活性亦存在显著差异,次生阔叶林中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马尾松林、灌草丛和撂荒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植被类型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撂荒地脲酶活性与全磷、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期望为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自然恢复与重建提供更合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碳源材料对设施土壤碳氮状况及作物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旨在改善设施土壤碳氮状况,提升菜田土壤质量,以期提高蔬菜产量与品质,对促进菜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施用天然木本泥炭、人工木本生物炭、人工草本生物炭等不同碳源材料研究设施菜田土壤碳氮变化及作物生长影响,分析不同材料的碳氮调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改善效果依次为: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4。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添加碳源物质的处理较处理4土壤全氮含量提高13.8%~15.9%。土壤C/N比值依次为: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4,施碳处理均提高了土壤C/N比值,且施入碳量越高对提高C/N越明显,而3种不同碳源材料对深层土壤碳、氮影响不明显。处理2产量最高,较对照增长了11.87%。处理3促进根部生长明显。各处理对菠菜综合品质的影响依次为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施加碳源材料可以补充土壤碳素,同时可调节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吸收,土壤碳氮失衡问题得到改善,最终对提高蔬菜产量与改善品质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分类型及郁闭度对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指导林下栽培多花黄精,开展不同林分类型(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及不同郁闭度(0.2~0.4、0.4~0.6、0.6~0.8、0.8~0.9)对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下多花黄精平均根茎多糖含量:毛竹林(13.8%)>阔叶树林(13.7%)>杉木林(13.3%)>马尾松林(12.5%)。不同林分郁闭度多花黄精的平均根茎多糖含量以郁闭度0.4~0.6 最高,达13.8%;郁闭度0.2~0.4 和0.6~0.8 次之,分别为11.7%和11.2%;郁闭度0.8~0.9 最低,为9.8%。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以2 年生最高,达16.1%;1 年生根茎次之,为15.5%;种苗根茎最低,为11.4%。因此,提高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适宜的林分类型分别为郁闭度为0.4~0.6的毛竹林或阔叶树林。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区域天然林保护和三峡库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对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微生态变化及其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方法比较分析了灌草丛、马尾松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4种演替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灌草丛(131.52×104/g干土)>常绿阔叶林(116.65×104/g干土)>马尾松阔叶混交林(95.74×104/g干土)>马尾松林(67.68×104/g干土);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变化与微生物数量变化类似;不同演替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均呈显著相关性。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4种不同植被土壤中的微生态特征态存在较大差异,其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汤旺河国家公园不同林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探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因子,进一步明确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方法]以白桦次生林、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0~20 cm土壤层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中的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从阔叶林到针叶林依次升高,而土壤pH值降低。此次分析土壤真菌包括3门9纲31目64科82属75种。云冷杉红松林和阔叶红松林中Basidiomycota门为主要优势菌门,白桦次生林中优势菌门为Mucoromycota;相对丰度差别较大的菌属包括Russula、Mortierella、Cenococcum、Pyrenochaetopsis、Solicoccozyma、Saitozyma、Humicolopsis、Tylospora菌属。[结论]通过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汤旺河国家公园不同类型森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可能受土壤pH、全氮、碱解氮、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农田施肥方式下土壤碳氮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农田施肥方式对土壤碳氮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碳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在土壤剖面中呈上高下低趋势,秸秆还田作用主要发生在0~10 cm处的耕层;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秸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长期无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明显下降,单施化肥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长期化肥配施秸秆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4年内增幅分别达到35.8%和17.3%;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0.78, P<0.01),两者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太湖地区土壤C/N比呈下降趋势,现阶段土壤C/N比主要集中在10.0左右,化肥配施秸秆可以增加土壤C/N比,促进土壤碳氮循环。化肥配施秸秆能够改善农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农田生产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1.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酶和活性有机碳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杉木人工林间伐后短期内土壤酶和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在浙江开化开展了3种间伐强度(对照、中度和强度)下2年后土壤酶活性、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间伐林地,间伐处理增加了0~2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其中中度间伐仅增加了表层(0~10 cm)土壤酶活性,而强度间伐处理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壤酶活性。间伐处理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非活性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变化。0~10 cm土层土壤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均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10~20 cm土层强度间伐处理碳库管理指数显著高于对照。20 cm以下土层土壤酶、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在不同间伐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这4种土壤酶与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这些试验结果说明杉木人工林间伐2年后,增加了浅层土壤酶活性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将促进土壤碳释放。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植物根系对森林土壤氮矿化的作用,通过挖壕法去除根系后的树脂芯原位培养方法,研究了枫香和马尾松群落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以及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情况。结果表明:去根处理后2个群落的净硝态氮、净铵态氮含量及氮矿化率均比对照高,氮净矿化率季节变化中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就不同林型而言,枫香群落的土壤氮矿化速率高于马尾松群落。方差分析表明,去根处理对土壤净硝态氮、净铵态氮含量及氮矿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土壤温度与2个群落氮矿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湿度与氮矿化率呈负相关,这说明高温和相对干燥利于氮矿化。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为例,研究了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马尾松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对坡向、海拔高度、恢复年限、植被类型等生态因子与马尾松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电导率、凋落量、纤维素分解强度等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凋落物有机质含量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坡向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东南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西北坡高;在一定范围内,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就越高;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随海拔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干扰的频度和强度不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干扰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就越贫瘠。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不同龄组樟子松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龄下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樟子松林地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下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无显著影响,不同林龄同一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差异显著,中龄林的表层含水率最低(4.34%),近熟林40~50 cm土层深度的含水率最高(17.21%),高于其他林龄(P<0.05)。(2)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pH及电导率变化差异显著,中龄林土壤不同土层深度pH含量最低,各龄组不同土层土壤pH>8,呈弱碱性。土壤电导率以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中龄林显著高于幼林龄,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降低—升高的趋势。(3)林龄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具有显著影响,中龄林全N、有机质、NH3-N(氨氮)、速效P及有效P含量高于其他林龄,且差异显著(P<0.05)。(4)对不同林龄间土壤肥力进行主成分分析,土壤全N、有机质、速效P、NO2-N(亚硝氮)、NH3-N出现在前3个主成分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属性土壤碳在2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分析和探讨原生土和淤积土在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地点位于云南省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以海拔高度较高的上游森林原生土和海拔高度较低的下游灌草淤积土为采样点,沿着土壤剖面分层取样,重点研究土壤剖面根层(0~45 cm)土壤中全碳、活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碳和水溶性碳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过程中所调查的5类不同属性土壤碳在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均呈衰减指数式分布。土壤全碳、活性有机碳和水溶性碳在淤积土中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原生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在2种类型土壤剖面中的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土壤可溶性碳在淤积土中的含量显著低于原生土,说明在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中原生土和淤积土在储存不同属性土壤碳和碳循环方面发挥着不同作用。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不同属性土壤碳在同一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虽然垂直分布规律一致,但是平均储量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这为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不同属性土壤碳的估算和不同类型土壤碳循环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对潮土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有机碳循环与农田地力提升机制,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笔者以保护性耕作长期试验地为平台,研究不同耕作处理对总有机碳、全氮及其不同组分在潮土中含量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有机氮、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在不同土层深度中的分布情况,揭示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潮土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翻耕,2年或4年翻耕1次的间歇性翻耕和全免耕处理0~5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40%、2.80%、16.00%,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23%、1.32%、11.11%,免耕处理下10~20cm土层中总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秸秆还田条件下,实施间歇性翻耕和免耕能显著提升0~5cm、5~10cm土层中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含量;相比于常规翻耕,间歇性翻耕、免耕处理下0~5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免耕处理下10~20cm土层中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秸秆还田对0~1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溶解性有机氮及其它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总体来看,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表层0~5cm土层中碳、氮储量的增加,免耕条件下“养分表聚”的负面效应可通过间歇性翻耕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层矿质土壤的空间异质性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层矿质土壤碳及常量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格局,以常用的网格法,调查了哀牢山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结果发现,土壤全磷、可交换性钙、可交换性镁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模型,且变程接近300 m,具中等程度的空间结构变异;土壤全碳、全氮、可交换性钾的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为线性模型,在现有取样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变异。可交换性土壤离子的变异系数大于土壤碳、氮、磷。在现有取样尺度上,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部分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表现出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18.
探讨小兴安岭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及次生杨桦林的土壤氮组分特征,为评价该地区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氮库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以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和次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了土壤容重、总有机碳、全磷、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不同林型同一土层,椴树红松林成熟林及中幼龄林之间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二者与次生杨桦林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土壤全氮与铵态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有机碳、速效氮呈显著相关(P<0.05);土壤硝态氮与速效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凋落物量现存量呈显著相关(P<0.05),与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铵态氮与全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速效氮与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相关关系不显著。在不同的氮组分中,速效氮、硝态氮作为优势氮种,对小兴安岭椴树红松林及次生杨桦林植被生长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作用更显著。地上凋落物对于土壤碳氮的贡献具有延后性,3种林型土壤氮组分差异是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土壤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