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导读:露地樱桃番茄受环境影响较大,为提高樱桃番茄品质和效益,采取品控生产技术,开展高质高效栽培,可使樱桃番茄早结,延缓植株早衰,提高产量和效益.该技术已在当地推广应用,栽培要点包括:轻简高效种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调控、肥水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控、防早衰5部分.  相似文献   

2.
当前,药剂防治仍是控制番茄早疫病为害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自1983年起至1985年,在药剂防治早疫病上作了如下两个内容的试验:1.改进用药技术,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工成本;2.试验代森锰锌农药防治早疫病的效果,以开辟新药源。  相似文献   

3.
<正>酒泉市对非耕地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从物理防控和药剂预防着手,制定了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病害防效达到85%以上。甘肃省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面积达1 000 hm2(1.5万亩)以上,其中番茄种植面积占到非耕地蔬菜总面积的50%,然而,随着复种指  相似文献   

4.
马洪涛  高霞  董汇泽 《北方园艺》2015,(23):120-122
为比较Cu_2O纳米粉与Cu_2O超细粉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效果,以番茄早疫病菌菌种为试材,用原粉体和配制的粉体悬浮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进行抑菌试验,采用含药培养基法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Cu_2O纳米粉与Cu_2O超细粉对番茄早疫病菌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含药培养基中粉体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Cu_2O纳米粉悬浮液和Cu_2O超细粉悬浮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Cu_2O纳米粉与Cu_2O超细粉;Cu_2O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取决于粉体中微粒的含量以及微粒在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设施栽培由于密闭,通风透光条件差,故早疫病发生早、蔓延快,为害较露地严重。1988~1991年间,我们进行了塑料大棚番茄早疫病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10%世高、50%美派安、70%丙森锌、70%克露和70%安泰生5种药剂对防治番茄早疫病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0%世高1 500倍液、50%美派安1 000倍液和70%丙森锌1 000倍液的药效表现较好,最高防效分别达到93.01%、91.87%和90.40%,它们之间的药效没有显著差异,建议在生产中做为防治番茄早疫病的首选药剂品种使用;而70%克露和70%安泰生2种药剂在3次药后10 d的药效在85.01%和84.19%,防效次之,可以在生产中作为搭配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7.
任怀义  刘小燕 《蔬菜》2011,(9):51-52
对用于防治蔬菜番茄晚疫病的农药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72%番茄早疫晚疫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效91.59%;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为84.36%;80%疫病杀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效为79.47%。防治效果较好,值得在设施蔬菜生产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番茄肥药双减绿色栽培技术,集成运用椰糠条无土栽培番茄技术+全环境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技术+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使土壤、棚体、种子均处于无菌状态,根据番茄不同生长时期精准施肥,对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番茄在整个生育期不发生病虫害,不使用农药,产品合格率达99%。生产的番茄果肉沙面,甜酸可口,单果质量130~180 g,亩产量提高8%~10%。增产、增效,节药、节肥、节水、省工。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灌根法、药土穴施法和滴灌法3种施药方式对田间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10%噻唑膦颗粒剂处理为药剂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在田间开展了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不同施药方式的效果评价试验。结果显示:灌根和药土穴施2种施药方法对番茄根结线虫有较好的防效,分别达到70.4%和66.2%,与10%噻唑膦颗粒剂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滴灌方式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效仅达到41.8%,显著低于灌根和药土穴施2种处理方式,防治效果较差;因此,建议在田间使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时,推荐采用灌根和药土穴施2种施药方式,不建议采用滴灌施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夏季穴盘育苗易出现的秧苗徒长、病虫害多发等问题,示范推广“一控(控徒长)、三防(防日灼、病害、虫害)”技术,可有效提高夏季番茄穴盘育苗质量,保障秋延后及长季节番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早疫病菌为试验对象,采用含药培养基法进行毒力测定,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Cu2O(250、500、750、1 000、1 250 mg/kg)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纳米Cu2O对番茄早疫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Cu2O)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抑制作用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毒力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纳米Cu2O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535.8 mg/kg.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番茄种植效益,可利用大棚对其进行早春高密度栽培,上市早且产量高.现将大棚早春番茄高效密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长江蔬菜》2004,(11):11-11
番茄属高钾型作物,对钾肥很敏感。试验表明,番茄施钾肥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还能提高番茄的品质和商品价值。番茄施用钾肥,能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发育快,根系发达,早开花,早挂果,早成熟。在氮、磷肥相同的条件下,施钾肥的番茄可提早采收一周左右,并能提高番茄的抗寒、抗旱、抗病害  相似文献   

14.
正非耕地日光温室番茄,由于其特殊的栽培方式,番茄晚疫病的发生、流行主要与种苗、人工接触和不当的农事操作和温室内环境条件有关。通过从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药剂防治着手,制定综合防控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防效可达到90%以上。近年来,随着西北非耕地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大力发展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线虫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几种中低毒杀虫杀线虫剂对番茄根结线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为76.7%,辛硫磷的防效为65.0%,噻唑磷的防效明显高于辛硫磷。3种阿维菌素类药剂相比较,依维菌素效果最好,防效为71.7%,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防效分别为65.2%和63.9%。依维菌素的防效明显高于阿维菌素与甲维盐,阿维菌素与甲维盐之间防效无显著差异。淡紫拟青霉和厚孢轮枝菌单用的防效分别为36.5%和41.8%,低于化学药剂的水平;淡紫拟青霉和厚孢轮枝菌混用的防效为60.0%,效果显著提高;但是,淡紫拟青霉、厚孢轮枝菌和噻唑磷3种菌药混用,增加噻唑磷却未能显示出防效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增产菌已在许多农作物上应用,为了解它对蔬菜的作用,我们去年用于喷施番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要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是北京农业大学生防室试制的增产菌8号,喷施浓度为1:1000倍液。供试番茄品种早  相似文献   

17.
集成生物有机肥育苗技术、根层保护技术、根层防线虫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根层综合调控技术在北京市大兴区设施番茄生产上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根层综合调控技术能有效控制番茄根结线虫,其病情指数较传统管理降低了15.9%。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根层综合调控技术的水肥投入明显降低,平均节省了24.8%的灌溉水、59.5%的氮肥投入和68.6%的钾肥投入,肥料的偏生产力明显提高。与传统管理相比,采用根层综合调控技术平均每667m2番茄每季增收597元。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防控番茄灰霉病、减少番茄果实的农药残留,作者开展了50%氟吡菌酰胺·嘧霉胺悬浮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14 d和21 d,50%氟吡菌酰胺·嘧霉胺1 5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优于50%氟吡菌酰胺·嘧霉胺1 000倍液、50%啶酰菌胺1 250倍液;药后14 d、21 d,50%啶酰菌胺1 25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优于50%氟吡菌酰胺·嘧霉胺1 000倍液。观察发现,两种药剂在本试验剂量下对番茄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建议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可喷洒50%氟吡菌酰胺·嘧霉胺1 000~1 500倍液防治番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品种"天粉2号"为试材,采用番茄6号、7号、8号、9号、10号种衣剂对番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研究不同种衣剂对番茄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的防效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于新疆番茄生产的种衣剂,为番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种衣剂处理均能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增加幼苗株高、根长、茎粗、鲜干质量,番茄9号种衣剂处理效果最明显。各包衣处理能够有效防治番茄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效为71.51%~84.38%和72.03%~84.73%;番茄9号种衣剂对立枯病防效最好,为84.38%;番茄10号种衣剂对猝倒病防效最好,为84.73%。各包衣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番茄产量,番茄9号种衣剂处理较对照增产最显著,667m~2产量为13.1t。综合各指标,番茄9号种衣剂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25%啶菌噁唑(菌思奇)乳油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我们开展了相关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噁唑750倍液和500倍液连续施药2次后,第2次药后7d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46%和66.01%,防治效果较好,且番茄未出现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