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2—1991年,在陆良、普洱、永胜等三个地区,海拔1500—1990米的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包括桉树、荆树、合欢、车桑子等9个树种在内的引种、选种及营造技术的百亩薪炭林裁培试验。结果:(1)筛选出蓝桉、银荆、黑荆、直干桉、赤桉、大叶桉为当地主要薪材树种;(2)桉树与银荆,黑荆或蒙自合欢混交,具有功能互补和较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3)以每亩333—666株为合理的定植密度。当年或次年追施N+P混合肥或有机肥,4—6年即可轮伐,年均亩产干柴800kg以上。比一般薪炭林产柴量高2—3倍。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贫瘠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解决群众的烧柴问题,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于1984年开始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薪炭林选种引种及栽培经营技术”的《热带优良速生薪材树种选择及薪材林栽培技术》的课题,在海南省内四个不同气候区和立地类型区进行多点试验研究。从29个参试树种中选出了刚果12号桉、尾叶桉、细叶桉、斑皮桉、赤桉、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和雷林一号桉、窿缘桉等9个适应性强,生长快(年均径2.0 cm、高2.5m以上),产量高(材积20—25m~3/ha·a,生物量25—58t/ha·a),抗性(抗风及抗病虫害)强,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3.
玉溪市试点薪炭林生物量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六五”至“七五”期间全国薪炭林试点县之一的玉溪市,自1984年以来营造的4735亩大叶桉薪炭林和400亩直干桉特用兼薪炭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0%以上。3年生大叶桉最佳年均亩产气干柴1162kg,气干叶240kg;3年生直干桉最佳年均亩产气干柴918kg,气干叶300kg,产柴量已超过部颁指标要求,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调查结果表明 ,桉树在引种驯化区域内 ,渐尖赤桉和薄皮大叶桉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 ,适合在宜昌区域内作为用材树种栽培发展 ;大叶桉、葡萄桉、细叶桉虽易受风折、雪折和冻害 ,但萌发能力强 ,适宜在本地区内进行矮林作业营造薪炭林或桉油林。  相似文献   

5.
赤桉原产澳洲,是一种高大乔木。它高可达40米,直径可达2米;它根深叶茂,抗风抗病力强,可作为防风林或护堤林。它的木材和枝叶含桉油,易燃耐烧,能产生高热量,是理想的薪炭林树种。在世界上,赤桉已被广泛引种栽培。在我国南方地区引种赤桉的历史也为悠久。在我省,赤桉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6.
经对样本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用W=aDb方程对云南澄江蓝桉,直干桉种子园的地上部分鲜生物量进行估测。经回归变因方差分析:用此方程建立的蓝桉、直干桉胸径与鲜树干,枝叶重的函数关系代表性极强。对蓝桉、直干桉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分析后,认为营建薪炭林、纸浆林蓝桉优于直干桉;油料林,胸径大于15cm的用材林则直干桉比蓝桉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18个树种的6年营造试验与调查结果,筛选出10个树种为浙江薪炭林优良造林树种;提出了15个类型为浙江优良薪炭林类型,诸如胡枝子、赤桉、马尾松、紫穗槐、麻栎、南酸枣、银荆、刺槐、枫香、马尾松×胡枝子、麻栎×胡枝子、枫香×胡枝子、马尾松×麻栎、马尾松×枫香和马尾松×南酸枣;并就这15个类型分别阐明了他们的造林密度、混交方式、作业方式、立地选择和产量等,为浙江省薪炭林建设提供了一套较系统的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8.
根据凤冈县的基本情况、能源结构、薪炭林的现状,认为发展凤冈县的薪炭林是解决本地能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的办法:1扩大薪炭林的面积;2选择适宜凤冈自然条件的薪炭林树种;3提高薪炭林单位面积的产量;4建立以自然村为单位的薪炭林基地;5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来经营薪炭林。  相似文献   

9.
1.平茬林龄: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生长出现严重衰退时即是平茬的年龄;薪炭林生长到4—6年即可平茬;饲料林3—4年就应该平茬。平茬间隔期,也应以不同的林种而异,水土保持林、薪炭林,一般为5—6年;饲料林一般3—4年为宜;以采收果实和种子为主,兼培养为农具、家具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澳洲原产4种桉树7个种源,用露天苗圃进行冬季淘汰试验鉴定苗期抗寒性.结果表明多枝桉(Eucalyptus viminalis)二种源抗寒性强,蓝桉11171(E.globulus)和直干蓝桉12014(E.maidenii)抗寒性较强而双肋桉9541(E.bicostata)、蓝桉13467和直干蓝桉12321抗寒性弱.抗寒性强者表现出生长较慢,组织造性小或水分生理活性低.因而抗寒实质可以付出物质生产的代价,又可以是调节体内新陈代谢及其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显示抗寒性强者的酶带总数多1—3条,浓带多1—2条,说明种源间抗寒性差异具有遗传基础.同时,抗寒性的获得是与原产地生境特性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对15个热带薪材树种进行萌芽更新研究的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雷林1号桉、斑皮桉、细叶桉、伞房花桉、柠檬桉、托里桉、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萌芽更新效果好。伐桩萌芽率达95—100%,伐后3年存活率在75%以上;萌条生长迅速,年平均径、高生长分别为1.43—2.10厘米和2.04—3.10米;萌芽林生物产量高,地上部分(不含伐桩)年均鲜重12.17—107.24吨/公顷。适于以矮林作业方式经营其薪材林。  相似文献   

12.
《绿色科技》2012,(12):87
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1)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2)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3)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86年所引种的13种桉树的叶片结构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属两面叶的有9种,等面叶的有4种;根据角质膜与表皮、栅状层与海绵层厚度比值、主脉中柱与主脉横切面积比值以及3项比值的平均值为指标,结合各自结构特点,把13种桉树对光、水变化的协调适应程度分为3个层次:(1)柠檬桉、白桉、赤桉和窿缘桉其叶片各组织对旱、寒、风和强光照的协调适应较强;(2)巨桉、昆士兰桉的角质膜与表皮比值、尾叶桉栅状层与海绵层比值均较高,适于一定水肥条件生长;(3)粗皮桉、小果灰桉3项比值最低,抗逆性较差,最差为托里桉和斑叶桉。  相似文献   

14.
长泰山地巨尾桉引种造林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泰县巨尾桉山地引种造林情况调查表明:巨尾桉造林1—3年.树高年均生长量3m左右,胸径年均生长量3cm以上,年均蓄积量15m~3/hm~2以上;从全面调查看出267hm~2巨尾桉林分,96%当年郁闭成林.  相似文献   

15.
邓恩桉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恩桉原产澳大利亚南纬28°—30°、新南威尔士州东北角及昆士兰州东南角,海拔150—180m的郁闭林中。1984年桂林地区林科所曾引种邓恩桉83014号,生长快、具有很好的抗寒性能、是桂林引种较成功的树种之一。为了进一步检验邓恩桉种源间的差异,经广西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与澳大利亚种子中心联系获得5个邓恩桉种源在桂林地区林科所引种试验,经3年零2个月试验,已明显看出16894、15956号两种源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干形通直,优于其他种源,目前认为是有苗头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薪炭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福建省能源紧张的局面,筛选出可供福建省利用的薪炭林树种,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薪炭林树种的种类、生态学特性、分布状况、薪材特性等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树种的生产力及热值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分别从薪材产量、生长量、轮伐期及热值4个方面对福建省主要薪炭林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窿缘桉、铁刀木、黑荆树、大叶相思、尾叶桉、银合欢、马占相思等15种值得福建省推广的薪炭林树种。  相似文献   

17.
桉属(Eucalyptus spp.)的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属桃金娘科Myrtaceae,是营造速生用材林、水土保持林、纸浆林、防护林、薪炭林、四旁植树和园林绿化最常用的树种。被引进中国近一个世纪,随着引入种类的增多、栽培时间的延长和造林面积的扩大,桉树病害特别是真菌性病害有所发展。例如,桉苗根腐病分布广泛,受害种多,有时苗圃发病率高达80%;桉紫斑病在广东省  相似文献   

18.
邓恩桉和巨尾桉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海拔地区引种桉树的生长状况,在桂西北900-930m的地段上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分别对其生长调查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为:6年生邓恩桉和巨尾桉的平均胸径分别为18.53 cm和17.83 cm;平均树高分别为22.12m和24.03m;林分平均蓄积量为227.82 m3·hm-2和217.62 m3·hm-2;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20998元·hm-2和19980元·hm-2。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对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柳窿桉、赤桉8号和2号3种桉树引种状况进行调查,表明3种桉树均具有较强的抗风害能力;在霞浦沿海海拔300~400m的山地引种赤桉8号和2号,冻害对其生长不致于造成危害。而柳窿桉应在200m以下山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尾叶桉生长调查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1.尾叶桉在雷州地区的生长显著比其他的一些引种桉树速生:(1)尾叶桉和13个树种(种源)(以窿缘桉作对照)的引种生长比较,1年生、2年9个月生和3年2个月生,尾叶桉的树高、胸径、材积均高于13个树种(种源)和对照;(2)尾叶桉与雷林1号桉(50号)、刚果12号桉、窿缘桉(对照)等进行造林对比试验,3年半生,尾叶桉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均居几个树种之首,分别为对照的164.2%、161.3%和435.3%。2.尾叶按的抗风力较强。3~5年生的3片尾叶桉林,1984年和1985年受到两次阵风10~11级的强台风袭击,风害率为10.1%~19.6%,而同龄的窿缘桉、小帽桉、葡萄桉等风害率高达26.1%~5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