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纯中草药制成的“禽毒灵”制剂,通过预备试验,对比试验、二次扩大试验,共收治鸡法氏囊病例35200只,治愈34530只,治愈率达98.1%,用卵黄抗体收治的2200只,治愈率47.73%,提高治愈率48.64%,具有极显著生物学统计意义。应用“禽毒灵”在10个养鸡场应用结果,其法氏囊病死亡率由1991年的42.55%降低为1994年的1.21%,效果显著。由于该配方由纯中草药组成,具有药源广泛、价格低廉,仅常规药物的20%,疗效确实,使用方便等特点,不仅为开发利用中草药展示了美好前景,也增加了防治鸡法氏囊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证明,“禽毒灵”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效果显著。跟踪追访户,用“禽毒灵”治疗病鸡15600只,治愈15325只,治愈率为96.85%-99.86%,平均为98.24%。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治愈率为“禽毒灵”试验组达97.00%,对照组为69.41%。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27.59%,卵黄抗体组较对照组提高26.59%。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差异极显著(P<0.001)。由此可见,“禽毒灵”略优于卵黄抗体。同时说明:“禽毒灵”还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鸭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疾病。因此,“禽毒灵”具有开发利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选用纯中草药制成的“禽禽灵”制剂,通过预备试验,对比试验,二次扩大试验,共收治鸡法氏囊病例35200只,治愈34530只,治愈率达98.1%,用卵黄抗体收治的2200只,治愈率47.73%,提高治愈率48.64%,具有极显著生物学统计意义。应用“禽毒灵”在10个养鸡场应用结果,其法氏囊病死亡率由1991年的42.55%降低为1994年的1.21%,效果显著。由于该配方由纯中草药组成,具有药源广泛,  相似文献   

4.
时维静  张莉 《四川畜禽》1997,(10):18-18
用纯中药制剂“禽瘟毒灵”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预防和攻毒后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禽瘟毒灵”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保护率为77.5%,治愈率达97.5%。  相似文献   

5.
“禽乐灵”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效果观察董满忠(山西省夏县禹王乡禹王畜禽诊疗部044400)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在我国流行很广,危害甚大。为此,笔者用“禽乐灵”(山西省临猗县晋光化工厂出品)治疗3250只,治愈3120只,治愈率96%,深受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6.
大江公司华阳种禽场于1993年1月~1994年3月,在AA父母代种鸡饲养过程中,基本上是以使用保健灵中草药为主来预防种鸡疾病的.经一年多来实践证明,给种鸡不定期服用保健灵可预防慢性呼吸道、禽出败、法氏囊、鸡白痢等疾病.该中草药水剂不仅对鸡无副作用,并能增加种鸡抵抗力,尤其在气候发生突变时,不服保健灵的鸡群产蛋率明显下降.为了更好地说明服用保健灵能提高AA父母代种鸡后期产蛋率,特此作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7.
“充囊灵”对鸡传染性法氏囊强毒的抑制试验钟妮娜,王天盖,潘慧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可达100%,新发病地区死亡率达30~80%。目前,养鸡场常用法氏囊中等毒力的疫苗,或用...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何宏虎,张森瑞,李茂祥,王瑞久(天津市禽病诊断中心天津300402)王永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从天津地区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中分离到IBD野毒TP株,简报如下。1材料无菌采取疑似IBD病鸡的法...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痫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vvIBDV)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导致雏鸡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禽病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其免疫抑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Vasconcelos.A.C等(1994.1995)、Tham.K.M  相似文献   

10.
用立克好中草药口服液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试验,从鸡的相对增重率与鸡的临床表现、死亡情况、72h扑杀观察法氏囊损伤程度,10d采血进行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立克好中草药口服液能抑制鸡体内法氏囊病毒的生长,缓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症状.但不能完全杀灭鸡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试验药物优于对照药物.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末,鸡法氏囊病(IBD)的爆发,给养鸡生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有称为“禽肾病”、也有称“甘保罗病”。“囊病”等由于重视免疫接种,发病率得以控制,近几年随着病毒的漂移,标准株的突变,血清Ⅰ型的亚型变异株不断出现,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由侵害幼鸡、青年鸡转向成年鸡,使开产鸡发生免疫抑制,出现产蛋率低,死亡率高的特征。本文以口子鸡厂开产蛋鸡群发生法氏囊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杜元钊 《中国家禽》2007,29(10):1-3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快速发展, 禽病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凸显, 文章分别总结了新城疫、禽流感、鸡毒支原体病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特点及防制措施, 对有效控制这四种禽病的发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分别将两种促益素“禽福”和“亿妙灵”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配合应用,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雏鸡泪液、气管液,胆汁、肠液的IgG、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应用促益素雏鸡IBD疫苗免疫后局部体液的上述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较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有不同程度地升高:IBD强毒攻击后,疫苗单独免疫雏鸡局部体液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应用促益素的疫苗免疫雏鸡。表明使用促益素后,可提高疫苗增强机体局部免疫的功能,有效抵抗强毒攻击,使疫苗的免疫保护率显著提高:在两种促益素中,“禽福”的局部体液免疫增强效果强于“亿妙灵”。  相似文献   

14.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经滴鼻,点眼和口服对90日龄的青年鸡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感染鸡无任何异常表现,但剖检可见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变。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查为阳性,说明试验鸡呈亚临床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防治人工感染鸡法氏囊病效果及有关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攻毒前6小时始给予试验鸡中草药煎液,对人工感染IBD病鸡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表现为延缓病症出现、减轻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促进耐过鸡的临床恢复,从而减少病鸡的死亡;以扶正、祛邪原则组成的方药其防治效果优于单纯以祛邪原则组成的方药。IBD病鸡在法氏囊遭到破坏后,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可能会出现代偿性增重,中草药对这一代偿行为似有促进作用。文中还对病鸡体比、脾体比及其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禽病的种类越来越多,老病新发或新的疾病不断爆发流行,症状日益复杂,隐性感染、非典型症状和混合感染无处不在,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预防是控制禽传染病发生的最经济、最方便和最有效的措施。目前,禽用疫苗主要是针对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大肠杆菌病、禽流感、鸡毒支原体、鸡传染性鼻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鸡减蛋综合征、禽腺病毒鸡病毒性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中草药“强力禽喘宁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剂对此病的预防保护率为86%;治愈率为96%。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具有“一过性”的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于1957年由Gosgrove在美国首次发现的,1962年Cosgrove首先报道了此病,同年Hitchner把法氏囊病料接种于鸡胚,成功地分离到病原,称为“传染性法氏囊因子”,1970年,在世界禽病会议上,  相似文献   

19.
禽病灵对鸡白痢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病灵对鸡白痢病的药效试验高丽松(广东教育学院生物系.广州510303)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物:禽病灵片(由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支花、三桠苦、穿心莲等组成)。0.25克/片。2.试验动物:鸡,10~15日龄。3.试验方法:试验鸡分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动物保健》2005,(10):57-5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拥有研制、生产、检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苗”、“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鸡传染性鼻炎油乳剂灭活苗”、“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油佐剂灭活苗”、“鸡新城疫、鸡传染性鼻炎二联油佐剂灭活苗”和“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下降综合症、禽脑脊髓炎四联油佐剂灭活苗”等七种非专利性专有技术成果,包括未公开的、未取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该疫苗相关产品设计、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检验和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资料。该七种疫苗均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新兽药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