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香蕉茎叶堆制还田对土壤各形态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模拟大田环境中香蕉茎叶堆肥还田对土壤中各形态钾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中添加香蕉茎叶腐熟材料能提高土壤的pH值,在0~240mg/kg(以香蕉茎叶中的钾折算每千克土中添加钾的量,下同)添加量下,土壤pH值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体维持在6.3~7.0范围内;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也随着堆肥样品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堆肥样品中各种物质的影响,土壤速效钾的量高于外源钾添加量和原始土壤中速效钾的量总和,且速效钾增率随堆肥样品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90d后土壤中速效钾增率仍维持在36.83%~137.58%之间。缓效钾的量与速效钾相比,堆肥样品添加量对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变化影响不大,在大部分时间内不同堆肥样品添加量下缓效钾的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邵阳市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邵阳市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状况,测试了邵阳市1790个土壤样本的速效钾含量,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邵阳市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在县域、空间、pH组、有机质组的分布。结果表明:①邵阳市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上处于偏低水平,平均值为113.75 mg/kg,变异系数为50.40%,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12.01%;于邵阳县和新宁县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隆回县;③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以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100.00~130.00 mg/kg为主要分布面积;榆不同pH组的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虞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5 g/kg以下时,土壤速效钾含量有随有机质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5 g/kg以上时,土壤速效钾含量有随有机质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马肝泥水稻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及灰潮土复混肥田间试验表明:速效磷钾含量较低的马肝泥水稻土,施钾肥显著促进油菜植株N、P、K养分与干物质积累,提高根、茎、角壳含K量(籽粒含K较稳定),增加角果数;与氮磷配合施钾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而土壤速效磷钾中上等的灰潮土,与氮磷配合施钾,籽粒产量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植株N、P、K含量亦无明显变化。钾肥提高菜籽含油量和油酸含量,降低芥酸含量,硫甙含量亦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湘西植烟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青  屠乃美  田峰 《作物研究》2011,25(3):240-244
通过对比湘西自治州2010年295个与1999年453个植烟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分析养分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湘西州植烟土壤pH值基本没有变化,有机质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大量元素养分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有上升的趋势,全磷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全钾、速效钾变化不明显;中量、微量元素养分,除有效锰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外,其他都有升高的趋势。同时速效氮、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值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针对湘西州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特点,建议控氮、稳磷、增钾。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乐东县橡胶园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乐  韦家少  吴炳孙  何鹏  吴敏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1):2115-2120
通过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海南省乐东县橡胶园土壤速效氮、磷和钾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速效氮、磷、钾具有强烈或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相关距离变化范围为1 623~61 100 m,块金值/基台值变化范围为4.7%~49.97%;(2)0~20 cm和20~40 cm土层,速效氮、钾养分第四、第五等级分布面积较广,0~2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第四等级、2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第五等级分布较广;(3)不同土壤类型上,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地形地貌和成土母质主要影响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而速效磷含量主要受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4)乐东县胶园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缺乏,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在县级尺度进行养分的宏观分区管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池栽试验,以潮土和砂姜黑土为对象,研究淹水胁迫下不同土壤类型速效养分变化及玉米苗期养分吸收分配的特征。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导致两类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下降,随着淹水时间延长降低幅度增大;土壤速效磷含量呈倒抛物线型,在淹水3 d达最低值;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潮土速效钾含量呈曲线上升趋势,砂姜黑土速效钾含量呈线性增加趋势。玉米养分及干物质的累积量和产量随着淹水时间延长而降低,氮、磷、钾的累积量分别降低21.37%~72.22%、22.00%~42.10%和11.71%~60.36%;干物质的累积量下降37.49%~57.17%;玉米产量下降9.05%~30.15%,砂姜黑土的下降幅度大于潮土。淹水减少了叶片和茎秆的养分及干物质累积量,增加了茎秆中的养分和干物质分配比例,平均增加25.95%和43.34%。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立的采样点数据和化验数据,结合研究区域的灌区分布,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与数字制图,分析了甜叶菊育苗温室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在0~20cm表层土壤中,盐分在8个灌区中西营灌区最高,黄羊灌区最低;碱解氮和有效磷张义灌区最高,金羊灌区最低;速效钾西营灌区最高,金羊灌区最低。在20~40cm耕层中,盐分和碱解氮张义灌区最高,西营灌区最低;有效磷张义灌区最高,金塔灌区最低;速效钾西营灌区最高,金羊灌区最低。  相似文献   

8.
黑土钾素分布状态与大豆钾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南北狭长的黑土分布区内 ,分别在南北中三地的高中低肥力采土样 9个 ,在实验室分析和集中于哈尔滨连续三年进行盆栽和部分田间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黑土区土壤钾素较其他土类含量丰富 ,不同肥力不同地点土壤速效钾含量为 12 1~ 2 12mg·kg- 1土 ;缓效钾含量为 6 5 6~ 12 5 6mg·kg- 1土 ,均在中高水平以上。在正常生产条件下 ,黑土农田完全能满足大豆生产所必需的钾 ,施钾没有增产效果。在特殊条件下 ,钾有增产作用。在干旱条件下 ,钾有增产作用 ,平均增产 15 .6 %。在大豆重迎茬病虫害加重的条件下 ,施钾有显著增产作用 ,迎茬增产 10 .5 %~ 2 2 .6 % ,重茬条件下施钾 ,增产幅度为 11.6 %~ 2 3.8%。为了追求大豆高产而单独增加氮磷施量 ,没有增产效果 ,在增加氮磷施量同时施钾 ,可增产 8.6 %。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了解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钾素营养状况,对安溪县10个茶叶主产乡镇77个铁观音茶园土壤(分0~20 cm、20~40 cm两层)和相对应茶叶的钾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全钾含量总体较高,0~20 cm土层的全钾含量在1.89~42.45 g·kg-1之间,平均12.09 g·kg-1;20~40 cm土层的全钾含量在2.44~40.31 g·kg-1之间,平均值12.41 g·kg-1;潮砂土、粗骨土和黄壤全钾含量较高,而红壤、水稻土、赤红壤全钾含量较低.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速效钾总体含量较低,0~2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37.89~190.02 mg·kg-1,平均86.95 mg·kg-1;20~40 cm土层变幅28.25~195.80 mg·kg-1,平均75.25 mg·kg-1;粗骨土、红壤、黄壤速效钾含量较高,而赤红壤、潮砂土和水稻土速效钾含量较低.茶叶钾含量11.20~18.03 g·kg-1,平均值14.87 g·kg-1.茶叶中的钾含量与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全钾含量相关关系均不显著,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钾含量直接影响茶树钾素的吸收和累积,可以作为茶园土壤钾素供应水平的指标,铁观音茶叶钾浓度也可作为茶树钾素营养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盈江县耕地土壤养分特征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盈江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样测试数据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盈江县耕地养分总体为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丰富,速效钾不足。变化趋势呈现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向中等水平变化,碱解氮和速效磷表现出增加,速效钾下降。土壤总体偏酸,有酸化趋势。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盈江县耕地分为四类:高有机质,高氮,钾中等,缺磷区,占全县耕地的3.87%;高有机质,高氮,磷中等,缺钾区,占全县耕地的13.39%;有机质丰富,氮磷中等,缺钾区,占全县耕地的20.32%,是粮经作物的次产区;有机质、氮中等,磷丰富,缺钾区,占全县耕地的62.42%,是粮经作物的主产区。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钾肥用量提高呈缓慢上升趋势。当钾肥用量达156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1177kg/hm2,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增产20.5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施钾处理玉米收获后土壤速效钾含量比播种前有所降低,土壤缓效钾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大;不同施钾处理,随着钾肥的施用量提高,玉米从土壤中带走钾量明显增加,当钾肥施用量在117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各处理玉米子粒中钾素含量均比其茎秆钾素含量低,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子粒茎秆中钾素含量也相应增加;不同施钾处理,钾素的利用率随钾肥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钾肥对砂质潮土夏玉米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砂质潮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与钾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夏玉米产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植株钾素积累量均增加,要保持土壤速效钾平衡,钾肥用量应达150kg/hm2以上。相同施钾水平下,分次施钾的增产增收效应、钾肥当季回收率均显著高于一次基施肥处理。从钾肥的增产增收效应、钾肥当季回收率、土壤钾素平衡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以施钾量225kg/hm2分次施用时效果最好,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可增产1026kg/hm2,钾肥当季回收率为45.9%,并实现土壤速效钾的盈余。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万宁市水稻土养分状况,采集3 061个水稻土耕作层土样进行养分测定, 并与第2 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属中等水平,并呈下降趋势;有效磷有较大幅度提高,速效钾也有所提高。但是有效磷钾含量不高,全市耕地土壤少磷缺钾状况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尺度下低山丘陵区茶园土壤钾素含量变异与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山丘陵区中峰乡生态茶园为例,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相结合,分析了在中、小两个尺度下茶园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的比较。结果表明:(1)中尺度下茶园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0.21%和37.60%,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小尺度下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2.12%和53.56%,也属于中等程度变异。(2)中尺度下土壤速效钾在主轴70°方向上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在主轴25°、115°和160°方向上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缓效钾在主轴113°方向上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在68°、158°、203°方向上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小尺度下土壤速效钾在主轴112°方向上变异比较明显,其他方向上变异均很小,缓效钾在主轴73°、118°方向上变异明显。(3)中尺度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在西北至东南方向呈明显的带状分布,海拔主要影响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缓效钾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小尺度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呈块状分布,整体上其含量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缓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布上的规律与速效钾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4个不同钾(K2O)水平(0、76.8、84、91.2 mg/kg土)对剑麻幼苗生物学性状、生物量、养分含量和钾肥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处理剑麻株高和叶片长度显著提高,平均提高64.2%和59.7%。高钾处理K3地上部鲜重、干重显著提高23.2%、11.4%。根冠比随着钾水平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施钾处理剑麻地上部、根系全钾含量显著提高,平均提高60.2%和158.7%。剑麻地上部和根系钾素吸收效率均随着钾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氮素和磷素吸收效率则随着钾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钾素利用效率则随着钾水平的增加而减小,施钾处理植株钾素利用效率平均下降31.0%。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需钾特性及钾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钾对马铃薯营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团棵期施钾处理株高较对照平均增加3.2cm,鲜重增加11.6g;盛花期分别增加2.4cm和49.1g。植株含钾量随着植株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前期植株中钾的含量3.85%~4.62%,后期钾的含量为1.63%~4.19%。植株吸钾量则随着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加,前期0.6~0.8g/盆,后期4.12~5.86g/盆。施钾处理较对照平均增产6.8%,不施钾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有下降,分别降低27.7和53.0mg/kg。  相似文献   

17.
在红壤区,土壤钾素缺乏严重限制了烟草的需钾能力和品质提升。本研究以稻草源的生物炭为切入点,分别在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设不施钾肥(CK)、化学钾肥(F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稻草钾肥(60% FK+40% S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生物炭钾肥(60% FK+40% BK)等 4 个处理,分析烤烟产量和烟叶钾素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与 CK 和 FK 相比,60% FK+40% SK 和 60% FK+40% BK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烟叶钾含量,且水稻土明显高于旱地红壤。在所有处理中,均呈现出 60% FK+40% BK 处理的增幅最高。与 CK 相比,水稻土上 60% FK+40% BK、60% FK+40% SK 和 FK 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48.43%、40.88%和 11.95%,旱地红壤上的增幅分别为 29.63%、22.96%和 20.00%。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 10 mg/kg,烟叶钾含量可以增加 0.12%,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在红壤地区,施用稻草源的生物炭可以替代 40%的化学钾肥,且可以保证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18.
钾对大豆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的钾素水平,研究钾肥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增加了R1期根及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3、R5时期取样,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根及地上部干物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K3(0.068 g K2O kg-1土)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但R3时期取样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5时期取样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大豆的生长发育,根冠比逐渐减小,R5时期根冠比值最小.R1、R3时期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根冠比表现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K2(0.034 g K20 kg-1土)处理根冠比值最大;R5时期以K3处理根冠比值最大.钾有提高大豆脂肪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钾能促进大豆产量的形成,以K5(0.136 g K2O kg-1土)处理产量最高,并且显著高于不施钾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在红壤区,土壤钾素缺乏严重限制了烟草的需钾能力和品质提升。本研究以稻草源的生物炭为切入点,分别 在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设不施钾肥(CK)、化学钾肥(F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稻草钾肥(60% FK+40% SK)、 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生物炭钾肥(60% FK+40% BK)等 4 个处理,分析烤烟产量和烟叶钾素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 含量。结果表明,与 CK 和 FK 相比,60% FK+40% SK 和 60% FK+40% BK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烟叶钾含量, 且水稻土明显高于旱地红壤。在所有处理中,均呈现出 60% FK+40% BK 处理的增幅最高。与 CK 相比,水稻土上 60% FK+40% BK、60% FK+40% SK 和 FK 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48.43%、40.88%和 11.95%,旱地红壤上的增 幅分别为 29.63%、22.96%和 20.00%。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 10 mg/kg,烟叶钾含量可以增加 0.12%,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在红壤地区,施用稻草源的生物炭可以替代 40%的化学钾肥,且可以保证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海南省保亭县橡胶园土壤速效氮、磷和钾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速效氮、磷、钾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速效氮和速效磷的空间相关性较弱,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中等,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相关距离变化范围分别为6 938.8、18 040.8 、6 938.8 m。速效磷和速效氮的空间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速效钾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2)保亭县胶园土壤速效氮整体水平较低,主要为第四和第五等级;速效磷含量整体水平为中偏低,主要为中下水平的第四等级,速效钾含量整体水平较低,以第五等级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