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作者围绕增强全民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控制陆源排污、强化对近海环境的治理;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实行科学养殖方式,发展生态型渔业;放流增殖、营造人工鱼礁,保持近海资源的持续性;恢复重建湿地自然生态,保护海洋渔业支持系统等专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海洋渔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近海捕捞资源的逐渐趋于匮乏,因此,在政府引导下,我国不少沿海渔民调整规划,由海洋捕捞转向海水养殖。同时,为了保护近海生态环境,养殖者购置了成套的大型深水网箱,采用了远海深水渔业养殖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远海深水渔业养殖的不断发展,不少问题也随之暴  相似文献   

3.
1海洲湾地区工厂化育苗废水污染现状 海水养殖是海洋产业经济增长点,而工厂化育苗是海水养殖的典型代表.其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海水养殖正成为近岸海域重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4.
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优化:概念、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岩 《水产学报》2004,28(5):568-572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和人类社会对水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海水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重[1-6]。现已确认海水鱼虾类养殖是造成海洋沿岸带水域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5-8],这一严峻现实要求今后在发展海水养殖产业时不仅需要宏观上对养殖区域和养  相似文献   

5.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和我国与周边国家渔业协定的正式签署并实施 ,我国海洋渔业的作业空间越来越小 ,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海洋渔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渔业经济除了发展近海养殖外 ,还必须尽快参与国际竞争 ,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特别是大洋性渔业(利用公海渔业资源 )。1 开发大洋性金枪鱼渔业的必要性面对目前海洋渔业形势的新格局 ,大力发展我国大洋性渔业已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 ,调整海洋捕捞结构 ,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辟新渔场 ,开发新资源 ,实现由近海捕捞向外海远洋捕捞的转变 ,就成为我们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周燕侠  余开 《科学养鱼》2012,(12):13-16
近几十年,我国海洋经济增长势头始终强劲,作为海洋第一传统产业的海洋渔业更是如此。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年海水养殖产量为1482.30万吨,海水养殖面积为2080.88千公顷。全年海洋捕捞(不含远洋)产量为1203.59万吨。但不容忽视的是,人们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掠夺式捕捞已使渔业资源、特别是近海资源面临衰竭,另外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自身污染,如赤潮连年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我们该如何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解决这个问题已刻不容缓。为此,本期特别策划栏目专门介绍我国针对此严峻现实应运而生的海洋牧场的基本情况,希望藉此呼吁社会对海洋渔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加强人们的相关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 二十一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海洋开发的时代,海洋经济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海洋渔业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引发许多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市场问题、管理体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研究解决,很可能成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这些问题是每个渔业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作为海洋渔业资源大省的江苏如何实现海洋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针对当前江苏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与环境、技术之间的矛盾以及渔业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加快近海、滩涂渔业资源增殖;减少捕捞能力、促进渔区人力资源整合;改善海洋渔业环境;加快技术转化,立足于循环经济标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完善海域管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推进海洋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海洋渔业水域面积300多万km2,海洋渔业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海洋渔业的迅速发展,渔船数量不断增加,沿海渔业资源衰竭,渔船航行及作业海区也从几十米深的近岸转向百米以上的近海[1],我国沿海和近海作业的渔船大部分都是木质渔船,这部分渔船尺度小,船龄老化,抵抗风浪能力较弱。渔船在大风浪海况下极易发生海损  相似文献   

10.
本篇海洋报告内容包括污染物的注入、有机化学制品、放射性污染、海洋渔业、水产养殖、航运的影响、近海活动、气候变化等。通过该报告的叙述,使人们了解,所有生命的健康和富裕取决于海洋,从而达到保护海洋、利用海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产出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海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众多渔业生物的关键栖息地和优良渔场,支撑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补充和可持续生产。在我国,近海渔业提供90%以上的海洋捕捞产量,是我国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目前,因过度捕捞直接造成的资源量骤减、及大规模围填海工程、陆源污染和海水养殖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加剧,近海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富营养化导致的赤潮、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湿地减少引起产卵场、育幼场碎片化或功能消失等,使得近海渔业资源的补充和可持续性严重受损。渔业资源的补充过程是海洋生物、物理作用耦合的过程,依赖复杂多样的环境驱动因子来调节和维系可持续渔业生产。而渔业种群早期生活史阶段是其生命中最脆弱、对栖息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最强的阶段,小规模环境变化也可能会对其资源补充过程产生剧烈影响。因此,渔业种群早期生活史的关键生境(产卵场、育幼场等)和过程(繁殖发育、存活生长等)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资源效应的研究成为海洋生态系统演变和生物资源可持续产出前沿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作者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我国近海渔业生态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展望并分析了关键栖息地的形成和变迁过程与机理、关键资源补充过程与机制、渔业种群对生境变化的适应性响应以及资源效应的综合评估与模型分析等研究热点,期待为我国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然而,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海洋捕捞业的发展遇到了困境。传统上海洋渔业主要研究学科之一的海洋捕捞学科,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拓展研究领域,开创海洋捕捞学科研究的新局面,这是海洋捕捞学科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海洋捕捞学科的发展现状,海洋捕捞学科研究涉及的领域,海洋捕捞学科研究的发展方向,更新充实知识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关于海洋捕捞学科发展的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浅析渔船污(废)水的综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船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生活污水、舱底油污水、运输/保鲜废水、水产品加工废水等污(废)水,这些污(废)水的排放给所在水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对上述4种渔船污(废)水所含主要污染物及常用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渔船主尺度小、安装空间小及用户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特点,分析认为渔船的污废水应进行归类综合处理,并应充分开发利用岸上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渔业生态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要科学合理开发海洋,就必须合理配置渔业资源,积极引导传统海洋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转变。必须寻求海洋渔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要将渔业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同时,要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渔业立法,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海渔业安全救助通信网"(以下简称为"安全通信网")建设开通以来,在渔业安全生产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结构的变革,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刚刚组建的"安全通信网"日趋落后,在实际运行中引出了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渔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本文仅从技术角度针对"安全通信网"中出现的网络阻塞问题,阐述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渤海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渤海水产资源变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探讨了环境污染对水产资源的破坏,提出了改善渤海渔业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辽宁省普兰店湾养殖企业取水海域的监测和污染源分析,探究该地区2010年1月养殖企业扇贝种苗大量死亡的原因。通过水质监测和污染源调查发现:海水中氰化物和挥发酚显著超标是各水产养殖企业种贝、幼苗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氰化物和挥发酚均属于合成氨工业产生的特征污染物,故以合成氨为主要中间产品的化工企业是此次事件的主要污染源,希望各大型化工企业以此为鉴,严格控制未达标生产废水的排放,维护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近海捕捞能力大大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加强渔业资源管理,保持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在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改善和健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管理执法能力建设、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优良的渔业生态环境是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的物质载体与必然条件。我国海洋渔业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渔业资源衰竭严重影响渔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防止渔业生态环境污染,改善渔业生物资源的养护载体,加强海洋与渔业生态建设,展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对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海洋渔业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海洋环境生态修复和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等有关海洋捕捞和渔业资源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目前我国海洋渔业面临捕捞过度、渔具选择性差,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等主要问题,提出2个学科的战略目标与发展思路,最后建议目前可以开展的适宜捕捞力量研究、渔具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