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的果蔬干制品种类很多,如黄花菜、香菇、木耳、玉兰片、柿饼、红枣、葡萄干、荔枝干、龙眼干等都是闻名中外深受欢迎的土特产品。目前干制果蔬的方法,可分为自然干制和人工干制两类。自然干制(晒干或阴干),是一种传统的干制方法,这类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其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并在干制过程中由于多次翻晒倒换容易造成污染和滋生霉菌。尤其在大量生产时,产品的质量更难保证,不能适应现代果蔬干制品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人工干制,可以人为地控制干制的环境条件,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大大缩短干制的时间,减少果蔬的腐烂损失和提高生产率。②较高温度烘烤能杀死果蔬体上的大部分入侵病菌,可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果蔬制品的腐烂变质,延长果蔬保质期,干制成为果蔬加工最基本的方式,能有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同的干制技术对果蔬的食用品质、营养化学品质的影响差异很大,为了最大限度保留产品品质,降低干制成本,新型干制技术也逐渐涌出市场。介绍了国内外不同的干制加工技术和干制设备,并对传统干制方式与现代新型干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展开概述。  相似文献   

3.
陕西礼泉化工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联手,日前开发成功新型果蔬保鲜剂I-甲基环丙烯。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新型保鲜剂的问世,有助于减少果蔬产品产后损失,提高我国水果的保鲜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干燥技术在我国果蔬干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谦  过利敏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2):2331-2336
[目的]广泛利用果蔬产地丰富的太阳能,降低传统干制的能耗,提高果蔬太阳能干制的生产效率和传统干制工艺的升级.[方法]从节能环保、干燥周期、产品质量与优级品率、投资回收期等环节分析太阳能干制技术优势与特点.通过对干燥物料特性、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分类与性能、太阳能资源条件以及干燥模型和工艺的分析,找出影响果蔬太阳能干制速率和品质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作为间歇性能源太阳能应作为补充能源进行联合干燥、连续智能干制是为今后的我国果蔬干制的发展方向.[结论]应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环境条件、合理控制组合干燥的温湿度和风速等,不断提高组合式太阳能干燥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全世界贮粮损失率达8—10%。因此,加强粮食产后系统技术开发研究,以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提高产品质量,是一条缓和“世界性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果蔬贮藏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变化会对果蔬安全性产生影响,大部分加工过程可降低果蔬中的农药残留,如清洗、去皮等;但也有一些加工如干制、腌制等,可能会提高农药残留水平。着重讨论了果蔬清洗、去皮、水煮、干制、腌制等加工处理对果蔬农药残留的影响,为确定合适的家庭处理方法提供参考,为膳食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以维护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农产品保鲜设施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良种良法的普及应用,我国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总量大幅度提高,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业生产国.但由于我国农产品保鲜加工水平较低,农业产后损失惊人.因此大力发展产后贮藏保鲜是解决当前农业增产增收,农产品减损增值,满足人们对果蔬质量、花色品种需求的有效途径.而贮藏设施是农产品贮藏保鲜的基础条件,选择并推广适于我国国情的贮藏设施是农业产后保鲜加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干制辣椒生产是西充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高农民收入,有效提升辣椒附加值和延长贮藏时间。科学生产,与规范加工是推进辣椒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获取辣椒高效生产应抓好以下环节:种植制度、良种选择、生产技术及干制加工。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对果蔬保鲜非常重视,其农产品的产后损失率一般在1.7%~5%,而我国蔬菜产后损失率高达25%~30%,每年仅在果蔬方面就损失约750亿元人民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产后保鲜储藏,缺乏冷链设备和保鲜技术.这种现状不但使果蔬难以体现应有的商品价值,还影响了果蔬的异地销售和出口.……  相似文献   

10.
加工果蔬精细粉。目前果蔬加工正朝着超微粉碎的方向发展。果蔬干制再经过超微粉碎后,颗粒可以达到微米级,食用时更方便。口感更好。其营养更容易消化,膳食纤维可以得到更好利用,减少了废渣。  相似文献   

11.
开发粮食产后技术是增加粮食有效产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浙江省主要产粮地区粮食产后处理损失实际测定的结果,对粮食产后损失的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对不同的处理系统及各处理环节损失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在分析的基础上,为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处理成本、处理时间消耗、粮食损失3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现行粮食产后处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对粮食产后处理模式中处理效率与损失率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粮食产后系统中采用精细农业技术和装备,是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自行研制的小型气调干燥机(QTM)实验设备,用CO2调节干制过程气体的O2含量,以干制小根蒜茎叶的叶绿素含量为考核指标进行降氧干燥试验。结果表明,干制过程气体的温度是影响叶绿素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减少干制过程叶绿素含量的损失,关键要控制干制过程气体的O2含量。降低干制过程气体的O2含量,可明显降低叶绿素含量的损失,提高制品质量。用指数函数关系式拟合的50℃、60%:和70℃下干制的小根蒜茎叶叶绿素含量随气体的O2含量变化的回归方程,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56、-0.9699和-0.9706。  相似文献   

14.
正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是原农业部、财政部2013年启动并在部分省区选择试点实施的一项农业补贴政策。主要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扶持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建设果蔬通风库、冷藏库、烘房等产地初加工贮藏保鲜设施,改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条件,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湖南省是第一批获得实施补助政策的省份,已连续实施5年,补助资金由首年的25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  相似文献   

15.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说,我国果蔬由于产后损失巨大和水果贮藏能量低,造成了75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相当于全国2亿多果蔬农民年均少收入3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水果与蔬菜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另一方面,我国果蔬的产业化水平低,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和精深加  相似文献   

16.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高质量和高营养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新鲜果蔬贮藏方法的发展.为此,主要探讨了目前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应用的各种技术,分析了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方面的新情况与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果蔬由于产后损失巨大和水果贮藏能力低,每年造成750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全国2亿多果蔬农民年均少收入3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水果与蔬菜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另一方面,我国果蔬的产业化水平低,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冻运输和精深加工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相  相似文献   

18.
果蔬微波干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7种果蔬微波干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干制品的感观品质与果蔬鲜料的含水量呈负相关倾向;高含水量及低含水量果蔬的失水速率在干燥过程中各呈规律性变化;合理设置干燥各阶段的微波强度是决定干燥速度及制品品质的关键。本研究确定了马铃薯、洋葱、苹果等微波干制的合理的工艺流程及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产品产后进入流通领域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达100%,果蔬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目前,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以常温流通为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亟待升级。  相似文献   

20.
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既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安全供给的需要,也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和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是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上市期,均衡市场供应和价格的最有效方法,是生产周期最短、见效最快、最为快捷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