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红脖子病(也叫粗脖子病、阿多福病等) (1)病原: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也有认为是甲鱼虹彩病病毒。此病是由于鳖刚度过冬眠期,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体质下降,抵抗力变弱,再加上水质恶化从而使嗜水气单胞菌侵入体内,引起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2.
患红脖子病的甲鱼如何安全越冬11月份在自然状态下,甲鱼已停止摄食,并开始进入冬眠,如果甲鱼得红脖子病后置于越冬池中,甲鱼已没有摄食能力。因此,此时治疗甲鱼红脖子病只有两种措施:一是将甲鱼挪进室内,将水温逐渐提升到25℃以上,用“佳纬牌”甲鱼全价配合饲料,加入“鳖健康”1.5%和“鳖健康2号”0.5%制成药饵投喂,一周内炎症就会消失。继续用“佳纬牌”甲鱼全价配合饲料并加入0.3%的“水产专用VC”,做成药饵投喂,甲鱼将彻底痊愈。然后逐渐降温,移至室外越冬,进越冬池前,需用“鳖净”0.4mg/L药浴…  相似文献   

3.
曾宝全 《内陆水产》2001,26(9):35-35
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且症状和甲鱼红底板相似,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1诊断方法1.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起水泡,裙边呈锯齿状断裂。1.2流行特点甲鱼氨气中毒常发生于温室水质变质的池子,时间为每年的2~4月,甲鱼平均体重超过150克。1.3甲鱼氨气中毒和红底板症状的区别甲鱼氨气中毒为点…  相似文献   

4.
温室土池养鳖一般都把水温调控在28±2℃左右,因而其流行病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1996~2000年东莞市温室土池养鳖流行的病害有钟虫病、白斑病、疖疮病、腐皮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病、肺化脓、出血性败血症和白底板症等。由于种苗、饲料营养、水质、病害诸因素,死亡率在60%以上的养鳖场占5.8%,死亡率在25%~50%占35.5%,成活率达80%以上的不足50%。1997年以后,随着土池增、加温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的主要病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土池温棚稚、幼鳖的饲养成活率平均达90%,高者达97…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股甲鱼养殖热在福建省悄然兴起。但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防病措施跟不上,为数不少的养殖场发生了严重的暴发性传染病。1994年统计资料表明,福建省约有65%的养鳖场因此病而亏损,经济损失严重,为此我们开展了对该病病因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一、症状 1.外部症状:据文献介绍,甲鱼常见细菌性传染病有红脖子病,红底板病、红斑病、红肿病、出血病等。但这些疾病的症状雷同之处颇多。从我们采集的50多  相似文献   

6.
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俄托克病、阿多福症等。该病对各种规格的甲鱼都有危害,尤其对成鳖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病率高,一般死亡率在20%-30%,最高可达60%。该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以及食品中,在养殖密度高,水温变化大,水质差,鳖体受伤,突然变更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善等的状况下,鳖抵抗力下降,会引发该病。甲鱼红脖子病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1.鳖的预脖充血红肿、伸缩困难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此外有的病鳖腹甲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油,严重时失明,舌尖、口…  相似文献   

7.
如何搞好温室新建改建地的养水是能否养好甲鱼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将去年本公司甲鱼场温室尿素养水引起甲鱼亚硝酸盐中毒及其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洪问行借鉴。本公司甲鱼场上年9月初,在自孵稚鳖养殖中,由于用尿素养水.使一周龄的稚鳖突然发生死亡,死后的推鳖均有伸颈、张口、仰头等呼吸困难表现,并伴有内脏出血现象,少数稚鳖出现四肢痉挛、昏迷、抽搐等症状。综上所述,笔者初诊为中毒病,为了诊清所中之毒与其源.及时作了饲料与水质的检查、分析和比验.其结果他水中亚硝酸报含量(以氮计)在O.4omg/升以上,并对所有池进行…  相似文献   

8.
陈建林 《科学养鱼》2006,(11):59-59
甲鱼养殖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模式主要有温室加温养殖和外塘生态养殖两种。对甲鱼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有白斑病、穿孔病、白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稚鳖养殖阶段的疾病主要是白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如不迅速有效地治疗,会产生很大的损失。一  相似文献   

9.
张长汉 《淡水渔业》1996,26(4):23-25
<正>1 鳖安康泼洒剂“鳖安康泼洒剂”是一种以消毒杀菌作用为主的防治甲鱼病的药物,它对甲鱼饲养期间所易患的红脖子病、红底板病、出血病、腐皮病、疖疮病等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能增强甲鱼体表创伤的自愈能力,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我们对“鳖安康泼洒剂”防治甲鱼细菌性疾病的药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罗发馨 《畜禽业》1999,(5):68-69
<正> 鳖病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二种类型,鳖病种类较多,经过本所养殖场的实践探索,最常见的有白斑病、白板病、红脖子病、出血病、疖疮病、红底板病、水霉病等,其它非生物性的鳖病不多见。 1 白斑病 1.1 病因 白斑病又称白点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稚幼鳖。 1.2 症状表现 患病初期,甲鱼裙边、背部、腹部有零星小白点,以后从一点增加到多个白点,甚至扩散到四肢,  相似文献   

11.
刘文斌 《科学养鱼》1997,(11):24-24
近几年来,温室养鳖在我国,无论从规模上或范围上,都在不断扩展。但由于温室养鳖开展时间不长,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鳖病防治,更缺乏系统研究,所以鳖病成为温室养殖的突出问题,直接造成鳖的成活率下降,影响温室养鳖的经济效益,成为温室养鳖的主要制约因素。现将温室养鳖发病主要原因及防洽措施介绍如下:一、鳖人池时带人的致病因子在温室养鳖过程中,经常遇到鳖的移池和分池,鳖进人新池时,不能把病鳖或不健康的鳖放人池中,以免把病菌带人池中,尤其从外地购进的苗种。人池前应逐个检查,发现病鳖立即检出,每…  相似文献   

12.
鳖,俗称甲鱼、团鱼、元鱼等。鳖因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而驰名中外,近年来成为一种重要的人工养殖的水生经济动物,常见的饲养方式有囤养、单养或鱼鳖混养和温室快速养殖等,养殖过程中鳖病发生比较普遍,有流行季节长和传染快等特点,给养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鳖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较高经济效益的驱动,养鳖业呈现强劲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当鳖的养殖达到一定水平后,对鳖病的防治就显得紧迫而0突出了。养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鳖病。高密度的养殖方式,欠妥当的饲养管理方法,不断诱发鳖的传染病。据调查,鳖病种类多且复杂,主要表现有腹甲充血(红底板)、体表或裙边腐烂出山(腐皮病)、脖子红肿(红脖子)、口鼻充血或流血(出血病)和背甲、四肢点状白斑甚至穿孔(疖疮病)等症状。一旦疫情蔓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为弄清楚病因,我们对此开展了研究,对发病鳖进行了致病…  相似文献   

14.
温室养鳖非生物性病害防治及水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亚东  杨兴丽 《淡水渔业》2000,30(10):31-33
温室养鳖非生物性病害与水质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 ,但在生产实践中 ,养殖者往往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致在养鳖生产中造成较大损失。温室养鳖非生物性病害防治和水质管理对甲鱼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以下就此两方面作一讨论。1 温室养鳖非生物性病害防治①脂肪代谢障碍症状 :发病初期 ,外部症状不明显。病重后出现外表病症为 :身体浮肿或极度消瘦 ,病鳖腹部呈暗褐色 ,并有灰绿色斑纹 ,无光泽 ,四肢和颈部肿胀 ,皮下出现水肿 ,四肢肌肉软而无弹性 ,裙边薄而有皱纹。解剖 ,有恶臭味 ,体内脂肪组织呈土黄色、黄褐色 ,肝脏发黑 ,骨质软化。鳖体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温室甲鱼咽喉炎的发生和流行比较严重,对甲鱼养殖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甲鱼咽喉炎的具体症状:1.病鳖发病刚开始,表现为食量减少,在食台上精神不振;2.微呈喘气状;3.池中病鳖爬墙、打水或倒游;4.颈部红肿,有时口鼻出血;5.腹甲呈纯白色的贪血状态;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我县养鳖池在3—4月间,未开食前,经常有些病鳖从水中爬上岸边,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抓起后放于水边能迅速爬入水中,不久又会爬上岸来。经隔离后,在2—3天必定死亡。1995年养鳖专业户章仕华所养鳖患该病的死亡率达池内总鳖的30%,1996年养鳖专业户赵学先所养鳖到4月上旬死亡率已达4%。其他的专业户也发现此病,据观察此病传染较快,死亡率较高,其表现在: 1.不同于红脖子病,病鳖腹甲没有出血性的红色斑块或烂斑,咽喉,颈部不发红,不肿胀,肌肉不水肿。眼睛不混浊、不发白失明,外界条件亦非饲养环境差、水质恶化。 2.不同于出血病:病鳖腹甲不出现血点和血斑,背甲不出现溃烂出血现象,咽喉内壁未严重出血,发病季节不在6—8月,而在3—4月(未开食前)。  相似文献   

17.
甲鱼红脖子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四川黑竹特种养殖场于1994年9-11月间二次发生幼甲鱼大量发病的事例,经临床观察病理检查,以及病原体分离培养等,确定甲鱼红脖子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所引发的,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素有敏感性;毒力试验表明,对小白鼠的MLD为2.5亿个菌,用抗菌药物防治甲鱼红脖子病虽然有效,但对甲鱼的食欲有影响,建议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近几年鳖病诊治的一些经验,将目前对养鳖业危害较严重的“白底板’偏的防治技术报告如下:一、该病的流行和病害情况鳖的“白底板”病是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疾病,是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流行于春末至夏秋季节,水温26-28C时最易发生此病,6月中、下旬为发病死亡高峰期,主要危害幼、成鳖和亲鳖。据调查,本区今年几个养鳖场由该病造成的损失惨重,总计价值300余万元,尤其是由温室转出进入室外大池养殖时,发病最为严重,其死亡率一般为10-6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90%,严重地制约了养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鳖腐皮病是温室集约化养殖后期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温室养殖后期,由于个体增大,密度达到饱和,水质极易恶化,鳖相互撕咬,造成细菌感染,四肢、颈部、尾部、背甲边缘等处皮肤发生糜烂、坏死,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此病在温室养殖过程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严重时有20—30%的鳖受到感染,造成养殖后期死亡率偏高。荥阳市楚楼水库甲鱼场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鳖腐皮病的经验,取得比较好的养殖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甲鱼肺进水在目前温室养殖中比较常见,且易被误诊。此病发病快、来势猛,对稚甲鱼危害尤其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100%。1.外部病状病鳖起初表现为食量减少,在食台上精神不振,微呈喘气状,下水后漂浮于水面,游泳时尾部上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