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蜜环菌多次传代,老化、退化。蜜环菌是供给天麻营养的惟一来源,所以,蜜环菌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天麻发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一般生产上要求使用经过脱毒、分离的纯菌种,或用该菌种培育菌材后进行栽培,如此才可保证效果;但是,有的农户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普通菌种,或者利用老菌材做"菌种",掺上一些新段木令其"传菌",  相似文献   

2.
优质蜜环菌的标志及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的生长发育全赖蜜环菌分解木质来供给营养。因此蜜环菌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天麻的产量,要获得天麻栽培的高产就必须使用优质蜜环菌种培养菌材。现将优质蜜环菌种的标志及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一、优质蜜环菌种的主要标志。1、没有各种颜色的霉菌和干枯或渍水现象;2、外观菌种生活力旺盛,新鲜湿润;3、菌丝色白一致,二、三级菌种表面有乳白色条状菌索分布;4、夜晚瓶内菌柱上可以看到荧光;5、可闻到蕈香气味;6、接种成活力好,菌材质优。  相似文献   

3.
采用白参菌风干子实体不同组织部位、不同消毒方式进行菌种分离。结果表明,白参菌风干子实体在菌柄处分离易获得菌种,在消毒方式上用无菌水冲洗即可。通过该方法,得到白参菌菌种,并对菌种进行栽培出菇试验,得到的白参菌出菇整齐、朵大。  相似文献   

4.
为全氧发菌(纳米供氧膜菌种袋)技术在平菇栽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平菇中低温三级菌种全氧发菌技术与传统发菌(普通菌种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氧发菌的菌丝生长速度、3潮菇总产量分别为7.41毫米/天和704.35克/袋,与传统发菌比,全氧发菌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分别提高59.35%和31.94%。全氧发菌有利于提高平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1菌种选择应选择中低温或广温型高产优质品种. 2菌种及菌袋制作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及菌袋的制作时间.  相似文献   

6.
易绣光  林俊岳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21-122,126
介绍了嗜(耐)盐菌的特性及其在高盐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存在菌种流失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能自絮凝的耐盐菌代替普通菌种,不仅可解决菌种流失的问题,还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这是嗜(耐)盐菌生物处理高盐废水工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金针菇发菌期和出菇期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及防止方法。重点论述了发菌期菌种不萌发、菌种块萌发不吃料、菌丝发黄生长缓慢等问题,出菇期的不现蕾、菇蕾发生不整、袋壁出菇等10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1.菌种块不萌发。接种后菌种块不萌发,菌丝发黄、枯萎。发生主要原因:①菌种存放时间过长,菌种老化,生活力弱。②接种时,菌种块受到酒精灯火焰或接种工具的烫伤。③遇高温天气,接种和培养环境的温度超过30℃,菌种受高温伤害。预防办法:①使用适龄菌种,菌龄在30~35天,菌丝活力旺盛。②在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不同接种位点和菌种分散度对食用菌发菌速度的影响,以白金针菇FV093为试验菌种,以棉籽壳、麸皮为培养料,采用端接、心接、分散接的接种方法进行发菌试验,以期探讨耗时短、发菌快、低污染的接种方法.结果证明:改变接种位点和提高分散度确实能收到缩短发菌时间的效果,所以提高菌种分散度应成为今后接种技术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陇南山区蜜环菌人工培养技术,包括菌种培养、密环菌菌枝及菌材培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液氮超低温在赤霉素产生菌菌种保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液氮超低温在赤霉素产生菌菌种保藏中的应用。方法:用15%的甘油制成的菌丝片段悬浮液经匀速降温预冷后,置于液氮所产生的-196℃的超低温环境中保藏,一定保藏周期后取出液氮管做菌株形态观察及上摇床进行效价测定,检验保藏效果。结果:赤霉素产生菌菌种在液氮超低温保藏条件下,其生物活性、生产能力基本无变化。结论:液氮超低温法适用于赤霉素产生菌菌种保藏,效果优于传统的石蜡油保藏法。  相似文献   

12.
在含有丙烯酰胺单体的培养基中进行菌种驯化试验,测定降解效率,从中筛选出了3株丙烯酰胺优势降解菌;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两两组合,研究复合菌的降解性能,初步鉴定其中1株为假单胞菌科黄单胞菌属,另2株为奈瑟氏秋菌科不动杆菌属。通过对正交试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和从工业应用角度考虑,最终确定2株奈瑟氏秋菌科不动杆菌属菌种为降解丙烯酰胺的最佳复合菌。  相似文献   

13.
对百日上的白粉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采用试剂盒法提取病原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其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简称ITS)的保守序列并测序,并通过Clustal与MEAG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推演系统进化关系,在分子水平鉴定该菌种并比较与其他白粉菌菌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本研究测序的百日菊白粉菌BC180623的ITS序列与发生在土耳其菊芋上的Erysiphe cichoracearum(KF453969.1)相似度达到99%,与其具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以百日菊白粉菌为研究对象,在分子水平鉴定该菌种并分析其进化亲缘关系为本试验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烤烟调制前后烟叶微生物数量和种群的变化,对2个时期的烟叶叶面菌和内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成熟的鲜烟中,微生物数量较多,且叶内细菌数量高于叶面;调制后,微生物数量大幅度减少,同时,烟叶的优势菌种也发生较大变化;欧文氏菌属、邻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细菌作为内生细菌在调制前后一直存在,霉菌和放线菌在调制中的作用没有细菌重要。研究结果为调制期间外加微生物制剂调控烟叶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技术,包括栽培原料选择、菌种选择、拌料与装袋、消毒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顺方  祁岑  黄先敏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10-110,113
简要介绍了萌发菌的生活特性,并从菌种分离、鉴定、培养等方面介绍了萌发菌的生产技术,以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7.
用无氮培养基从土壤中选出2株菌种,然后对菌种进行分离、鉴定以及对解钾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不同地区及生物肥料样品进行稀释倒皿后,只有少数样品中分离到解钾菌株。该菌通过革兰氏染色实验、过氧化氢酶实验、硝酸盐还原实验、淀粉水解实验和V.P.实验等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该菌解钾效果随时间的延长菌浓度逐渐增加,但pH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技术,包括栽培原料选择、菌种选择、拌料与装袋、消毒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刘遂飞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污染菌对干辣椒品质的影响,用从干辣椒产品中分离鉴定的优势菌种对干辣椒进行单菌株侵染培养处理,研究辣椒中干物质、蛋白质、粗脂肪及风味化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染菌后辣椒干物质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细菌组和霉菌组平均减少18.27%和20.33%。不同菌种对辣椒蛋白质含量影响存在差异,细菌组中3个样品总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3个样品蛋白质总含量减少。霉菌组中3个样品总蛋白质含量增加,高大毛霉侵染的蛋白质总含量减少。霉菌对辣椒脂肪的消耗能力大于细菌,其中,毛霉的分解能力最强。染菌后辣椒风味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样品挥发性物质种类均减少。不同微生物污染干制辣椒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构成及含量明显不同,并导致干辣椒风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0.
选取8株白腐菌分别与偶氮类染料刚果红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共培养5d,进行脱色菌种筛选,发现白干酪菌和白耙齿菌对刚果红的脱色率均达到99%,血红密孔菌对结晶紫的脱色率达到90.62%.结合木素氧化酶系定性检测的结果,证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漆酶活性是影响染料脱色率的主要因素;在振荡培养方式下菌种对染料的脱色率高于静置培养;利用筛选出的高效脱 色菌对简单混合染料进行脱色试验,同样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表明单一菌种的脱色效果要好于混合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