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8口23.2 m2的池中,于水温12.5~17.7℃、盐度30的传统养殖模式下,研究饲料中定量添加Tαl螺旋藻喂养鲍苗的培育效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投放壳长(3.68±0.04)mm和(3.66±0.07)mm,密度(5 755±429)粒·m-2和(5 733±169)粒·m-2的鲍苗,经过133 d的养殖,鲍壳长、成活率、日增长分别达到(15.65±0.19)mm和(15.08±0.63)mm、(93.57±0.68)%和(89.25±2.48)%、(90.04±1.49)μm·d-1和(85.81±4.48)μm·d-1.结果表明:添加Tαl螺旋藻培苗,可显著提高鲍苗培育成活率(P<0.05),促进鲍苗的生长(P>0.05);且壳色泽好、规格较整齐.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鲍苗体内的胸腺素α1含量也表明,添加Tαl螺旋藻能明显提高鲍苗体内的胸腺素α1含量(P<0.05).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生态制剂节水培育鲍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口培育池中,投放平均壳长(16.3±0.2)mm、密度1 633粒.m-2的鲍苗,在水温19.6~26.0℃、盐度30的条件下,比较添加微生态制剂的节水模式与现有模式对鲍苗培育的影响。经过60 d的培育,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鲍苗壳长、成活率、日增长分别为(21.57±0.40)mm和(23.17±0.38)mm、(93.69±0.46)%和(91.61±1.55)%、(87.77±4.21)μm.d-1和(14.42±6.76)μm.d-1。结果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培育鲍苗可节水75.76%,节水效果显著(P0.05),且有利于减轻水交换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鲍苗培育成活率(P0.05)。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杂交鲍苗培育过程中饵料的合理投喂,探索快捷采集杂交鲍苗体重数据的新方法,藉以测算、调整微囊饲料投喂量。随机采集观测杂交鲍苗大容量样本10批次,获得杂交鲍苗的体重与壳长的数据1 670对。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壳长-体重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W=0.133 L~(2.985)(R~2=0.987)。应用IPP图像测量新方法,随机采集实例验证样本500粒鲍苗壳长,经由建立的回归方程估算出鲍苗体重的数据,与实测的鲍苗体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回归方程(模型)的稳健性和误差。经由已建立的回归方程以及鲍苗相应体重的投饵率,提出不同水温每万粒杂交鲍苗微囊饲料的日投喂量。  相似文献   

4.
稚幼鲍微囊饲料对鲍苗免疫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售粉态鲍苗饲料作对照,传统鲍苗生产模式下,研究稚幼鲍微囊配合饲料对鲍苗非特异性免疫生化活性及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试验组(31%的稚幼鲍微胶囊饲料+69%对照料),为期137 d,测定鲍苗壳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鲍苗的碱性磷酸酶(AKP)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溶菌酶(LZM)含量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鲍苗壳长日增长分别达到(83.23士3.41)μm·d-1和(70.91士5.77)μm·d-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鲍苗壳长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鲍苗规格较整齐.试验结果表明,稚幼鲍微囊饲料对杂交鲍苗有免疫增强、减少鲍苗死亡和促生长的效能.稚幼鲍微胶囊饲料对鲍苗的促生长效应在饲喂后的71 d左右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缩短缢蛏中间培育周期,快速培育大规格商品苗种,试验稚贝放养的适宜规格和密度,2016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250 m~2的露天大型水泥池培育稚贝,并混养少量脊尾白虾。研究了不同泥土厚度(3cm、6 cm),养殖密度对大、小2种规格稚贝的壳长、壳高、体质量和存活率的影响。底泥厚度影响稚贝体形的生长,规格越大所需底泥厚度越厚,大规格稚贝在6.0 cm和3.0 cm的壳长分别为20.25±0.03 mm、18.58±0.06 mm(P0.05)。大、小规格稚贝的存活率分别为81.83%±0.69%、65.74%±0.83%;养殖密度影响稚贝的生长速度,稚贝规格和养殖密度的综合效果显示,大规格稚贝(10万粒/kg、壳长0.890±0.024 cm)适宜的放养密度为1.0~1.5万粒/m~2;小规格稚贝(20万粒/kg、壳长0.488±0.035 cm)适宜的放养密度为3.0~5.0万粒/m~2。培育30 d后,14.4 kg大规格稚贝收获196.4 kg,96.6%达到1.5~2.0 cm商品苗种;8.8 kg小规格稚贝收获苗种144.6 kg,68.4%达到1.5~2.0 cm商品苗种。探究了稚贝在水泥池进行中间培育的可行性,缩短了中间培育周期,能为缢蛏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提供优质、健康的大规格苗种。  相似文献   

6.
朱庆国 《福建农业学报》2013,(10):1050-1053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鲍苗壳长进行图像测量。使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IPP 6.0处理度量,得到标准刻度尺单位刻度的像素长度,求取鲍苗壳长的像素长度;通过单位标定,像素转换成几何长度,得到鲍苗壳长的测量值,同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值进行比较。比对13批组430粒鲍苗壳长数据。结果表明:基于IPP 6.0的鲍苗壳长图像测量方法和传统手工测量方法,比对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可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具有非接触、测量快、精度高、便于直接统计分析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毛蚶稚贝池塘中间培育的最适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稚贝的中间培育过程中,采用60目、40目和20目3种网袋吊在池塘中进行暂养(共15个密度).结果表明:60目网袋中每袋放20 000粒稚贝暂养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81.2%,壳长达(1.89 ±0.02)mm,壳长日生长为(26.8 ±0.8)μm;40目网袋中每袋放4 000粒暂养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75.5%,壳长达(4.38±0.07)mm,壳长日生长为(126.3 ±3.7)μm;20目网袋中每袋放2 000粒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92.3%,壳长达(5.80±0.10)mm,壳长日生长为(60.0±3.0)μm.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研究放牧草地、围封5年和10年草地.分析土壤种子库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种子库物种与地上植被的关系,揭示辽宁彰武地区草地围封后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放牧草地土壤种子库植物种数为9种,密度为(6573.15±210.14)粒·m-2:围封5年和10年草地种子库植物种数分别为9种和6种,密度分别为(9987.25±255.01)粒·m-2和(14675.16±535.72)粒·m-2.放牧草地土壤种子库群落中以1年生杂类草居多,围封草地则以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为优势种.放牧和围封5年、10年草地土壤种子库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91.0.87和0.52.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3个样地土壤种子库与其地上植被之间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养殖密度(4、6、8、10、12个/层)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生长、排氨率和耗氧率的影响,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域设计了不同密度虾夷扇贝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自试验40 d起,4、6、8个/层虾夷扇贝的壳长和个体质量均10、12个/层的壳长和个体质量,且在试验80 d,8个/层虾夷扇贝的壳长和个体质量达最大值,分别为(71.72±3.04) mm和(37.15±7.48) g,高于其他4个试验组,其中,8个/层虾夷扇贝的壳长和个体质量显著高于12个/层的相关指标(P0.05);(2)试验80 d,8个/层虾夷扇贝的日均壳高增长量和存活率分别为(0.38±0.07) mm、(89.17±3.15)%,高于4个/层和6个/层,显著高于10个/层和12个/层(P0.05);(3)在室温条件下[(21.0±0.5)℃],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虾夷扇贝的排氨率变化范围为0.15~0.20μmol/(g·h),耗氧率为1.5~2.0μmol/(g·h),O/N为19.40~19.86,各试验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水鱼类半滑舌鳎养殖池排出水中大量絮状悬浮物难以用常规机械过滤法去除的问题,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滤食性双壳贝类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通过现场实验测定了它们对鱼类养殖排出水中悬浮物的生物滤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海水流速为100L·h-1条件下,牡蛎[壳高(9.80±0.45)cm,湿重(117.0±10.0)g]和贻贝[壳高(6.54±0.26)cm,湿重(29.7±2.4)g]对养殖排出水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40.28~45.30mg·ind-1·d-1[平均(43.40±2.16)mg·ind-1·d-1]和6.96~8.87mg·ind-·1d-1[平均(7.66±0.99)mg·ind-·1d-1];在实验海水流速为150L·h-1条件下,牡蛎[壳高(9.33±0.99)cm,湿重(95.8±31.4)g]和贻贝[壳高(6.39±0.91)cm,湿重(28.0±15.4)g]对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13.68~22.50mg·ind-1·d-1[平均(17.35±4.59)mg·ind-1·d-1]和5.37~...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采自越南海域的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野生群体(Y)及取自湛江海域的九孔鲍(H diversi-color supertexta)养殖群体(z)进行群体间的杂交和群体内自繁,并对子一代F,的育苗及工厂化养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交配组合F,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幼体附着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稚鲍培育期及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正交与反交组合F。代的壳长和成活率均显著大于自交组合组(P〈0.05);受精360d后,正、反交组合野生鲍自繁(YY)及养殖鲍自繁(zz)F,代的壳长分别为(51.6±6.8)mm,(49.9±6.7)mm,(44.3±5.4)mm,(41.7±4.6)mm,成活率分别为(87.8±5.0)%,(89.2±4.4)%,(54.5±2.8)%,(73.1±2.4)%;野生鲍自繁(YY)F,代的壳长显著大于养殖鲍自繁(ZZ)组(P〈0.05),但成活率显著低于养殖鲍自繁(ZZ)组。杂交组合所显示出的良好的杂种优势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明,群体间的杂交将可能是养殖杂色鲍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红壳色文蛤为亲本繁殖子一代(F1)红、黄壳色文蛤为试验材料.2011年3月,对2009年8月保种选优的红壳色文蛤的养成池进行随机取样,获取726个个体,其中黄壳色文蛤181个,红壳色文蛤545个.对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几方面进行生长效果比较;依据壳长大小将其分为5个不同规格试验组,进行2个群体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比较.结果表明:(1)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红壳色文蛤群体分别为(25.83 ±3.05)mm、(12.41±1.66)mm、(21.58 ±2.56)mm、(4.20±1.70)g,黄壳色文蛤群体分别为(24.65±2.82)mm、( 11.87±1.46) mm、(20.42±2.27)mm和(3.61±1.38)g,红壳色文蛤群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黄壳色文蛤群体(P<0.05).(2)红壳色文蛤的淀粉酶活性变化范围是1.90 ~ 3.30 U/mg,黄壳色文蛤是1.38 ~3.00 U/mg;红壳色文蛤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范围是36.81 ~72.41 U/mg,黄壳色文蛤是29.50 ~57.18 U/mg.消化酶活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红壳色文蛤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黄壳色文蛤(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壳色和壳长对文蛤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纤维素酶影响不显著(P>0.05),对淀粉酶的影响显著(P<0.05).因此,不同壳色群体的生长速度与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夏初空气细菌含量及日间变化情况,采用自然沉降法对校园6个采样点进行室外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表明:5号教学楼区距地面100、50、0cm三个高度处的平均细菌含量分别为(2 868±44)、(4 236±99)、(4 563±91)cfu·m-3,均达到轻微污染水平;在该区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下,午间空气细菌含量最高,其中100cm处午间的空气细菌含量为(4 074±109)cfu·m-3,属轻微污染,50和0cm处的午间的空气细菌含量分别为(7 167±228)和(7 107±605)cfu·m-3,均达到污染水平。比较6个采样点午间空气细菌含量,11~19号学士公寓楼区处于污染水平(7 619±63)cfu·m-3,谷园、5号教学楼和体育场均处于轻微污染水平,分别为(3 879±82)、(4 142±70)、(3 180±48)cfu·m-3,而思想湖和图书馆的空气达清洁水平,分别为(1 040±18)、(2 315±42)cfu·m-3。校园空气微生物受时间、地点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可对山西农大空气微生物污染防治和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淡水贝类观察"研究体系的专用指示生物"标准化"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对镉(Cd~(2+))的毒性效应,研究了Cd~(2+)对钩介幼虫(24 h,平均壳长0.25 mm)、稚蚌(5 d,平均壳长0.27 mm)和幼蚌(6 months,平均壳长50 mm)的急性毒性,并针对Cd~(2+)积累的靶器官——鳃,分析了幼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成蚌(48 months,平均壳长85 mm)DNA损伤(OTM)对Cd~(2+)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Cd~(2+)对钩介幼虫24 h半效应浓度(EC50)为0.001 8 mg·L~(-1),对稚蚌和幼蚌96 h EC50分别为0.004 7、4.5 mg·L~(-1);Cd~(2+)浓度0.05 mg·L~(-1)和0.5 mg·L~(-1)暴露组MDA含量随时间延长呈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变化与Cd~(2+)浓度之间不相关(P0.05);OTM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升高的趋势,OTM变化和Cd~(2+)浓度之间表现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研究认为,钩介幼虫和稚蚌有作为Cd~(2+)的灵敏受试物种的潜力,幼蚌和成蚌适于Cd~(2+)污染的监测与评价,OTM可作为Cd~(2+)污染预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于2013年对天津浅海养殖的菲律宾蛤仔在不同密度和月份下的肥满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 000粒·m-2及以下各养殖密度之间蛤仔肥满度差异不显著,4 000粒·m-2养殖密度下蛤仔肥满度显著偏低;蛤仔肥满度周年变化范围为14.1~25.6,1—5月份,蛤仔肥满度高于20,3—4月份肥满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开沟起垄穴直播方式对水稻分蘖前期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开沟起垄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对甲烷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步深施肥精量穴直播(30 cm)、宽窄行(35 cm+15 cm)精量穴直播和25cm固定行距精量穴直播3种直播方式,以人工撒直播、机插秧、手抛秧和人工移栽为对照,利用静态箱法测定水稻分蘖前期甲烷的排放通量.【结果和结论】对2010和2011年2年采集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非精量直播对照组相比,精量穴直播可以降低田间54.55%甲烷气体排放(P=0.011);不同栽种方式的甲烷平均排放通量顺序为:深施肥精量穴直播[(1.48±0.44)mg·m-2·h-1]宽窄行精量穴直播[(1.65±0.30)mg·m-2·h-1]固定行距精量穴直播[(2.57±0.56)mg·m-2·h-1]人工撒直播[(2.89±0.61)mg·m-2·h-1]机插秧[(3.77±0.64)mg·m-2·h-1]人工移栽[(4.76±0.90)mg·m-2·h-1]手抛秧[(5.33±0.84)mg·m-2·h-1].研究结果表明开沟起垄穴直播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水稻分蘖前期甲烷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冬季生物过滤除臭设备对畜禽养殖舍在冬季散发出的恶臭气体去除效果,概述冬季畜禽养殖舍除臭工艺以及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活性滤料配方草腐土70%、珍珠岩20%、黑炭10%,滤层高度950mm,滤床表面负荷30.0m3·m-2·h-1,滤料湿度控制范围为(52±3)%情况下,舍内生物过滤除臭设备持续运行6h,猪舍内NH3浓度可以控制在10.0mg·m-3以内,除臭效果明显,也不与舍外空气交换,不会对舍内温度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8.
梁世君  许立宏  曹玉成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140-142,154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粒径与CMC掺量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对富营养化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周期内,A组(5~10mm粒径碎石骨料与0.05%掺量CMC)、B组(10~20mm粒径碎石骨料与0.1%掺量CMC)和C组(20~40mm粒径碎石骨料与0.15%掺量CMC)TP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0.919g·m-3·d-1、0.722g·m-3·d-1和0.600g·m-3·d-1;TN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5.756g·m-3·d-1、5.912g·m-3·d-1和5.949g·m-3·d-1;COD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52.726g·m-3·d-1、53.710g·m-3·d-1和53.704g·m-3·d-1.说明生态混凝土净化污水的能力受粒径与CMC掺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贝龄企鹅珍珠贝形态性状对其湿重的影响,为目标性状的人工选育提供最佳参数指标,进而选育出具有优良遗传性能的群体.[方法]以养殖的6月龄和8月龄企鹅珍珠贝为研究对象,各200只,分别测定不同贝龄企鹅珍珠贝的性状指标,包括壳长(X1,mm)、壳宽(X2,mm)、壳高(X3,mm)、绞合线长(X4,mm)、耳长(X5,mm)、前耳至基部长(X6,mm)、前耳至壳顶长(X7,mm)、壳顶至基部长(X8,mm)、斜高(X9,mm)和湿重(Y,g),并通过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找出影响湿重的主要形态性状.[结果]除6月龄企鹅珍珠贝的壳高与耳长及8月龄企鹅珍珠贝的壳宽与耳长、耳长与前耳至壳顶长、前耳至壳顶长与壳顶至基部长外,其余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6月龄贝保留形态性状对湿重直接作用的排序为壳宽(0.652)>壳高(0.178)>壳顶至基部长(0.130)>壳长(0.108)>耳长(0.103),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顶至基部长通过壳宽(0.327),其次为耳长通过壳宽(0.264);8月龄贝保留形态性状对湿重直接作用的排序为壳高(0.547)>绞合线长(0.417)>壳宽(0.255)>耳长(-0.305),间接作用最大的是耳长通过绞合线长(0.341),其次是绞合线长通过壳高(0.270).以企鹅珍珠贝的湿重为因变量、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各形态性状对湿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6月龄贝为Y=0.009X1+0.399X2+0.018X3+0.016X5+0.025X8-2.445,8月龄贝为Y=0.307X2+0.259X3+0.123X4-0.136 X5-11.364.[结论]开展企鹅珍珠贝人工选育时应根据不同贝龄进行相应形态性状选择,当以湿重为选育目标时,幼贝在6月龄时应以壳宽作为首选性状,同时加强对壳高的协同选择;而在8月龄时应以壳高为首选性状,同时加强对绞合线长的协同选择.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蛭弧菌BDFM05对九孔鲍育苗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组九孔鲍苗的最终存活率达到80.90%、终壳长6.343 mm,低浓度组为75.83%、5.707 mm,而对照组只有45.87%、4.332 mm;与对照组相比,两个添加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活力均得到改善.蛭弧菌BDFM05对九孔鲍苗的生长、存活率、免疫活性有明最的促进作用,且高浓度组的效果优于低浓度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