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作物品种创新是农业科技进步最为活跃的因素.国外经验表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及农业科技创新等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增强新品种保护工作的意识,努力提高新品种保护水平,是摆在农业科研单位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立足。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制度效应,增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意识,努力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可促进现代种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进而促进我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通过回顾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历程,结合对我国主要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的相关调研结果及历年来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数据,总结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针对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存在的保护意识淡薄、申请主体结构失衡、保护水平低、保护力度弱、维权难、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科技管理、制定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创新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有效提升种业监管治理能力、建设种业强国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植物新品种保护国外又称植物育种者权利,是植物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国家审批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相关程序授予完成新品种选育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销售、使用该品种繁殖材料的排他独占权.植物新品种权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专用权一样,同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对植物新品种实施保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农业科技进步需要的产物,也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激励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院所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策略,是科技管理者的职责。农业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农业植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品种权。品种权是农业领域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产权化对于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激励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农业植物品种权现…  相似文献   

6.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对农业科技工作者工作成果进行的一项保护,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一部分,是提高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科技工作者培育新品种的激情、确保植物遗传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情况的深入研究,发现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建立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和参与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植物新品种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在农业增产、增效和改善品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在国际上,可为国家抵御植物新品种国际侵略、保护自有新品种利益、推动农作物新品种的国际商业流动提供法律武器;在国内,可为激励农业技术持续创新,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种子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文章以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科技创新、种子产业以及农产品竞争力等三个方面,研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在结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进一步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我国未来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植物品种权申请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2002—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天津市植物品种权申请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但申请量和授权量仍偏低;从申请主体来看,企业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但企业实力还需增强;从植物种类来看,植物新品种已经从以大田作物为主向多元化转变,但品种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使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就要求有一个推动科技进步的体制和环境,为此,必须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40条规定“假冒授权品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关于侵犯植物新品种犯罪在《刑法》中却找不到与植物新品种权有关的定罪与量刑的依据。这使《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所代表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无法对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犯罪进行有效的预防和严厉的惩罚。同时,也给司法实践中侵犯植物新品种犯罪的法律适用带来诸多困难。文章从一起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刑事案出发,在剖析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犯罪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犯罪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授权作物新品种与非授权作物新品种定义比较出发,提出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即以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为核心,及专利权、遗传资源保护、著作权及科技成果奖励法、合同法等构成完整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粳稻新老品种株型性状比较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选用日本、韩国、中国的粳稻品种30个,将1990年及以前育成的品种称为老品种,1991年及以后的品种称为新品种。比较新老品种株型性状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1)新品种比老品种株高低,穗角小,单株有效穗数少,每穗总粒数多,着粒密度大;新品种比老品种倒2叶基角大,倒3叶基角和张角小,倒3叶叶长短。(2)新老品种的10穴产量,穗总粒数,穗角及着粒密度差异极显,新老品种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宽差异极显。(3)根据通径系数,老品种中穗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新品种中经济系数、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新老品种中着粒密度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总和都为最大。新老品种的倒2叶宽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老品种的剑叶宽和剑叶基角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总和较大;新品种的倒3叶宽和倒3叶基角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总和较大。  相似文献   

14.
浅析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目前新品种保护的现状,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植物育种的重要性,并对未来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农业科研育种单位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新品种保护不到位的现象,分析了制约新品种保护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回顾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发展历史,概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内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测试及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17.
乔磊  李云  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63-13265,13268
简要阐述了植物新品种及其保护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管理模式、发展现状以及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制定原则,并以国内近50年榛属品种研究成果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为基础,参照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2007年颁布的TG/1/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和规范性描述总体原则》及1979年制定的榛属的新品种测试指南(TG/71/3)等相关文件,编写了榛属新品种测试指南。榛属新品种测试指南规定新品种测试材料为6株以上(包括6株)无性繁殖的当年能正常结果的植株,观察其典型特征:枝条、叶、芽、果、雄花序,其中果为最主要特征,并确定33个性状作为测试标准,保证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该测试指南的编写,有利于榛属新品种的保护,对榛属新品种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日喀则市高海拔区油菜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的问题,加快油菜新品种的示范进度,特选取在拉孜县高海拔地区拉龙村种植油菜新品种。对油菜新品种在高海拔地区进行生产适应性筛选,参试材料为藏油3号、大地95、湘油420三个品种,对照为在当地小油菜(拉孜小油菜),经过一年的新品种生产适应筛选,初步得到了一些鉴定结果,仅供高海拔地区种植这些油菜新品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减缓观赏植物品种权申请授权速度的原因,如品种暂定名称不符合规定、新颖性异议调查取证难、近似品种选择难度大,以及申请人不能按期送交用于测试的繁殖材料等,并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申请人及时答复审查意见、审批机关规定送交繁殖材料的最后期限、大力改善测试条件和加强测试技术合作等加快观赏植物品种权申请授权速度的途径,以期促进我国观赏植物的育种创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必要性讨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近年来,如何保护实质性派生品种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和各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实践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缺失是影响我国作物育种科技创新,造成突破性品种匮乏和植物品种权纠纷增多的重要因素,讨论了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角度提出了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