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州市工厂化周年栽培白色金针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在福建省福州市及在外省设分厂的企业有20多家,日产鲜菇35t左右。白色金针菇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等周边沿海发达城市,占据了上述城市市场的半壁江山,经济效益显著。工厂化周年栽培总量大,在成本控制方面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前天津市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技术已逐步成熟,本文结合天津绿洲庄园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多年进行金针菇生产的实际经验,对白色金针菇高效生产中的菌种选择、栽培料选择以及控制病虫害的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用性较强,希望对提高白色金针菇种植户及企业的种植效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废弃菌棒的再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小琼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6):640-641,660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袋栽高效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菌棒(又叫菌糠、菌渣),即栽培用过的培养基料,如何环保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大量的菌棒,是食用菌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探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高效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菌棒的再利用,特别是用其进行2次出菇,探索一种"工厂化生产+温室栽培"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针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金针菇生产经历了从黄色品系到白色品系、从玻璃瓶栽到塑料袋栽、从家庭手工操作到工厂化和集约化生产的3次重大技术变革,实现了金针菇生产的跨越式发展。针对金针菇生产、育种、加工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始于上世纪中叶。1947年,荷兰率先进行蘑菇工厂化生产,随后,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也陆续开始进行。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工厂化模式生产白色金针菇。80年代后,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日本的基础上开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尝试。我国大陆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蘑菇工厂化生产线,但由于种种原因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针菇规模化、工厂化周年生产的迅猛发展,金针菇病害逐年增多并加重,严重制约着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文中列出了当前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文章结合天津绿洲庄园公司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决定金针菇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产出优质高产的白色金针菇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的液体菌种。[方法]从工厂化生产的菌株与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及金针菇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的应用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在4个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开发宜以F白"18"为出发菌株;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宜为马铃薯15%、麸皮7%、蔗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转速150 r/min,温度23℃,pH自然,发酵罐培养时间结束点和适宜的菌龄均为144 h;在工厂化生产应用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缩短9 d,生物转化率提高了6.38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液体菌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市场对金针菇的需求,提高金针菇的生产效益,北京市大兴区良种场食用菌生产基地经过实践,探索出一套非季节性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技术措施,实现了金针菇的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10.
灌南县是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全县拥有食用菌企业60余家,工厂化金针菇栽培,发展前景广阔,周年均可栽培上市,已形成规模。金针菇是传统的食用菌种类,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为了保证金针菇产品质量,提高栽培效益,根据我县食用菌企业栽培管理经验,现提出工厂化金针菇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5年,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集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公司现已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和科技成果:金针菇培养瓶(实用新型)、金针菇包装箱(外观设计)、包装盒(金针菇)(外观设计)、金针菇育菇房太阳能升温装置(实用新型)、金针菇培养料装瓶机(实用新型)、工厂化金针菇固体全自动接种机的改进(实用新型)、改进的金针菇育菇房(实用新型)。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羲皇"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总经理陶军2010年  相似文献   

12.
近日,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农民吉顺中、陈勇岸等人投资1000万元,组建了海安润农菇业有限公司,购置两栋工业标准厂房、一栋闲置厂房。建成近3000平方米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车间,拉开了南莫食用菌生产结构调整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来,白色金针菇在闽东地区各县市均有栽培,但各地的栽培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以柘荣益智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厂化栽培较为成熟。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闽东地区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现将该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白色金针菇在闽北的松溪、政和、建阳、浦城等各县市均有栽培,且有规模的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几年来,在栽培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总结出金针菇工厂化周年高产栽培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瓶栽模式为例,介绍了金针菇周年工厂化生产环境智能化控制技术,以期实现金针菇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金针菇规模化栽培在浙江省开化县已有30多年历史。近几年,由于白色金针菇品种的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开化金针菇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下降,自然季节栽培持续低迷。开化县从2017开始采用城郊蔬菜大棚栽培黄色金针菇,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降低生产能耗,实现鲜菇现采现卖,菇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蔬菜大棚栽培黄色金针菇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是低温、恒温结实性食用菌。金针菇栽培有季节性栽培和工厂化栽培,古田金针菇栽培主要以季节性栽培为主,是高海拔地区农户冬季生产主要品种,主导收入。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是低温、恒温结实性食用菌。金针菇栽培有季节性栽培和工厂化栽培,古田金针菇栽培主要以季节性栽培为主,是高海拔地区农户冬季生产主要品种,主导收入。  相似文献   

19.
黄志龙 《福建农业》2013,(4):F0003-F0003
3月7至8日,省农业厅副厅长姜绍丰带领厅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有关同志赴漳浦县调研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春耕备耕工作。在当地有关负责同志陪同下,姜绍丰副厅长一行深入福建万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观金针菇自动化瓶栽生产线,详细了解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液体菌种应用与工艺流程等相关情况,鼓励企业尽快申报农业"三品"认证,积极打造知名品牌,发挥"领头羊"作用,促进福建现代食用菌产业的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